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5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68
1
作者 丁家如 杜昌平 +1 位作者 赵耀 尹登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7-290,共4页
针对传统的人工势场(APF)法无法适应复杂环境而陷入局部停滞状态、路径不够平滑等不足,提出了改进的人工势场法。首先,该算法对威胁的连通性进行分析,借鉴几何拓扑学思想得到可行解域。其次,该算法在可行解域内进行航迹点预规划。预规... 针对传统的人工势场(APF)法无法适应复杂环境而陷入局部停滞状态、路径不够平滑等不足,提出了改进的人工势场法。首先,该算法对威胁的连通性进行分析,借鉴几何拓扑学思想得到可行解域。其次,该算法在可行解域内进行航迹点预规划。预规划基于威胁分布的全局性信息,弥补人工势场法易陷入局部最小而无法找到可行路径的不足。最后,该算法改进人工势场法引力函数,通过多次迭代,并进行曲率检查以获得足够平滑的可飞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满足无人机路径规划的要求,且简便可行,具有较强寻优能力及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 连通性 威胁分布 引力函数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合板雷击烧蚀损伤模拟 被引量:45
2
作者 丁宁 赵彬 +2 位作者 刘志强 王富生 甘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1-308,共8页
为解决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雷击烧蚀问题,通过复合材料层合板雷电流烧蚀的热-电-结构耦合分析,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烧蚀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删除单元法模拟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不同脉冲波形雷电流作用下的冲击响应,进行复合材料层合板雷击... 为解决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雷击烧蚀问题,通过复合材料层合板雷电流烧蚀的热-电-结构耦合分析,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烧蚀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删除单元法模拟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不同脉冲波形雷电流作用下的冲击响应,进行复合材料层合板雷击损伤机理和损伤模式分析,得出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不同脉冲波形和峰值雷电流作用下的瞬态热传递和热烧蚀规律。分析了不同雷电流参数对烧蚀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峰值电流、放电量和比能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烧蚀尺寸和内部损伤产生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删除单元法 雷击 复合材料 损伤 烧蚀
原文传递
基于模型的复杂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43
3
作者 胡晓义 王如平 +1 位作者 王鑫 付永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151,共12页
复杂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分析一直是装备通用质量特性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航空机载系统向综合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系统的功能逻辑、架构设计以及容错设计越来越复杂,以人工演绎推理为主的传统安全性、可靠性分析手段已经... 复杂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分析一直是装备通用质量特性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航空机载系统向综合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系统的功能逻辑、架构设计以及容错设计越来越复杂,以人工演绎推理为主的传统安全性、可靠性分析手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模型驱动的分析方法正在成为复杂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设计所依赖的重要技术手段。特别是近几年,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技术发展迅猛,并在国内外航空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这为基于模型的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设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基于模型的复杂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项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为装备开展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分析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 基于模型的安全性分析(MBSA) 基于模型的可靠性分析(MBRA) 同源设计 模型驱动
原文传递
红外隐身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38
4
作者 桑建华 张宗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9,共6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隐身技术在新式武器装备上被广泛应用,是现代武器装备的显著特征。红外传感器诞生并应用于导弹导引,已成为各类武器装备的重大威胁,以红外探测器为例尤为突出。通过对武器装备的威胁分析,阐述了红外隐身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隐身技术在新式武器装备上被广泛应用,是现代武器装备的显著特征。红外传感器诞生并应用于导弹导引,已成为各类武器装备的重大威胁,以红外探测器为例尤为突出。通过对武器装备的威胁分析,阐述了红外隐身性能对各类武器装备的重要性以及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固定翼飞行器为重点,同时也对直升机、水面舰艇及地面武器坦克装备等加以分析,并分别简述了各类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源、红外辐射强度控制技术措施及发展趋势,通过试验证明了红外隐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各类武器装备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隐身技术 红外辐射强度 固定翼飞行器 直升机 水面舰艇 坦克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FMEA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马存宝 李雯 +1 位作者 孙焱 冯婷婷 《测控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7-140,144,共5页
针对传统FMEA分析方法中故障模式影响因素等级描述语言不易量化及评价模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FMEA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模糊理论建立模糊评判模型,给出基于α截集的解模糊方法对模糊数进行清晰化,同时讨论了评估过程中... 针对传统FMEA分析方法中故障模式影响因素等级描述语言不易量化及评价模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FMEA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模糊理论建立模糊评判模型,给出基于α截集的解模糊方法对模糊数进行清晰化,同时讨论了评估过程中专家权重的确定准则,从而得到风险优先数(RPN)的排序,并以多功能扰流板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 模糊理论 专家权重 RPN 多功能扰流板
下载PDF
新一代战斗机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育鹏 裴连杰 +3 位作者 李秋龙 郑建军 冯建民 王凡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5-347,共13页
介绍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及验证要求,分析了试验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试验顶层规划,采用全新设计模式、先进的加载技术,从试验的边界条件、综合平台、动力系统、测量与控制、损伤检测与监测等方面制定了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并应用了全... 介绍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及验证要求,分析了试验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试验顶层规划,采用全新设计模式、先进的加载技术,从试验的边界条件、综合平台、动力系统、测量与控制、损伤检测与监测等方面制定了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并应用了全硬式单侧双向加载技术、试验综合平台设计技术、试验边界条件模拟技术、动力系统设计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提高了设计效率、加快了试验实施速度、提升了试验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新技术在新一代战斗机多架次全机静力/疲劳试验中成功应用,结果表明各试验系统安全、可靠,达到了试验要求和预期试验目标,实现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的跨越式进步,技术成果为后续型号试验提供了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强度试验 双向加载 综合平台 边界条件 动力系统
原文传递
低RCS飞行器表面弱散射源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桑建华 张宗斌 王烁 《航空工程进展》 2012年第3期257-262,共6页
飞行器表面不同宽度缝隙、不同高度台阶、不同结构形式对缝(主要包括横向对缝、锯齿对缝两种)等弱散射源对前方雷达截面(RCS)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为了说明控制弱散射源的重要性,介绍了常规飞行器表面结构的缝隙、台阶等弱散射源的分布... 飞行器表面不同宽度缝隙、不同高度台阶、不同结构形式对缝(主要包括横向对缝、锯齿对缝两种)等弱散射源对前方雷达截面(RCS)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为了说明控制弱散射源的重要性,介绍了常规飞行器表面结构的缝隙、台阶等弱散射源的分布情况及特点,采用理论方法分析了缝隙的雷达后向散射强度,设计了低RCS载体和实验模型,开展了不同宽度缝隙、不同高度台阶、不同结构形式对缝的RCS实验。结果表明:减小缝隙宽度、台阶高度,采用锯齿缝隙代替直缝隙等方法,是控制隐身飞行器表面电磁缺陷的有效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 台阶 表面电磁缺陷 弱散射源 雷达截面(RCS) 飞行器
下载PDF
先进战斗机气动弹性设计综述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秋彦 李刚 +3 位作者 魏洋天 冉玉国 吴波 谭光辉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63,共27页
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引领了飞机设计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研制总要求和任务特殊性,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弹性专业建立了精益气动弹性设计与验证技术体系。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开展了旨在提高飞机气动弹... 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引领了飞机设计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研制总要求和任务特殊性,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弹性专业建立了精益气动弹性设计与验证技术体系。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开展了旨在提高飞机气动弹性品质的关键技术攻关、气弹优化设计和分析工作。完成了考虑含全动翼面结构非线性的全机动力学特性地面试验、亚跨超声速颤振模型风洞试验和气动弹性飞行试验验证。在较短的研发周期内,成功实现气动弹性设计目标,为新一代战斗机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描述了该飞机气动弹性设计历程、主要技术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能力提升以及具有研究所特色的气动弹性设计知识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气动弹性 优化设计 地面试验 飞行试验 颤振风洞模型 气动伺服弹性 知识工程
原文传递
战斗机推力矢量关键技术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海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6,I0002,共25页
战斗机推力矢量技术可极大地扩展战斗机使用包线,提升飞行安全性,增强飞机作战能力,是航空领域的重要关键技术,是先进战斗机的典型标志之一。该技术涉及气动、进排气、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等多个领域,其综合实现是一项跨领域、紧耦合、高... 战斗机推力矢量技术可极大地扩展战斗机使用包线,提升飞行安全性,增强飞机作战能力,是航空领域的重要关键技术,是先进战斗机的典型标志之一。该技术涉及气动、进排气、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等多个领域,其综合实现是一项跨领域、紧耦合、高风险的系统工程。本文回顾了战斗机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关键技术体系,结合中国首架轴对称推力矢量验证机的工程实践,阐述了大迎角内外流气动设计、推力矢量发动机、综合飞/发控制和战斗机过失速机动飞行验证等关键技术,展望了推力矢量技术对作战效能的贡献及未来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矢量 大迎角空气动力学 推力矢量发动机 综合飞/发控制 飞行验证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整体加筋板轴压后屈曲失效评估方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孔斌 陈普会 陈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5-771,共7页
在飞机结构设计中,为高效完成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设计,亟需一种快速有效的复合材料整体加筋板后屈曲失效评估方法。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加筋板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复合材料整体加筋板的轴压后屈曲失效评估方法,即"整体-局... 在飞机结构设计中,为高效完成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设计,亟需一种快速有效的复合材料整体加筋板后屈曲失效评估方法。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加筋板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复合材料整体加筋板的轴压后屈曲失效评估方法,即"整体-局部"法。通过对单筋条壁板后屈曲的失效分析发现,"整体-局部"法可得到初始脱胶时的位移和载荷值以及较准确的破坏载荷值,是一种能有效确定加筋板后屈曲失效情况的快速评估方法,对提高结构设计效率和减轻飞机结构质量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整体加筋板 后屈曲 失效评估 内聚力模型
原文传递
高超声速飞行器复杂结构热试验技术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翔 傅波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73-79,共7页
为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复杂结构热试验加热器设计难题,以高超声速飞行器钝头体试验样段为研究对象,对复杂结构热试验从试验方案确定,加热器详细设计,温度、应变、位移的测量及热流控制方法等相关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红外加热器... 为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复杂结构热试验加热器设计难题,以高超声速飞行器钝头体试验样段为研究对象,对复杂结构热试验从试验方案确定,加热器详细设计,温度、应变、位移的测量及热流控制方法等相关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红外加热器完成了钝头体试验样段的高温试验,获得了大量的温度、应变、位移等试验数据。通过本次研究,梳理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复杂结构加热器设计流程,为优化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试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复杂结构 加热器 热流控制 热试验技术
原文传递
内埋武器高速投放风洞试验技术 被引量:17
12
作者 薛飞 金鑫 +1 位作者 王誉超 杨益农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5,共7页
在0.6m×0.6m量级亚跨超声速风洞开展了内埋武器弹射试验技术研究。研制的风洞双视角、高亮度光路系统和六自由度(6DOF)图像分析系统,可获得飞行器内埋武器弹射投放物全轨迹图像和气动参数。此试验技术可独立调节投放物弹射速度和... 在0.6m×0.6m量级亚跨超声速风洞开展了内埋武器弹射试验技术研究。研制的风洞双视角、高亮度光路系统和六自由度(6DOF)图像分析系统,可获得飞行器内埋武器弹射投放物全轨迹图像和气动参数。此试验技术可独立调节投放物弹射速度和角速度,并可保证弹射速度误差≤5%,角速度误差≤10%,重复率≥95%;新研制的高亮度光源系统使拍摄图像清晰度更高,模型迎角辨识精度≤0.2°,有利于模型运动轨迹分析;光路系统得到合理设计,便于使用双视角技术得到模型运动轨迹及6DOF数据。新技术已完成亚跨超声速、多体干扰复杂气动力条件下的风洞试验验证,各项参数均达到或优于已有技术指标,并多次为型号试验服务,满足飞行器内埋武器弹射投放风洞试验研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投放 内埋武器发射 机弹干扰 多体分离 六自由度
原文传递
中心锥冷却对喷管腔体红外辐射的抑制作用数值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勃 吉洪湖 +2 位作者 张宗斌 罗明东 林兰之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0-565,共6页
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是发动机3~5μm上的重要红外辐射之一,对高温部件之一的中心锥的红外抑制技术进行了数值研究.在中心锥前端布置气膜缝槽,缝槽几何参数经过优化设计,将部分外涵低温气流经过支板引入中心锥,对支板和锥体壁面形成冲击... 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是发动机3~5μm上的重要红外辐射之一,对高温部件之一的中心锥的红外抑制技术进行了数值研究.在中心锥前端布置气膜缝槽,缝槽几何参数经过优化设计,将部分外涵低温气流经过支板引入中心锥,对支板和锥体壁面形成冲击冷却,在锥体前端形成气膜覆盖,使得支板与中心锥壁面得到了有效冷却,两者平均温度分别降低21.1%和46.2%,冷却气量约为外涵流量的1.6%.喷管腔体3~5μm波段上红外辐射得到有效抑制,喷管正后方红外辐射相比原型喷管降低30%,0°~45°范围内红外辐射则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抑制 喷管腔体 中心锥 气膜冷却 冲击冷却
原文传递
综合热管理在先进战斗机系统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屠敏 袁耿民 +1 位作者 薛飞 王晓明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139,共11页
分析了国外先进战斗机的发展情况,对比了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综合热管理思想的内涵。结合中国先进战斗机的研制,论证了综合热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热收集、热传输、热排散等综合优化设计方法,采用了... 分析了国外先进战斗机的发展情况,对比了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综合热管理思想的内涵。结合中国先进战斗机的研制,论证了综合热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热收集、热传输、热排散等综合优化设计方法,采用了多路径高效热收集传输手段、基于隐身的热排散等工程实现途径。综合应用基于温度控制的流量调节、内外循环热综合控制、多模式重构技术等手段,实现了热沉与制冷量的管理,满足了不同状态的热管理需求。针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战斗机热管理面临的难题,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热管理 先进战斗机 环控系统 热传输 热排散
原文传递
低速冲击下FMLs、铝板和复合材料的损伤对比 被引量:16
15
作者 马玉娥 胡海威 熊晓枫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02-1911,共10页
为提高飞机结构的损伤容限和抗冲击性能,欧洲成功研制了多种纤维金属层板(FMLs),并在具体机型结构上成功应用.对由玻璃纤维和2024-T3铝合金交替层压而成的FMLs进行落锤低速冲击试验,并与2024-T3铝合金板和准各向同性F300复合材料板进... 为提高飞机结构的损伤容限和抗冲击性能,欧洲成功研制了多种纤维金属层板(FMLs),并在具体机型结构上成功应用.对由玻璃纤维和2024-T3铝合金交替层压而成的FMLs进行落锤低速冲击试验,并与2024-T3铝合金板和准各向同性F300复合材料板进行了对比分析.FMLs完全穿透所需要的能量比2024 T3铝合金板和复合材料板分别高出约40%和6倍;在相同能量下,FMLs的背面裂纹长度比铝合金板短30%~50%.使用有限元法对FMLs动态冲击损伤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铝层采用延性损伤理论,纤维层采用Hashin失效准则,分析了层合板的动态冲击响应,总结了其损伤规律.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金属层板 低速冲击 裂纹长度 动态响应 损伤演化
原文传递
空中加油对接过程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雷雨 张洪 +1 位作者 杨洋 黄龙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7-1354,共8页
空中加油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加油锥套与受油插头的顺利对接,对对接过程中产生的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是实现顺利对接的前提。利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建立对接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求解出加油锥套与受油装置间的广义速度;并依据建立的接触动力... 空中加油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加油锥套与受油插头的顺利对接,对对接过程中产生的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是实现顺利对接的前提。利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建立对接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求解出加油锥套与受油装置间的广义速度;并依据建立的接触动力学模型,得到局部接触点间的相对速度。基于非线性连续碰撞理论,提出对接过程中碰撞力的计算方法,并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的环境下,构建加油锥套和受油装置的对接虚拟样机。通过对虚拟样机的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对接过程中的碰撞力及速度响应曲线,同时,得出能够实现成功对接时各参数的具体范围。结果表明,制约对接成功的主要参数是初始相对速度、加油锥套的俯仰角和相对偏距。该研究对空中加油的对接和受油机的导航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加油 对接 接触动力学 非线性连续碰撞理论 碰撞力
原文传递
基于小波包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光时域反射仪光缆故障识别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斌 张敏 +4 位作者 周恒 李竣屹 凌云 石林 邱昆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7-134,共8页
针对传统故障识别方法过程复杂、用时长、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光纤故障自动识别方法。对光时域反射仪采集的数据进行事件点定位,选择最优基小波和尺度完成事件信号的分解和重构,提取归一化的小波包... 针对传统故障识别方法过程复杂、用时长、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光纤故障自动识别方法。对光时域反射仪采集的数据进行事件点定位,选择最优基小波和尺度完成事件信号的分解和重构,提取归一化的小波包能量作为事件信号的特征向量;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将特征向量作为输入进行训练和测试,最终实现故障识别。实验对机载光缆中由连接器引起的反射事件和弯折引起的非反射事件进行二分类测试,总样本数为2500。实验结果表明,当训练样本数为1750,测试样本数为750时,该方法对机载光纤中反射事件和非反射事件的正确识别率为99%,耗时3.03s;与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相比,准确率提升了2%,且耗时仅为其1%左右。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自主研发的机载光缆组件外场检测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光时域反射仪 小波包 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模式识别
原文传递
基于模型和故障树的飞机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雪飞 李青 冯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08-313,共6页
针对飞机外场排故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模型和故障树的故障诊断方法,其原理是,根据外场模块化排故的特点和飞机设计知识,建立以LRU(外场可更换单元)为对象的飞机物理模型(基于LRU的简化飞机系统模型),描述针对特定功能的系统结构、行... 针对飞机外场排故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模型和故障树的故障诊断方法,其原理是,根据外场模块化排故的特点和飞机设计知识,建立以LRU(外场可更换单元)为对象的飞机物理模型(基于LRU的简化飞机系统模型),描述针对特定功能的系统结构、行为和功能,再针对LRU建立故障事件,根据LRU之间的连接关系分析故障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故障的传播路径,通过树的合成算法,生成系统故障树模型。在故障诊断时,通过物理模型和故障树的相互配合进行故障诊断,基本思想是,将物理模型作为故障观察窗口,比较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预期行为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差异,判断故障事件是否发生,利用故障树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再将推理过程在物理模型上进行直观展示,模拟LRU之间的故障传播,确定疑似故障件。基于上述方法,利用Dorado平台和G2开发系统开发了基于模型和故障树的飞机外场故障诊断系统,并结合某型号飞机的刹车系统对该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故障诊断 模型 故障树
下载PDF
热环境下结构固有振动特性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谭光辉 李秋彦 邓俊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2-37,共6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气动热环境中,其固有频率和振型会受温度升高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其颤振特性也要发生改变。本文建立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飞行器翼面结构热模态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特...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气动热环境中,其固有频率和振型会受温度升高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其颤振特性也要发生改变。本文建立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飞行器翼面结构热模态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特征,设计和制造了钛合金翼面盒段试验件,测试了高温环境翼面热模态。开展了单面加热、双面加热、温度呈梯度分布加热和随时间变化加热等几种加热方式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对结构模态特性影响明显;且该试验方法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可应用于飞行器翼面结构热模态试验;同时,建立了试验件有限元模型,开展了热模态分析,对试验结果和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热颤振 热模态试验 热模态分析 地面共振试验(GVT)
原文传递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风速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何波 李荣冰 +1 位作者 刘建业 雷廷万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6期34-37,共4页
风场信息是机载大气数据系统故障情况下重构大气数据的基础,飞机对所处的风场的感知对飞行器的安全飞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机载风速测量通常是基于惯性导航系统或GPS提供的地速与大气数据系统提供的真空速计算法,由于真空速的测量滞后... 风场信息是机载大气数据系统故障情况下重构大气数据的基础,飞机对所处的风场的感知对飞行器的安全飞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机载风速测量通常是基于惯性导航系统或GPS提供的地速与大气数据系统提供的真空速计算法,由于真空速的测量滞后以及测量误差,直接计算的风速不能满足飞机使用要求。利用高空风场以水平风为主的大气特点,建立风场估计模型,以水平风速的东向及北向分量作为状态向量,以机载大气数据系统压力传感器提供的动压为量测量,通过构建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方法实现外部风场的精确估算。在此基础上对虚拟大气数据系统提供的风场信息进行分析,验证此估计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得较高的风速估算精度,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飞机高空飞行提供精确的外部风场信息备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惯性导航系统 机载风速 高精度备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