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7例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康欣 杨兴建 +4 位作者 徐茂林 张勇 赵良松 胡毅 杨涌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7期409-410,共2页
目的探究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并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行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患者117例,对其再次手术原因、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结果肝胆结石再发患者97例(82.9%),胆总管囊肿和Carol... 目的探究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并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行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患者117例,对其再次手术原因、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结果肝胆结石再发患者97例(82.9%),胆总管囊肿和Caroli病9例(7.69%),胆肠吻合口狭窄11例(11.34%)。对三组患者进行比较,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内结石及局部感染复发率高于其他两组结石患者。结论首次手术前明确诊断和确认患者病灶局部位置,制定完善正确的手术方案,术中注意操作防止医源性损伤是预防再次手术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结石 再次手术 原因分析 防治策略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留病变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康欣 汪涛 +5 位作者 张勇 赵良松 胡毅 杨涌 徐茂林 杨兴建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4期613-613,615,共2页
目的:收集200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留病变患者资料,对腹腔镜术后残留胆囊病变进行诊治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囊残留病变的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发现进行具体病变确诊以... 目的:收集200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留病变患者资料,对腹腔镜术后残留胆囊病变进行诊治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囊残留病变的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发现进行具体病变确诊以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胆囊残留病变均得到判断与证实,切除残留病灶成功。手术前的症状得到控制甚至消失,手术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所用时间平均为(8.1±1.0)d。结论:按照科学精准的胆囊切除手术步骤进行手术操作,是防止术后胆囊发生残留病变的重要手段。对有明确症状的残留胆囊病变及早诊疗,并进行相应的二次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愈疾病。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残留病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诊治分析
下载PDF
伴多发伤的结直肠损伤的诊治
3
作者 徐茂林 侯勇 +7 位作者 侯昌映 苏振飞 陈宜常 冯涛修 陈东 杨一邨 杨森华 阳旭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5年第8期9-10,共2页
探讨伴多发伤的大肠损伤25例诊治经验。25例中.男23例,女2例.年龄18~56岁。闭合性损伤11例,开放性损伤14例。其中升结肠3例.横结肠8例.脾曲2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4例,肛门直肠6例。1例升结肠上端伤和1例脾曲伤在充分游离局... 探讨伴多发伤的大肠损伤25例诊治经验。25例中.男23例,女2例.年龄18~56岁。闭合性损伤11例,开放性损伤14例。其中升结肠3例.横结肠8例.脾曲2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4例,肛门直肠6例。1例升结肠上端伤和1例脾曲伤在充分游离局部后,发现分别为近全周断裂和前后壁穿通;另1例十二指肠水平段穿通伤,第一次手术探查漏诊。结肠损伤19例经手术探查确诊.直肠损伤均借助指检、X线片及临床症状确诊。处理按先止血后修补原则进行,术式力求简化安全。14例结直肠损伤伤情较重行:朗于术.9例较轻者选用一期手术.2例术中死亡。25例中21例康复,1例自动出院,3例死于严重创伤、损伤性和(或)失血性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直肠 创伤性损伤 多处创伤 结直肠损伤 诊治经验 多发伤 手术探查 闭合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
原文传递
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9
4
作者 张毅 侯勇 +2 位作者 侯昌映 徐茂林 潘雷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95-596,共2页
目的 观察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13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60~100ml行胃肠道造影,通过腹部X线摄片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以及... 目的 观察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13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60~100ml行胃肠道造影,通过腹部X线摄片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以及梗阻是否完全,从而确定手术时机。结果 137例中103例造影剂在6~24h后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14.8h,1~6d(平均3.3d)后症状消失。另34例见造影剂不能到达结肠且症状体征加重而行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在对粘连性肠梗阻明确梗阻部位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泛影葡胺 造影
下载PDF
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康欣 陈安平 张勇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7期1083-108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1年4月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1年4月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术后留置T管,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从而比较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胃肠功能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腹腔镜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付柏林 李海波 +1 位作者 车峥 藤林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治疗38例新鲜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18例行经皮微创手术,2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术后半年腰背部疼痛评分(...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治疗38例新鲜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18例行经皮微创手术,2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术后半年腰背部疼痛评分(VAS评分)及腰背残障功能指数(ODI)。结果:两组比较围手术期参数、VAS评分及ODI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微创组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两组分别比较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如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椎间隙高度及椎管堵塞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术后影像学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椎旁肌损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同时达到了传统开放手术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术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奥曲肽和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应用在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勇 鲁加煜 康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224-1225,共2页
目的奥曲肽和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应用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该院8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联合应用奥曲肽和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单用奥曲肽。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和各实验室指标的改... 目的奥曲肽和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应用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该院8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联合应用奥曲肽和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单用奥曲肽。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和各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总体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2组的炎性指标以及血、尿淀粉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奥曲肽和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血必净注射液 急性胰腺炎 尿淀粉酶
下载PDF
颅内压监护在额叶脑挫裂伤中应用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飚 胡静 雷军 《中外医疗》 2010年第34期30-31,共2页
目的分析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施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对48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采用穿刺置管法行脑室额角或附近ICP监护,使用美国强生-REF-8266型监护仪进行4~9d连续监测... 目的分析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施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对48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采用穿刺置管法行脑室额角或附近ICP监护,使用美国强生-REF-8266型监护仪进行4~9d连续监测;常规进行脱水、止血、亚低温等治疗,同时监测有创血压了解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结合头颅CT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在48例患者中有8例ICP<2.67Kpa,保守治疗愈后良好;ICP2.67~5.33Kpa的患者为27例;监护治疗中出现13例ICP>5.33Kpa或ICP进行性增高,再行CT检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脑挫伤病灶明显增大等行手术治疗,有20例愈后良好,5例中重残,2例死亡。持续性ICP≥5.33Kpa的患者13例全部急诊手术,有6例愈后较良好,5例重残,2例死亡。结论 ICP动态监测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变化,ICP亦能较准确反映脑灌注压(CPP),对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应放宽手术适应证,尽早手术可降低死亡率及残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颅内压监护 预后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车峥 谭波 王跃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3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小头骨折患者14例,均为新鲜骨折,按Bryan和Morrey提出的分类方法,I型10例,IV型4例,手术均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结果14例...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小头骨折患者14例,均为新鲜骨折,按Bryan和Morrey提出的分类方法,I型10例,IV型4例,手术均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结果14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均获得随访时间15~48月,平均26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4周;无血管、神经症状发生,无肘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肱骨小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 Broberg-Morrey评分优8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可吸收螺钉能够有效固定肱骨小头骨折,促进骨折愈合,避免二次取出手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小头骨折 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国内近10年胆道手术致胆管损伤的分析
10
作者 杨涌 康欣 +2 位作者 胡康 陈茜 胡毅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1期518-519,共2页
目的探索胆道手术致胆管损伤的类型、部位及处理措施。方法在中国雏普资讯网(http:/www.cqvip.corn)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2001年1月-2010年1()月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上的关于胆管损伤或胆道损伤文献44篇.经归纳统计多个单位多名... 目的探索胆道手术致胆管损伤的类型、部位及处理措施。方法在中国雏普资讯网(http:/www.cqvip.corn)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2001年1月-2010年1()月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上的关于胆管损伤或胆道损伤文献44篇.经归纳统计多个单位多名医师共实施胆道手术153254例.其中共报道508例胆管损伤(占0.33%)。结果胆管损伤男187例,女321例,术中发现314例,术后发现194例。胆管损伤类型中胆管部分损伤253例(500%),胆管横断伤143例(281%).胆瘘44例(8.7%),电灼伤33倒(6.5%)等。对于胆管损伤根据发现时间不同及损伤类型不同分剐采取对应措施,如:胆管修复一期缝合.胆管修复+T管引流,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或胆管端端吻合.胆管空肠吻合或胆管十二指肠吻合以及单纯腹腔引流等。结论胆管损伤原因复杂,需掌握胆道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变化,同时强调人为因素。术中需及时发现,选择适宜的修复方式。可减少再次手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损伤 医源性胆管损伤 胆管损伤 胆道手术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报道1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杨涌 胡康 +2 位作者 康欣 陈茜 蒋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3685-3686,F0003,共3页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是临床上较罕见的一种良性间叶源性肿瘤,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遇到的1例HAML及相关文献复习材料作一报道。
关键词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文献复习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间叶源性肿瘤 HAML 肝胆外科
下载PDF
减少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留的体会(附50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宁平 卢实春 +3 位作者 陈启勋 夏天 严律南 陈静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44-345,共2页
目的 减少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的残留。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5年我科收治的 5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行病灶肝切除并结合术中、术后胆道镜应用的近期疗效及术后残石率。结果 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8% ,无胆漏、肝衰及手术死亡发生 ,术后B... 目的 减少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的残留。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5年我科收治的 5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行病灶肝切除并结合术中、术后胆道镜应用的近期疗效及术后残石率。结果 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8% ,无胆漏、肝衰及手术死亡发生 ,术后B超、逆行T管造影及术后胆道镜检查证实的即期残石率仅 4% ( 2例 )。结论 减少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关键是术中术后胆道镜的使用 ,肝内及肝门胆管狭窄的彻底处理 ;依据狭窄胆管所引流区域行“根治性”的肝组织切除是取尽结石 ,清除病灶的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残石 肝切除 胆管狭窄 胆道镜
下载PDF
PICC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13
作者 胡静 雷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6期463-464,共2页
目的探讨PICC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92例重症患者中应用PICC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92例患者(含高血压脑出血42例,重型颅脑损伤50例)中,穿刺部位渗血8例,穿刺点感染5例,机械... 目的探讨PICC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92例重症患者中应用PICC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92例患者(含高血压脑出血42例,重型颅脑损伤50例)中,穿刺部位渗血8例,穿刺点感染5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10例,导管部分脱出2例,意外拔管1例。导管维持时间最长180d,最短10d(患者自动出院)。结论 PICC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血管,保证了输液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神经外科重症 应用 护理
下载PDF
闭合性颅脑损伤中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治处理
14
作者 王飚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4期19-,共1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的表现、病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41例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41例均行腰穿检查,侧卧压力均低于80mmH2O,及时补充等渗电解质液治疗。结果经治疗40例痊愈,经综合治疗3~12d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压力逐... 目的探讨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的表现、病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41例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41例均行腰穿检查,侧卧压力均低于80mmH2O,及时补充等渗电解质液治疗。结果经治疗40例痊愈,经综合治疗3~12d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压力逐渐恢复正常,1例合并腹腔出血死亡。结论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应注意与颅内压增高鉴别,需及时确诊与治疗,但该综合征起病隐匿、易误诊、应提高警惕,若诊治及时、预后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颅压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