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女子手球比赛时间-运动分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丁轶建
Matthew Spencer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
挪威体育科学学院体能学部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39,共6页
-
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工作项目(2015H70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0916013135)
-
文摘
目的:利用时间-运动分析中国手球比赛各位置运动员三维运动特点,探讨手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运动负荷特征,以期更深入探索手球专项比赛时的运动规律。方法:共16名中国女子手球国家队运动员参加测试,其中,底线运动员3名,外围运动员9名,边锋运动员4名。使用Catapult Sprint minimax实时时间-运动测试系统测定中国女子手球队6场比赛运动员三维运动负荷(前后加减速、左右变向和上下跳跃)的身体运动特征,信号采集接收频率为10Hz。结果:1)在所有位置中,外围和边锋的累积负荷高于底线;2)底线的变向负荷高于外围、边锋,底线中、高强度跳跃负荷低于外围和边锋,而低强度跳跃负荷高于边锋;3)外围各级加速负荷和各级跳跃负荷高于底线和边锋;4)与外围和底线相比,边锋的加速、减速负荷、变向负荷、低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较低,而中等强度跳跃负荷与外围相似、高于底线。结论:不同位置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比赛时负荷特点不同,这种差异与运动员位置攻防特点的不同和队伍的战术风格及需要相关。我国女子手球队边锋运动员加速、减速负荷不足,不能很好适应中国队战术需要。建议:不同位置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均需要考虑个体和位置差异进行安排。
-
关键词
手球
时间-运动分析
运动负荷
外围
边锋
底线
-
Keywords
handball
time-motion analysis
movement load
back
wing
pivot
-
分类号
G84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