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超声评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盘功能的价值
1
作者 蔡红霞 张文 +1 位作者 周文娟 秦爱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87-793,共7页
目的探讨晚孕期频谱多普勒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GDM患者58例为GDM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0.7岁;孕龄28~40周,平均孕龄34.7周;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 目的探讨晚孕期频谱多普勒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GDM患者58例为GDM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0.7岁;孕龄28~40周,平均孕龄34.7周;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18.3~33.7 kg/m^(2),平均BMI 23.6 kg/m^(2);空腹、口服葡萄糖后1 h、2 h血糖分别为3.97~6.58、7.45~13.17、4.62~12.82 mmol/L,平均血糖分别为5.20、9.94、8.34 mmol/L。正常孕妇70例为对照组,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9.6岁;孕龄28~41周,平均孕龄35.1周;孕前BMI 16.2~32.0 kg/m^(2),平均BMI 22.8 kg/m^(2)。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胎龄、胎儿体质量、胎盘厚度、羊水量。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获得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及孕妇子宫动脉(UtA)的血流参数[收缩期/舒张末期峰值速度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计算脑-胎盘比(CPR);通过3D-PDU获得胎盘能量指数[血管血流指数(VFI)、血流指数(FI)、血管指数(VI)];应用SWE测得胎盘中央及边缘的平均弹性模量(E)。比较两组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对各参数进行评价。结果GDM组与对照组检查时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胎龄、胎儿体质量、胎盘厚度、羊水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产次、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 1 min和5 mi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GDM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升高(25.9%vs 11.4%),UtA血流参数升高(S/D:1.94±0.30 vs 1.82±0.18;PI:0.73±0.16 vs 0.65±0.11;RI:0.48±0.06 vs 0.45±0.05),GDM组胎盘能量指数降低(VI:11.76±2.92 vs 15.81±2.98;FI:33.44±2.80 vs 34.79±2.50;VFI:3.94±1.05 vs 5.53±1.20),GDM组胎盘中央及边缘E升高(5.94±0.89 vs 4.81±0.65;6.12±1.01 vs 4.88±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A、MCA血流参数(S/D、PI、RI)及C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胎盘功能 妊娠期糖尿病 频谱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多胞胎早产儿出生后立即与延迟脐带结扎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志勇 刘进娣 +4 位作者 卞洪亮 朱敏 蔡金兰 朱相干 周文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12期1775-1781,共7页
目的探讨多胞胎早产儿出生后延迟脐带结扎(DCC)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扬州大学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28;~36;周的多胞胎产妇及其早产儿。根据生后脐带结扎的时间分为立即结扎(I... 目的探讨多胞胎早产儿出生后延迟脐带结扎(DCC)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扬州大学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28;~36;周的多胞胎产妇及其早产儿。根据生后脐带结扎的时间分为立即结扎(ICC)组(即出生后立即夹紧并切断脐带时间<3~5s)与DCC组(即出生与断脐间隔30~60s),比较两组多胞胎产妇及其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预后指标。结果共纳入多胞胎产妇53例(早产儿113例),其中ICC组26例(早产儿56例),DCC组27例(早产儿57例)。两组产妇及其早产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在复苏情况、入院时生命体征、入院时血糖、出生后72h内需扩容、峰值胆红素水平、光疗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及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C组多胞胎早产儿入院时红细胞压积(Hct)高于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0,P<0.05);DCC组早产儿上腔静脉(SVC)的速度时间积分、直径、流量高于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76、4.808、2.383,P<0.05);出生后8周的Hct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比较,DCC组早产儿高于I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24、2.361,P<0.05)。两组产妇产时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CC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2,P<0.05)。结论多胞胎早产儿出生后延迟30~60s进行脐带结扎可显著改善胎盘输血,并降低其生理性贫血的程度。但DCC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脐带结扎 多胞胎 婴儿 早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