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勃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5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过程中应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7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探讨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过程中应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7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血氧分压(PaO_2)等指标及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RR、HR、PaCO_2、PaO_2、SpO_2分别为(26.5±4.2)次/min、(112.9±6.0)次/min、(57.3±8.6)mm Hg(1 mm Hg=0.133 k Pa)、(73.1±8.2)mm Hg、(0.83±0.02);参照组RR、HR、PaCO_2、PaO_2、SpO_2分别为(31.3±4.9)次/min、(123.5±7.1)次/min、(63.1±8.9)mm Hg、(65.3±8.7)mm Hg、(0.81±0.02);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死亡患者,参照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11.43%,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4,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生命体征,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药物使用量,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值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探究优质护理在64例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柏翠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20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64例脑外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一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脑外伤患者实施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脑外伤...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64例脑外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一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脑外伤患者实施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脑外伤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比较这2组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纽患者,P〈0.05;观察组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数91.26±2.48分,高于对照组患者82.13±2.57分,差异比较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改善预后情况,临床中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脑外伤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后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勃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4期154-155,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之后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对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来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经皮... 目的评价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之后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对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来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以后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以后同期进行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为75.00%(30/4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42),对照组为17.50%(7/40),P<0.05;观察组的疼痛状况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时通过经皮肝胆穿刺引流以后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胆囊穿刺引流 择期腹腔镜手术 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下载PDF
60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柏翠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24期64-65,共2页
目的:对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探究.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均行临床护理措施,并对病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0例脑外伤患者经护理后,其中痊愈人数38... 目的:对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探究.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均行临床护理措施,并对病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0例脑外伤患者经护理后,其中痊愈人数38例,占比63.33%,中残12例,占比20.00%,重度残废3例,占比5.00%,植物样生存2例,占比3.33%,死亡5例,占比8.34%.结论:脑外损伤的症状较多且症状极为复杂,其病情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患者预后较差,故在临床中对于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实施综合性的护理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脑外伤 死亡率 痊愈
原文传递
复脉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30例
5
作者 柳士博 王艳霞 《光明中医》 2016年第23期3435-3437,共3页
目的观察复脉汤对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症状疗效及动态心电图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研究将60例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复脉汤,对照组服用心律平,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疗程为6... 目的观察复脉汤对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症状疗效及动态心电图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研究将60例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复脉汤,对照组服用心律平,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疗程为6周。结果两组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脉汤对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脉汤 室性早搏 心悸 心脾两虚
下载PDF
浅析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
6
作者 李柏翠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9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BI评分及FMA评分大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6.7%、9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减少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症状,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勃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9期21-21,共1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进入ICU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ICU入住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行早期ICU治疗,参照组行晚期ICU治疗...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进入ICU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ICU入住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行早期ICU治疗,参照组行晚期ICU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中病死率、中、重度残疾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恢复良好的患者明显多于参照组(P<0.05),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进入ICU治疗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残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值得患者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早期 ICU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勃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期96-96,共1页
目的评价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方法本文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33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通过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评价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方法本文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33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通过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5.15%(5/33),对照组为48.48%(16/33),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00%(33/33),对照组为81.82%(27/33),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通过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好于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可控制患者感染,改善患者的疼痛,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修补术 胃大部分切除术 急性胃穿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