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渝地区气候与物候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炳赟 范广洲 +4 位作者 董一平 华维 周定文 朱丽华 张琪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4-681,共8页
利用川渝地区44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和2个物候观测站的物候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与物候变化特征:最近10 a年均温度比前30多a高0.68℃,年均降水量基本无变化。低温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低温天数、低温积温绝对值都在减少。日均最高温... 利用川渝地区44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和2个物候观测站的物候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与物候变化特征:最近10 a年均温度比前30多a高0.68℃,年均降水量基本无变化。低温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低温天数、低温积温绝对值都在减少。日均最高温度在高原南部、西南山地减少,其它地区都增加;日均最低温度都在增暖。降水在四川盆地下降,在重庆西部、川西高原增加。降水日数在高原西部增加,其它地区都下降。春始期仁寿略微推迟,北碚微弱提前;秋始期都推迟。展叶期的杏树、刺槐、水杉、紫荆、梧桐推迟,紫藤、毛桃提前。落叶期仁寿刺槐提前,北碚的植物全部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物候 季节起始期 川渝地区
下载PDF
热带对流活动对川渝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董一平 陈权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29-6332,6440,共5页
利用1974~2008年川渝地区22站月平均降水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OLR资料,通过SVD方法,分析研究了川渝地区夏季降水与春季、夏季热带OLR场的关系,并通过相关分析方法、合成分析方法从高度场、风场等方面分析了热带对流活动... 利用1974~2008年川渝地区22站月平均降水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OLR资料,通过SVD方法,分析研究了川渝地区夏季降水与春季、夏季热带OLR场的关系,并通过相关分析方法、合成分析方法从高度场、风场等方面分析了热带对流活动对川渝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带对流活动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夏季热带对流活动强(弱),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少);当春季经纬度75°~110°E、25°~10°S区域的OLR偏低(偏高),表明这一地区对流活动强(弱),夏季川渝地区降水将偏多(偏少),南印度洋春季热带对流活动的强弱对川渝地区夏季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若夏季经纬度85°~120°E、15°~5°N区域OLR偏低(高),这一地区对流活动强(弱),夏季川渝地区降水将偏多(少)。热带对流活动异常引起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强(弱)热带对流活动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东),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西),自南海进入中国的水汽输送偏强(弱),经向环流偏强(弱),有更多的暖湿空气自热带地区输入到川渝地区,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对流 夏季降水 川渝地区
下载PDF
平流层极涡变化与我国冬季气温、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光明 陈权亮 +1 位作者 朱克云 范广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1-1006,共6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1-2010年逐月环流指数资料,分析了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面积指数和中心强度指数的相关关系,并通过极涡强度指数的变化讨论了冬季北半球极涡强度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极涡强度指数与面积指数和中心强...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1-2010年逐月环流指数资料,分析了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面积指数和中心强度指数的相关关系,并通过极涡强度指数的变化讨论了冬季北半球极涡强度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极涡强度指数与面积指数和中心强度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更好地反映冬季极涡强度的变化特征;冬季极涡存在准13年的年代际振荡周期,准5年的年际振荡周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较为明显。结合气温、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探讨了极涡强、弱不同年份我国冬季气温、降水和大气环流形势的变化。相对极涡弱值年而言,极涡强值年我国北方地区、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气温偏高,西南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偏低,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的气温变化不明显;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偏多,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降水偏多最为明显,北方地区的降水略有减少;500hPa高度场上高纬度地区的位势高度降低,中高纬度的位势高度升高,冷空气向极地聚集,东亚大槽减弱,我国东北和东部地区的气温偏高;同时东亚冬季风减弱,湿空气向我国内陆输送,长江流域和我国南方地区的降水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极涡 北极涛动 气温 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