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小磊 陈丹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的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 目的探讨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的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案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2、4、8周后的腕关节功能,术后2、4、8周后的疼痛程度,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腕部综合功能评定(PRWE)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术后2、4、8周PREW评分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2、4周PRW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周PRW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丹华 葛许锋 +2 位作者 成红兵 卢荣 马烽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ROI-C对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5例(共32间隙)进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记录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并比较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目的探讨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ROI-C对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5例(共32间隙)进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记录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并比较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手术时间(78.40±52.34)min,手术出血量(86.00±22.73)mL。术后各时点,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各时点之间的JOA评分、VAS评分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I-C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颈椎椎间融合器,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能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
下载PDF
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复合脱钙骨基质在桡骨临界骨缺损兔模型中的价值
3
作者 闫海 费燕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复合脱钙骨基质对桡骨临界骨缺损兔模型的价值。方法纳入18只成年雄性大白兔,切取双上肢桡骨干中段部分骨质,制备双侧上肢桡骨临界骨缺损模型。将18只兔子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对照组未予任何...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复合脱钙骨基质对桡骨临界骨缺损兔模型的价值。方法纳入18只成年雄性大白兔,切取双上肢桡骨干中段部分骨质,制备双侧上肢桡骨临界骨缺损模型。将18只兔子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对照组未予任何干预,实验组1在骨缺损部位植入脱钙骨基质,实验组2在骨缺损部位植入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复合脱钙骨基质。第8、12周时行X线、病理切片和解剖学检查,明确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骨缺损修复后,8、12周时对桡骨行X线检查,对照组骨缺损修复差;8周时实验组1部分修复,12周时大部分修复,但仍有1只兔子存在小块骨缺损;8周时实验组2大部分修复,12周时全部修复,实验组2可见髓腔通畅。8、12周时,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2的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验组1(P<0.05)。造模12周后,对照组骨缺损区多为纤维组织,实验组1有编织骨形成,但骨小梁紊乱;实验组2有板成骨形成,骨小梁排列紧密有序。结论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复合脱钙骨基质对桡骨临界骨缺损兔模型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 桡骨 骨缺损 脱钙骨基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