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aneda器械在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政 阳运康 +3 位作者 余飞 刘正刚 黄祚瑶 陈行灿 《成都医药》 2001年第4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kaneda器械在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并截瘫施行前路减压、kaneda器械内固定的治疗。结果:平均随访7个月,按Frankel分级,除2例A级、1例B级无改善外,余均有2级以上的改善。术中胸膜破裂2例,无大血管及... 目的:探讨kaneda器械在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并截瘫施行前路减压、kaneda器械内固定的治疗。结果:平均随访7个月,按Frankel分级,除2例A级、1例B级无改善外,余均有2级以上的改善。术中胸膜破裂2例,无大血管及脊髓神经损伤。结论:脊髓前方受压者前路手术能直视下去除压迫,截瘫恢复率高,Kaneda器械稳定性较好,能立即机械性重建脊柱,患者可提早活动,植骨块不易移位,脊柱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术 稳定性 KANEDA器械 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润 舒皎 +1 位作者 叶念 左怀全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8期827-828,共2页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  10 0例早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单用异丙酚静注 ,实验组采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注 ,测定术中 BP、HR、Sp O2 ,记录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及离...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  10 0例早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单用异丙酚静注 ,实验组采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注 ,测定术中 BP、HR、Sp O2 ,记录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 ,计算异丙酚总用量。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的麻醉效果 ,异丙酚总用量及给药前与给药后 2 min的 BP、HR、经 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运用于人工流产术中 ,镇痛良好 ,减少了异丙酚用量 ,减轻了异丙酚对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氯按酮 异丙酚 麻醉 呼吸功能 循环功能
下载PDF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2分析
3
作者 石建辉 龙松森 《现代临床医学》 1997年第3期154-155,共2页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病程进展缓慢,无特异性症状,其形成机理解释不一。本院1991年至1996年收治3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5例,女7例。年龄最小54天,最大79...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病程进展缓慢,无特异性症状,其形成机理解释不一。本院1991年至1996年收治3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5例,女7例。年龄最小54天,最大79岁,平均年龄41.4岁。均为车祸受伤。枕部着力28例,着力部位不详4例。1.2 症状与体征:伤后昏迷18例,昏迷时间5~30分钟。头痛、恶心、呕吐2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外伤性 蛛网膜 脑萎缩 急性颅脑损伤 脑挫裂伤 脱水剂 颅内感染 精神症状 穿刺抽液
下载PDF
女性情绪障碍与月经周期相关研究
4
作者 刘建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3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情绪障碍与月经周期的关系,帮助女性顺利度过情绪低谷期。方法:对96例17~45岁女性自杀患者(含自杀倾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96例对象中有85例能了解详细的月经情况,其中处于月经期者55例(64.7%),非月经期者30例(3... 目的:探讨女性情绪障碍与月经周期的关系,帮助女性顺利度过情绪低谷期。方法:对96例17~45岁女性自杀患者(含自杀倾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96例对象中有85例能了解详细的月经情况,其中处于月经期者55例(64.7%),非月经期者30例(35.2%),85例中月经异常者34例(40%)。结论:女性情绪波动与月经周期有关,经期是女性情绪低谷期,如遇挫折或精神刺激,可能产生过激行为,家人对经期女性应该予以体谅,使她们顺利度过情绪低谷期。对月经异常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也是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障碍 月经周期 过激行为
下载PDF
胰岛素在糖尿病早期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5
作者 刘建琼 《现代临床医学》 2006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DM) 早期治疗 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 口服降糖药物 Ⅱ型糖尿病 降低血糖 控制血糖 失效后 并发症
下载PDF
高龄硬膜下积液患者手术治疗7例报告
6
作者 龙松森 石建辉 +4 位作者 杨勇 周超 何晗斌 徐建国 叶均 《成都医药》 2000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前,硬膜下积液达到一定量,临床出现症状后,都主张手术治疗,但是对高龄患者却都持谨慎态度。近期我院对7例高龄硬膜下积液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达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例,其中男4例,女3例... 目前,硬膜下积液达到一定量,临床出现症状后,都主张手术治疗,但是对高龄患者却都持谨慎态度。近期我院对7例高龄硬膜下积液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达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分别是82岁、84岁、75岁、77岁、81岁、79岁、83岁。1.2 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2个月。1.3 临床表现:均有外伤史,近期主要表现为头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老年 颅脑损伤 手术疗法 疗效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急性肢体血管损伤32例治疗体会
7
作者 蒲克 罗丽英 +4 位作者 徐光 刘晓宁 张立蓉 余海亮 李健 《成都医药》 2004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肢体创伤后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32例急性肢体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血管通畅率达 92 .3% ,死亡率 6 .2 5 %。结论 :急性肢体血管损伤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 ,手术探查是救治急... 目的 :探讨急性肢体创伤后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32例急性肢体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血管通畅率达 92 .3% ,死亡率 6 .2 5 %。结论 :急性肢体血管损伤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 ,手术探查是救治急性肢体血管损伤的主要手段 ;采取灵活多样的血管外科手术是确保肢体血管损伤后血管再通、降低病死率、保存肢体及其功能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创伤 血管损伤 手术探查 血管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骨折并截瘫31例护理体会
8
作者 李英 罗丽英 《现代临床医学》 2005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截瘫 护理 病理生理特点
下载PDF
原位保脾手术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蒲克 罗丽英 付川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83-183,210,共2页
目的 :探讨原位保脾手术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 12 0例脾破裂手术治疗中采取原位保脾手术的 4 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8例均一期愈合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术后随访 1年以上 ,均见脾脏存活良好。结论 :原位... 目的 :探讨原位保脾手术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 12 0例脾破裂手术治疗中采取原位保脾手术的 4 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8例均一期愈合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术后随访 1年以上 ,均见脾脏存活良好。结论 :原位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肯定 ,手术简便 ,严重并发症少 ,值得推广。但应遵循“保命第一 ,保脾第二”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原位保脾手术
下载PDF
消除急诊病人恐惧心理的体会
10
作者 戢江南 刘莉 《成都医药》 2002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急诊病人 恐惧心理 心理护理 心理卫生 临床护理
下载PDF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附58例报告) 被引量:29
11
作者 周超 龙松森 石建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颅脑损伤 治疗 CT扫描 发病机制 诊断
下载PDF
舒芬太尼在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润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9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期间,为研究组患者...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期间,为研究组患者应用舒芬太尼,为对照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然后对比麻醉前、建立气腹后10 min、切除胆囊时、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术后1 h、2 h及4 h其腹部切口疼痛症状的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前、建立气腹后10 min、切除胆囊时及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其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建立气腹后10 min、切除胆囊时及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其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P> 0.05。在麻醉前、建立气腹后10 min、切除胆囊时及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P> 0.05。在术后1 h、2 h及4 h,研究组患者腹部切口疼痛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维持患者血压的稳定,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全身麻醉 腹腔镜 胆囊切除
下载PDF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附58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超 龙松森 石建辉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 预后 脑外伤
下载PDF
重组生长激素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伴生长激素降低43例
14
作者 杨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9期98-99,共2页
目的了解人工重组生长激素对于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9月至2011年09月生长激素减少的重型创伤性脑损伤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前后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人工重组生长激... 目的了解人工重组生长激素对于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9月至2011年09月生长激素减少的重型创伤性脑损伤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前后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人工重组生长激素前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生长激素对比,P<0.01;而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在使用前后对比,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生长激素降低的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使用人工重组生长激素有效,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重组生长激素 创伤性脑损伤 生长激素降低
下载PDF
非透视下闭合穿针髓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技巧
15
作者 刘正刚 余飞 +1 位作者 黄祚瑶 李政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S1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闭合穿针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附68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勇 石建辉 龙松森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490-490,共1页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诊断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探讨
17
作者 周超 石建辉 +4 位作者 龙松森 杨勇 徐建国 何晗斌 叶均 《成都医药》 2001年第3期139-139,共1页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经常会出现低钠血症,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eereralsalt Wasting Syndroine,CSWS)及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LADH).笔者总结我院脑外科1995年1月至2000年2月30例脑外伤病人发生CSWS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重型颅脑伤脑肿胀记分与手术治疗分析
18
作者 龙松森 石建辉 +2 位作者 周超 杨勇 叶均 《成都医药》 2003年第5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伤 脑肿胀 记分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潜伏期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1
19
作者 王润 黄立锋 +1 位作者 刘文胜 蒋祖莲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7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潜伏期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4月5日至2016年4月5日在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成都市脑外伤抢救中心)分娩的9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潜伏期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4月5日至2016年4月5日在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成都市脑外伤抢救中心)分娩的9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加上0.45μg/ml舒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根据产妇宫口扩张情况进行相应镇痛:≥3cm时用药方案同对照组,<3cm时给予0.075%罗哌卡因+0.45μg/ml舒芬太尼。观察对比两组产妇镇痛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以及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比较两组产妇潜伏期、活跃期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痛前,两组患者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两组患者的VAS与镇痛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潜伏期(368.8±79.3)min明显少于对照组(409.3±80.9)min,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146.5±38.3)ml明显低于对照组(178.5±45.3)ml,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omage评分0分占(21.7%)高于对照组(6.5%),观察组Bromage评分2分占(8.7%)低于对照组(3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romage评分中1分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潜伏期应用0.075%+0.45μg/ml舒芬太尼,活跃期应用0.125%罗哌卡因+0.45μg/m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良好,产程影响小,产后的出血量相对较少,对产妇运动阻滞以及新生儿影响都很小,是比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阻滞 潜伏期 分娩镇痛
下载PDF
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剖宫产围麻醉期处理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润 叶念 +1 位作者 梁文才 刘文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61-661,共1页
关键词 围麻醉期 患者 妊高征 剖宫产 HELLP综合征 头昏 视物模糊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压痛 入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