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比分析高分辨MRI与MRA对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翔 朱庆强 +2 位作者 李洪梅 吴晶涛 叶靖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6-35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高分辨率MRI(HRMRI)与MRA对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的诊断评估价值。方法对24例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MRA检查,根据梗死区解剖学的血管支配参照MRA行相应责任血管的HRMRI检查。Fisher精确概率法... 目的对比分析高分辨率MRI(HRMRI)与MRA对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的诊断评估价值。方法对24例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MRA检查,根据梗死区解剖学的血管支配参照MRA行相应责任血管的HRMRI检查。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HRMRI与MRA对穿支动脉的载体血管(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的识别情况;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比较HRMRI与MRA评估的穿支动脉载体血管的狭窄程度。分析患者颅内动脉斑块的特征、斑块对穿支血管开口及本身的影响。结果24例患者,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17例、脑干7例(其中3例小脑受累)。共检查24支穿支动脉载体血管包括大脑中动脉17支、椎动脉1支、基底动脉6支。HRMRI判断责任载体血管狭窄的检出率(91.67%,22/24)明显高于MRA(62.5%,15/24)(P<0.05)。对狭窄程度的判断HRMRI比MRA更准确(Z=91,P<0.05)。HRMRI示23支载体血管有斑块形成,1支内膜增厚。8例HRMRI显示斑块覆盖或累及穿支血动脉开口;5例HRMRI示穿支动脉本身狭窄。而MRA不能显示穿支动脉及开口情况(P<0.05)。结论 HRMRI对穿支动脉的载体血管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的判断优于MRA,还能显示穿支动脉本身管径和开口受累情况,为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血管 穿支动脉 高分辨MRI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东瑞 顾晓 +1 位作者 杨进 李翠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 RCC)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Xp11.2 RCC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该类型肾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6岁、21...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 RCC)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Xp11.2 RCC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该类型肾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6岁、21岁,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Xp11.2 RCC。2例随访时间分别为7、19个月,术后恢复及预后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表现。结论 Xp11.2 RCC临床较为罕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以及参考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主要为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辅助治疗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2例短期随访预后较好,但远期预后结果尚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肾细胞癌
下载PDF
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对比剂在多层螺旋CT头颅动脉血管成像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夏巍 尹肖睿 +2 位作者 吴晶涛 周媛 王志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4-98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头颅动脉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扫描的可行性。方法(1)水模研究:采用64层分别设置80、100、120、140kV及100、200、300、400、500、600m为扫描参数,对水模中含有不同碘浓度对比剂的试管进行扫描,经分析后选择最...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头颅动脉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扫描的可行性。方法(1)水模研究:采用64层分别设置80、100、120、140kV及100、200、300、400、500、600m为扫描参数,对水模中含有不同碘浓度对比剂的试管进行扫描,经分析后选择最佳信噪比(N)与对比噪声比(N)的扫描条件进行临床研究。(2)临床研究:前瞻性连续选择2012年4月至10月疑似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的患者66例行头颅检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3例。组(常规组)扫描参数:120kV、400m,对比剂用量1ml/kg;组(试验组)扫描参数:80kV、600m,对比剂用量0.5ml/kg。使用独立样本检验对2组的辐射剂量、N、N进行统计学分析。由2名资深影像医师以5分制对2组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使用Mnn—WhineyU检验对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组的容积剂量指数(DIv01)分别为59.1、27.5mGy。组较组下降了53.5%。组与组的N、N分别为71.5±10.7、92.0±7.4,58.5±10.5、79.6±7.7,组较组的N、N分别提高了22.3%、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584.0、388.6,P值均〈0.05)。2名医师分别对、2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均为组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组(Z值分别为31.2、23.4,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名医师对图像的评估具有高度一致性(Kpp值为0.904,P〈0.05)。结论在头颅检查中使用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对比剂,不但图像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辐射剂量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低管电压法与低管电流法在降低多层螺旋CT下肢静脉成像辐射剂量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夏巍 吴晶涛 +1 位作者 尹肖睿 吴海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8-370,共3页
MSCT静脉成像(MSCT venography,MSCTV)已经成为检查下肢静脉血栓等血管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因下肢MSCTV扫描范围长,患有下肢静脉血栓等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术前、术后评估和长期随访,扫描范围长及多次检查会造成很... MSCT静脉成像(MSCT venography,MSCTV)已经成为检查下肢静脉血栓等血管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因下肢MSCTV扫描范围长,患有下肢静脉血栓等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术前、术后评估和长期随访,扫描范围长及多次检查会造成很高的射线剂量。累积的射线剂量会增加癌症发病危险。笔者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通过降低管电压、管电流的方法降低下肢MSCTV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2种方法图像质量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辐射剂量 多层螺旋CT 管电流 成像 电压法 射线剂量 血管性疾病
原文传递
能谱CT重建模式与64层CT重建模式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能力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吴晶涛 朱庆强 +1 位作者 朱文荣 张洪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能谱CT与64层CT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评估能力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46个颈动脉斑块的能谱CT检查资料。颈动脉CT采用能谱扫描模式,重建方式分为能谱模式重建及非能谱模式重建(传统64层CT重建)。通过... 目的对比分析能谱CT与64层CT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评估能力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46个颈动脉斑块的能谱CT检查资料。颈动脉CT采用能谱扫描模式,重建方式分为能谱模式重建及非能谱模式重建(传统64层CT重建)。通过能谱曲线、碘基图、脂基图分析颈动脉增强扫描期斑块的成分,并与病理或大体标本对照;观察颈动脉分叉处管腔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的病变特征,包括纤维帽的状况、斑块内出血和脂质。计算Kappa值分析能谱CT和64层CT对血管狭窄程度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确切概率法检验检测两种方法对颈动脉斑块成分及溃疡斑块的检出差异。结果能谱CT重建模式显示血管狭窄程度为(63.3±3.1)%,64层CT重建模式显示为(61.6±3.8)%,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93,P〈0.01)。颈动脉能谱CT重建模式显示12个颈动脉斑块有纤维帽破溃,64层CT重建模式显示11个颈动脉斑块有纤维帽破溃,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能谱CT通过能谱曲线、碘基、脂基图分析显示11个颈动脉斑块内有出血,而64层CT重建模式未能显示,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内出血碘浓度为(6.365±1.937)mg/cm^3,无斑块内出血的斑块碘浓度为(1.573±0.776)mg/cm^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9,P〈0.05)。能谱CT重建模式显示9个颈动脉斑块内富含脂质成分,64层CT重建模式仅显示2个,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显示28个颈动脉斑块内有钙化,64层CT显示27例,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重建模式在显示斑块内出血、脂肪成分较64层CT重建模式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XP11.2/TFE易位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和MRI鉴别诊断 被引量:18
6
作者 朱庆强 朱文荣 +3 位作者 吴晶涛 傅剑雄 陈文新 王中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 探讨XP1 1.2/TFE易位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 RCC)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CT及MRI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1997年3月至2013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XP1 1.2 RCC和18例PRCC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对... 目的 探讨XP1 1.2/TFE易位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 RCC)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CT及MRI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1997年3月至2013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XP1 1.2 RCC和18例PRCC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2例XP11.2 RCC和18例PRCC,瘤内囊变(2例比11例,P<0.05),钙化(0例比6例,P<0.05),出血(9例比5例,P<0.05),均质强化(10例比7例,P<0.05),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比0例)或肝脏转移(1例比0例)(P<0.05).CT平扫,XP1 1.2 RCC密度高于PRCC、肾皮质及肾髓质(P<0.05).CT增强,XP11.2RCC和PRCC均呈渐进性延迟强化;XP11.2 RCC及PRCC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皮质(P<0.05),PRCC强化程度低于XP11.2 RCC(P<0.05).皮质期及皮髓质期,XP1 1.2 RCC强化高于肾髓质,肾盂期强化低于肾髓质(P<0.05).6例XP1 1.2 RCC MRI扫描,T1WI肿瘤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11例PRCC MRI扫描,T1WI肿瘤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MRI增强扫描,XP11.2RCC和PRCC均呈渐进性延迟强化,XP11.2RCC呈轻~中度强化,PRCC强化较XP11.2RCC轻.结论 XP11.2 RCC和PRCC的CT、MRI扫描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原文传递
CT纹理分析联合机器学习对椎体隐匿性骨折辅助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17
7
作者 彭云 王猛 +3 位作者 刘畅 贾宏茹 吴晶涛 罗先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8-275,共8页
目的:探究CT纹理分析联合机器学习多层感知模型对椎体隐匿性骨折早期检出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84例经MRI证实为胸/腰椎隐匿性骨折病例的CT资料,每例患者选择一个隐匿性骨折椎体纳入实验组,选择一个相邻... 目的:探究CT纹理分析联合机器学习多层感知模型对椎体隐匿性骨折早期检出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84例经MRI证实为胸/腰椎隐匿性骨折病例的CT资料,每例患者选择一个隐匿性骨折椎体纳入实验组,选择一个相邻正常椎体纳入对照组.对CT图像进行标准化后,使用A.K.(artificial intelligent kit)软件分别提取椎体CT矢状位及轴位图像纹理特征.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椎体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M-W秩和检验以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依次对训练组椎体矢状位及轴位CT图像纹理参数进行筛选,采用多层感知模型对筛选出的参数进行建模,最后采用验证组验证其诊断效能.结果:椎体矢状位CT图像纹理参数筛选后获得最低密度值、能量、峰度、低密度增强值、Hara方差5个参数,对训练组参数进行学习建立多层感知模型后,训练组与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00和0.84.椎体轴位CT图像纹理特征进行筛选后获得均值、能量、均质性、偏度、范围、区域百分比6个参数,对训练组参数进行学习建立多层感知模型后,训练组与验证组的AUC分别为1.00和0.85.结论:机器学习多层感知模型对椎体CT图像纹理特征进行筛选及建模,能够辅助诊断椎体隐匿性骨折,从而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纹理分析 隐匿性骨折 多层感知模型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瘤CT表现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文新 朱庆强 +2 位作者 孙骏 李洁 吴晶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2037-2041,共5页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资料,其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14例,肾嫌色细胞癌(CRCC)8例,嗜酸细胞腺瘤(OA)7例,对比分析各亚型肿瘤患者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C...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资料,其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14例,肾嫌色细胞癌(CRCC)8例,嗜酸细胞腺瘤(OA)7例,对比分析各亚型肿瘤患者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CCRCC和OA多数密度不均(分别为12/14和5/7)、常见坏死(11/14和5/7);CRCC密度多均匀(6/8)。CCRCC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最常见(11/14),CRCC节段增强反转最常见(5/8)。CT平扫期,CCRCC密度稍高于CRCC、OA及正常肾皮质(45.8±3.6与41.4±2.4与43.7±3.3与41.5±5.1,F值=2.458,P>0.05)。增强CT三期扫描CCRCC强化程度最高,强化模式呈"快进快退",OA呈中度-明显强化,CRCC强化程度最轻,两者均呈"渐进性"延迟强化。CCRCC强化程度接近于各期肾皮质强化,OA强化稍低于各期肾皮质强化,CRCC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肾皮质强化(P<0.01)。OA强化程度高于CRCC(P<0.01)。皮质期及皮髓质期,OA强化高于肾髓质(P<0.01),但肾盂期低于肾髓质(P<0.01)。皮质期,CRCC强化值高于肾髓质,但皮髓质期及肾盂期低于肾髓质强化。结论 CCRCC、CRCC和OA的CT扫描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与其病理特点密切相关,在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动态增强CT扫描对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文新 吴晶涛 +2 位作者 朱庆强 孙骏 张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7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动态增强CT表现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变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RCC的动态增强CT表现。观察瘤体的部位、大小、形态、钙化、包膜、CT密度、强...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动态增强CT表现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变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RCC的动态增强CT表现。观察瘤体的部位、大小、形态、钙化、包膜、CT密度、强化形式及程度等特点。结果 17例PRCC,16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两肾多发病灶。肿瘤直径1.9~8.7cm(4.9±2.6)cm。瘤体位于肾髓质13例,位于肾皮质4例。肿瘤形态呈类圆、椭圆形15例,不规则形2例,肿瘤有包膜或假包膜15例,无包膜2例。囊变7例,钙化灶2例,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CT平扫,PRCC密度稍高于正常肾皮质和肾髓质(40.6±4.3vs 33.7±3.5or 30.3±3.1,P<0.05);增强扫描,皮质期、皮髓质期、肾盂期,PRCC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P<0.05);皮质期、皮髓质期,PRCC强化程度高于肾髓质(P<0.05),但肾盂期低于肾髓质强化(P<0.05)。结论 PRCC的动态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综合分析该肿瘤的CT特点,有助于提高该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乳头状肾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增强CT影像组学鉴别小肾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向玲玲 吴晶涛 +3 位作者 郜言坤 罗先富 朱庆强 田彤彤 《肿瘤影像学》 2021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3期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别小肾癌(直径≤4 cm)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at-poor renal angiomyolipoma,fpAML)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125例直径≤4 cm的肾脏肿... 目的:探讨3期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别小肾癌(直径≤4 cm)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at-poor renal angiomyolipoma,fpAML)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125例直径≤4 cm的肾脏肿瘤患者术前CT增强扫描图像,包括小肾癌80例,fpAML 45例。分别在皮髓质期、实质期与排泄期图像上勾画三维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按照3∶1的比例划分训练集(93例)与测试集(32例),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后,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对小肾癌与fpAML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通过降维筛选出最优特征91个,其中皮髓质期39个、实质期25个、排泄期27个。基于皮髓质期特征构建的SVM模型鉴别效能最佳,其训练集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61、0.917、0.939和0.882;测试集分别为0.825、0.900、0.750和0.875。结论:基于3期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在小肾癌与fpAML鉴别中具有较强的效能,其中肾皮髓质期鉴别效能优于实质期与排泄期,且SVM模型鉴别价值较LR模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肾癌 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影像组学 CT
下载PDF
部分减影去骨技术在颅内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罗先富 胡晓华 +5 位作者 吴晶涛 陈明祥 王守安 董颖 王军 王志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2,共3页
近年来,CTA技术日益成熟,在血管病变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颈椎及颅骨的影响,头部CTA去骨成像相当费时,难以显示颅底的血管全貌,以往采用2次扫描减影来解决,但笔者发现颅内动脉中仅颅底部分同颅骨关系密切,能否采用部分... 近年来,CTA技术日益成熟,在血管病变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颈椎及颅骨的影响,头部CTA去骨成像相当费时,难以显示颅底的血管全貌,以往采用2次扫描减影来解决,但笔者发现颅内动脉中仅颅底部分同颅骨关系密切,能否采用部分减影去骨即仅对颅底部分减影去骨进行颅内动脉成像?笔者应用部分减影去骨法进行颅内动脉CTA成像,埘比部分减影去骨与减影及非减影去骨技术的优缺点,探讨部分减影去骨技术在颅内血管CTA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 去骨法 减影 价值 CTA技术 颅底部 病变诊断
原文传递
不同体位及降低kV对甲状腺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唐世昌 吴晶涛 +5 位作者 孙继全 朱庆强 陈文新 孙俊 邰学祥 夏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讨减轻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患者甲状腺附近CT图像伪影的扫描技术,并减少辐射剂量。方法将颈部CT检查的患者分为常规组、改进组和低kV组。测量3组患者图像伪影区和非伪影区的肌肉CT值和图像噪声值,并记录患者的剂量长度乘积(DLP),... 目的探讨减轻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患者甲状腺附近CT图像伪影的扫描技术,并减少辐射剂量。方法将颈部CT检查的患者分为常规组、改进组和低kV组。测量3组患者图像伪影区和非伪影区的肌肉CT值和图像噪声值,并记录患者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改进组与低kV组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图像伪影区的肌肉CT值较低,图像噪声变化范围明显增大,噪声平均值明显高于改进组和低kV组,与改进组、低kV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kV组有效剂量明显低于常规组与改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行甲状腺CT扫描,一只手上举,另一只手用力伸向对侧髋关节,使锁骨、肩胛骨及软组织不在同一平面,可明显降低图像伪影及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噪声 颈部 技术改进
原文传递
静音MR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尚松安 叶靖 +3 位作者 罗先富 朱庆强 张洪英 吴晶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5-331,共7页
目的 对比性评估静音MRA的图像质量以及诊断效价,探讨静音MRA在颅内动脉瘤病变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断疑似脑血管病变患者27例,共有动脉瘤病灶32个。所有病例于CTA检查前同日行... 目的 对比性评估静音MRA的图像质量以及诊断效价,探讨静音MRA在颅内动脉瘤病变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断疑似脑血管病变患者27例,共有动脉瘤病灶32个。所有病例于CTA检查前同日行3.0 T MRI扫描。两名神经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静音MRA及时间飞跃法(TOF)MRA图像质量(信号均匀度、病灶显著性、静脉信号或干扰以及诊断可信度4个方面)进行评估(采用四分法)。定量测量脑动脉瘤瘤体长径值,并根据动脉瘤长径将动脉瘤分为微小动脉瘤组(长径≤3 mm)和较大动脉瘤组(长径>3 mm)。两种MRA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比较分别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分别评估两种MRA与CTA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32个颅内动脉瘤病灶中,静音MRA和TOF MRA图像的信号均匀度分别为3.38±0.49、3.00±0.62,静脉信号/干扰分别为3.77±0.42、2.65±0.4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1,P=0.02;Z=-5.69,P=0.01)。静音MRA和TOF MRA图像的病灶显著性分别为3.19±0.56、3.15±0.46,诊断可信度分别为3.27±0.44、3.12±0.5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关于动脉瘤长径的测量,微小动脉瘤组内静音MRA测量结果与CTA结果之间呈极高度一致,ICC (95%可信区间)为0.94(0.82~0.98),TOF MRA测量结果与CTA结果之间呈高度一致,ICC(95%可信区间)为0.72 (0.30~0.91);较大动脉瘤组内,静音MRA、TOF MRA测量结果与CTA结果之间均呈极高度一致,ICC (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8 (0.95~0.99)、0.95(0.87~0.98)。结论 与TOF MRA相比,静音MRA可以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和准确率,且与CTA具有更高的一致性,有望进一步常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颅内动脉瘤 诊断 鉴别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高b值DWI对低PSA水平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翔 朱庆强 +1 位作者 叶靖 吴晶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974-1977,共4页
目的探讨高b值DWI对低PSA水平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PSA水平<1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21例及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25例的高b值序列DWI扫描数据。测量病灶区ADC值。t检验比较低PSA水平前列腺... 目的探讨高b值DWI对低PSA水平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PSA水平<1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21例及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25例的高b值序列DWI扫描数据。测量病灶区ADC值。t检验比较低PSA水平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之间的ADC值的差别。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ADC值的诊断效能。结果低水平PSA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组病灶的ADC值(×10-3mm^2/s)分别为:0.663±0.148 vs 0.886±0.25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11)。鉴别低水平PSA的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ROC曲线下面积0.768,阈值0.0008,敏感度71.4%,特异度72%。结论高b值DWI对低PSA水平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的鉴别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MRI诊断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守安 吴晶涛 +2 位作者 陈文新 孙骏 董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7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提高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MRI平扫+增强表现。结果 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淋巴瘤均为非霍杰金淋巴瘤,12例为B细胞来源,3例为小淋巴细胞型,1例为T细胞型。10... 目的提高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MRI平扫+增强表现。结果 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淋巴瘤均为非霍杰金淋巴瘤,12例为B细胞来源,3例为小淋巴细胞型,1例为T细胞型。10例为胃壁肿瘤,5例为小肠肿瘤,1例为结肠肿瘤。13例表现为弥漫增厚型,3例表现为溃疡型。增强扫描后15例明显均匀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结论 CT/MRI对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恶性淋巴瘤 体曾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寰枢关节摄影中DR VolumnRAD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夏巍 尹肖睿 +1 位作者 周媛 吴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68-2369,共2页
寰枢椎是头与脊柱的连接、移行部位,具有较复杂且独特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寰枢椎常规张口位摄片成为X线摄片的难点。本文采用GE Discovery XR650型DR的VolumnRAD连续断层融合成像(digital tomosynthesis,DTS)技术,探讨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寰枢关节
下载PDF
扬州地区838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东瑞 顾晓 +2 位作者 赵静燕 杨进 李翠蓉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776-781,784,共7页
目的:分析扬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及分布特征,探讨尿路结石的高发因素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对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38例患者的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 目的:分析扬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及分布特征,探讨尿路结石的高发因素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对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38例患者的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本组838例尿石症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23:1,年龄16~95岁,平均(53.5±14.3)岁,其中中年(41~65岁)患者最多,共499例(59.6%);上、下尿路结石比为2.92:1,男性上尿路结石占比67.5%,女性上尿路结石占比97.0%。单纯性结石469例,以草酸钙为主,在所有结石成分中占34.7%,其次为尿酸结石(15.8%);混合性结石369例,以草酸钙+磷酸钙结石为主,占全部结石的33.5%。可获取CT影像资料患者604例,尿酸结石平均CT值为(492.16±144.46)HU,草酸钙、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钙结石平均CT值均在900~1000 HU;青年患者多见草酸钙+磷酸钙结石(51.3%),中年患者以草酸钙结石(37.5%)为主,老年患者多发尿酸(36.1%)结石。结论:扬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布有其自身特点,根据本研究对扬州地区结石成分分布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为防治扬州地区尿石症及预测患者结石成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结石成分分析 扬州地区 CT值
原文传递
燕尾征在诊断帕金森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眭未凡 张洪英 +2 位作者 徐俊 徐耀 吴晶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燕尾征”对诊断帕金森病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42例临床确诊为帕金森病(PD)患者及27名健康对照,行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检查,PD患者根据Hoehn—Yahr分为Ⅰ~Ⅳ级,按用药情况分... 目的探讨“燕尾征”对诊断帕金森病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42例临床确诊为帕金森病(PD)患者及27名健康对照,行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检查,PD患者根据Hoehn—Yahr分为Ⅰ~Ⅳ级,按用药情况分用药组和未用药组,观察幅度图上“燕尾征”存在情况。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燕尾征”消失在健康对照组和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燕尾征”消失与PD组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3)。“燕尾征”消失与PD组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以临床诊断为标准,以“燕尾征”消失作为提示诊断PD的判断标准,敏感度为95.5%(42/44),特异度为83.3%(25/30),准确性为90.5%(67/74)。结论“燕尾征”消失对诊断PD有一定临床价值,对PD预后判断和分期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探讨合理化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巍 尹肖睿 +1 位作者 吴晶涛 吴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4-1917,共4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在不同扫描参数及呼吸模式下的肺动脉强化程度,探讨获得最佳图像质量的合理化技术。方法前瞻性选择90例接受MSCTPA检查的PE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Ⅰ、Ⅱ、Ⅲ组,分别设定50、80、120HU作为监测阈值进...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在不同扫描参数及呼吸模式下的肺动脉强化程度,探讨获得最佳图像质量的合理化技术。方法前瞻性选择90例接受MSCTPA检查的PE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Ⅰ、Ⅱ、Ⅲ组,分别设定50、80、120HU作为监测阈值进行追踪触发扫描;将每组再随机均分为A、B两亚组,分别于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扫描或吸气后屏气进行扫描,比较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强化CT值及不同组别MSCTPA的重建图像质量。结果Ⅰ、Ⅱ、Ⅲ组肺动脉CT值分别为(488.12±17.21)HU、(344.53±10.43)HU、(181.95±24.13)HU(P<0.05);肺静脉CT值分别为(92.26±16.76)HU、(210.57±18.28)HU、(320.82±26.25)HU(P<0.05);主动脉CT值分别为(128.48±20.36)HU、(280.35±25.56)HU、(402.75±32.64)HU(P<0.05)。ⅠA、ⅠB亚组肺动脉干CT值分别为(502.28±9.34)HU、(474.94±11.78)HU(P=0.446);ⅡA、ⅡB组肺动脉干CT值分别为(352.47±8.16)HU、(336.38±6.46)HU(P=0.034);ⅢA、ⅢB组肺动脉干CT值分别为(197.32±7.34)HU、(165.78±24.67)HU(P=0.005)。Ⅰ、Ⅱ、Ⅲ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值分别为3.97、3.43、2.60分。结论 MSCTPA中,设定50HU为监测阈值,于平静呼吸下行追踪触发扫描,可获得最佳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监测阈值 呼吸模式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文新 孙骏 +2 位作者 吴晶涛 王亦雄 邰学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469-471,共3页
卵巢肿瘤组织来源较为复杂,而良、恶肿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影像学征象复杂多样,给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案带来一定困难[1,2]。本文分析卵巢肿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