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术后不同剂量鼻腔冲洗液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余明霞 王高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究内镜术后不同剂量鼻腔冲洗液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慢性鼻窦炎患者108例,内镜手术后使用500 ml鼻腔冲洗液的患者设为大剂量组(n=56),内镜手术后使用250 ml鼻腔冲洗... 目的探究内镜术后不同剂量鼻腔冲洗液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慢性鼻窦炎患者108例,内镜手术后使用500 ml鼻腔冲洗液的患者设为大剂量组(n=56),内镜手术后使用250 ml鼻腔冲洗液的患者设为小剂量组(n=52),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持续随访。探究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差异,评估两组患者嗅觉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鼻黏膜纤毛运输功能差异。结果大剂量组患者完全控制率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hs-CRP、IL-4、IL-6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识别阈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大剂量组均低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鼻腔纤毛传输速率均较治疗前上升,且大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大剂量鼻腔冲洗液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更好,更有利于患者嗅觉功能恢复,对降低血清炎症因子、促进鼻黏膜纤毛运输功能恢复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冲洗液 剂量 慢性鼻窦炎 嗅觉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联合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2
作者 田翠玲 连刚 +1 位作者 李维 涂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87-790,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益生菌联合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行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 目的:探讨复合益生菌联合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行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鼻塞、鼻痒、喷嚏及流涕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粪便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含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的基础上联合复合益生菌有利于提升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肠道菌群、免疫调节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氯雷他定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过敏性鼻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外周血EOS、NLR联合检测诊断慢性鼻-鼻窦炎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连刚 涂静 雷小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7期962-96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联合检测诊断慢性鼻-鼻窦炎(CRS)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80例CRS患者纳入CRS组,按照患者手术以后病理检测组织内EOS的计数水平...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联合检测诊断慢性鼻-鼻窦炎(CRS)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80例CRS患者纳入CRS组,按照患者手术以后病理检测组织内EOS的计数水平来分型分为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组(ECRS组,n=59)与非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组(NECRS组,n=21)两个亚组,同时筛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EOS、NLR检测,比较不同组别EOS、NLR水平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EOS、NLR及其两者联合对ECRS的诊断价值。结果CRS组外周血EOS、NL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EOS、NLR水平联合检测在CRS疾病诊断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高于单独EOS、NLR水平诊断曲线下面积0.834、0.810(P<0.05);ECRS组外周血EOS水平高于NECRS组(P<0.05);ECRS组与NECRS组NLR水平比较(P>0.05);以外周血EOS水平为0.27×10^(9)/L作为截点值,其对于ECRS与NECRS两种病理类型CRS鉴别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结论CRS患者外周血EOS、NLR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CRS疾病诊断价值,ECRS患者外周血EOS水平高于NECRS患者,但两种不同病理分型患者外周血NLR水平无明显差异,临床CRS分型的区分可依据外周血EOS水平来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联合检测 慢性鼻-鼻窦炎
下载PDF
血清IgE、IL-10、TNF-α水平在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定松 马善春 +2 位作者 雷小平 连刚 梁雪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3例SOM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 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3例SOM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87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程、治疗前后SOM患儿血清IgE、IL-10、TNF-α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对于SOM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IgE、IL-10、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E、IL-10、TNF-α水平三者联合诊断SOM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患儿血清IgE、IL-10、TNF-α水平比较:急性<亚急性<慢性(P<0.05);血清IgE、IL-10、TNF-α水平均与疾病病程呈正相关(P<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患儿IgE、IL-10、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IgE、IL-10、TNF-α水平在SOM患儿中血液中呈高表达,其水平变化与患儿病情进展、转归情况关系密切,临床检测血清血清IgE、IL-10、TNF-α水平可为儿童SOM的诊断、病情评估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E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分泌性中耳炎 诊断 病情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