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2012年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田土壤中铅镉监测结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红旗 唐富荣 陈永淑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17期2235-2236,共2页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田土壤中铅、镉污染现状,并为治理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2011—2012年共对辖区内10个乡镇40个行政村的40份农田土壤进行了检测,并依据《土壤环境...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田土壤中铅、镉污染现状,并为治理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2011—2012年共对辖区内10个乡镇40个行政村的40份农田土壤进行了检测,并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进行评价。结果铅含量均合格。2011年20份土壤中镉含量均超标,平均值为4.12 mg/kg,最高超标7.7倍;2012年仅有1份土壤超标,10份超过自然背景值,9份比自然背景值低。结论该区农田土壤中镉污染范围较宽、程度重,矿产资源开发可能是导致污染的关键因素,应加强监测与综合治理,尽快消除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 监测
原文传递
攀枝花市仁和区严重干旱前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红旗 陈永淑 唐富荣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15期1866-1869,共4页
目的掌握严重干旱后攀枝花市仁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现状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水性疾病的暴发与流行,并为抗旱救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分别在干旱... 目的掌握严重干旱后攀枝花市仁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现状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水性疾病的暴发与流行,并为抗旱救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分别在干旱前(2010年)和干旱后(2012年)对仁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调查,并于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各工程的出厂水与末梢水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干旱后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率达45.45%,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类型以地面水为主(67.86%),85.71%的工程对水质进行了处理。2012年工程水质合格率为32.14%,且枯水期与丰水期的出厂水和末梢水的合格率(不含消毒指标)均比2010年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存在自来水普及率不高,完全处理率低,工程水质、丰水期的出厂水与末梢水合格率低,以及与消毒有关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是决定水质合格与否的瓶颈等问题。结论该区应采取加大水源卫生管理与防护,增添必要设备,完善水处理工艺流程,落实消毒措施,开展日常性自我检验,及时进行"干旱后农村饮水安全"专题风险评估等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水质合格率,确保干旱后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饮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水质 监测
原文传递
2004-2012年攀枝花市仁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3
作者 刘红旗 高汝琼 陈永淑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16期2030-2032,共3页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仁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仁和区2004—2012年通过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9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仁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仁和区2004—2012年通过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9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起,波及8 943人,发病549例,罹患率6.14%;死亡5例(均是农民),病死率0.91%;较大级事件4起,一般级事件7起,未分级事件3起;发生季节主要在第2、第3季度;以传染病暴发疫情(64.29%)和食物中毒(35.71%)为主;罹患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是食物中毒,分别为47.06%、3.85%;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71.43%),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学生(81.42%);实验室检测确诊11起(78.57%)。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平均为8.66 d,食物中毒平均为15 d。结论加强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农村家庭食物中毒和人兽共患传染病管理以及充分发挥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支持作用是仁和区有效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 分析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