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内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文 马柯 +7 位作者 康宁超 杨福生 刘建英 单素英 马俊萍 陈斌 宋有鑫 赵成亮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98-801,共4页
目的:探讨全内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自2012年12月~2014年4月间选择3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行颈椎间盘切除术.分别在术前、术后平均8个月时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 目的:探讨全内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自2012年12月~2014年4月间选择3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行颈椎间盘切除术.分别在术前、术后平均8个月时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颈椎进行手术前、后疗效评估.结果:JOA项目中上肢运动功能及感觉障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得到显著缓解(P<0.05).下肢运动功能和膀胱功能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全内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术可有效改善颈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感觉障碍,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可作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镜下技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下载PDF
后路Quadrant通道下MIS-TLIF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4
2
作者 杨佳宁 宋有鑫 +2 位作者 赵丽丽 陈宾 赵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共69例,均不同程度合并腰椎不稳,其中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合并腰椎退变滑脱20例;年龄60~75岁,平均65.6岁。采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方法治疗31例(微创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TLIF手术治疗者38例(开放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引流量。疗效评定及随访采用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对所有患者术前1 d,术后2周,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微创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引流量及手术用时均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术后随访期内JOA评分、ODI评分及VAS评分与开放手术效果相当。[结论]Mast Quadrant通道下MIS-TLIF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显著小于传统开放手术,符合微创外科治疗理念。术后患者下腰痛发生率较低,可早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老年 手术治疗 微创 MAST QUADRANT
原文传递
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老年性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祝乃强 侯静怡 +4 位作者 马桂云 陈宾 安永胜 宋有鑫 杨佳宁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780-785,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ransforaminal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ransforaminal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31例,均合并不同程度腰椎不稳,全部采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椎管减压方法 (对照组);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33例全部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观察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引流量。疗效评定及随访采用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硬脊膜破裂、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及椎间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110.47±10.84)min、(20.39±5.71)m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1.61±14.22)min、(111.45±45.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腰腿痛VAS评分(1.58±1.35)、ODI(9.36±1.78),优于对照组VAS评分(1.87±0.21)、ODI(10.1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老年性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时间快,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老年人 椎管狭窄 腰椎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付世杰 李哲 +3 位作者 张擎柱 张建斌 赵泽金 张海峰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8期2789-279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 80例80指中节指骨骨折患者。根据接受治疗的方法分为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组(A组,40例40指)和微型钢板内固定组(B组,40例40指)。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 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 80例80指中节指骨骨折患者。根据接受治疗的方法分为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组(A组,40例40指)和微型钢板内固定组(B组,40例40指)。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初愈时间及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AFS)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初愈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在TAFS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A2.3型骨折较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 骨折 内固定 克氏针 钢板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与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胸腰椎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雅辉 刘正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190-2194,共5页
[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与常规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6例强直性脊柱炎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病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CT、X线辅助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3... [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与常规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6例强直性脊柱炎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病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CT、X线辅助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3D打印组给予3D打印辅助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JOA评分、置钉情况、伤椎复位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3D打印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输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 d、1周、半年、1年时,3D打印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3D打印组置钉准确率为95.3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4.89%(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升高,矢状位后凸Cobb角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半年、1年时3D打印组伤椎前后高度比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矢状位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3D打印组并发症率为2.33%,低于常规组的11.63%(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3D打印辅助可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X线暴露次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 强直性脊柱炎 胸腰椎骨折
原文传递
椎体成形后新发椎体压缩骨折:与骨质疏松及脊柱矢状位序列失衡有关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义龙 任磊 +2 位作者 孙志杰 王雅辉 孙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263-5269,共7页
背景:有关椎体成形术后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报道近年来逐渐增多,究竟新发椎体骨折是骨水泥强化后导致,还是骨质疏松自然发展的结果,一直存在争议。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过保守治疗和骨水泥强化... 背景:有关椎体成形术后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报道近年来逐渐增多,究竟新发椎体骨折是骨水泥强化后导致,还是骨质疏松自然发展的结果,一直存在争议。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过保守治疗和骨水泥强化治疗后新发骨折的情况,分析新发骨折与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探索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观察组80例行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80例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术后1 d、对照组下地活动后摄脊柱全长正侧位X射线片,记录指标包括骨密度、随访期间新发椎体骨折数目和位置以及矢状位参数,对观察指标进行组间比较。末次随访后,2组病例总数按有无新发骨折再次分为2组,比较新划分的2组病例的指标差异,分析椎体新发骨折和脊柱矢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两治疗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骨盆指数、骶骨斜坡、骨盆倾斜度、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C7矢状位比值以及新发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新发椎体骨折组与非骨折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盆指数、腰椎前凸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密度、骶骨斜坡值、骨盆倾斜度、胸椎后凸角、C7矢状位比值2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验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过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或保守治疗后新发椎体压缩骨折,与骨质疏松及脊柱矢状位序列失衡有明确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盆 骨质疏松 骨折 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胸腰椎 椎体压缩骨折 邻椎骨折 矢状位参数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通道下MIS-TLIF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佳宁 宋有鑫 +4 位作者 陈宾 武云鹤 孔庆柱 李戈 赵丽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345-135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单侧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4年10月,采用经微创通道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57例,年龄24~71岁,平均64.3岁。其中30例行单侧椎弓根螺钉... [目的]探讨应用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单侧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4年10月,采用经微创通道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57例,年龄24~71岁,平均64.3岁。其中30例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单侧组),另27例行双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双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疗效评定及随访采用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及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单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双侧组。术后随访期内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及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优良率相比较,改善率明显提高,两组手术效果相当。[结论]可扩张通道下微创MIS-TLIF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费用低、疗效确切,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理想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微创 可扩张通道 单边固定 椎间融合
原文传递
经Wiltse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锐 许财元 +2 位作者 刘正蓬 孙贺 张义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107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Wiltse入路组(n=53)和传统入路组(n=54)。Wiltse入路组采取Wiltse入路TLIF...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107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Wiltse入路组(n=53)和传统入路组(n=54)。Wiltse入路组采取Wiltse入路TLIF,传统入路组采取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1年疗效、椎体融合率,术前及术后1 d、3 d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水平,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及术后6个月椎旁肌组织面积。结果Wiltse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传统入路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传统入路组(P<0.05);2组患者术后1年疗效、椎体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3 d血清ACTH、Cor、TNF-α水平较术前升高,但Wiltse入路组低于传统入路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腰、腿痛VAS评分、ODI较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且Wiltse入路组术后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低于传统入路组,JOA评分高于传统入路组(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6个月左、右侧椎旁肌组织面积大于传统入路组(P<0.05)。结论Wiltse入路TLIF与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治疗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效果相当,但Wiltse入路可减少术中出血,且手术创伤相对更小、术后应激反应水平更低,可在短期内促进腰椎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Wiltse入路 传统后正中入路 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 老年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
下载PDF
MIS-TLIF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佳宁 陈宾 +6 位作者 宋有鑫 甄瑞鑫 李玉波 赵成亮 赵丽丽 孔庆柱 李戈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比分析,以判断2种融合方法的术后疗效及对比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1例,根...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比分析,以判断2种融合方法的术后疗效及对比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1例,根据融合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椎间植骨融合组(A组)和椎间Cage融合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临床疗效采用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Macnab标准,行腰椎动力位X线片和CT三维重建检查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和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下单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与Cage融合相当的临床疗效和植骨融合率,并且治疗费用低,无排斥反应,可供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单纯椎间植骨融合 Cage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微创通道下MIS-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佳宁 赵胜军 +6 位作者 赵丽丽 宋有鑫 甄瑞鑫 李玉波 赵龙 李戈 陈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采用单侧建立可扩张通道减压融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与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采用单侧建立可扩张通道减压融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与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微创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39例,20例采用MIS-TLIF治疗,19例采用TLIF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手术期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MacNab标准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MIS-TLIF组均少于TL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MIS-TLIF组与TLIF组VAS、JOA、OD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以上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较改良TLIF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可供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MIS-TLIF 改良TLIF 腰椎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与脊柱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义龙 任磊 +1 位作者 孙志杰 王雅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椎体成形治疗后新发骨折与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脊柱外科行椎体成形术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椎体成形术后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记... 目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椎体成形治疗后新发骨折与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脊柱外科行椎体成形术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椎体成形术后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记录患者的矢状位参数:骨盆指数(PI)、骶骨斜坡(SS)、骨盆倾斜角(PT),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C7矢状位比值(C7/SFD),随访一年后,根据有无新发骨折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资料的指标差异,并分析椎体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一年后,新发椎体骨折12例;两组间性别、年龄、BMI、BMD、PI、TK、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SS、PT、C7/SFD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SS、TK和C7/SFD是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过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新发椎体压缩骨折与脊柱矢状位序列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矢状位参数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椎弓根螺钉植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雅辉 刘正蓬 +6 位作者 褚立 明颖 张义龙 孙志杰 王建华 李哲 孙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制作个体化椎弓根螺钉导航模块辅助下植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拟行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的100例腰椎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3D打印制作个体化椎弓根螺钉导航模块辅助下植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拟行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的100例腰椎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采用3D导航模板辅助下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不经3D导航模板辅助。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神经功能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椎疼痛程度、神经功能、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进行CT、X线片复查,判断螺钉植入准确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置钉优良率较高(P <0.05),术后VAS评分、ODI指数较低(P <0.05),JOA评分较高(P <0.05),并发症率较低(P <0.05)。观察组术后钉道内倾角和头倾角与术前设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D打印导航模块辅助下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可提高置钉精准度,减少手术并发症,并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椎弓根螺钉 植入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忠岩 李玉波 +2 位作者 石立涛 张义 曹向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7期3356-3359,3322,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PFLP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统计分析两组的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患侧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FNA与PFLP均能够有效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但PFNA治疗方式在近期疗效中的作用优于PFLP,且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疗效
原文传递
miR-550a-5p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脊柱骨转移的价值
14
作者 徐昆 敖曼 +3 位作者 郝佳颖 曹胜 张义龙 王建华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45-451,共7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550a-5p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脊柱骨转移的价值,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存在脊柱骨转移NSCLC患者,44例无脊柱骨转移NSCLC患...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550a-5p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脊柱骨转移的价值,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存在脊柱骨转移NSCLC患者,44例无脊柱骨转移NSCLC患者,根据磁共振成像或CT检查证实,分别纳入脊柱骨转移组、无脊柱骨转移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miR-550a-5p、肺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骨代谢标志物[Ⅰ型胶原吡啶交联氨基末端肽(NTx)、骨转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cross-linked peptide,ICTP)]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NSCLC患者血清miR-550a-5p水平,分析NSCLC脊柱骨转移分级与血清miR-550a-5p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iR-550a-5p对NSCLC脊柱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脊柱骨转移组血清miR-550a-5p、CEA、NSE、CYFRA21-1、BALP、ICTP、NTx水平均高于无脊柱骨转移组(P<0.05);脊柱骨转移组不同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骨转移数量、淋巴结转移、骨相关事件、伴骨痛症状等临床特征NSCLC患者miR-550a-5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转移分级NSCLC患者血清miR-550a-5p、NSE、BALP、CEA、ICTP、CYFRA21-1、NTx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骨转移分级增加血清miR-550a-5p水平、肺肿瘤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均呈升高趋势。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550a-5p水平与骨转移分级、CEA、NSE、CYFRA21-1、BALP、ICTP、NTx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550a-5p、肺肿瘤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联合诊断的AUC值0.941(95%CI:0.878~0.978)(P<0.05),大于肺肿瘤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联合诊断的AUC值0.902(95%CI:0.829~0.951)。结论miR-550a-5p应用于NSCLC脊柱骨转移诊断的价值较高,其水平与骨转移分级、肺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50a-5p 非小细胞肺癌 脊柱骨转移 CYFRA21-1 BALP ROC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锐 许财元 +1 位作者 孙贺 张义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DLSS患者10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n=51,行OLIF),腰椎后路减压内固...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DLSS患者10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n=51,行OLIF),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PLIF)组(n=52,行PLIF)。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疗效与围手术期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脊髓功能、腰腿疼痛(VAS)、腰椎功能(JOA)。结果OLIF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年疗效优于PLIF组(P<0.05);OLIF组术后1 d、3 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PLIF组(P<0.05);OLIF组术后1 d、3 d血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低于PLIF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PLIF组(P<0.05);OLIF组术后6个月、1年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JOA评分高于PLIF组,潜伏期、腰腿疼痛VAS评分低于PLIF组(P<0.05)。结论OLIF治疗DLSS效果显著,创伤更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在评估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疗效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胜 孔令伟 +1 位作者 徐昆 孙志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6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在评估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采用ACDF治疗8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根据手术前后颈椎X线片矢状位测量矢状位轴向距离(SVA... 目的探讨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在评估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采用ACDF治疗8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根据手术前后颈椎X线片矢状位测量矢状位轴向距离(SVA)、T1倾斜角(T1S)、颈椎前凸角。结果患者均获1年随访。SVA、颈椎前凸角、T1S、JOA评分术后1年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升高),NDI、VAS评分术后1年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颈椎前凸角与术后1年JOA评分呈正相关,与术后1年VAS评分呈负相关;术后1年,颈椎前凸角与VAS评分呈负相关,SVA与JOA评分呈正相关。结论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与颈椎功能及颈肩痛的改善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矢状位序列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3D打印椎间融合器融合内固定术对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建华 吴迪 +3 位作者 孙贺 张义龙 信丽丽 张仁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4-330,共7页
目的:探究应用3D打印椎间融合器行椎间盘摘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 目的:探究应用3D打印椎间融合器行椎间盘摘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42~62岁,平均51.7±3.8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41~63岁,平均52.4±4.5岁。观察组置入3D打印椎间融合器,对照组置入普通异体骨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年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并比较两组矢状位平衡参数(C2-7 Cobb角、C2-7 SVA、T1倾斜角);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颈椎功能(JOA)评分;术后1年通过颈椎侧位X线片评估融合情况并计算融合率;统计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45.73±5.27ml,对照组62.15±7.38ml;观察组手术时间84.29±6.11min,对照组105.34±12.04min;观察组住院天数6.81±1.52d;对照组8.54±1.08d;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C2-7 Cobb角为26.15°±3.02°,C2-7 SVA为14.28±2.31mm,T1倾斜角为31.46°±1.83°;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28.79°±4.03°、12.60±4.24mm、30.16°±1.64°;术后1年分别为29.46°±5.11°、11.31±3.70mm、28.65°±2.02°;对照组术后即刻C2-7 Cobb角为21.67°±2.59°,C2-7 SVA为17.39±3.04mm,T1倾斜角32.78°±1.91°、术后6个月分别为23.76°±3.90°、16.88±3.29mm、31.58°±2.01°,术后1年分别为25.28°±4.43°、15.42±3.46mm、30.46°±1.79°,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时,两组均获得100%融合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2/36)与对照组11.76%(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置入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3D打印椎间融合器 矢状位平衡参数
下载PDF
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LDH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佳宁 陈宾 +1 位作者 宋有鑫 赵丽丽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脊柱外科收治的LDH患者57例,其中在Mast Quadrant通道下手术的患者26例(微创组),行传统后路...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脊柱外科收治的LDH患者57例,其中在Mast Quadrant通道下手术的患者26例(微创组),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患者31例(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引流量及手术时间,以及术前、术后随访周期的日本骨科学会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定(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手术疗效。结果 Mast 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LDH对患者创伤显著小于开放手术,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开放组(P<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ast 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LDH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患者下腰痛发生率较低,可早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微创性 MAST QUADRANT
下载PDF
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仁赞 李锐 +1 位作者 曹海营 李哲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64-67,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BS患者45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椎间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25例)和异体骨组... 目的 对比观察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BS患者45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椎间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25例)和异体骨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复查时、末次随访时检测感染相关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术前、末次随访时测算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及整体生活质量,包括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Bridwell分级评价患者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异体骨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自体骨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ESR、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间ESR、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P均<0.05),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ODI、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时,自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11例,异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3例,两组相比,P<0.05。术后6个月时,自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20例,异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12例,两组相比,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植骨均融合。结论 腰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相当,同种异体骨可以作为自体骨理想的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脊柱融合术 椎间植入物 自体骨 同种异体骨 布鲁杆菌病
下载PDF
后路内镜下半椎板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5
20
作者 甄瑞鑫 常成兵 +4 位作者 赵龙 杨佳宁 李玉波 安永胜 陈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8-851,共4页
[目的]介绍后路内镜下半椎板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0月,对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内镜下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在症状重的一侧插入导针,透视定位。行小切口,置入工作套筒,用磨钻... [目的]介绍后路内镜下半椎板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0月,对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内镜下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在症状重的一侧插入导针,透视定位。行小切口,置入工作套筒,用磨钻头去除椎板,小心去除黄韧带,至硬膜囊膨起,搏动良好。[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任何血管、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随访18个月以上。相较于术前,术后上肢和下肢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颈椎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影像方面,术后患者颈椎受累节段均表现出半椎板切除后征象,硬脊膜及神经根受压解除。随访期内均未出现颈椎病变节段及其邻近节段椎间隙狭窄、退变,未见颈椎不稳征象。[结论]后路内镜下半椎板切除术医源性创伤小,安全可靠,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后路内镜术 半椎板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