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小儿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素敏 侯艳玲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小儿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1,HMG-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乳酸(lactic acid,LA)、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 目的观察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小儿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1,HMG-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乳酸(lactic acid,LA)、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140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国家标准的脓毒症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清HMG-1、TNF-α、LA、CRP、PC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χ2=16.29,P<0.01;治疗前2组HMG-1和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HMG-1、TNF-α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P<0.01);与对照相比,治疗后HMG-1和TNF-α降低程度较观察组显著(P<0.01);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清中HMG-1与TNF-α两项数据呈正相关(r=0.864,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中HMG-1与TNF-α两项数据的分析结果也呈显著正相关(r=0.904,P<0.05);治疗后,2组LA、CRP、PCT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小儿脓毒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参芪扶正注射液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下载PDF
三种标志物对监测肺癌患者血液微转移的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冬梅 邸志强 +2 位作者 薛承岩 杜新生 杨林瀛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了解检测外周血液癌胚抗原mRNA(CEAmRNA)、细胞角蛋白19mRNA(CK19mRNA)和端粒酶在监测肺癌血液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外周血液标本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03例肺癌患者(肺癌组)、57例非癌性肺部疾病患者(非肿瘤... 目的了解检测外周血液癌胚抗原mRNA(CEAmRNA)、细胞角蛋白19mRNA(CK19mRNA)和端粒酶在监测肺癌血液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外周血液标本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03例肺癌患者(肺癌组)、57例非癌性肺部疾病患者(非肿瘤组)及36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CEAznRNA和CK19mRNA,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微孔板杂交-酶联免疫分析检测端粒酶。结果肺癌组血液三种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肿瘤组和健康组(P〈0.001),CEAmRNA和端粒酶的敏感度显著高于CKl9mRNA(P〈0.01),TNMⅢ、Ⅳ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P〈0.05)。结论检测血液CEAmRNA、CK19mRNA和端粒酶有助于发现肺癌血液扩散,其中CEAmRNA和端粒酶的价值高于CK19mRNA,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原文传递
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马进元 于鹏 +1 位作者 祝毓琳 朱步东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64-166,共3页
晚期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指Ⅲb或Ⅳ期NSCLC。NSCLC全身化疗后中位总生存期(OS)为7.4个月~9个月,1年生存率31%~43%,客观缓解率(ORR)为20%~40%。采用靶向NSCLC这些异常基因型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单克隆抗体、反义寡核苷酸、基因... 晚期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指Ⅲb或Ⅳ期NSCLC。NSCLC全身化疗后中位总生存期(OS)为7.4个月~9个月,1年生存率31%~43%,客观缓解率(ORR)为20%~40%。采用靶向NSCLC这些异常基因型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单克隆抗体、反义寡核苷酸、基因治疗显示出疗效,并且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原文传递
哮喘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RBP、IgE、IFN-γ、25(OH)D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程培培 任磊 +2 位作者 周启立 张丽然 敬小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788-3792,共5页
目的探究哮喘伴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表达... 目的探究哮喘伴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小儿内科接受治疗的140例哮喘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不同MP抗体(MP-IgM)滴度和不同哮喘分期上述指标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MP-IgM滴度的关系。结果试验组血清RBP、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gE和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P-IgM高滴度组血清RBP和25(OH)D水平均低于低滴度组,血清IgE和IFN-γ水平均高于低滴度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RBP、25(OH)D水平均低于病情缓解期组,血清IgE、IFN-γ水平均高于病情缓解期组(P<0.05)。MP-IgM滴度与RBP和25(OH)D呈负相关关系(r=-0.416、-0.437,P<0.05),与IgE和IFN-γ呈正相关关系(r=0.592、0.501,P<0.05)。结论哮喘伴MP感染患儿血清RBP、25(OH)D水平降低,血清IgE和IFN-γ水平升高,且血清RBP、IgE、IFN-γ、25(OH)D可作为临床诊断哮喘伴MP感染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肺炎支原体 视黄醇结合蛋白 免疫球蛋白E Γ-干扰素 25羟维生素D3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于鹏 王跃辉 +2 位作者 祝毓琳 马进元 朱步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8期19-24,共6页
临床上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病理和分期来决定肺癌治疗策略。实体瘤病情程度大致分为可行根治手术、局部晚期和转移性(主要指血行转移)肿瘤三类。肿瘤驱动基因与临床的关系明晰,使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 临床上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病理和分期来决定肺癌治疗策略。实体瘤病情程度大致分为可行根治手术、局部晚期和转移性(主要指血行转移)肿瘤三类。肿瘤驱动基因与临床的关系明晰,使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治疗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患者生存得到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原则 分子特征 根治手术 病情程度 血行转移 局部晚期 肿瘤
原文传递
维生素D水平和TLR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哮喘的关联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程培培 任磊 +2 位作者 周启立 张丽然 刘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究维生素D水平和Toll样受体3(TLR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相关哮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住院哮喘患儿138例为病例组,根据血浆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 目的探究维生素D水平和Toll样受体3(TLR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相关哮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住院哮喘患儿138例为病例组,根据血浆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分为MP哮喘组(n=77)和非MP哮喘组(n=61),另选取同期体检儿童75名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水平和TLR3基因rs3775290和rs377529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三组维生素D、CD_(3)^(+)和CD_(4)^(+)/CD_(8)^(+)水平比较,MP哮喘组<非MP哮喘组<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比较,对照组<非MP哮喘组<MP哮喘组(P<0.05)。三组TLR3基因rs377529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P哮喘组和非MP哮喘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68,P=0.716;χ^(2)=0.029,P=0.864);三组TLR3基因rs3775290位点基因型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MP感染相关哮喘的发病具有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MP感染相关哮喘的发病相关,TLR3基因中的rs3775291位点携带G等位基因会增加哮喘的发生风险,但与MP感染相关哮喘的发病无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炎支原体 维生素D TOLL样受体3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志强 曹俊杰 +2 位作者 阚长利 张淑伟 王晓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834-383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IMT≥0.9 mm或粥样斑块形成者设为IMT阳性组,其余为IMT阴性组,另取80例正常体检者设为正常对照组,测定...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IMT≥0.9 mm或粥样斑块形成者设为IMT阳性组,其余为IMT阴性组,另取80例正常体检者设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HbA1c水平,并分析HbA1c水平与颈动脉AS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T阴性组及IMT阳性组患者血清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IMT阴性组比较,ITM阳性组患者血清HbA1c水平较高(P<0.05),且HbA1c水平与颈动脉AS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91,P<0.01。结论 HbA1c可能促进了AS的发生与发展,降低血液HbA1c水平对防治AS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癌症危险因素 筛查和预防 被引量:4
8
作者 马进元 祝毓琳 +1 位作者 宋钰卿 朱步东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1-156,共6页
癌症筛查对象是健康人群,目的是早期发现癌症和减少癌症死亡率。筛查的害处包括辐射、假阳性、穿刺并发症,例如,后前位和侧位X线胸片辐射量0.1mSv,而CT结肠成像10mSv,而头尾位和侧位乳房X光检查的辐射量0.4mSv;假阳性的筛查结果产生精... 癌症筛查对象是健康人群,目的是早期发现癌症和减少癌症死亡率。筛查的害处包括辐射、假阳性、穿刺并发症,例如,后前位和侧位X线胸片辐射量0.1mSv,而CT结肠成像10mSv,而头尾位和侧位乳房X光检查的辐射量0.4mSv;假阳性的筛查结果产生精神和经济负担。不同癌症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查 风险 预防
原文传递
转移性结直肠癌全身治疗原则、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于鹏 马进元 朱步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9期168-169,共2页
大多数转移性结肠癌或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不能治愈,但一些局部复发或转移的mCRC,经手术切除等治疗后可获得长期生存。靶向药物明显提高了mCRC的生存,将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从数月延长至... 大多数转移性结肠癌或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不能治愈,但一些局部复发或转移的mCRC,经手术切除等治疗后可获得长期生存。靶向药物明显提高了mCRC的生存,将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从数月延长至两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治疗原则 全身 转移性结肠癌 局部复发 长期生存 手术切除 靶向药物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艳丽 高素芹 《河北中医》 2012年第6期930-931,共2页
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起病急,恢复慢,病程长,在恢复过程中极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偏瘫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高达60%~80%[1]。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 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起病急,恢复慢,病程长,在恢复过程中极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偏瘫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高达60%~80%[1]。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循证医学 护理
下载PDF
局部或区域晚期头颈鳞癌放化疗联合治疗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志勇 张艳清 +1 位作者 郑艳群 朱步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2期164-166,共3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全身治疗包括细胞毒药物治疗(简称化疗)、靶向治疗和支持治疗;而局部治疗主要包括放射治疗和手术。放化疗联合是局部晚期或区域晚期头颈部鳞癌主要治疗模式,包括同步化放疗、诱导化疗、序贯化放疗。本文综述了原发于...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全身治疗包括细胞毒药物治疗(简称化疗)、靶向治疗和支持治疗;而局部治疗主要包括放射治疗和手术。放化疗联合是局部晚期或区域晚期头颈部鳞癌主要治疗模式,包括同步化放疗、诱导化疗、序贯化放疗。本文综述了原发于口腔、口咽、下咽、喉的鳞癌的化放疗联合治疗现状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治疗
原文传递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改良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志勇 马进元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7期59-62,共4页
目的证实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改良方案(mXELOX),与FOLFOX6改良方案(mFOL-FOX6)比较,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非劣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的Ⅱ期临床研究。310例未经治疗的mCRC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mXELOX或mFOLFOX6化疗(mXELO... 目的证实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改良方案(mXELOX),与FOLFOX6改良方案(mFOL-FOX6)比较,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非劣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的Ⅱ期临床研究。310例未经治疗的mCRC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mXELOX或mFOLFOX6化疗(mXELOX 158例;mFOLFOX6 152例),每2周为1周期。以总体反应率(ORR)、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和化疗不良反应为评价指标。mXELOX用法:卡培他滨(2000mg/m2,d1~9)联合奥沙利铂(85mg/m2,d1)。mFOLFOX6用法:OXA85mg/m2,d1;继之予以亚叶酸钙400mg/m2,d1静脉滴注2h;然后5-FU400mg/m2,d1静脉推注后;予以5-FU2400mg/m2,46h连续静脉滴注。结果分析符合方案数据集,mXELOX与mFOLFOX6之间的ORR、中位PFS、中位OS均无显著差异;ORR分别为45%与47%,单侧95%可信区间上限为13.8%(非劣效性所需的上限为15%);中位PFS分别为8.7个月与9.1个月;中位OS分别为20.9个月与21.5个月。mX-ELOX与mFOLFOX6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病变分别为18%与19%(P>0.05);腹泻分别为15%与17%(P>0.05);手足综合征分别为19%与8%(P<0.01);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17%和28%(P<0.01)。结论 mXELOX一线治疗mCRC非劣效于mFOLFOX6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原文传递
米氮平预防大剂量顺铂化疗的恶心和呕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艳群 李志勇 +2 位作者 张艳清 祝毓琳 朱步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0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米氮平对大剂量顺铂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方法。63例大剂量顺铂(60 mg/m2或75 mg/m2)联合吉西他滨化疗者在第一周期时随机分配至对照(A)周期或米氮平(B)周期;第2周期用药互相交... 目的观察米氮平对大剂量顺铂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方法。63例大剂量顺铂(60 mg/m2或75 mg/m2)联合吉西他滨化疗者在第一周期时随机分配至对照(A)周期或米氮平(B)周期;第2周期用药互相交叉。A和B两周期化疗方案相同。d1~d5代表化疗周期的第1~5天。恶心、呕吐或食欲减退明显减少的患者比例用控制率表示;完全控制(complete response,CR)率代表无恶心、无呕吐或无食欲减退的比例。共观察d1~d5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的控制率。A周期采用恩丹西酮联合地塞米松二药预防恶心和呕吐;B周期在A周期用药基础上联合米氮平。药物用法:(1)恩丹西酮8 mg,iv,每天3次,于d1和d2给药;(2)地塞米松5 mg,iv,每天1次,于d1和d2给药;(3)米氮平15 mg,每天1次,于d1~d5睡前口服;(4)吉西他滨1000 mg/m2或1250 mg/m2,iv,于d1、8给药;(5)顺铂60 mg/m2或75 mg/m2,iv,分2天(于d1、d2)给药。结果米氮平(B)周期与A周期的恶心、急性呕吐、迟发性呕吐、食欲减退控制率分别为71.4%(45/63例)与65.1%(41/63例)(P〈0.01)、79.4%(50/63例)与68.3%(43/63例)(P〈0.01)、88.9%(56/63例)与61.9%(39/63例)(P〈0.01)、50.8%(32/63例)与25.4%(16/63例)(P〈0.05)。B与A周期的恶心、急性呕吐、迟发性呕吐、食欲减退控制率的CR率分别为52.4%(33/63例)与46.0%(29/63例)(P〉0.05)、74.6%(47/63例)与60.3%(38/63例)(P〈0.01)、49.2%(31/63例)与22.2%(19/63例)(P〈0.01)、47.6%(30/63例)与23.8%(15/63例)(P〈0.05)。B与A周期之间迟发性呕吐控制率差值明显高于急性呕吐控制率差值(27.0%vs.11.1%,P〈0.01)。B与A周期中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米氮平可有效控制大剂量顺铂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而迟发性呕吐改善相对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氮平 恩丹西酮 顺铂 恶心 呕吐 食欲减退
原文传递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雨 《大医生》 2019年第2期46-47,共2页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0%,P <0.05)。结论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效果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肾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单纯性冠心病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志强 曹俊杰 +2 位作者 阚长利 张淑伟 王晓琴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单纯性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259例,将CAG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内径狭窄≥50%者设为冠心病组,共133例;将CAG示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内...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单纯性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259例,将CAG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内径狭窄≥50%者设为冠心病组,共133例;将CAG示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内径狭窄〈50%者设为对照组,共126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bA。c水平,并分析HbA,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bA1c水平(8.153±0.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6±0.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820,P〈0.01)。结论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单纯性冠心病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糖化血红蛋白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QTc间期和血浆脑钠肽水平与中重度心衰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周志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A0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究QTc间期和血浆脑钠肽水平与中重度心衰预后的关系,并评价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07例心功能Ⅲ级及Ⅳ心衰患者,于入院时、入院后24h及入院后72h测定心电图QTc间期及中血浆脑钠肽水平。将... 目的探究QTc间期和血浆脑钠肽水平与中重度心衰预后的关系,并评价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07例心功能Ⅲ级及Ⅳ心衰患者,于入院时、入院后24h及入院后72h测定心电图QTc间期及中血浆脑钠肽水平。将107例患者根据6个月后的随访结果,分为预后理想组(47例)、预后不良组(38例)及死亡组(22例)。采用Logistic多元相关性回归分析判断QTc间期和血浆脑钠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QTc间期和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理想组和预后不良组(P<0.05),同时预后不良组在不同时间点的QTc间期和血浆脑钠肽水平也明显高于预后理想组(P<0.05)。患者的QTc间期及血浆脑钠肽在24h和72h的水平变化与患者预后均呈正相关,水平变化越大,心衰患者预后结果越差。结论QTc间期与血浆脑钠肽水平两项指标与心衰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均是影响中重度心衰患者预后结果的独立因素,因此在临床中可根据这两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推断患者的预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C间期 血浆脑钠肽水平 中重度心衰 预后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病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赵宏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3期273-273,共1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病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CH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D病人2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浆BNP水平将其分为A组(...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病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CH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D病人2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浆BNP水平将其分为A组(107例)、B组(94例)及C组(63例)。记录并分析3组血浆BNP水平、Hcy水平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结果:A组、B组、C组病人BNP、Hcy均依次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依次降低,且不同组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Killip分级、病变血管种类、病变血管类型、病变血管部位、病变冠状动脉积分及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冠状动脉积分及LVEDP呈正相关;血浆Hcy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冠状动脉积分及LVEDP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LVEF、血浆BNP水平及血浆Hcy水平均是老年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随着血浆BNP和Hcy水平增高,老年CHD病人冠心病病变程度明显加重,血浆BNP和血浆Hcy水平是老年CHD病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