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老年人出游条件与旅游行为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英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95-97,共3页
促成我国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条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老年人有外出旅游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因素;其次是社会环境的鼓励和推动,为老年人出游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方式、出游时间以及消... 促成我国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条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老年人有外出旅游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因素;其次是社会环境的鼓励和推动,为老年人出游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方式、出游时间以及消费方式上都有自身显著的特点。研究老年人旅游的内在需求和行为特点可以为进一步拓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老年旅游产品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旅游 内在动因 社会环境 旅游行为
下载PDF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黎忠文 唐建兵 刘龙蛟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11期1299-1304,1333,共7页
公共服务评价系统是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构件,对其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对顺利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智慧"的视角,运用安全关键系统构建理论分析了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并结合地方实践,提出... 公共服务评价系统是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构件,对其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对顺利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智慧"的视角,运用安全关键系统构建理论分析了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并结合地方实践,提出了适合于四川省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选取42项指标,对所建立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一套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有关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的设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 评价指标 安全关键系统
下载PDF
村民对旅游开发的社会反应:冲突论的视角——以中山市崖口村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龙良富 黄英 +1 位作者 黄玉理 欧阳白果 《调研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2,共4页
社会冲突论是指社会主体之间由于需要、利益、价值观念的差别和对立而引起的相互反对的社会互动行为。本文通过对中山市崖口村村民对旅游开发的认知和态度进行深度调研访谈,发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行政强制、价值观差异、未来收益差... 社会冲突论是指社会主体之间由于需要、利益、价值观念的差别和对立而引起的相互反对的社会互动行为。本文通过对中山市崖口村村民对旅游开发的认知和态度进行深度调研访谈,发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行政强制、价值观差异、未来收益差别等原因,村民之间存在明显的社会冲突,形成彼此联系的群体博弈,最终对当地旅游开发呈现支持、集体抗议、被动接受或自愿同化的社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论 社会反应 旅游开发 崖口村
下载PDF
基于产业集群的小城镇会展发展策略——以古镇灯博会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龙良富 黄玉理 《中国商贸》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1X期245-246,共2页
产业集群作为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为专业会展提供了产业基础;会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集群开拓了国内外市场,提升了产业竞争能力。依托灯饰产业集群举办的中山古镇灯博会面临着会展资源缺乏和地域局限等瓶颈问题,因此,本文... 产业集群作为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为专业会展提供了产业基础;会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集群开拓了国内外市场,提升了产业竞争能力。依托灯饰产业集群举办的中山古镇灯博会面临着会展资源缺乏和地域局限等瓶颈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加强政府的统筹规划、借助中山市会展资源、差异化发展和开拓新的会展内容等策略,以促进古镇灯博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小城镇 古镇灯博会 发展策略
下载PDF
一条石板路 千年洛带城——成都洛带古镇客家文化考
5
作者 李天义 张学梅 《文史杂志》 201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从文明形态着眼,城市与农村,现代与传统,永远都是难于相融的一对矛盾。改革初始,伴随城市化的进程,优良的传统文化正从我们眼前淡出:三峡大坝建成,使纤夫咏唱了数百年的"船工号子"消失;通俗歌曲的弥漫,导致传统的民歌失色……凡此种... 从文明形态着眼,城市与农村,现代与传统,永远都是难于相融的一对矛盾。改革初始,伴随城市化的进程,优良的传统文化正从我们眼前淡出:三峡大坝建成,使纤夫咏唱了数百年的"船工号子"消失;通俗歌曲的弥漫,导致传统的民歌失色……凡此种种,都引起社会学家的深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带古镇 客家文化 现代与传统 石板 成都 文明形态 三峡大坝 传统文化
下载PDF
高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个案
6
作者 周明圣 《文教资料》 2011年第4期194-196,共3页
有效开发和利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为此,绵阳师范学院展开了积极探索,主要的措施有:以选修课程为纽带,实现教师特长与学生兴趣的"共赢式"发展;以精品课程为龙头,实现课程质量的"阶梯式"推进;以电脑网... 有效开发和利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为此,绵阳师范学院展开了积极探索,主要的措施有:以选修课程为纽带,实现教师特长与学生兴趣的"共赢式"发展;以精品课程为龙头,实现课程质量的"阶梯式"推进;以电脑网络为平台,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互动式"共享;以优秀师生为表率,实现师生素质的"连带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优质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旅游产业扶贫开发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 被引量:71
7
作者 覃建雄 张培 陈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4-138,共5页
秦巴山区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如何依托秦巴山区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并推进秦巴山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论文在对秦巴山区自然条件、资源环境、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等综合分析... 秦巴山区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如何依托秦巴山区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并推进秦巴山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论文在对秦巴山区自然条件、资源环境、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等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秦巴山区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业发展潜力以及贫困成因分析,进行战略产业选择研究,提出了构建秦巴山区乡村旅游扶贫、景区旅游扶贫、生态旅游扶贫、红色旅游扶贫、三国旅游扶贫、城镇旅游扶贫、文化旅游扶贫、商品旅游扶贫等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和旅游扶贫保障机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旅游扶贫 开发模式 保障机制 秦巴山区
原文传递
藏东罗布莎蛇绿岩遥感岩矿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别小娟 张廷斌 +1 位作者 孙传敏 郭娜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8,共7页
为研究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蛇绿岩岩矿信息识别和提取,以藏东罗布莎蛇绿岩为例,基于ETM和ASTER遥感数据,分别采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羟基类(蛇纹石、绿泥石)和铁染类(磁铁矿、橄榄石)矿物信息;利用纯净像元指数法(pure pixel ind... 为研究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蛇绿岩岩矿信息识别和提取,以藏东罗布莎蛇绿岩为例,基于ETM和ASTER遥感数据,分别采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羟基类(蛇纹石、绿泥石)和铁染类(磁铁矿、橄榄石)矿物信息;利用纯净像元指数法(pure pixel index,PPI)提取端元波谱,结合地面已知岩性信息,分别采用光谱角分类法(spectralangle mapping,SAM)和波谱特征拟合法(spectral feature fitting,SFF)识别纯橄岩和橄榄岩,研究了罗布莎蛇绿岩及其主要蚀变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经过对比分析可知,用多种方法、多种数据提取的岩矿信息可以相互验证;提取出的纯橄岩和橄榄岩与所提取的羟基类和铁染类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有较好的空间重叠,且与地面调查结果基本吻合。研究表明,该方法用于蛇绿岩遥感岩矿信息提取是可行的,并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莎 蛇绿岩 光谱角分类(SAM) 波谱特征拟合(SFF)
下载PDF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低碳旅游业态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晓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产业融合催生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绿色经济呼唤低碳旅游业态发展创新。产业融合与低碳旅游已成为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此产生的低碳旅游新业态,必将深刻而全面地引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qu... 产业融合催生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绿色经济呼唤低碳旅游业态发展创新。产业融合与低碳旅游已成为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此产生的低碳旅游新业态,必将深刻而全面地引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低碳旅游业态"是以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线,借助旅游业内部以及与一、二、三产业的不同融合方式,提供的具有良好低碳导向、低碳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各类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态的总和。"产业融合"的低碳旅游业态创新路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旅游与第一产业的融合,营造低碳旅游环境;二是旅游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低碳旅游设施;三是旅游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创新低碳人文业态;四是旅游业内部"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的融合,创新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旅游 产业融合 旅游业态 实现路径
原文传递
玉龙斑岩铜矿带北段ASTER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与优选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别小娟 孙传敏 +3 位作者 张廷斌 易桂花 郭娜 吴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74,共6页
玉龙铜矿带是我国迄今已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铜(钼)矿带,发现了多个大型斑岩铜(钼)矿床。蚀变矿物是斑岩型铜矿重要的找矿标志,利用遥感数据可定量获取蚀变信息。论文选取玉龙铜矿带北段恒星错-玉龙-莽总一带为研究区,基于ASTER数据采用... 玉龙铜矿带是我国迄今已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铜(钼)矿带,发现了多个大型斑岩铜(钼)矿床。蚀变矿物是斑岩型铜矿重要的找矿标志,利用遥感数据可定量获取蚀变信息。论文选取玉龙铜矿带北段恒星错-玉龙-莽总一带为研究区,基于ASTER数据采用常用的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蚀变信息存在多解性,而采用波谱特征拟合的方法提取的蚀变信息具有综合性,结合矿床围岩、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环形构造和蚀变信息分布的环带特征,对提取结果进行优化和筛选,认为位于甲丕拉组、波里拉组地层、花岗斑岩岩体上,或位于环形构造周围,环带特征明显的围岩蚀变信息,指示矿产存在或成矿有利部位的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龙 斑岩型铜矿 ASTER 遥感蚀变 波谱特征拟合(SFF)
下载PDF
四川天府新区旅游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覃建雄 陈兴 张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66-171,共6页
在发展基础条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都市新区/特区"发展经验,对四川天府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认为天府新区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旅游业是天府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天府新区旅... 在发展基础条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都市新区/特区"发展经验,对四川天府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认为天府新区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旅游业是天府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天府新区旅游业发展,把天府新区旅游业发展与培育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内陆型对外开放示范区、促进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开放创新、区域联盟、生态为本、城乡共融、高端引领和特色精品战略。论文重点阐述了天府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目标、总体思路、方向路径和实施进度,提出了承接"三走廊"(成龙、成南和成新走廊),构建"两区两带"的旅游产业空间结构(高新现代产业休闲旅游区、都市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两湖一山休闲度假产业带、岷江滨水休闲产业带)和发展重点。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发展战略 天府新区 四川
下载PDF
简述四川古镇景观色彩及其成因
12
作者 张莉 胡丹 +1 位作者 李丽 吴沁竺 《建筑与文化》 2012年第4期40-43,共4页
对四川古镇色彩的研究不仅是对先民留下的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对现代的规划设计有着启发。文章对四川古镇的景观色彩作了系统调研。文章在分析了前人对地方色彩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实地采样、摄影、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实地调研。... 对四川古镇色彩的研究不仅是对先民留下的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对现代的规划设计有着启发。文章对四川古镇的景观色彩作了系统调研。文章在分析了前人对地方色彩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实地采样、摄影、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实地调研。本次研究通过对四川多个有代表性的古镇的构筑物、绿化、水体、道路、街道装饰等景观元素的色彩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取得四川古镇色彩的第一手资料,简单建立了关于四川古镇色彩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为今后四川古镇的规划提供色彩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古镇 景观 色彩
下载PDF
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发展
13
作者 赖慧莉 《旅游纵览》 2021年第8期29-31,共3页
为了进一步健全多元化办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最有效的途径。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高校作为人才孵化基地,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重要的教学任务。如何推动... 为了进一步健全多元化办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最有效的途径。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高校作为人才孵化基地,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重要的教学任务。如何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如何对产教融合的方式进行深度探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 旅游管理 职业教育
原文传递
论媒介生态文明的构建
14
作者 苏侃 姚林利 赖慧莉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24-I0024,共1页
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广义概念,并非只限于人类与自然界的生态和谐,或者简单的环境保护,还适用于其他生态性的社会元素,如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等。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媒介生态文明通过改变人类认知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自然界、社会的... 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广义概念,并非只限于人类与自然界的生态和谐,或者简单的环境保护,还适用于其他生态性的社会元素,如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等。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媒介生态文明通过改变人类认知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自然界、社会的长远发展,对于构建生态和谐的文明社会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文明发展与信息技术迭代的错位,媒介生态失衡现象日益凸显,如何采用文明方式构建媒介生态成为当前治理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态 媒介融合 社会生态环境 生态和谐 信息技术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广义概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