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向——以扬州市国画院院藏作品为例
- 1
-
-
作者
曹国桥
-
机构
扬州国画院理论研究室
-
出处
《荣宝斋》
2023年第9期142-151,共10页
-
基金
“与时代同行——扬州市国画院院藏研究展”研究成果之一,此展览入选“二〇二三江苏省青年美术馆策展人扶持计划”。
-
文摘
笔墨与时代是当下中国画创作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扬州作为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明显的江南重镇,在现代性变革的课题上更偏向于中国画本身的内在性维度之上。扬州市国画院六十余年的院藏之作,关于中国画创作中的主题和语言与时代精神等方面的嬗变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画地域性的现代性转向。
-
关键词
笔墨
时代
现代性扬州市国画院
-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
-
题名路径与心迹——画家江轸光的家国情怀
- 2
-
-
作者
曹国桥
-
机构
扬州市国画院理论研究室
-
出处
《荣宝斋》
2023年第4期240-247,共8页
-
文摘
江轸光(一九〇〇—一九八九),早年私塾读了大量四书五经类书籍,幼年就树立了“修、齐、治、平”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理念。上海美专毕业后,由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进入社会,并由所接触到的职业教育的不足与缺陷,开始树立变革的信念,但是,日本的侵略战争并没有给江轸光施展抱负的机会。抗日战争爆发后,江轸光不为日军作画,积极参与各类群众运动。
-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上海美专
家国情怀
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
侵略战争
四书五经
群众运动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儒学的转向与唐宋绘画的嬗变
- 3
-
-
作者
曹国桥
-
机构
扬州市国画院理论研究室
-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4-18,共5页
-
文摘
唐宋儒学经历了一次转向,受此影响绘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在外向型、积极入世带有仕功心态的儒学影响下,画坛形成了人物画一枝独秀、精工极妍、"以形写神"的独特画学风尚。宋代儒学向内转,注重心性涵养,讲求格物致知,山水、花鸟画跃居画坛之首,形成重笔墨而轻设色、朴素淡雅、"逸品"为尚的新画风。唐宋绘画的嬗变与儒家思想的转向息息相关。
-
关键词
唐宋绘画
儒学转向
格物致知
心性涵养
-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