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纹枯病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RsPG5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1
作者 蒋冬阳 陈夕军 +2 位作者 石童 陈宸 左示敏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40-3453,共14页
【背景】纹枯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目前对其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还较少。【目的】鉴定更多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基因,为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RACE方法获得RsPG5基因全长,并使用ExPASy等在线软件对其编码产物的结... 【背景】纹枯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目前对其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还较少。【目的】鉴定更多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基因,为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RACE方法获得RsPG5基因全长,并使用ExPASy等在线软件对其编码产物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测定其编码产物的致病功能。【结果】RsPG5具有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编码区全长1263 bp,可编码420个氨基酸。编码产物为糖苷水解酶GH28家族成员,具有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特有的保守序列NTD、DD、GHG和RF(I)K,并且有一个含1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二级结构由α-螺旋、β-折叠和随机卷曲螺旋构成,并且可形成4个二硫键;三级结构为由α-螺旋、β-折叠和随机卷曲螺旋按右手螺旋规则形成的具有裂隙区的特定空间结构,裂隙区可能负责着其酶活功能。生物学性质预测表明,RsPG5为稳定、易溶于水的外泌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壁、液泡和线粒体。RsPG5具有明显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可分解果胶,破坏水稻叶鞘细胞;针刺接种分蘖末期水稻叶鞘,72 h后可形成明显的褐色坏死斑;将纹枯病菌接种至水稻叶鞘,在病菌致病过程中RsPG5可上调表达。【结论】RsPG5是一个典型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蛋白,为水稻纹枯病菌的重要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析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RsPG5 纹枯病菌 水稻
原文传递
四川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玲 左示敏 +3 位作者 张亚芳 陈宗祥 潘学彪 黄世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7-334,共8页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 )侵染引起的稻瘟病是全球水稻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利用6对 SSR 荧光标记对采自四川绵阳、营山、雅安、北川和武胜地区的5个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24个稻瘟病菌中检测出43个...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 )侵染引起的稻瘟病是全球水稻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利用6对 SSR 荧光标记对采自四川绵阳、营山、雅安、北川和武胜地区的5个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24个稻瘟病菌中检测出4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观测等位基因数为7.2,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1,所有位点均显著偏离 Hardy-Weinberg平衡.5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0.374)低于期望杂合度(0.502),暗示群体内存在因近交而导致的杂合子缺失. AMOVA 分析显示,绝大多数遗传变异(81.17%)存在于群体内个体间,仅有18.83%的变异来自于群体间的差异.5个地理群体间呈现高水平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为0.057~0.528).Mantel 检验表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未达显著水平,说明稻瘟病菌的遗传变异呈现随机分布的空间模式.群体遗传学数据分析表明5个群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流(基因流水平为0.472~4.347),基于贝叶斯聚类法的 Structure 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稻瘟病菌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SSR 标记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武育粳3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宏根 李波 +4 位作者 朱正斌 崔小芬 汤述翥 梁国华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270,共8页
在对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Dular进行抗性基因定位的基础上,以它为抗性供体亲本,武育粳3号为抗性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从BC1F1开始利用与条纹叶枯病抗性QTLqSTV-11b和qSTV-11c紧密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改良武育粳3号的条... 在对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Dular进行抗性基因定位的基础上,以它为抗性供体亲本,武育粳3号为抗性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从BC1F1开始利用与条纹叶枯病抗性QTLqSTV-11b和qSTV-11c紧密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改良武育粳3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和选育抗病新品种。对检测到抗病基因的回交后代进行主要性状的聚类分析,分别有9个抗病基因纯合的BC3F2单株和31个抗病基因杂合的BC4F1单株与武育粳3号聚为一类。经进一步纯合稳定,有望筛选到抗性得到改良、性状回复到武育粳3号的株系。对18个抗病基因纯合的BC2F3株系进行鉴定,其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均达到抗的水平,有5个株系丰产性较武育粳3号有明显提高,其中2个株系外观品质也较武育粳3号有了明显改进,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条纹叶枯病 抗性 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提纯及其组分初步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夕军 潘存红 +4 位作者 孟令军 童蕴慧 左示敏 潘学彪 徐敬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8,F0003,共6页
用不同方法提取的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毒素活性有显著差异,但紫外扫描图谱(最大吸收波长约220 nm)相似,表明其可能为同类物质。其中,以乙醚萃取法获得的粗毒素对水稻胚根伸长的抑制率最高,达94.63%,接种水稻叶鞘后可产生... 用不同方法提取的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毒素活性有显著差异,但紫外扫描图谱(最大吸收波长约220 nm)相似,表明其可能为同类物质。其中,以乙醚萃取法获得的粗毒素对水稻胚根伸长的抑制率最高,达94.63%,接种水稻叶鞘后可产生典型的纹枯病症状。将乙醚萃取法提取的粗毒素经2次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纯化,收集活性峰而获得精毒素。薄层色谱(TLC)分析表明,该毒素为糖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显示,该毒素至少有4个特殊吸收峰,表明可能有4种组分。经红外光谱(IR)分析,该毒素含有N-H(或O-H)、C=O、C-N(或C-O)等基团。气质联用(GC-MS)检测表明,该毒素含有葡萄糖、N-乙酰氨基甘露糖和蔗糖,而不含苯甲酸、苯乙酸及其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菌 毒素 提纯 组分分析
下载PDF
SSR标记在江苏粳稻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左示敏 周娜娜 +8 位作者 陈宗祥 许明 许学宏 毛从亚 汤义华 张亚芳 叶凯 顾世梁 潘学彪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51,共6页
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1433—2007、NY/T-1433—2014"中分别推荐的24和48个SSR标记,对2013年江苏区试粳稻品系和2009~2014年间江苏审定品种中的46个粳稻品种进行鉴定,证实2个版本中的SSR标记均不能完全鉴别供试的江苏粳稻品种。以12... 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1433—2007、NY/T-1433—2014"中分别推荐的24和48个SSR标记,对2013年江苏区试粳稻品系和2009~2014年间江苏审定品种中的46个粳稻品种进行鉴定,证实2个版本中的SSR标记均不能完全鉴别供试的江苏粳稻品种。以12个代表性粳稻品种为材料,从714个SSR标记中筛选到133个在代表性品种间存在多态性的标记,结合"NY/T-1433—2014"中的多态性标记共计153个,构建了46个粳稻品种的SSR指纹。以品种间SSR指纹差异位点数、标记分布均匀性及多态性评价指标值为筛选依据,从153个SSR标记中初步确定了52个核心标记用于江苏水稻品种鉴定,构建了46个粳稻品种的SSR指纹。对52个标记在江苏水稻尤其是粳稻品种鉴定中的优点及进一步完善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种鉴定 核心SSR标记 DNA指纹
下载PDF
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在杂交粳稻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汤述翥 张宏根 +7 位作者 朱正斌 刘超 李鹏 梁国华 严长杰 刘巧泉 于恒秀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24,共9页
为了探讨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的可能性,利用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野败(WA)型等4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不育系六千辛A与181个粳稻亲本测交,根据测交F1的小穗育性,筛选HL型粳稻恢复系。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 为了探讨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的可能性,利用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野败(WA)型等4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不育系六千辛A与181个粳稻亲本测交,根据测交F1的小穗育性,筛选HL型粳稻恢复系。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HL型粳稻恢复系与更多HL型不育系复测,并进行不同细胞质杂交粳稻的比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HL型和CL型不育系的恢、保关系十分一致,测交F1小穗育性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2)HL型和CL型粳稻不育系的可恢性虽不如BT型不育系,但明显优于WA型粳稻不育系;以测交F1小穗育性达到85%以上作为选择标准,从BT型恢复系和广亲和恢复系中筛选出25个HL型(CL型)粳稻恢复系。3)不育系的核背景对杂种育性有影响,HL型六千辛A可恢性最好,其次为HL型陵香A,HL型珍5A可恢性最差。4)与BT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相比,HL型和C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育性稳定性相对较差。5)H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与BT型、WA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在播种至抽穗历期、株高、产量及品质性状上均无明显差异;H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粳稻结实率正常,与BT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无明显差异,明显高于WA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说明HL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红莲型不育细胞质 恢复系 育种
下载PDF
几个水稻品种源库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亚芳 陈宗祥 +2 位作者 娄丽娟 左示敏 潘学彪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13,共5页
以不同穗型的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剪叶(见穗时剪去剑叶一半长度)、疏花(见穗时剪去逢奇数的一次枝梗)处理,研究其源、库特征。结果表明:3个粳稻品种中,剪叶和疏花处理,对大穗型品种中超123饱粒率和粒重的影响较大,其次是穗粒并... 以不同穗型的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剪叶(见穗时剪去剑叶一半长度)、疏花(见穗时剪去逢奇数的一次枝梗)处理,研究其源、库特征。结果表明:3个粳稻品种中,剪叶和疏花处理,对大穗型品种中超123饱粒率和粒重的影响较大,其次是穗粒并重型品种恢236,对多穗型品种武陵粳1号的影响相对最小;中超123有明显的二次灌浆现象,是源限制型品种;恢236库大源足,粒/叶比和粒重/叶比均最小,但籽粒充实度较差,其同化物质转运的流不畅;武陵粳1号源库关系较协调。2个籼稻品种中,扬稻6号表现与武陵粳1号相似,源库关系较协调;R6547籽粒充实度较好,即使在剪叶处理下灌浆后期物质也有向茎秆再积累的现象,表明R6547是典型的库限制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源库关系 源限制型 库限制型
下载PDF
水稻卷叶性状遗传及育种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宗祥 左示敏 +3 位作者 张亚芳 李磊 潘学彪 马玉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7,共6页
水稻叶片卷曲,可有效解决叶长和叶挺两者之间的矛盾。叶片适度卷曲有利于降低群体消光系数,提高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产量。水稻卷叶基因的发掘和应用研究成为叶片性状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概述了在水稻卷叶基因挖掘、卷叶性状的遗传和育种... 水稻叶片卷曲,可有效解决叶长和叶挺两者之间的矛盾。叶片适度卷曲有利于降低群体消光系数,提高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产量。水稻卷叶基因的发掘和应用研究成为叶片性状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概述了在水稻卷叶基因挖掘、卷叶性状的遗传和育种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卷叶 基因定位 育种
下载PDF
粳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SWR78的恢复基因定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宏根 朱正斌 +4 位作者 李波 刘超 汤述翥 梁国华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7-382,共6页
利用野败(WA)型粳稻广亲和不育系苏秋A和广亲和广谱型恢复系SWR78配组,根据F2与BC1F1群体的育性分离情况,初步推测WA型苏秋A的育性恢复至少由3对基因控制。选取F2群体中无染色花粉植株,采用隐性基因组分析法进行恢复基因定位,将其中1个... 利用野败(WA)型粳稻广亲和不育系苏秋A和广亲和广谱型恢复系SWR78配组,根据F2与BC1F1群体的育性分离情况,初步推测WA型苏秋A的育性恢复至少由3对基因控制。选取F2群体中无染色花粉植株,采用隐性基因组分析法进行恢复基因定位,将其中1个主效基因Rf4定位于第10染色体长臂上,与标记RM5629、RM5373、STS10-17和STS10-18分别相距0.17、0.03、0.03和0.07 cM。Rf4位于标记RM5373与STS10-17之间,两标记间的物理距离为78 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基因定位
下载PDF
四种细胞质六千辛A粳稻不育系育种利用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正斌 张宏根 +4 位作者 刘超 李鹏 裔传灯 汤述翥 顾铭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对由粳稻品系六千辛转育成的4种细胞质的一套同核异质不育系的不育性、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及可恢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六千辛A花粉以染败为主,WA型六千辛A花粉100%典败;BT型六千辛A平均自交... 对由粳稻品系六千辛转育成的4种细胞质的一套同核异质不育系的不育性、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及可恢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六千辛A花粉以染败为主,WA型六千辛A花粉100%典败;BT型六千辛A平均自交结实率为0.60%,生产应用的安全性较差;HL型、CL型六千辛A无自交结实现象,不育性较BT型六千辛A稳定。(2)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程度影响倒一节间长度,花粉败育越彻底,倒一节间越短,从而使穗伸出度和株高相应缩短;因此,WA型六千辛A表现包颈,而BT型、HL型、CL型六千辛A均无包颈。(3)WA型六千辛A开花不集中,花时明显滞后,花期明显拉长,异交结实率低;HL型、CL型六千辛A的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率与BT型六千辛A无显著差异,明显好于WA型六千辛A。(4)BT型六千辛A的可恢复性最好,HL型、CL型六千辛A次之,WA型六千辛A最难恢复;从BT型粳稻恢复系中可以筛选到HL型或C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系。HL型、CL型粳稻不育系较好地协调了育性稳定性、开花习性和可恢复性几方面的矛盾。因此,选育HL型、CL型粳稻不育系及其相应的恢复系,可能是解决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问题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 不育性 开花习性 可恢复性
下载PDF
多性状综合评定的秩和差测验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骆汝九 胡治球 +1 位作者 宋雯 徐辰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08-2015,共8页
【目的】多性状综合评价的秩和测验方法,虽可对多性状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排序,并测验各评价对象与其平均水平的差异显著性,但无法实现各评价对象两两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测验。为此,本文研究多性状综合评价多重比较的统计测验方法。【方法】... 【目的】多性状综合评价的秩和测验方法,虽可对多性状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排序,并测验各评价对象与其平均水平的差异显著性,但无法实现各评价对象两两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测验。为此,本文研究多性状综合评价多重比较的统计测验方法。【方法】在"H0:各评价对象在各性状上的秩次随机分布"假设下,以秩和理论分布为基础,利用组合数学方法。【结果】进一步导出了多性状秩和差的理论分布,并据之给出了多性状综合评价秩和差测验的显著性临界值。【结论】通过秩和差测验,确定评价对象两两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从而实现评价对象间的多重比较。该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多重比较 秩和差测验
下载PDF
江苏省“十五”前后主栽粳稻品种纹枯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宗祥 左示敏 +5 位作者 王龙平 朱俊凯 张亚芳 王辉 马玉银 潘学彪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5,共5页
对江苏省"十五"前后主栽的64个常规粳稻品种进行2年纹枯病抗性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纹枯病发病程度及趋势在年度间、同年度重复间表现一致;早、中熟晚粳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相对较好,其次是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品种抗性相... 对江苏省"十五"前后主栽的64个常规粳稻品种进行2年纹枯病抗性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纹枯病发病程度及趋势在年度间、同年度重复间表现一致;早、中熟晚粳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相对较好,其次是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品种抗性相对较差;参试品种中没有发现抗病或高度抗病品种,8个中抗品种分布于不同生育期类型。对水稻抗纹枯病鉴定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抗纹枯病育种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纹枯病 抗性评价
下载PDF
水稻基因组进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清松 杨泽峰 徐辰武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44,共11页
介绍了近年来在水稻基因组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水稻的核基因组至少经历了2次基因组复制过程,并从最初5条染色体形成了12条染色体;水稻籼粳两个亚种的分化估计发生在距今20~40万年前;在水稻驯化的研究方面,一方面克隆了一... 介绍了近年来在水稻基因组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水稻的核基因组至少经历了2次基因组复制过程,并从最初5条染色体形成了12条染色体;水稻籼粳两个亚种的分化估计发生在距今20~40万年前;在水稻驯化的研究方面,一方面克隆了一些控制重要驯化性状的基因,另一方面通过基因组分析发现了一些快速进化的基因组区段;片段复制、串联重复和逆转录转座等基因复制方式在水稻基因家族的物种特异性扩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整合以上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水稻基因组进化的基本特点,为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设计育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组复制 籼粳分化 驯化 基因家族
下载PDF
基于QTL定位分析策略的一般配合力遗传基础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文明 徐扬 +1 位作者 张恩盈 徐辰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305-3313,共9页
【目的】一般配合力(GCA)是评价亲本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研究GCA的遗传基础及GCA相关QTL(QTLGCA)定位的可行性,为杂交育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双亲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为被测系、若干个随机选择的纯系为测验系的NCII交配设... 【目的】一般配合力(GCA)是评价亲本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研究GCA的遗传基础及GCA相关QTL(QTLGCA)定位的可行性,为杂交育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双亲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为被测系、若干个随机选择的纯系为测验系的NCII交配设计以及QTL定位策略,系统研究GCA的遗传组成、影响QTLGCA定位的因素以及QTLGCA与性状本身QTL之间的关系。【结果】若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RIL的GCA以及QTLGCA定位均与控制性状本身基因位点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以及测验系等位基因的频率有关;若性状受2对加/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则GCA估计及QTLGCA定位均与基因间是否连锁无关,其影响因素与性状受一个基因控制时相同;若性状受2对互作基因控制,GCA及QTLGCA定位均与测验系等位基因频率和性状本身QTL的主效应以及基因间互作效应有关,此外,GCA效应估计还与基因间是否连锁有关。【结论】无论是GCA效应估计还是QTLGCA定位,测验系等位基因频率和性状本身QTL效应大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QTLGCA与性状本身QTL的差异还取决于性状的遗传结构以及QTL定位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配合力 亲本评价 QTL定位 NCII交配设计
下载PDF
水稻苗期纹枯病抗性鉴定微室接种技术的改良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国娟 袁正杰 +3 位作者 左示敏 潘学彪 王志龙 瞿绍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5,共9页
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多数栽培品种的抗病水平较低,并且抗性差异较小.水稻纹枯病接种和抗性评价体系是培育抗病品种的重要基础.利用植物生长箱的控温、控光和控湿条件以及生长势相对一致的水稻秧苗,对苗期纹枯病微室... 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多数栽培品种的抗病水平较低,并且抗性差异较小.水稻纹枯病接种和抗性评价体系是培育抗病品种的重要基础.利用植物生长箱的控温、控光和控湿条件以及生长势相对一致的水稻秧苗,对苗期纹枯病微室接种技术进行了改进.试验品种苗期的纹枯病抗性从高到低依次为 YSBR1、特青、泰粳394、日本晴和 Lem-ont,并且与大田成株期接种鉴定的结果一致.RT-PCR 分析显示,苗期和成株期接种纹枯病菌均诱导4个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叶枕高”和“苗挺高”计算的各品种苗期病级变幅分别为2.82~8.54级和1.20~3.39级.前者与大田成株期的病级变幅一致,因而“叶枕高”病级计算方法更适用于微室接种鉴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微室法 抗病相关基因
下载PDF
谷物胚乳性状QTL区间作图的贝叶斯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亚民 孙长森 +2 位作者 汤在祥 胡治球 徐辰武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7,共6页
将贝叶斯统计原理和胚乳性状的数量遗传模型相结合,以分离群体中各植株的分子标记基因型以及植株上若干粒种子胚乳性状的单粒观测值为数据模式,提出胚乳性状QTL区间作图的贝叶斯方法。该方法通过Gibbs以及Metropolis-Hastings抽样实现... 将贝叶斯统计原理和胚乳性状的数量遗传模型相结合,以分离群体中各植株的分子标记基因型以及植株上若干粒种子胚乳性状的单粒观测值为数据模式,提出胚乳性状QTL区间作图的贝叶斯方法。该方法通过Gibbs以及Metropolis-Hastings抽样实现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算法获得QTL效应和位置的估计。方法的有效性用染色体水平和基因组水平2套模拟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贝叶斯方法能够准确地估计胚乳性状QTL的位置和效应,并同时区分2种显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贝叶斯统计 胚乳性状 MCMC算法 GIBBS抽样 Metropolis-Hastings算法
下载PDF
一个玉米类ABC1基因ZmABC1-10的克隆及其对镉等非生物胁迫的应答(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清松 杨泽峰 +4 位作者 周勇 张丹 闫成海 梁国华 徐辰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73-2083,共11页
镉是一种非必需的重金属元素,对动植物有严重毒害作用。几个与ABC1(activity of the bc1 complex)家族有关的基因参与植物镉胁迫的应答。本研究从玉米中克隆并鉴定了一个类ABC1基因,命名为ZmABC1-10。该基因cDNA全长2 519 bp,包含一个2 ... 镉是一种非必需的重金属元素,对动植物有严重毒害作用。几个与ABC1(activity of the bc1 complex)家族有关的基因参与植物镉胁迫的应答。本研究从玉米中克隆并鉴定了一个类ABC1基因,命名为ZmABC1-10。该基因cDNA全长2 519 bp,包含一个2 25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预测的叶绿体膜蛋白。启动子顺式元件扫描发现该基因含有大量的非生物胁迫、光以及植物激素应答元件。表达模式分析表明,该基因主要在叶片、茎秆等绿色组织中表达。镉处理实验表明,该基因能够被诱导并且受植物发育时期的调控。除镉之外,该基因还受多种非生物因素包括ABA、H2O2、干旱和黑暗的共同调控。此外,本研究利用基因组序列信息共鉴定出19个玉米ABC1基因。对植物界8个代表性物种中148个ABC1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ABC1蛋白已经发生了分化;物种特异性扩张是植物中该家族进化的主要动力。这些结果表明ZmAbc1-10是一个镉应答因子并且可能在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类ABC1基因 克隆 镉应答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水稻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OsIP1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亚芳 余永旗 +3 位作者 左示敏 娄丽娟 陈宗祥 潘学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5,共9页
无机焦磷酸化酶在植物体内催化焦磷酸基团分解为磷酸基团的反应,而焦磷酸的及时降解,被认为是原初光合产物合成双糖特别是蔗糖,进而进行长距离运输的关键步骤之一。但是,蔗糖在维管束中的运输需要焦磷酸,因此,在叶肉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 无机焦磷酸化酶在植物体内催化焦磷酸基团分解为磷酸基团的反应,而焦磷酸的及时降解,被认为是原初光合产物合成双糖特别是蔗糖,进而进行长距离运输的关键步骤之一。但是,蔗糖在维管束中的运输需要焦磷酸,因此,在叶肉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焦磷酸化酶基因,被认为是拉动和促进光合作用的关键措施之一。对水稻中约30个无机焦磷酸化酶编码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构域特征、亚细胞定位预测以及上游顺式元件释义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克隆了1个预测为编码胞质型可溶性无机焦磷酸化酶的基因OsIP1(Os04g0687100),并将其与叶肉细胞特异性启动子cyFBPase相连,构建成嵌合基因cyFBPase:OsIP1;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转入2个水稻品种中,累计获得48个阳性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机焦磷酸化酶 基因克隆 叶肉细胞特异启动子
下载PDF
复杂性状遗传分析策略和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汤在祥 徐辰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5-1266,共12页
复杂性状是指由多基因和非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类性状的总称,包括表型呈连续分布的经典数量性状,多基因控制但表型呈间断分布的二歧或多歧性状,以及难以准确度量的动物各种行为性状等。动植物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以及人类复杂疾病均属... 复杂性状是指由多基因和非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类性状的总称,包括表型呈连续分布的经典数量性状,多基因控制但表型呈间断分布的二歧或多歧性状,以及难以准确度量的动物各种行为性状等。动植物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以及人类复杂疾病均属于复杂性状范畴。阐明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对于动植物新品种的遗传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复杂性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复杂性状的遗传分析策略以及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对后基因组时代复杂性状基础研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讨论,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状 遗传基础 遗传资源 数量性状
下载PDF
小麦中基于转录组测序SNP的dCAPS标记的高通量开发及验证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磊 贡豪 +1 位作者 顾世梁 李韬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0,共5页
结合六倍体小麦品系P7001与P216杂交F5代群体中1对相对性状池的二代转录组测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结果,应用最近开发的CAPS/dCAPS Designer工具进行批量的CAPS/dCAPS(衍生/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标记开发,最终筛选20个CAPS/dCAPS... 结合六倍体小麦品系P7001与P216杂交F5代群体中1对相对性状池的二代转录组测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结果,应用最近开发的CAPS/dCAPS Designer工具进行批量的CAPS/dCAPS(衍生/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标记开发,最终筛选20个CAPS/dCAPS标记进行亲本间的多态性验证。结果表明,将二代转录组测序的SNP分析结果和高通量的CAPS/dCAPS标记设计软件相结合能高效地进行多态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单核苷酸多态性 CAPS/dCAPS标记 高通量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