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预防脓毒症患者脓毒性心肌病(SIC)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急诊ICU收治的未发生SIC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按1∶1随机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参附注射液50 mL静脉泵入,每12 h 1次,疗...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预防脓毒症患者脓毒性心肌病(SIC)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急诊ICU收治的未发生SIC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按1∶1随机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参附注射液50 mL静脉泵入,每12 h 1次,疗程5 d;对照组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泵入,每12 h 1次,疗程5 d。主要观察终点为前5 d SIC发生率。次要观察终点为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前一周液体平衡、ICU住院时间、总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112例患者进入随机分组,治疗组7例被二次排除,纳入49例进行分析,对照组二次排除6例纳入50例进行分析。治疗组5 d内SIC总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64.0%(P=0.035)。其中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4.5%vs.52.0%,P=0.005),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右室功能障碍发生率28.0%,高于治疗组10.2%(P=0.025)。治疗组缩血管药物应用时长75(48,97)h,低于对照组的97(66,128)h(P=0.039);强心药物应用时长治疗组为32(18,49)h,短于对照组的44(25,61)h(P=0.046)。对照组第一周液体平衡为(1260±850)mL,显著高于治疗组的(450±520)mL(P=0.008)。ICU住院时间、总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两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SIC的发生率,伴有更少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和液体正平衡,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预防脓毒症患者脓毒性心肌病(SIC)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急诊ICU收治的未发生SIC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按1∶1随机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参附注射液50 mL静脉泵入,每12 h 1次,疗程5 d;对照组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泵入,每12 h 1次,疗程5 d。主要观察终点为前5 d SIC发生率。次要观察终点为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前一周液体平衡、ICU住院时间、总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112例患者进入随机分组,治疗组7例被二次排除,纳入49例进行分析,对照组二次排除6例纳入50例进行分析。治疗组5 d内SIC总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64.0%(P=0.035)。其中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4.5%vs.52.0%,P=0.005),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右室功能障碍发生率28.0%,高于治疗组10.2%(P=0.025)。治疗组缩血管药物应用时长75(48,97)h,低于对照组的97(66,128)h(P=0.039);强心药物应用时长治疗组为32(18,49)h,短于对照组的44(25,61)h(P=0.046)。对照组第一周液体平衡为(1260±850)mL,显著高于治疗组的(450±520)mL(P=0.008)。ICU住院时间、总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两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SIC的发生率,伴有更少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和液体正平衡,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