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轻型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发病时间<4.5 h的轻型脑梗死患者3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小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者纳入溶栓组(n=195),未溶栓者纳入未...目的分析轻型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发病时间<4.5 h的轻型脑梗死患者3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小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者纳入溶栓组(n=195),未溶栓者纳入未溶栓组(n=18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将溶栓组溶栓治疗后14 d颅内出血者纳入观察组,未出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析轻型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的单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溶栓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未溶栓组(P<0.05);溶栓组治疗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RP水平较未溶栓组低(P<0.05);溶栓组治疗后预后情况优于未溶栓组(P<0.05)。本研究中共30例溶栓患者在溶栓后14 d发生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5.38%(30/19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衰史、入院至静脉溶栓门诊时间(DNT)、溶栓后12 h SBP、脑白质疏松改变为轻型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轻型脑梗死患者可取得较好溶栓效果,但易受年龄、心衰史、DNT、溶栓后12 h SBP、脑白质疏松改变影响出现颅内出血,临床应加以重视。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轻型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发病时间<4.5 h的轻型脑梗死患者3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小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者纳入溶栓组(n=195),未溶栓者纳入未溶栓组(n=18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将溶栓组溶栓治疗后14 d颅内出血者纳入观察组,未出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析轻型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的单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溶栓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未溶栓组(P<0.05);溶栓组治疗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RP水平较未溶栓组低(P<0.05);溶栓组治疗后预后情况优于未溶栓组(P<0.05)。本研究中共30例溶栓患者在溶栓后14 d发生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5.38%(30/19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衰史、入院至静脉溶栓门诊时间(DNT)、溶栓后12 h SBP、脑白质疏松改变为轻型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轻型脑梗死患者可取得较好溶栓效果,但易受年龄、心衰史、DNT、溶栓后12 h SBP、脑白质疏松改变影响出现颅内出血,临床应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