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8例新生儿低血糖诊断与治疗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孙鹏 滕檄萍 +4 位作者 付连德 刘军 金艳文 刘剑斌 李松磊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113-114,共2页
目的:分析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865例易发生低血糖者连续观察血糖监测。结果:检出低血糖98例,发生率为5.2%。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且无特异性,常见疾病为窒息36例(36.73%),早产儿... 目的:分析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865例易发生低血糖者连续观察血糖监测。结果:检出低血糖98例,发生率为5.2%。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且无特异性,常见疾病为窒息36例(36.73%),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25例(25.51%),喂养困难13例(13.26%),溶血7例(1.14%),感染ll例(11.22%),母亲患糖尿病6例(6.12%)。结论:新生儿血糖易受各种生理及病理因素影响产生波动,对于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随时监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的发生,并给予及时纠正,能避免低血糖引起脑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脑功能损害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应激性溃疡出血158例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相冬 于光磊 +9 位作者 王凤东 张松岩 李宏图 金玉奇 汤明旭 武丽群 孙鹏 吴丽丽 王晓静 付连德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S1期100-101,共2页
早产儿应激性溃疡出血是全身应激反应的临床表现之一,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是早产儿重症疾病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及时的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4年... 早产儿应激性溃疡出血是全身应激反应的临床表现之一,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是早产儿重症疾病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及时的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重症疾病早产儿316例,男性170例,女性146例;新生儿重度窒息20例,颅内出血50例,低出生体质量儿50例,新生儿败血症50例,胎粪吸入综合征40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36例,寒冷损伤综合征1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 早产儿 应激性 溃疡出血 干预
下载PDF
抗菌药使用前后血流感染血培养阳性率差异分析
3
作者 张敏 韩静 +2 位作者 武文杰 吴铁男 李岩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B11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流感染时抗菌药使用前后血培养阳性率的差异,为血培养采集及检验结果的分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血培养阳性的患者资料,观察抗菌药物使用前后阳性情况。取采集多套血培养且培养阴性作为模拟瓶,向其中接种细菌浓度相当于10cfu... 目的探讨血流感染时抗菌药使用前后血培养阳性率的差异,为血培养采集及检验结果的分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血培养阳性的患者资料,观察抗菌药物使用前后阳性情况。取采集多套血培养且培养阴性作为模拟瓶,向其中接种细菌浓度相当于10cfu/mL全血。于不同模拟瓶中加入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对应血液浓度达到10,100,1000μg/mL,左氧氟沙星浓度达到1,10.100μg/mL。将培养瓶放入血培养仪中培养。仪器报阳性后转种血琼脂平板,然后鉴定。结果血流感染时采集20mL血液标本,抗菌药物使用前后血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4.77%和78.98%。模拟瓶中细菌均得到了生长。结论怀疑有血流感染时,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血培养结果最可靠,不论使用和未使用抗菌药物都应尽早采集血培养。抗菌药物使用后采集的血培养阳性率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标本采集 阳性率 抗菌药物
下载PDF
血培养现状及结果分析
4
作者 张敏 韩静 +2 位作者 武文杰 吴铁男 李岩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250-250,共1页
目的了解血培养现状,回顾血培养成功和不足的原因,为提高菌血症诊疗水平提供提供参考。方法血培养采用BD公司生产的BACTEC 9120血培养仪和其配套的有氧和厌氧培养瓶成套采集标本,分析培养结果。结果 2010年4月-2010年10月我院共检测110... 目的了解血培养现状,回顾血培养成功和不足的原因,为提高菌血症诊疗水平提供提供参考。方法血培养采用BD公司生产的BACTEC 9120血培养仪和其配套的有氧和厌氧培养瓶成套采集标本,分析培养结果。结果 2010年4月-2010年10月我院共检测1105份成套采集的血培养,仪器报阳性111份,非细菌生长的假阳性6份;11例为有细菌生长但分离的细菌为疑似污染菌;其余94例为确切感染菌。6例无细菌生长中5例为只有有氧培养报阳性,1例为只有厌氧阳性。有氧和厌氧同时阳性43例;只有有氧培养阳性47例,其中有5例为可能污染菌;只有厌氧阳性21例,其中有1例为可能污染菌。专性需氧菌13例,没有分离到厌氧菌。结论血培养的意识急待加强:在相同条件下血液培养次数直接影响雪培养的成功率。血培养增菌培养基中含吸附抗菌药物有利于提高其阳性率。血培养避免假阳性需要对采集者有必要的教育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影响因素 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