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拉帕尼治疗DNA修复缺陷的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朱波 殷波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6年第7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用于治疗DNA修复缺陷的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MBUC)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9月于抚顺市中医院及盛京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MBUC患者100例,根据第二代基因组测序、... 目的探讨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用于治疗DNA修复缺陷的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MBUC)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9月于抚顺市中医院及盛京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MBUC患者100例,根据第二代基因组测序、外显子和转录组分析以及数字PCR检测结果分为DNA修复正常组和DNA修复缺陷组,给予两组患者奥拉帕尼,隔日1次,每次400 mg。分别于治疗1周、2周、4周和8周末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血浆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观察并记录两组总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NA修复缺陷组治疗1周、2周、4周和8周末,血清PSA水平分别为(25.18±10.31)、(16.58±6.47)、(13.26±5.49)和(11.46±6.47)ng/ml,每7.5 ml血浆中所含CTC数量分别为(85.25±2.55)、(80.35±2.25)、(78.38±3.26)和(75.25±3.45)个,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的DNA修复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1周相比,DNA修复缺陷组治疗2周、4周和8周末血清PSA水平和CTC数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第2周开始,DNA修复缺陷组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DNA修复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帕尼可显著降低DNA修复缺陷MBUC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和血浆CTC数量,患者总生存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帕尼 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MBUC) DNA修复缺陷
原文传递
睾丸扭转19例
2
作者 李宁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5期73-74,共2页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左侧睾丸扭转13例,右侧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4小时至6天;19例均手术治疗。19例均为鞘膜内扭转,其中11例睾丸已坏死,行睾丸切除术;睾丸存活8...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左侧睾丸扭转13例,右侧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4小时至6天;19例均手术治疗。19例均为鞘膜内扭转,其中11例睾丸已坏死,行睾丸切除术;睾丸存活8例,行睾丸固定术。结论睾丸扭转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避免睾丸坏死的关键。治疗上要做预防性对侧睾丸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扭转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梗阻性肾周尿性囊肿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李宁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9期93-94,共2页
肾周尿性囊肿是肾结石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容易延误诊断。2010年6月本院治疗1例右。肾结石合并肾周尿性囊肿,结合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文献复习 尿性囊肿 肾结石 梗阻性 发病机制 延误诊断 总结报告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