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 被引量:9
1
作者 邓杰 何建波 +7 位作者 汪雨婷 袁义志 郭鑫 黄斌 王心茹 杨虹莉 梅兰 邱丽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观察青少年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方法纳入31例青少年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与之相匹配的29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采集高分辨-T1WI;比较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以VBM分析观察...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观察青少年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方法纳入31例青少年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与之相匹配的29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采集高分辨-T1WI;比较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以VBM分析观察组间脑灰质体积的差异,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估抑郁症组上述脑区灰质体积改变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大于对照组(P<0.01)。相比对照组,抑郁症组左侧小脑后叶灰质体积缩小,左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及右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增大(簇水平P均<0.05,FWE校正)。抑郁症组左侧小脑后叶灰质体积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r=-0.276,P=0.039),左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及右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与HAMD-17评分均呈正相关(r=0.617、0.589、0.632,P均<0.01)。结论青少年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额叶、小脑及边缘系统存在灰质体积改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灰质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的超声、CT及DSA表现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勇军 刘书林 +4 位作者 杨林 翟昭华 缪南东 邓进 黄小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超声、CT和DSA的表现。方法对11例(12个CBT)分别进行超声、CT和DSA检查,分析其表现。结果CBT超声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实质性低回声肿块,内含丰富的小血管,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彩色多普勒可见丰富的肿瘤滋养血管...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超声、CT和DSA的表现。方法对11例(12个CBT)分别进行超声、CT和DSA检查,分析其表现。结果CBT超声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实质性低回声肿块,内含丰富的小血管,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彩色多普勒可见丰富的肿瘤滋养血管。CT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的类圆形肿块,平扫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其强化程度与颈部血管接近,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瘤体与颈部血管的关系。DSA显示肿瘤血供丰富,肿瘤染色明显,清晰显示瘤体与血管的关系,可以评估脑血管发育状况和代偿能力、颈动脉阻断后脑的耐受性。结论CBT具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超声、CT和DSA均可为准确诊断CBT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 被引量:37
3
作者 曾金光 张志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索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方法:选择141例经病理确诊为肝脏肿瘤并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患者资料,观察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肝脏肿瘤的不同表现及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观察CT增强扫描诊断... 目的:探索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方法:选择141例经病理确诊为肝脏肿瘤并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患者资料,观察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肝脏肿瘤的不同表现及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观察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脏肿瘤的敏感性。结果:CT平扫共发现病灶93例;多期增强扫描中动脉期发现141例,门静脉期发现112例,延时期发现108例。平扫与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相比,病灶检出率明显较低;在CT增强扫描下,大部分病灶呈典型征象,可以确诊。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血管瘤的灵敏度为88.9%,脓肿的灵敏度为71.4%,局灶结节性增生的灵敏度为83.3%,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1.6%,肝转移瘤灵敏度为97.8%,总准确率为88.7%。结论: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能较准确地鉴别肝脏肿瘤病变,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肝脏肿瘤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肺部CT扫描在肺结节筛查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亚斌 周围 +1 位作者 白琛 周成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9期52-54,共3页
目的 分析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肺部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扫描在肺结节筛查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127例行肺部CT扫描的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记录经病理检查及临床判断的肺结节良... 目的 分析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肺部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扫描在肺结节筛查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127例行肺部CT扫描的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记录经病理检查及临床判断的肺结节良恶性状况,分析基于AI技术CT扫描与专业医师CT扫描对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并由AI技术影像报告及2名专业医师确定真阳性结节,分别比较基于AI技术CT扫描与专业医师CT扫描对真阳性结节的检出情况。结果 127例患者中103倒(114个病灶)经病理检查确诊,24例(37个病灶)经临床治疗及随访确诊;基于AI技术CT扫描诊断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率为95.36%,Kappa值为0.905,完全一致;专业医师CT扫描诊断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率为96.03%,Kappa值为0.919,完全一致;AI技术及专业医师对良恶性肺结节均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127例患者共发现548个真阳性结节,基于AI技术CT扫描检出540个(98.54%),专业医师CT扫描检出255个(46.53%),基于AI技术CT扫描对真阳性结节的漏诊率明显低于专业医师(P<0.05),但误诊率明显高于专业医师(P<0.05)。专业医师CT扫描对不同直径真阳性结节检出率均低于基于AI技术CT扫描(P<0.05),对实性和磨玻璃真阳性结节检出率也低于基于AI技术CT扫描(P<0.05)。结论 基于AI技术CT扫描对肺结节筛查效果较好,虽然假阳性率偏高,但也能有效鉴别良恶性结节,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CT AI技术 筛查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性质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31
5
作者 周成香 刘亚斌 +3 位作者 查晓霞 赵林 苏红 李沁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3期2565-2568,共4页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与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应用高频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观察腋窝肿大淋巴结的声像图及血流情...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与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应用高频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观察腋窝肿大淋巴结的声像图及血流情况。结果:经二维超声发现,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的皮质多向心增厚(68.93%)、长短径比L/S多>2.0(70.58%)、多不融合(93.14%)、多无钙化斑(97.06%);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皮质多偏心增厚(68.48%)、长短径比L/S多<2.0(69.57%)、多融合(68.48%)、多有钙化斑(77.17%);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发现,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的血流信号分布多呈门型(63.17%),血流丰富程度多为Ⅱ级(54.35%);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信号分布多呈周边型(68.93%),血流丰富程度多为Ⅲ级(72.83%);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与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在内部回声、形态、血流分布特点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与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原文传递
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曾金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在CT和MRI中的影像特征及其比较价值,提升脊柱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经过利福平和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果和手术之后具有病理结果的30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观察脊柱...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在CT和MRI中的影像特征及其比较价值,提升脊柱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经过利福平和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果和手术之后具有病理结果的30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观察脊柱结核的CT和MRI影像征象。结果 2例颈椎结核,6例胸椎结核,7例胸腰椎结核,10例腰椎结核,3例腰骶椎结核,2例骶椎结核。脊柱结核在CT扫描表现为溶骨性、虫蚀状、碎骨片状骨质破坏并伴有硬化,椎管受累,冷脓肿的形成,椎间隙变窄等,其中椎旁软组织中可见砂粒样钙化;脊柱结核在MRI扫描表现为椎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间盘破坏,椎管受累等,其中破坏区周围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区。结论结合CT和MRI的在影像检查中各自存在的优越性,采用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全面呈现出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点,大大的提高了脊柱结核的确诊率,更易于脊柱结核和其他具有相似病症的疾病的区分,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回顾性分析 CT MRI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增强CT对轻度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7
作者 温晓玲 王丽 +3 位作者 宋晓琴 张志 朱晓芳 吴少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增强CT在轻度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轻度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增强多层螺旋CT异常征象,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35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炎症4例(11.4%),食管胃底静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增强CT在轻度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轻度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增强多层螺旋CT异常征象,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35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炎症4例(11.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7例(20.0%),胃癌3例(8.6%),胃间质瘤3例(8.6%),胃息肉1例(2.9%),结肠恶性肿瘤5例(14.2%),小肠间质瘤6例(17.1%),直肠癌2例(5.7%),肠道Crohn病3例(8.6%),空肠憩室合并出血1例(2.9%),均经消化道内镜、手术病理证实,CT检出病变部位准确率为100%,CT诊断符合率为97.1%。结论多层螺旋增强CT在轻度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对轻度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和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消化道出血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冉允宏 赖燕 +1 位作者 李明英 黄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均行MRI、DWI检查,观察纳入患者影像学表现,比较前列腺增生、...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均行MRI、DWI检查,观察纳入患者影像学表现,比较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ADC值、DWI信号强度、D值、f值,评估ADC联合DWI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相比,前列腺癌患者的ADC值、D值、f值明显低,DWI信号强度明显高(P<0.05);前列腺癌灶结节在T2WI上绝大多数边界不清、毛糙,且形态不规则,T2WI均匀低信号,未见不均匀信号;增生结节边界较清、光整,形态规则,T2WI呈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前列腺癌结节DWI呈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增生结节D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等或稍高信号;ADC联合DWI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准确率为高于DWI和ADC(P<0.05)。结论 ADC联合DWI可有效提高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两者联合应用可作为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ADC DWI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脓毒症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黄丹 王学东 +2 位作者 段钰萍 严海 黄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4期2733-2735,共3页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对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本院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治疗,对照组接...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对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本院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采用分光光度法监测其血清D-乳酸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对比两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及ARDS、MODS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RDS和MODS发生率分别为24.1%,17.2%,均低于对照组的38.9%,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D-乳酸及尿L/M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Ig G、Ig M、CD4+和CD4+/CD8+水平均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治疗脓毒性患能明显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提高,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脓毒症 肠粘膜 屏障功能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MRI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10
作者 唐芳 白琛 +2 位作者 杨茹 朱晓莺 王晓燕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2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技术对宫颈癌术前分期和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ⅠB-ⅡA期的患者采用广泛子宫全切术联合...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技术对宫颈癌术前分期和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ⅠB-ⅡA期的患者采用广泛子宫全切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4例ⅡB期和大于ⅡB期的患者采用开腹关键部位活检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活检术,将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确定为对宫颈癌的诊断金标准。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导MRI仪进行扫描,对盆腔进行常规性MRI平扫序列T1WI、T2WI和DWI,并注射Gd—DTPA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患者MRI检查分期、术前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学分期MRI资料及阴道受累、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和宫旁浸润情况,计算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前临床分期、MRI检查分期与术后病理学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学分期与MRI检查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临床分期与MRI检查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术后病理学分期作为对照,MRI检查分期的准确度为94.5%,而术前临床分期的准确度为75.8%。MRI诊断和术后病理学诊断对深肌层浸润、阴道受累、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检查对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分期,准确度较高,对阴道受累、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和宫旁浸润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可将其作为宫颈癌术前分期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宫颈癌 准确度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影像特征 被引量:16
11
作者 周成香 刘亚斌 罗渝昆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HN)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经病理诊断或其他增强影像学检查及随访证实的35例FNH患者共45枚病灶,均行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20例患者的20枚病灶进行了超声造影...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HN)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经病理诊断或其他增强影像学检查及随访证实的35例FNH患者共45枚病灶,均行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20例患者的20枚病灶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二维灰阶超声表现主要为肝内低回声或偏低回声局灶性病灶(88.9%),而且界限显示欠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3枚(95.6%)显示病灶内的血流信号,37枚(86.0%)可见连续条状血流信号,25枚(67.6%)表现为"轮辐状";超声造影检查动脉早期20枚病灶均表现为整体高增强,其中14枚(70%)表现为轮辐状增强,门脉期11枚(55%)病灶中央或偏心部位出现无增强瘢痕的征象;延迟期15枚(75%)表现为等增强,4枚(20%)表现为高增强,1枚(5%)表现为低增强。结论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可检测出典型病灶的部分特征,但都无法检测FNH的微血管灌注情况,而超声造影可检测到病灶动脉早期、门脉期、延迟期显著的病变特征,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肝脏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3DCRT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白琛 唐芳 +2 位作者 骆伟 黄昊 吴少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1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原发性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2年8月间于笔者医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利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原发性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2年8月间于笔者医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3DCRT组(联合组)和单独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组(单独组),每组各4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水平。结果单独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40.00%(16/40),明显低于联合组的72.50%(29/40,x^2=8.548,P=0.003);而且,联合组的疾病控制率为97.50%(39/40)也显著高于单独组的82.50%(33/40,x^2=5.000,P=0.025);但是,单独组和联合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1,P=0.431);另外,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5.1个月,明显长于单独组患者的12.3个月(x^2=4.716,P=0.030);尽管治疗结束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CA125和CA129—9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联合组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单独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3DCRT治疗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 三维适形放疗 原发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常规MRI联合DWI在腹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富碧 杨茹 +3 位作者 杜勇 杨汉丰 李杨 郑后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DWI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的MRI图像,并分成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各种淋巴结病变MRI表现,并评价常规MRI、DWI和常规MRI联合DWI的...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DWI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的MRI图像,并分成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各种淋巴结病变MRI表现,并评价常规MRI、DWI和常规MRI联合DWI的定性诊断价值。同时,测量并比较良性淋巴结组与恶性淋巴结组的ADC值。结果:良性组囊变发生率(64%)低于恶性组(78.3%)(P>0.05)。良性组环形强化发生率为(16%)低于恶性组(47.8%)(P<0.05)。恶性组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055±0.189(×10-3mm2/s),良性组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685±0.303(×10-3 mm2/s),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DWI、常规MRI联合DWI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9%(61/71)、69%(49/71)、94.4%(6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联合DWI对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ADC值可能是一种淋巴结定性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淋巴结 腹部
下载PDF
瘤周水肿区扩散张量成像定量参数在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龚军伟 罗天友 +3 位作者 吴少平 张竹 程润田 蒋佩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89,93,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瘤周水肿区近、中、远不同区域扩散张量成像(DTI)中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值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鉴别诊断胶质瘤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例胶质瘤患者的DTI资料,其中高级别组30例,低级别... 目的探讨胶质瘤瘤周水肿区近、中、远不同区域扩散张量成像(DTI)中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值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鉴别诊断胶质瘤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例胶质瘤患者的DTI资料,其中高级别组30例,低级别组18例。取轴位水肿径线最大层面,测量瘤周水肿区近、中、远不同区域FA值和ADC值及对侧半球镜像正常白质区的FA值和ADC值,然后计算瘤周水肿区不同区域rFA值(rFA1、rFA2、rFA3)和rADC值(rADC1、rADC2、rADC3),比较其变化情况及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的差异。结果高级别组胶质瘤瘤周水肿区rFA1、rFA2、rFA3低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胶质瘤瘤周水肿区rADC1、rADC2、rADC3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FA1、rFA2、rFA3、rADC1、rADC2和rADC3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2、0.893、0.854、0.743、0.761、0.694,rFA1与rFA2、rFA3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2与rFA3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DC1、rADC2和rADC3的ROC曲线下面积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A1或rFA2与rADC1、rADC2、rADC3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3与rADC1、rADC2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周水肿区近、中、远不同区域DTI定量参数rFA值和rADC值鉴别诊断胶质瘤高、低级别均有一定的价值,但rFA值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rAD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人工智能CT定量参数预测肺腺癌磨玻璃结节的侵袭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围 胡富碧 +2 位作者 刘亚斌 朱静 吴少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CT特征定量参数分析预判其病理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GGN54枚,按照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浸润性腺癌组(n=21)和浸润性腺癌组(n=3...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CT特征定量参数分析预判其病理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GGN54枚,按照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浸润性腺癌组(n=21)和浸润性腺癌组(n=33),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项定量参数预测肺腺癌浸润性的诊断效能。将其原始数据导入人工智能软件工作站,记录其定量特征参数值。结果两组在平均CT值、3D长径、最大面面积、表面积及体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定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T值、3D长径、最大面面积、表面积及体积判断是否为浸润性腺癌组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76.73 Hu、10.35 mm、79.78 mm2、365.22 mm2、641.7 mm3。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CT定量参数对GGN样肺腺癌侵袭性的预判具有一定价值,平均CT值、3D长径、体积、最大面面积及表面积可作为有效的影像学预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磨玻璃结节 肺腺癌 侵袭性
下载PDF
血清TK1、PCT、IL-6水平在AE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潘彬 孙建 +1 位作者 郑鹏城 雷雨涵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121-1124,112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胸苷激酶1(TK1)、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不同分为稳... 目的探究血清胸苷激酶1(TK1)、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不同分为稳定组(n=40)和AECOPD组(n=58),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TK1、PCT、IL-6水平,依据AECOPD患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比较两亚组血清TK1、PCT、IL-6水平,分析血清TK1、PCT、IL-6水平与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TK1、PCT、IL-6水平在AECOP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AECOPD组血清TK1、PCT、IL-6水平较稳定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TK1、PCT、IL-6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随AE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增加,血清TK1、PCT、IL-6水平依次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TK1、PCT、IL-6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性较三者单一检测得以提高。结论血清TK1、PCT、IL-6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AECOPD诊断价值,且三者联合检测在AECOPD患者感染状况、肺功能评估中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TK1 PCT IL-6 AECOPD
下载PDF
激素联合脂多糖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兔的技术改良 被引量:11
17
作者 喻钧伦 罗天友 +2 位作者 吴少平 唐曦 肖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129-3133,共5页
背景:兔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因与病理机制研究最常使用的实验模型动物,该建模技术的完善与创新研究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目的:改良激素联合脂多糖建立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的技术,验证其降低兔死亡率、保证建模成功... 背景:兔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因与病理机制研究最常使用的实验模型动物,该建模技术的完善与创新研究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目的:改良激素联合脂多糖建立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的技术,验证其降低兔死亡率、保证建模成功率等方面的效果。方法: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改良组(n=18),采用不同方法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改良组兔左侧臀肌注射青霉素钠5.0 mg/kg、硫酸阿米卡星1.63×104U/kg,24 h后右侧臀肌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0 mg/kg,48 h后耳缘静脉注射脂多糖5.0μg/kg,之后每间隔24 h左右侧臀肌交替注射醋酸泼尼松20 mg/kg各1次,期间连续2周腹腔注射青霉素钠5.0 mg/kg、硫酸阿米卡星1.63×104U/kg。对照组通过兔耳缘静脉注射脂多糖10μg/kg,之后每间隔24 h肌注醋酸泼尼松龙20 mg/kg,共3次,每周1次肌注青霉素钠20×104U/只。结果与结论:两组兔均成功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兔造模后死亡率明显降低,股骨头骨陷窝及骨坏死明显。提示新改良的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建立方法可有效减轻了臀肌注射局部的损伤程度,能保证造模成功率,显著降低了兔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股骨头缺血坏死 脂多糖 内毒素 醋酸泼尼松龙 空骨陷窝 成功率 死亡率
下载PDF
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神经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昊 刘亚斌 +2 位作者 白琛 何明杰 黄蓉飞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1. 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神经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神经胶质瘤60例临床资料,根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分为低分级组19例,高分级组41例。纳... 目的探讨1. 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神经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神经胶质瘤60例临床资料,根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分为低分级组19例,高分级组41例。纳入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测定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r ADC值,比较不同病理分级脑神经胶质瘤ADC值、r ADC值,分析肿瘤ADC值与病理分级关系,并绘制ROC曲线分析ADC值对脑神经胶质瘤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低分级组ADC、r ADC值均高于高分级组(P <0. 05)。脑神经胶质瘤ADC值、r ADC值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 722、-0. 731,P <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对脑神经胶质瘤分级诊断的最佳界值为1. 13×10^(-3)mm^2/s,敏感度为94. 36%,特异度为95. 72%。结论 DWI量化参数ADC在低分级、高分级脑神经胶质瘤中有着显著差异,对脑神经胶质瘤病理分级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病理分级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增强CT瘤内动脉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和低分化肝细胞癌的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4期74-76,83,共4页
目的分析增强CT瘤内动脉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经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癌(n=40)、低分化肝细胞癌患者(n=50)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动态增强CT扫描且影像学资料完... 目的分析增强CT瘤内动脉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经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癌(n=40)、低分化肝细胞癌患者(n=50)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动态增强CT扫描且影像学资料完整,分析增强CT扫描在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ICC患者CT平扫及增强扫描以分叶征(77.5%)、肝内胆管扩张(72.5%)、动脉期肿瘤内肝动脉(47.5%)、环形强化(57.5%)、延迟强化(60.0%)等征象多见,所占比例均高于p-HCC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肝动脉、对比剂迅速廓清、分叶征、肝内胆管扩张、动脉期环形强化、延迟强化等征象均为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重要CT征象,是两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 CT 鉴别
下载PDF
基于AI对肺小结节CT图像层厚与结节特征的检出效能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围 胡富碧 +2 位作者 刘亚斌 李书平 吴少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对肺小结节的CT检出效能,并观察不同图像层厚与结节特征对其检出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部CT平扫检查200例,导入人工智能软件工作站中,根据不同CT图像层厚、结节类型、结节大小以及...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对肺小结节的CT检出效能,并观察不同图像层厚与结节特征对其检出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部CT平扫检查200例,导入人工智能软件工作站中,根据不同CT图像层厚、结节类型、结节大小以及机型,分别记录AI与医师对结节的检出情况,比较其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以及检出时间,并比较AI及医师的检出情况。结果AI在厚层(5 mm)与薄层(1.5 mm)对于pGGN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在厚层对于mGGN的检出高于薄层(t=2.282,P=0.025);AI在薄层对于SN的检出明显高于厚层(t=-10.377,P<0.001),AI在薄层对pGGN、mGGN及SN检出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厚层,经统计学分析分别为,t=-4.823,P<0.001,t=-4.048,P<0.001,t=-10.186,P<0.001。AI在64排CT机型及16排CT机型中共检出肺小结节分别为491、627枚,t=-0.428,P=0.427,P>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扫描层厚越厚,基于深度学习的AI对肺小结节检出的漏诊率越高,CT扫描层厚越薄,AI对肺小结节的检出越有利,但其假阳性率和检出时间也随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人工智能 检出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