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式镇痛在局部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亮 巫一鸣 +7 位作者 李勇 冯新民 杨建东 陶玉平 蔡俊 张圣飞 张志强 黄吉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局部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行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自2014-12-2016-12行局部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0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术中采用常规穿刺部位行局部浸润麻... 目的探讨在局部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行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自2014-12-2016-12行局部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0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术中采用常规穿刺部位行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多模式镇痛(观察组)。比较2组术前(T0)、切皮后1 min(T1)、椎间孔成形后(T2)、椎间盘处理(T3)、手术结束即刻(T4)及术后2 h(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T1、T2、T3、T4时间点HR、MAP低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T0、T5时间点HR、MAP、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时,通过氟比洛芬酯及右美托咪定的多模式镇痛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保障了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局部麻醉 多模式镇痛
原文传递
不同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亮 王静成 +6 位作者 冯新民 陶玉平 杨建东 张圣飞 蔡俊 黄吉军 张志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对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高黏度骨水泥及普通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本院的确诊为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具备椎体成形术手术指证且... 目的对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高黏度骨水泥及普通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本院的确诊为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具备椎体成形术手术指证且患者本人同意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2例病例,随机分为高黏度骨水泥组(14例)及普通骨水泥组(18例),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腰背部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背部功能、SF-36健康调查评分评估生活质量,影像学测量伤椎椎体高度、伤椎后凸畸形角度等参数,同时观察骨水泥渗漏、肺栓塞、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至少完成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邻近椎体新发骨折。两组在每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骨水泥组17个椎体中,经单侧穿刺4个(23.5%),经双侧穿刺13个(76.5%),普通骨水泥组22个椎体中,经单侧穿刺6个(27.3%),经双侧穿刺16个(7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降低,ODI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明显改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椎体中部高度明显改善,后凸畸形角度明显改善,以上所有指标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发现骨水泥渗漏高黏度骨水泥组5个椎体(29.4%),普通骨水泥组15个椎体(68.2%),均无特殊不适及神经症状,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黏度骨水泥对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达到与普通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相同的临床效果,但可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黏度 渗漏
下载PDF
可注射水凝胶复合髓核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椎间盘退变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峰 张文捷 +7 位作者 冯新民 南利平 周诗丰 刘洋 王曙光 陈东 蔡同川 张亮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49-1952,共4页
目的探讨可注射水凝胶复合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PMSC)移植治疗大鼠椎间盘退变的效果。方法从远交系(SD)大鼠尾椎椎间盘分离获取NPMSC并进行干细胞特性鉴定。通过纤维环穿刺法构建SD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后2周,进行分组:对照组(不予处理)、... 目的探讨可注射水凝胶复合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PMSC)移植治疗大鼠椎间盘退变的效果。方法从远交系(SD)大鼠尾椎椎间盘分离获取NPMSC并进行干细胞特性鉴定。通过纤维环穿刺法构建SD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后2周,进行分组:对照组(不予处理)、实验组(椎间盘内注射复合NPMSC水凝胶)、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注射等量PBS)、水凝胶组(注射等量水凝胶)、细胞组(注射等量NPMSC悬液)。干预后第4、8周通过影像学评估相对椎间隙指数(DHI%)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指数变化。干预后第8周进行椎间盘组织学评分,并通过免疫荧光及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干预后8周,在DHI%和MRI指数方面,实验组[(87.80±3.40)%、3313.84±227.80]明显高于细胞组[(79.65±2.33)%、3006.83±147.92](t=3.411、3.127,P均<0.05);细胞组明显高于水凝胶组[(69.49±4.79)%、1288.00±202.09](t=4.252、17.504,P<0.05);在组织学评分方面,细胞组(9.00±1.29)高于实验组(7.16±0.68)(t=3.550,P<0.05);水凝胶组(12.50±0.95)高于细胞组(t=6.753,P<0.05);在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方面,细胞组(0.30±0.02、0.58±0.03)明显低于实验组(0.38±0.03、0.69±0.05)(t=-4.000、-3.267,P<0.05);水凝胶组(0.14±0.03、0.14±0.04)明显低于细胞组(t=-8.000、-13.307,P均<0.05)。结论可注射水凝胶复合NPMSC移植可延缓动物模型水平椎间盘退变程度,促进退变椎间盘修复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髓核间充质干细胞 椎间盘退变 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PLIF手术隐性失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圣飞 张亮 +2 位作者 张志强 蔡俊 冯新民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8期673-67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隐性失血与患者一般情况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进行PLIF手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94例病例,其中男49例,女45例... 目的初步探讨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隐性失血与患者一般情况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进行PLIF手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94例病例,其中男49例,女45例,年龄40~80岁,平均60.8岁。老年患者54例,超重42例。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腰椎椎管狭窄症,12例腰椎滑脱,其中单节段手术61例,双节段手术33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手术节段,统计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评估隐性失血情况。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与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相关性。结果手术时间(137.92±43.85)min,59例手术时间≥120min。围手术期总失血量(1 274.65±318.43)mL,显性失血量(746.44±118.62)mL,隐性失血量(529.47±189.53)mL,占总失血量的41.38%。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手术节段组内及手术时间组内隐性失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手术节段是隐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单节段手术组隐性、显性及总失血量均显著低于双节段组(P<0.01),但二者隐性失血量在总失血量中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手术节段数量是隐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腰椎 融合 隐性失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规培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亮 王强 +5 位作者 王静成 王永祥 冯新民 杨建东 张圣飞 刘宏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1期168-170,181,共4页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基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起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骨科接受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对...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基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起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骨科接受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规培过程中及规培结束后,通过中期考核、出科考核及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规培后,实验组学员的中期考核及出科考核成绩明显高于规培前,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学员的形成性评价成绩与中期考核成绩及出科考核成绩成正相关(r=0.931,r=0.886;P<0.05)。实验组学员的临床推理及决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及专业性自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基地中应用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培训效果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骨科 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肖海祥 杨建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490-2494,共5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us vertebroplasty,PVP)最早于1987年由法国学者Galibert报道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此后,PVP被成功弓l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的治疗领域。2003...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us vertebroplasty,PVP)最早于1987年由法国学者Galibert报道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此后,PVP被成功弓l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的治疗领域。2003年,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改良术式一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uskyphoplasty,PKP)诞生,由于PKP能够更好地重建伤椎的前柱高度、矫正脊柱的后凸畸形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原文传递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永祥 王广斌 +6 位作者 王静成 冯新民 顾加祥 陶玉平 蒋百川 颜连启 王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10年6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7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并发症及治疗对策。结果本组出现并发症25例,...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10年6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7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并发症及治疗对策。结果本组出现并发症25例,其中肺栓塞1例,骨水泥渗漏至椎管内造成神经损伤2例,骨水泥渗漏至椎体旁以及椎间隙7例,骨水泥渗漏至椎旁静脉3例,术后邻近椎体再次骨折2例,术后10例出现发热、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肺栓塞1例抢救成功后痊愈,1例神经损伤患者术后2 d经保守治疗自行恢复,1例再次行开放手术取出椎管内骨水泥,神经功能部分恢复,其余患者经过制动等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椎体成形手术创伤小,但风险大,肺栓塞和骨水泥渗漏至椎管内造成神经损伤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将并发症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比较钢板和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疗效的meta分析
8
作者 李奥赢 詹万达 +1 位作者 董辉 孙浩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94-99,106,共7页
目的比较钢板和髓内钉2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钢板和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文献。时限为各... 目的比较钢板和髓内钉2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钢板和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文献。时限为各库建库至2023年2月7日,通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运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临床对照研究,共668例患者,其中用钢板进行治疗的患者为336例,用髓内钉进行治疗的患者为332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运用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在术中出血量(MD=5.51,95%CI 3.17~7.85,P<0.00001)、骨折时间愈合(MD=32.22,95%CI 11.32~53.12,P=0.003)、术后并发症(MD=2.96,95%CI 1.71~5.12,P=0.0001)、术后感染(OR=4.10,95%CI 1.84~9.13,P=0.0005)优于运用钢板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手术时间、术后桡神经损伤、术后关节活动受限及术后再次骨折方面,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比钢板治疗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提供更充分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 髓内钉 内固定 肱骨骨折 骨不连 META分析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应用塞来昔布超前镇痛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7
9
作者 阮小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0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于髋关节置换的超前镇痛作用,及其减少其他镇痛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40例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手术禁食前首次给药400 mg,手术后6 h再次给药200 mg,术后2 d,塞来昔布200 mg,2次/d)...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于髋关节置换的超前镇痛作用,及其减少其他镇痛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40例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手术禁食前首次给药400 mg,手术后6 h再次给药200 mg,术后2 d,塞来昔布200 mg,2次/d);对照组(术前不给药)。两组均于术后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使用硬膜外镇痛(PCEA),维持手术后48 h。分别于入院时,麻醉前、术后0 h、2 h、4 h6、h、12 h、24 h、48 h进行可视痛觉评分(VAS),记录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术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其他镇痛药物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塞来昔布能有解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疼痛,明显减少术后镇痛泵及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且副作用较小,对于术后髋关节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超前镇痛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粒子基因载体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广峰 杨建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7期8879-8882,共4页
背景:壳聚糖纳米粒子因其独有特性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日益增多。目的:综述了壳聚糖纳米粒子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促进基因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2000-01/2011-04关于壳... 背景:壳聚糖纳米粒子因其独有特性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日益增多。目的:综述了壳聚糖纳米粒子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促进基因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2000-01/2011-04关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研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chitosan,gene"或"壳聚糖;基因"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内容与基因载体和壳聚糖相关的文章,初检得到120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1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作为非病毒基因述文章的数量、主要结载体将在基因治疗领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后壳聚糖转基因体系的研究将更为深入。如何标记、可视跟踪壳聚糖DNA复合物进入不同细胞的过程,明确其基因转染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因转染效率,使其尽快进入基因治疗临床应用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基因治疗 载体 制备 改性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756例门诊患者骨密度检测就诊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彩凤 佘敦敏 +3 位作者 陈慧 魏华 冯新民 张旭东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分析门诊疑诊骨质疏松症并行骨密度检测患者的就诊现状。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门诊就诊、年龄>60岁、临床疑诊骨质疏松症并行骨密度检测的756例患者并进行就诊现状分析。结果 86.3%的患者来源于骨... 目的分析门诊疑诊骨质疏松症并行骨密度检测患者的就诊现状。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门诊就诊、年龄>60岁、临床疑诊骨质疏松症并行骨密度检测的756例患者并进行就诊现状分析。结果 86.3%的患者来源于骨科、风湿科、疼痛科、内分泌科和老年医学科,分别占该时期进行骨密度测定患者的32.8%、17.1%、10.2%、20%和6.2%,其他科室同时行骨密度测定的患者占13.7%。结合该院同期各科>60岁的患者门诊就诊人次进行分析,门诊行骨密度测定患者分别为骨科0.8%、风湿科10%、疼痛科12%、内分泌科1.2%、老年医学科10%。在提交骨密度检测申请的医师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分别占19%、46%、23%和12%。骨质疏松症诊断符合率为68%,骨量减少合并骨质疏松症诊断符合率为88%。756例患者中骨折者为10.1%、有骨折家族史者为17.5%、体重指数(BMI)<18.5kg/m2者占67%、骨痛者占23%。结论门诊疑诊骨质疏松症并行骨密度测定的患者主要来自骨科、风湿科、疼痛科、内分泌科及老年医学科,其中以疼痛科行骨密度检测率最高。进行骨密度检测者主要为有骨折病史、体形较瘦及骨痛的患者。对医务人员进行骨质疏松症知识更新有助于对该病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诊断 调查
下载PDF
经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新民 陶玉平 +2 位作者 胡翰生 王静成 蒋百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1923-1924,共2页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7月至2005年6月间经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23例复杂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术后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Aubigne...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7月至2005年6月间经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23例复杂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术后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Aubigne和Brooker标准评估。结果解剖复位17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2例。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1.3%;髂腹股沟入路无一例异位骨化;K-L入路Ⅰ-Ⅱ度异位骨化4例,Ⅲ度异位骨化1例,无一例感染。结论经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显露充分、方便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骨折固定术 联合入路
下载PDF
基于腰椎MRI影像评估骨密度的新型评分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平川 王俊武 +3 位作者 石鹏志 朱磊 张亮 冯新民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67-671,共5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腰椎磁共振成像(MRI)的评分系统评估骨密度,并分析其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所测T值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入住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的诊断为腰椎退变性疾病且行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腰椎磁共振成像(MRI)的评分系统评估骨密度,并分析其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所测T值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入住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的诊断为腰椎退变性疾病且行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EXA检测的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T值中的较低值,分为骨量正常组(n=40)和骨量异常组(n=42)。通过MRI的T1加权像L1-4椎体的平均信号强度除以L3水平脑脊液的信号强度来计算患者的椎体骨质量(VBQ)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BQ评分区分骨量正常与骨量异常的能力及预测骨量异常发生的准确性,并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确定VBQ评分和T值的相关性。结果骨量异常组DEXA所测T值最低值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VBQ评分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均P<0.001)。VBQ评分预测骨量异常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截断值为2.98,灵敏度为81.6%,特异度为88.6%。VBQ评分与DEXA所测T值最低值呈负相关(r=-0.77)。结论VBQ评分可有效区分骨量正常与骨量异常,与DEXA所测T值最低值中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腰椎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强 李小磊 +4 位作者 王静成 颜连启 孙钰 周岳来 胡金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16例。结果 16例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所有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钉道感染和畸形愈合发生。结论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16例。结果 16例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所有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钉道感染和畸形愈合发生。结论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具有感染率低、安全、微创、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弹性髓内钉 儿童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永祥 王静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 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8例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17分计算法(JOA)评定分析。结果 168例中随访110例,临床疗效优良率87%,其中术后3d内自觉症状... 目的 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8例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17分计算法(JOA)评定分析。结果 168例中随访110例,临床疗效优良率87%,其中术后3d内自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者这90%以上。结 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能有效地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神经功能,对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后路减压 单开门 颈椎后路 椎管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自体脑脊液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连启 李小磊 +7 位作者 孙钰 王静成 高巨 王强 胡翰生 卢志华 卢耀甲 叶英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脑脊液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体脑脊液为诱导剂,体外诱导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从形态学、免疫组化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诱导后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自体脑脊液诱... 目的探讨自体脑脊液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体脑脊液为诱导剂,体外诱导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从形态学、免疫组化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诱导后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自体脑脊液诱导后的间充质干细胞呈现神经干细胞改变,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并表现相应的特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结论自体脑脊液能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脊液
原文传递
不同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坏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红志 张亮 +1 位作者 陶玉平 冯新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或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32例椎体骨坏死患者随机分为高黏度组15例及低黏度组17例,记录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 目的探讨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或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32例椎体骨坏死患者随机分为高黏度组15例及低黏度组17例,记录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腰背部疼痛,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腰背部功能,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评估生活质量,影像学测量伤椎椎体相对高度(%)、伤椎后凸畸形角度,同时观察骨水泥渗漏及临近节段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完成至少12个月随访;2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提高,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椎体中部高度(%)显著改善,后凸畸形角度显著改善(P<0.05),但2组间同一时点及组内术后不同时点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X线检查发现骨水泥渗漏情况为高黏度组5个椎体(33.3%),均为椎间盘内渗漏,低黏度组10个椎体(58.8%),其中8个椎间盘内渗漏、2个为椎旁渗漏,2组渗漏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坏死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而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可显著降低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提升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坏死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黏度 渗漏
下载PDF
正常与退变椎间盘来源髓核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能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洋 王静成 +6 位作者 冯新民 胡乐 黄泽楠 南利平 王峰 周诗丰 张亮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比较SD大鼠正常与退变椎间盘来源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PMSCs)的生物学性能。方法获取正常(N-NPMSCs)及退变椎间盘来源NPMSCs(D-NP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CD73、CD90、CDl05、CD45及CDllb/c表达,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比较SD大鼠正常与退变椎间盘来源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PMSCs)的生物学性能。方法获取正常(N-NPMSCs)及退变椎间盘来源NPMSCs(D-NP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CD73、CD90、CDl05、CD45及CDllb/c表达,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2(Sox-2)、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及Nanog干性基因表达。通过细胞形态、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增殖及凋亡、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表达活性,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l)及沉默信息调节蛋白6(SIRT6)的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不同来源NPMSCs的生物学特性。结果N-NPMSCs及D-NPMSCs均高表达干细胞相关阳性表面抗原分子,低表达干细胞相关阴性表面抗原分子,但D—NPMSCs中干性基因表达(Sox-2:1.52±0.21,Nanog:2.15±0.16,Oct-4:1.73±0.11)较N-NPMSCs干性基因表达(Sox-2:3.41±0.94,Nanog:4.72±1.12,Oct-4:3.22±1.03)明显下降(t=6.145、6.556、7.806,P=0.000、0.000、0.000)。两组细胞在形态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NPMSCs细胞克隆形成率[(23.5±10.1)%]较N-NPMSCs[(39.4±12.2)%]明显下降(t=5.304,P=0.001)。D-NPMSCs增殖速度减慢,且细胞凋亡率(10.43%)及Caspase.3表达活性(0.77)较D.NPMSCs(4.69%及0.72)显著增加(t=7.689、2.743,P:0.000、0.016)。D-NPMSCs中HIF-1α、GLUT-1、VEGF、SIRTl及SIRT6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O.35±0.23、0.51±0.22;0.94±0.14、0.90±0.13;0.02±0.01、0.41±0.02;0.04±0.02、0.73±0.34及0.51±0.22、0.84±0.05)较N-NPMSCs(1.00±0.00、1.00±0.00)明显下降(t=6.486、5.015;2.271、2.572;4.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间充质干细胞 椎间盘退变 增殖 凋亡 缺氧诱导因子-1Α
原文传递
尿毒症合并骶尾部肿瘤性钙盐沉着症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泽楠 张亮 +2 位作者 冯新民 杨建东 陶玉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100-1101,共2页
患者,男,52岁,因“骶尾部肿块1年余”入院。患者1年前骶尾部出现一玉米粒大小肿块,局部无红肿热痛,当时未予重视。近3个月来,肿块增大明显,当地医院予消肿抗感染等治疗肿胀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尿毒症/并发症 钙质沉着症/并发症/病因学 脊椎肿瘤/并发症 骶尾部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阻挡钉结合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永祥 王静成 +6 位作者 顾加祥 蒋百川 冯新民 颜连启 陶玉平 王强 张圣飞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866-868,共3页
目的探讨阻挡钉结合植骨技术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8例胫骨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并发骨不连的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采用阻挡钉技术稳定骨断端以及植骨的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3~19个月(平均15.8个月... 目的探讨阻挡钉结合植骨技术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8例胫骨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并发骨不连的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采用阻挡钉技术稳定骨断端以及植骨的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3~19个月(平均15.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愈合时间7.7~13.8个月(平均9.8个月)。结论阻挡钉结合植骨技术是一种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阻挡钉 植骨 胫骨骨折 髓内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