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插秧不同育苗技术处理对武育粳3号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秋祥 张如宏 董桂春 《中国稻米》 2011年第3期35-38,共4页
以迟熟中粳武育粳3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播种密度、叶龄、壮秧剂、多效唑、营养土配比等处理对武育粳3号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密度的增加,武育粳3号秧苗成苗数、叶龄显著增加,苗高、假茎宽、地上部重量、充实度显著下降,每盘3 ... 以迟熟中粳武育粳3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播种密度、叶龄、壮秧剂、多效唑、营养土配比等处理对武育粳3号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密度的增加,武育粳3号秧苗成苗数、叶龄显著增加,苗高、假茎宽、地上部重量、充实度显著下降,每盘3 700~4 000出苗数可较好地兼顾秧苗素质和盘根效果;壮秧剂喷施18 d、22 d后,适宜的壮秧剂浓度对秧苗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充实度、苗高、叶龄、假茎宽等性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0 mg/kg多效唑在浸种时施用能较好控制秧苗的株高,避免高浓度造成秧苗株高偏低的现象;用J1N8营养土配方(每盘施尿素8 g,腐熟鸡粪与土壤重量比分别为1∶9)培育的秧苗综合素质突出,育秧时间缩短,是在茬口紧、时间短的情况下培育高质量秧苗较为理想的床土培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密度 秧龄 壮秧剂 多效唑 营养土配方 秧苗素质 武育粳3号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籽粒物性差异与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陆大雷 王鑫 +1 位作者 闫发宝 陆卫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19,共4页
目的: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影响鲜食糯玉米籽粒物性的主要参数。方法:采用质构分析(TPA)法研究鲜食糯玉米籽粒物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糯玉米籽粒物性91个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且变异程度以黏着性最大... 目的: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影响鲜食糯玉米籽粒物性的主要参数。方法:采用质构分析(TPA)法研究鲜食糯玉米籽粒物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糯玉米籽粒物性91个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且变异程度以黏着性最大,内聚性最小。相关分析表明,硬度、弹性、内聚性、耐咀性和回复性两两极显著正相关;黏着性与硬度显著负相关,与回复性极显著相关;脆度与弹性、内聚性和耐咀性显著正相关。7个物性参数可转换为3个独立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37%,影响鲜食糯玉米籽粒品质最重要的物性参数为耐咀性、黏着性和脆度。91个糯玉米品种可分为两大类,其中第1类的耐咀性比第2类高96.60%,其他特征参数亦高16.20%~40.30%。结论:糯玉米物性参数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影响鲜食糯玉米籽粒品质最重要的物性参数为耐咀性、黏着性和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物性 主成分
下载PDF
鲜食期和成熟期糯玉米粉理化特性的差异 被引量:11
3
作者 陆大雷 郭换粉 +1 位作者 董策 陆卫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70-2178,共9页
以5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其鲜食期和成熟期籽粒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糯玉米粉的最大吸收波长鲜食期和成熟期无显著差异,均表现出典型的糯性特征,禾盛糯1512成熟期的蓝值高于鲜食期,其余品种鲜食期和成熟期无显著差异。成熟期糯玉米... 以5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其鲜食期和成熟期籽粒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糯玉米粉的最大吸收波长鲜食期和成熟期无显著差异,均表现出典型的糯性特征,禾盛糯1512成熟期的蓝值高于鲜食期,其余品种鲜食期和成熟期无显著差异。成熟期糯玉米粉具有较高的淀粉含量和较低的蛋白质含量。成熟期糯玉米粉的结晶度和膨胀势高于鲜食期,而溶解度和透光率低于鲜食期,但不同品种对收获期的响应不一致。中糯319鲜食期的黏度特性较优,其他4个品种成熟期较优,鲜食期收获的粤彩糯1号不能糊化。差示扫描量热仪结果表明,成熟期收获的糯玉米粉具有较低的转变温度(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热焓值、峰值指数以及较宽的糊化范围,鲜食期收获的糯玉米粉具有较低的回生值。相关分析表明,最大吸收波长与峰值黏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P<0.05),与糊化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6,P<0.01)。结晶度与糊化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0,P<0.05),与热焓值、峰值指数及回生后的热焓值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P<0.01;0.62,P<0.05;0.74,P<0.01)。回生值与蓝值、最大吸收波长、结晶度及回生后的热焓值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P<0.05;0.61,P<0.05;0.69,P<0.05;0.96,P<0.01)。中糯319鲜食期收获具有较高的淀粉含量、结晶度和黏度特征值,适宜作鲜食;粤彩糯1号两个时期的回生值远低于其他品种,适宜制作低回生的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粉 收获期 理化特性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不同氮素子粒生产效率品种的氮素分配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左青松 唐瑶 +3 位作者 石剑飞 杨光 惠飞虎 冷锁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95-1400,共6页
以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20062-007年度73个、20072-008年度98个)为材料,通过测定成熟期不同器官干重、氮素含量,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的氮素子粒生产效率(NUEg)进行聚类并研究了不同NUEg类型的氮素积累与分配特... 以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20062-007年度73个、20072-008年度98个)为材料,通过测定成熟期不同器官干重、氮素含量,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的氮素子粒生产效率(NUEg)进行聚类并研究了不同NUEg类型的氮素积累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间NUEg达显著差异。随着NUEg增加,子粒产量、子粒氮素积累量以及子粒中的氮素占全株氮素比例都逐渐增加;而茎枝和果壳中的氮素积累量以及占全株氮素的比例都逐渐减小。生产上提高油菜NUEg,可以通过高NUEg品种的选择以及合理栽培措施调节,使营养器官氮素更多向子粒中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氮素子粒生产效率 氮素积累 氮素分配
下载PDF
水稻叶片营养的光谱诊断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谭昌伟 庄恒扬 周清波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3,68,共5页
通过测定不同氮肥水平下2个水稻品种的叶片营养数据和光谱数据,分析了遥感参量与叶片营养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400~1 250 nm波段,叶片光谱反射率与SPAD、CHL呈显著负相关;在720~1 000 nm和1 450~1 500 nm波段,叶片光谱透射率与LW... 通过测定不同氮肥水平下2个水稻品种的叶片营养数据和光谱数据,分析了遥感参量与叶片营养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400~1 250 nm波段,叶片光谱反射率与SPAD、CHL呈显著负相关;在720~1 000 nm和1 450~1 500 nm波段,叶片光谱透射率与LWC间呈显著正相关;在400~650 nm波段,叶片光谱吸收率与CHL、SPAD和CAR呈显著正相关;分别构建了以NDVI、NDWI、GreenNDVI和NRI为自变量、叶片营养为因变量的光谱诊断模型,经检验,模型预测性较好,尤其利用NDWI(860,1 240)诊断LWC具有相对最大R2、最小RMSE和最小RE,表明此模型预测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营养参数 叶片光谱 诊断模型
下载PDF
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油菜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构成的差异 被引量:8
6
作者 左青松 唐瑶 +3 位作者 石剑飞 杨光 惠飞虎 冷锁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985-3987,共3页
[目的]明确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及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成熟期测定各器官干物重、氮素含量以及产量构成,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进行聚类,... [目的]明确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及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成熟期测定各器官干物重、氮素含量以及产量构成,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进行聚类,研究不同NUEg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特性和产量构成差异。[结果]供试品种间NUEg差异很大,类型间差异显著。随着NUEg增加,类型间籽粒产量增加,籽粒干重比例增加,角果数增加,茎枝干重比例下降。进一步分析显示NUEg与籽粒干重(r2007=0.6840**,r2008=0.7374**)、籽粒干重比例(r2007=0.5703**,r2008=0.5354**)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生产上提高NUEg,可以通过高产,高角果数品种的筛选,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促进茎枝光合产物向外输送,增加籽粒干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干物质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脱脂对糯玉米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陆大雷 郭换粉 +1 位作者 董策 陆卫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4个糯玉米淀粉为材料,对其进行脱脂处理,分析了其对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脂使淀粉中的磷元素含量显著降低,导致淀粉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峰值指数和热焓值降低,糊化范围扩大。淀粉和脱脂淀粉糊化冷藏后发生... 以4个糯玉米淀粉为材料,对其进行脱脂处理,分析了其对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脂使淀粉中的磷元素含量显著降低,导致淀粉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峰值指数和热焓值降低,糊化范围扩大。淀粉和脱脂淀粉糊化冷藏后发生回生,表现为脱脂增加了回生淀粉的热焓值,进而增加了淀粉的回生值和峰值指数,而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和糊化范围受脱脂影响较小。淀粉和脱脂淀粉的热焓值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淀粉的热焓值以渝糯408最低,脱脂淀粉的热焓值以郑彩糯1号最低。淀粉回生后热焓值和回生值差异较小,而脱脂淀粉回生后热焓值和回生值以YA30142最高,郑彩糯1号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淀粉 脱脂 热力学特性
下载PDF
低温对小麦植株形态、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其防御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雯 杨景 +3 位作者 郑明明 郭文善 朱新开 李春燕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2-68,共7页
近年来气候异常,低温致小麦减产的问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综述了低温对小麦器官叶片、分蘖、茎秆和穗形态的影响,分析了低温逆境条件下小麦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和低温损伤致死的生理原因,总结提出了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为进一步深入开... 近年来气候异常,低温致小麦减产的问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综述了低温对小麦器官叶片、分蘖、茎秆和穗形态的影响,分析了低温逆境条件下小麦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和低温损伤致死的生理原因,总结提出了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小麦低温逆境生理及抗逆栽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低温 生理特性 防御措施
下载PDF
钾肥施用量对鲜食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福成 谭禾平 +3 位作者 包斐 韩海亮 陆卫平 王桂跃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363-3369,共7页
以甜玉米超甜135和扬甜2号为材料,设置不同钾肥用量K_2O 0 kg/hm^2、75 kg/hm^2、150 kg/hm^2、225 kg/hm^2、300 kg/hm^25个处理,研究施钾量对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玉米产量、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升高... 以甜玉米超甜135和扬甜2号为材料,设置不同钾肥用量K_2O 0 kg/hm^2、75 kg/hm^2、150 kg/hm^2、225 kg/hm^2、300 kg/hm^25个处理,研究施钾量对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玉米产量、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逐渐降低,淀粉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皮渣率随施钾量的增加显著升高。超甜135和扬甜2号的鲜穗产量均以施K_2O 150 kg/hm^2最高,比不施钾处理分别增产15.26%、19.52%。甜玉米物性受施钾量的影响较大,施钾量增多,硬度显著变大;脆性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以施K_2O150 kg/hm^2最高。经回归分析,甜玉米最高产量钾肥用量为K_2O 151.9~164.8 kg/hm^2,最优品质的钾肥用量为K_2O 150.8~176.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钾肥 产量 品质 物性
原文传递
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油菜品种苗期叶片光合特性差异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光 左青松 +2 位作者 唐瑶 石剑飞 冷锁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18-224,共7页
2007—2008年度通过对不同氮肥水平下28个品种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以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差异较大,施用氮肥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显著降低。多数品种施用氮肥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 2007—2008年度通过对不同氮肥水平下28个品种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以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差异较大,施用氮肥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显著降低。多数品种施用氮肥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增加;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增加,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减小。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Pn)之间,净光合速率(Pn)与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之间都表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苗期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呈显著正相关,不施氮肥条件下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SPAD值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光合特性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下载PDF
筛分细度对糯玉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大雷 闫发宝 陆卫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2-55,共4页
以糯玉米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筛分细度(100目、200目和400目)对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样筛孔径的变小,淀粉中小颗粒的比例增多,结晶度升高,但淀粉颗粒并未受到破坏。淀粉的膨胀势和溶解度以过细筛(400目)处理下最大。筛分... 以糯玉米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筛分细度(100目、200目和400目)对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样筛孔径的变小,淀粉中小颗粒的比例增多,结晶度升高,但淀粉颗粒并未受到破坏。淀粉的膨胀势和溶解度以过细筛(400目)处理下最大。筛分细度对淀粉的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和析水率影响较小,但细筛使其他黏度特征值显著升高。DSC研究表明,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值温度以过200目筛时较高,过100目和400目时较低,过细筛(400目)处理下淀粉热焓值较高,回生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淀粉 孔径 颗粒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关于糯性与非糯水稻胚乳发育的研究(摘要)
12
作者 李栋梁 李小刚 +1 位作者 顾蕴洁 王忠 《中国稻米》 2013年第4期157-158,共2页
成熟水稻颖果中胚乳约占颖果总质量的91%-92%。胚乳的发育状况直接决定着稻米的产量和品质,不同类型稻米,如糯性与非糯,籼稻与粳稻,其胚乳的发育不尽相同。为了探明糯性与非糯水稻胚乳发育的异同,本试验以13本晴(粳)、扬稻6号... 成熟水稻颖果中胚乳约占颖果总质量的91%-92%。胚乳的发育状况直接决定着稻米的产量和品质,不同类型稻米,如糯性与非糯,籼稻与粳稻,其胚乳的发育不尽相同。为了探明糯性与非糯水稻胚乳发育的异同,本试验以13本晴(粳)、扬稻6号(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乳发育 水稻 糯性 摘要 发育状况 扬稻6号 颖果 稻米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中CO_2浓度增高(FACE)对水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2
13
作者 杨连新 王云霞 +2 位作者 朱建国 Toshihiro Hasegawa 王余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73-1585,共13页
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和气候变化将极大地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的迅速上升:从工业革命前的平均270μmol/mol上升到目前的381μmol/mol,到2050年至少超过550μmol/mol。FACE(Free-air CO2 enric... 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和气候变化将极大地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的迅速上升:从工业革命前的平均270μmol/mol上升到目前的381μmol/mol,到2050年至少超过550μmol/mol。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中CO2浓度增高)试验是目前评估未来高浓度CO2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实际影响的最佳方法。水稻无疑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迄今为止人类利用FACE技术开展水稻响应和适应的研究已有10a(19982008年)的历史。以生长发育为主线,首次系统综述了10a水稻FACE试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FACE情形下高浓度CO2(模拟本世纪中叶大气CO2浓度)对主要供试水稻品种(小区面积大于4m2)光合作用、生育进程、地上部生长、地下部生长、物质分配、籽粒灌浆、产量构成以及倒伏性状等影响的研究进展,比较了FACE与非FACE研究之间以及中国和日本FACE研究(世界上唯一的两个大型水稻FACE研究)之间的异同点。根据研究进展以及当前的技术水平,文章最后提出了该领域的3个优先课题:(1)FACE情形下杂交稻生产力响应高于预期的生物学机制;(2)FACE情形下CO2与主要栽培措施的互作效应;(3)FACE情形下CO2与主要空气污染物臭氧的互作效应。这些响应的机理性解析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减少人类预测未来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进而更加有效地制订出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 开放式空气中CO2浓度增高) 水稻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机插穴苗数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2
14
作者 钱银飞 张洪程 +8 位作者 吴文革 陈烨 李杰 郭振华 张强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98-1707,共10页
以盐粳9号(小穗型)、淮稻9号(中穗型)和9优418(大穗型)为机插材料,研究了每穴栽插苗数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穴栽苗数的增加,3种穗型品种的穗数均呈增加趋势,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减小趋势,但变化程度... 以盐粳9号(小穗型)、淮稻9号(中穗型)和9优418(大穗型)为机插材料,研究了每穴栽插苗数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穴栽苗数的增加,3种穗型品种的穗数均呈增加趋势,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减小趋势,但变化程度不一。3种穗型品种的产量随穴栽苗数增加均呈先增后减二次曲线变化。小、中、大穗型品种最高产量对应的穴栽苗数分别为4、3、2苗。3种穗型品种稻米的品质性状受穴栽苗数影响的变异程度存在差异,但均表现随穴栽苗数的增加而垩白度和垩白率上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率下降,蛋白质含量变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变长;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起始糊化温度等RVA特性值先增后减,而消减值先减后增。对产量与品质指标综合评价,以小穗型品种每穴栽插4苗、中穗型品种每穴3苗、大穗型品种每穴2苗,最利于相对实现高产与优质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粳稻 穴苗数 穗型 产量 品质 RVA谱
下载PDF
江苏中籼水稻品种演进过程中根系形态生理性状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43
15
作者 张耗 黄钻华 +2 位作者 王静超 王志琴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0-1030,共11页
以江苏省近60年来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13个中熟籼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为材料,依据品种种植年代结合株型和基因型特点将其分为早期高秆(ET)、矮秆(DC)、半矮秆(SDC)和超级稻(SR)4个类型,研究了中籼水稻品种演进过程中根系形态生理性状的... 以江苏省近60年来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13个中熟籼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为材料,依据品种种植年代结合株型和基因型特点将其分为早期高秆(ET)、矮秆(DC)、半矮秆(SDC)和超级稻(SR)4个类型,研究了中籼水稻品种演进过程中根系形态生理性状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主要生育期,根干重、根重密度、根长、根长密度和根直径随品种演进增加或显著增加。自抽穗期,地上部干物重随品种演进显著增加。在分蘖中期和穗分化始期,超级稻品种的根冠比显著大于其他类型品种,在生育进程中,各类型间无显著差异。在分蘖中期,随品种演进,比根长显著降低,但在生育进程中,各类型间无显著差异。在生长早期和中期,根系氧化力、叶片光合速率、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以及根系伤流液中细胞分裂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浓度随品种演进增加或显著增加。随着品种演进产量逐步提高,其原因主要是每穗粒数的增多导致总颖花量的增加。回归分析表明,根干重、根长、根直径、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与产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改善的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促进了现代品种特别是超级稻品种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水稻 根系形态/生理 产量 演进
下载PDF
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氮素分配与运转的差异 被引量:42
16
作者 董桂春 王余龙 +5 位作者 周娟 张彪 张传胜 张岳芳 杨连新 黄建晔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稻代表品种(2001年为88个、2002年为122个)为材料,测定干物重、氮素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稻代表品种(2001年为88个、2002年为122个)为材料,测定干物重、氮素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和F 6种类型,研究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品种氮素分配与运转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NUEg的差异很大(244%、325%),A、B、C、D、E和F类品种的平均NUEg,2001年分别为20.51、31.04、35.64、39.46、43.55、50.92 g g-1,2002年分别为24.33、31.61、35.83、39.06、43.51、50.00g g-1;NUEg高的品种抽穗期、成熟期茎鞘叶中氮素比例小、穗中氮素比例大,成熟期更明显,结实期茎鞘叶氮素运转量大、运转率高;提高结实期茎鞘叶氮素运转量和运转率有利于提高结实期茎鞘叶干物重运转量和经济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水稻 品种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氮素分配 氮素运转
下载PDF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甜玉米籽粒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2
17
作者 赵福成 景立权 +3 位作者 闫发宝 陆大雷 王桂跃 陆卫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44-1651,共8页
为明确高温对甜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甜玉米厦甜1号和粤甜16为材料,人工授粉3d后,利用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昼间高温(HT)35℃和正常气温(CK)处理,研究了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 为明确高温对甜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甜玉米厦甜1号和粤甜16为材料,人工授粉3d后,利用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昼间高温(HT)35℃和正常气温(CK)处理,研究了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气温相比,高温缩短甜玉米灌浆进程,显著降低粒重、含水量,提高皮渣率。在最佳采收期(水分含量为68%~74%)甜玉米鲜百粒重分别下降了20.8%(厦甜1号)和16.4%(粤甜16)。在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随授粉后时间先升高后降低,高温处理不利于可溶性糖和蔗糖积累,籽粒中糖分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升高。籽粒中蔗糖的合成与分解主要由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催化,SS催化反应是可逆的。高温明显降低SPS和ss合成方向活性,提高ss分解方向活性,导致糖分含量降低,品质变劣。高温缩短两品种SS(合成方向)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而对于SPS活性峰值出现时间厦甜1号被缩短,粤甜16为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高温胁迫 糖分积累 蔗糖代谢 酶活性
下载PDF
十年水稻FACE研究的产量响应 被引量:34
18
作者 杨连新 王云霞 +1 位作者 朱建国 王余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86-1497,共12页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最新报告预测20世纪中叶全球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将由目前的381μmolmol-1至少上升到550μmolmol-1,CO2浓度不断升高将对世界粮食生产和安全产生深刻影响。与封闭和半封闭气室相比,FACE(FreeAir ...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最新报告预测20世纪中叶全球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将由目前的381μmolmol-1至少上升到550μmolmol-1,CO2浓度不断升高将对世界粮食生产和安全产生深刻影响。与封闭和半封闭气室相比,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中CO2浓度增高)技术平台,在完全开放的大田条件下运行,代表了人们对未来高CO2浓度环境的最好模拟。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过去10a中(1998~2007年),全球有两个大型水稻FACE平台(直径12m)在运行,一个在温带地区的日本岩手,另一个在亚热带地区的中国江苏。以FACE研究为重点,系统收集和整理了高CO2浓度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比较了FACE与各种气室研究结果的异同点,评估了CO2与生物(品种、病虫和杂草)和非生物因子(肥料、水分、温度和臭氧)的互作效应,提出了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情形下水稻生产的适应策略,并讨论了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 水稻 产量 粮食安全
下载PDF
水稻抽穗期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受粉和受精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张祖建 王晴晴 +3 位作者 郎有忠 王春哥 朱庆森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82,共10页
水稻抽穗期高温障碍导致结实性降低已经成为长江中下游水稻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以现代常规粳稻、三系杂交籼稻和两系杂交籼稻为试料,研究了抽穗期高温处理对现代水稻品种和组合受精率的影响。现代粳型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抽穗期高温耐性;... 水稻抽穗期高温障碍导致结实性降低已经成为长江中下游水稻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以现代常规粳稻、三系杂交籼稻和两系杂交籼稻为试料,研究了抽穗期高温处理对现代水稻品种和组合受精率的影响。现代粳型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抽穗期高温耐性;杂交稻特别是两系杂交稻抽穗期高温耐性相对较弱,抽穗期39℃的高温胁迫下,受精率接近于零;在杂交稻中,汕优63在较轻高温胁迫下表现较好耐性,但在较强的高温胁迫下高温耐性迅速下降。相同处理下抽穗期高温耐性在品种间有较大差异。2个两系超级杂交稻的单药花粉数均在1750粒以上,数量最多,宁粳1号数量最少,为每花药979.8粒。总体趋势为杂交稻多于常规稻,籼型品种多于粳型品种,分析表明单药花粉数与高温耐性不相关。高温胁迫导致花药开裂系数显著下降,宁粳1号在较强的高温胁迫条件下还能维持一定程度的纵裂率,开花后柱头上花粉数量相对较多。可见水稻抽穗期高温耐性与花粉生产能力无关,与花药开裂和柱头捕获的花粉量关系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高温胁迫 花粉数 花药开裂系数 柱头花粉量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20
作者 葛立立 马义虎 +3 位作者 卞金龙 王志琴 杨建昌 刘立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以中熟粳稻扬粳4038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三年(2009—2011)试验结果表明:1)玉米秸秆还田能提高稻田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2)在不施氮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处理较对照产... 以中熟粳稻扬粳4038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三年(2009—2011)试验结果表明:1)玉米秸秆还田能提高稻田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2)在不施氮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处理较对照产量提高了18.9%~32.0%;3)在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玉米秸秆还田处理较对照施氮量下降了7.4%~16.7%,但产量提高了0.5%~11.0%,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8.0%~31.7%;4)在不施氮或实地氮肥管理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均较对照显著提高了整精米率、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最终黏度和消减值;玉米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出糙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无显著影响。在不施氮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玉米秸秆还田提高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上述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采用实地氮肥管理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水稻施氮量,提高产量和改善米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 实地氮肥管理 水稻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