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电法在黑牛硐矿区新一轮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梁鲸 姚鹏 +1 位作者 汪名杰 唐高林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9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介绍了运用充电法在四川省九龙县里伍铜矿田黑牛硐铜—锌矿区新一轮找矿工作中发现新矿体的过程。研究认为,该矿区内形态规整、相对电位值的充电异常由铜—锌硫化物矿体所引起,并以该实例来说明,利用充电法寻找深部的铜—锌金属矿体是... 介绍了运用充电法在四川省九龙县里伍铜矿田黑牛硐铜—锌矿区新一轮找矿工作中发现新矿体的过程。研究认为,该矿区内形态规整、相对电位值的充电异常由铜—锌硫化物矿体所引起,并以该实例来说明,利用充电法寻找深部的铜—锌金属矿体是具有非常良好效果的,对在里伍铜矿田其余矿区的深部及外围找矿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法 铜-锌硫化物矿体 四川里伍铜矿田 黑牛硐矿区
下载PDF
昆明滇池湖盆晚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2
作者 庄忠海 李素珍 《物探与化探》 CAS 1986年第3期193-200,共8页
通过对昆明滇池湖盆三个钻孔较密集的古地磁采样和系统的测量,获得了该区沉积500余米厚新生代地层的较为完整的磁极性剖面。自上至下测定出了三个极性带(布容、松山、高斯)。在松山反极性带内判别出了4个极性亚带(贾拉米洛、滇池、奥杜... 通过对昆明滇池湖盆三个钻孔较密集的古地磁采样和系统的测量,获得了该区沉积500余米厚新生代地层的较为完整的磁极性剖面。自上至下测定出了三个极性带(布容、松山、高斯)。在松山反极性带内判别出了4个极性亚带(贾拉米洛、滇池、奥杜威、留泥汪);高斯正极性带内判别出了2个极性亚带(凯纳、猛犸);布容正极性带内分辨出了6~9个短暂的地磁极性变化。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参考孢粉、介形虫,腹足类化石及碳14测年资料,对照国际地磁极性年表,确定出滇池湖盆晚新生代地层包括了整个第四系和上新统晚期部分,并对该套地层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和粗略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盆 湖泊地貌 磁性地层 新生代地层 滇池 极性亚带 晚新生代 极性序列 昆明 云南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驱龙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49
3
作者 杨志明 谢玉玲 +1 位作者 李光明 徐九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6,共6页
驱龙铜矿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分为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 3类,它们的均一温度为190℃~510℃;盐度为 0 5~52 5wt%NaCleq。激光拉曼显微探针 ... 驱龙铜矿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分为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 3类,它们的均一温度为190℃~510℃;盐度为 0 5~52 5wt%NaCleq。激光拉曼显微探针 (LRM)分析表明,各类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与不同气相充填度的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共存,且均一温度相近,但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作用。从蚀变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及LRM分析可以看出,驱龙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富含Cl-、SO2-4 、Na+、K+、Ca2+、CO2-3 ,具有较高盐度和较强的Cu溶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 驱龙斑岩铜矿床 流体包襄体 流体演化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厅宫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杨志明 谢玉玲 +2 位作者 李光明 徐九华 王葆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4-594,共11页
厅宫斑岩铜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上重要的矿床之一。为了探明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分及温压条件等物理化学性质,文章对厅宫铜矿各蚀变阶段石英脉及石英斑晶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四极杆质谱、离子色谱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厅宫斑岩铜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上重要的矿床之一。为了探明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分及温压条件等物理化学性质,文章对厅宫铜矿各蚀变阶段石英脉及石英斑晶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四极杆质谱、离子色谱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厅宫铜矿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岩浆热液,成矿事件主要发生在340~380℃,成矿过程中流体发生了沸腾;成矿流体中气相成分以H2O为主,还含有一定量的CO2及少量的CH4、H2S、C2H6等气体;液相中离子以K+、Na+、Cl-、SO2-4、F-等为主,还含有少量的Ca2+、Mg2+等;另外,出现大量气泡先消失、子矿物后熔融的Ⅲa类包裹体,表明有些成矿流体可能直接来源于深部岩浆的出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出溶 斑岩铜矿 厅宫 冈底斯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流体的扫描电镜(能谱)约束——以驱龙和厅宫矿床为例 被引量:29
5
作者 杨志明 谢玉玲 +1 位作者 李光明 徐九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54,共8页
文章通过对碰撞造山型斑岩铜矿床———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的2个典型矿床(驱龙和厅宫)早期钾化石英脉中多相包裹体的扫描电镜/能谱研究,有效地弥补了以往研究中遗漏的成矿流体中有用组分信息,对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 文章通过对碰撞造山型斑岩铜矿床———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的2个典型矿床(驱龙和厅宫)早期钾化石英脉中多相包裹体的扫描电镜/能谱研究,有效地弥补了以往研究中遗漏的成矿流体中有用组分信息,对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扫描电镜/能谱研究表明,驱龙、厅宫矿床中多相包裹体中的子矿物,除常见的石盐及钾盐外,还含有重晶石、方解石、黄铜矿、钛铁矿及其他以Fe、Cu_Fe为主要元素的未知矿物。这些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为富含Cu、Fe、Ti、Mn、S等成矿元素的高氧化态岩浆热液;黄铜矿、钛铁矿、重晶石等子矿物与石盐、钾盐子矿物共同产出,暗示直接从斑岩岩浆中出溶的高盐度流体是成矿物质组分搬运的主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扫描电镜/能谱 子矿物 高盐度流体 出溶 斑岩铜矿 驱龙和厅宫 冈底斯 西藏
下载PDF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铜矿含矿流体的形成和演化: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21
6
作者 谢玉玲 衣龙升 +3 位作者 徐九华 李光明 杨志明 尹淑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3-1030,共8页
对冲江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中石英斑晶和含矿石英脉中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分析和子矿物的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研究表明含矿流体来自富含挥发分的岩浆的出溶作用,最初从岩... 对冲江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中石英斑晶和含矿石英脉中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分析和子矿物的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研究表明含矿流体来自富含挥发分的岩浆的出溶作用,最初从岩浆中出溶的流体为近饱和的超临界流体,其最低捕获温度在362~389℃左右,盐度在17.7%~18.9% NaCl_(eq)左右。随着出溶流体温度压力的下降,超临界流体发生相分离,并分离出低盐度的气相和高盐度的液相。在石英绢云母化阶段进一步发生高盐度液相包裹体的沸腾作用,形成子矿物溶化温度高于气液相均一温度的高盐度包裹体和富气相包裹体。与粘土化有关的流体为流体演化的晚期产物,属低温、低盐度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冲江铜矿 流体包裹体 超临界流体 流体演化
下载PDF
川西北天井山构造泥盆系油砂成矿条件与资源评价 被引量:28
7
作者 邓虎成 周文 +1 位作者 丘东洲 谢润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5,共7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油砂资源的全面调查与评价,首次在川西北地区天井山构造下泥盆统平驿铺组的石英砂岩中发现了油砂矿体。根据石油地质及成矿理论对该矿点的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油砂矿形成过程中可能的烃源岩为早寒武世和早志留世的... 通过对四川盆地油砂资源的全面调查与评价,首次在川西北地区天井山构造下泥盆统平驿铺组的石英砂岩中发现了油砂矿体。根据石油地质及成矿理论对该矿点的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油砂矿形成过程中可能的烃源岩为早寒武世和早志留世的黑色泥页岩;当进入印支期,烃源岩开始大规模生成液态烃,液态烃通过该期运动形成的逆断层运移至下泥盆统平驿铺组圈闭富集成藏;进入喜山运动,早先形成的油藏抬升暴露、剥蚀而最终形成了目前的油砂矿体。天井山构造泥盆系埋深500 m以上的油砂资源量为5356.4×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天井山构造 泥盆系 油砂资源评价 油砂成矿条件
下载PDF
西藏伦坡拉盆地油砂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邓虎成 周文 丘东洲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在对盆地基本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地表油气显示及钻井显示情况为依据,对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的油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盆地牛堡组二、三段及丁青湖组一段等主要生油岩层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及较大的厚度,为古近系地表油砂成矿提... 在对盆地基本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地表油气显示及钻井显示情况为依据,对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的油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盆地牛堡组二、三段及丁青湖组一段等主要生油岩层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及较大的厚度,为古近系地表油砂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牛堡组与丁青湖组发育好的砂岩储层,为石油聚集提供了储集条件。渐新世末的构造运动形成压性裂隙并直接破坏早期油藏的盖层,是地表油砂矿藏形成的关键因素。采用含油率法和含油饱和度法对盆地中央坳陷带和南北隆起带接合处的大断裂带附近5个构造的油砂资源量进行了计算,最终地质资源量为4 338.49×104t。该盆地油砂资源具有一定潜力,中央坳陷带和南北隆起带接合处的大断裂带附近是勘探的有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资源 成矿条件 资源量 伦坡拉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