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意外后果
1
作者 陈力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09年第2期165-187,共23页
借助一件公众热议的刑事案件并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本文考察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基层司法中的实际运行情况,认为是当前社会的司法环境与案件特点的共同挤压塑造了基层刑事司法量刑轻缓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当反省简单回应政... 借助一件公众热议的刑事案件并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本文考察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基层司法中的实际运行情况,认为是当前社会的司法环境与案件特点的共同挤压塑造了基层刑事司法量刑轻缓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当反省简单回应政治形势的司法裁判思维,检讨现有的法院内部管理设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整体性制度安排,以避免法官功利或片面理解适用司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相济 刑事案件 法院内部 基层法院 从宽处理 故意杀人罪 刑事审判 刑法制度 罚当其罪
原文传递
检视与突破:庭审实质化改革中瑕疵证据裁判规则缺失形成的制度漏洞与完善路径--以全国涉及瑕疵证据的94份判决书为样本进行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谢纲 熊心 党睿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26-133,共8页
瑕疵证据规则是我国在证据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实现了对证据类型的"三分法",即"合法证据""瑕疵证据""无证据能力的证据"。但这项制度并未在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引起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导致了... 瑕疵证据规则是我国在证据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实现了对证据类型的"三分法",即"合法证据""瑕疵证据""无证据能力的证据"。但这项制度并未在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引起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导致了瑕疵证据制度的持续弱化,而这种弱化的趋势,在庭审中直接表现为法庭对违法程度较轻证据的处理的"表面化""流程化"程度不断加剧。本文研究发现,在庭审实质化的改革推进过程中,应当将瑕疵证据体系纳入其中,使得法院在规范违法程度较重之证据的同时,补充对违法程度较轻之证据处理的规范,使得庭审实质化全面覆盖"合法证据""瑕疵证据""非法证据(为与司法实务观点保持一致,此处未采用‘无证据能力的证据’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实质化 瑕疵证据 裁判规则 制度完善
原文传递
论基层法院聘用制书记员制度运行现状与改革方向 被引量:3
3
作者 熊心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120,共5页
在本轮司法改革进程中,急需在顶层构建中对书记员进行重新定位,以决定书记员制度的消亡与重塑。消亡,意味着我国法院组织架构将走上一条切断历史传承,且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不同的道路;重塑,意味着我国法院组织架构中将出现一个重... 在本轮司法改革进程中,急需在顶层构建中对书记员进行重新定位,以决定书记员制度的消亡与重塑。消亡,意味着我国法院组织架构将走上一条切断历史传承,且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不同的道路;重塑,意味着我国法院组织架构中将出现一个重要的新系统。但无论未来书记员制度何去何从,改革主导权均不应滑落到中基层法院层面。因此现阶段需要在原有书记员管理机制下开展矫正工作,一方面满足中基层法院实际需求,另一方面避免出现中基层法院倒逼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记员制度改革 法院书记员 审判团队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