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GPR120水平与eGFR关系及预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CI-AKI的价值
1
作者 吴登轩 王朝菊 徐大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120)水平与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并评估GPR120对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行冠脉造影患者293例为...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120)水平与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并评估GPR120对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行冠脉造影患者29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CI-AKI 32例(观察组);未发生CI-AKI261例(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前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GPR120 mRNA、eGFR水平。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入选患者资料,根据最邻近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评分值。分析GPR120 mRNA与eGFR的相关性,采用Logisitic回归模型分析GPR120 mRNA与冠脉造影术后CI-AKI的独立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GPR120 mRNA预测冠脉造影术后CI-AKI的价值。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基线eGFR、基线eGFR<60 ml/(min·1.73 m^(2))比例、GPR120 mRNA低于对照组,造影剂用量大于对照组,造影剂接触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GPR120 mRNA与基线eGFR呈正相关(r=0.707,95%CI:0.559~0.812,P<0.001);随着GPR120 mRNA水平升高,患者冠脉造影术后CI-AKI发生率呈降低趋势(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GPR120 mRNA表达上调仍可降低冠脉造影术后CI-AKI发生风险(P<0.05);GPR120 mRNA对冠脉造影术后CI-AKI的AUC值为0.774,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5.62%、84.37%。结论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GPR120水平与基线eGFR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术后CI-AKI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siRNA干扰TCAB1对人主动脉平滑肌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学忠 高婧 +4 位作者 陈裕浩 李青青 王恩阳 万怡轩 王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6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探究TCAB1沉默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NAi技术设计并合成靶向沉默TCAB1基因表达的三对特异性si RNA序列(si TCAB1-331、si TCAB1-619、si TCAB-749)和一对阴性对照序列(NC),使用lipo2000将si... 目的:探究TCAB1沉默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NAi技术设计并合成靶向沉默TCAB1基因表达的三对特异性si RNA序列(si TCAB1-331、si TCAB1-619、si TCAB-749)和一对阴性对照序列(NC),使用lipo2000将si TCAB1、NC转染HASMC,分为3个组:干扰组(si TCAB1)、空白对照组(BC)、阴性对照组(NC),转染24小时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情况;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从3个干扰靶点中筛选效果最好的干扰靶点。进一步转染si TCAB1-749后,MTS检测HASMC 24、48、72 h的增殖能力,48小时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表达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HASMC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RT-qPCR和WB结果显示si TCAB1-749为最好的干扰靶点;转染24、48、72 h后,si TCAB1-749组增殖水平明显低于NC组、BC组(P<0.05)。流式结果显示:si TCAB1-749组处于G1期细胞比率有所增加,处于S期细胞比率减少(P<0.05),且si TCAB1-749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也下降(P<0.05)。结论:沉默TCAB1能抑制HASMC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阻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细胞 端粒酶 卡扎尔体蛋白1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PTG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兰建军 王琳 +3 位作者 王世海 曾晓斌 徐大文 温华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PTG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出院前1 d利用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出院后8周采用电话回访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PTG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出院前1 d利用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出院后8周采用电话回访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创伤后成长调查量表(PTGI)、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多伦多述情感障碍量表(TAS-20)及童年期创伤问卷(CTQ)等.结果 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9例第1阶段发生PTG,显著高于第2阶段的23.3%(P<0.05);仅存在第1阶段PTG患者发生率,显著高于2阶段均存在患者(P<0.05);PTSD症状阳性和PTSD症状阴性患者CT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D症状阳性患者PTGI、ECR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TAS-20评分,显著高于PTSD症状阴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G与ECR依恋焦虑得分、CTQ情感忽略得分关系密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存在较高水平创伤后成长,且依恋焦虑水平较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更高,但是经历童年期情感忽视患者创伤后成长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成长状况 PTG 预测因素 电话回访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作息时间合理性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罗晓辉 赵颖 +1 位作者 李玲 刘梅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534-3535,共2页
目的调查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期望的作息时间并分析其合理性,初步探讨适宜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60例进行有关住院期间期望作息时间的自制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各作息时间选项中,选择不同时间的... 目的调查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期望的作息时间并分析其合理性,初步探讨适宜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60例进行有关住院期间期望作息时间的自制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各作息时间选项中,选择不同时间的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期望作息时间与医院现行作息时间不相吻合;所占比率最大的作息时间选择中,共涉及患者126例,其中男、女所占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或等于50岁患者所占比例与小于50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应合理调整患者作息时间,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合理性 作息时间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CTA影像表现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东 刘晓东 兰建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的CT血管造影(CTA)影像表现,希望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8例SCAD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SCAD患者中,CT表现... 目的探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的CT血管造影(CTA)影像表现,希望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8例SCAD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SCAD患者中,CT表现为节段型或弥漫性撕裂的内膜片影5例;表现为节段性或弥漫性管腔狭窄3例,其中1例局部可见内膜片影。结论 CTA是诊断SCAD的重要手段,特点是无创且诊断准确率高,完全能成为SCAD患者首选的影像学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凤娟 杨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098-1099,共2页
目的研究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纳入的102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1例患者采取复方硫酸亚铁颗粒作为研究组,另51例患者采取硫酸亚... 目的研究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纳入的102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1例患者采取复方硫酸亚铁颗粒作为研究组,另51例患者采取硫酸亚铁片结合维生素C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观察,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水平高(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比对照组发生率(13.73%)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采取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效果更好,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安全性更高,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妊娠 复方硫酸亚铁颗粒
下载PDF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66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段玉 黄学晓 孙丽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7期5799-5800,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过程的临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66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科学护理施救前提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左心衰竭,总体好转率为90.6%。结...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过程的临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66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科学护理施救前提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左心衰竭,总体好转率为90.6%。结论:增强护患沟通、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合理使用呼吸机是提高无创通气治疗左心衰竭效果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莹 杨磊 王世海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248-248,共1页
目的:对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予以探讨。方法:选择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的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 目的:对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予以探讨。方法:选择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的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