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芍止痒颗粒成型工艺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志烨 杨明 +3 位作者 韩丽 刘李梅 钱枚 邹文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42-1946,共5页
目的研究乌芍止痒颗粒(何首乌、白鲜皮、赤芍、醋延胡索等)的制备工艺及最优处方,并对最佳成型颗粒的物理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制粒情况为指标,对润湿剂种类、润湿剂用量和搅拌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和制粒情况... 目的研究乌芍止痒颗粒(何首乌、白鲜皮、赤芍、醋延胡索等)的制备工艺及最优处方,并对最佳成型颗粒的物理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制粒情况为指标,对润湿剂种类、润湿剂用量和搅拌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和制粒情况为指标,对填充剂种类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吸湿率为指标,D-最优混料设计对填充剂最优配比进行考察。再对最佳成型颗粒进行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溶化性、颗粒粒度测定。结果乌芍止痒颗粒最佳成型工艺为以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0.335∶0.360∶0.305)为填充剂,干膏粉与填充剂按1∶1比例混匀,以干膏粉用量0.2倍的70%乙醇为润湿剂,搅拌30 s后制粒。最佳成型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9%,流动性、溶化性以及颗粒粒度均合格。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芍止痒颗粒 止痒剂 成型工艺 单因素试验 D-最优混料设计
下载PDF
川贝母栽培品瓦布贝母与松贝母的总生物碱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培培 周勤梅 +3 位作者 秦波 姚志昂 彭成 郭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建立瓦布贝母与松贝母的总生物碱定量比较研究方法。方法:以贝母素甲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瓦布贝母的栽培品、野生品和松贝中总生物碱进行定量比较研究。结果: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瓦布贝母栽培品中总生物碱含量最高,野生品... 目的:建立瓦布贝母与松贝母的总生物碱定量比较研究方法。方法:以贝母素甲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瓦布贝母的栽培品、野生品和松贝中总生物碱进行定量比较研究。结果: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瓦布贝母栽培品中总生物碱含量最高,野生品次之,松贝中总生物碱含量相对较少。结论:为瓦布贝母栽培品作为扩大贝母类珍贵中药材的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布贝母 酸性染料比色法 总生物碱
下载PDF
橘核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罗静 何中燕 +2 位作者 裴瑾 康亚兰 刘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9-421,共3页
目的:建立橘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kma C18,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2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 目的:建立橘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kma C18,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2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8个批次的橘核进行分析,计算18批样品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并采用类平均法为聚类方法对样品进行归类。结果:橘核药材的指纹图谱共包含有11个共有峰,其中9号峰为柠檬苦素。18个批次橘核药材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0.9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市售橘核样品和自采橘核样品归为两类,表明采集方式对橘核药材各成分的含量有影响。结论:该研究方法和所获得的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可作为橘核药材的鉴定和质量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核 质量控制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川产道地药材川牛膝产地变迁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维 裴瑾 +2 位作者 杨梅 张祎楠 王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25-1628,共4页
以川产道地药材川牛膝Cyathulae Radix为分析对象,对其道地产地变化原因进行探讨。川牛膝为著名川产道地药材之一,传统道地产区为四川天全,目前主产区变为宝兴、金口河、兴隆、红椿、恩施等地。通过查询资料,实地走访川牛膝的主产地,调... 以川产道地药材川牛膝Cyathulae Radix为分析对象,对其道地产地变化原因进行探讨。川牛膝为著名川产道地药材之一,传统道地产区为四川天全,目前主产区变为宝兴、金口河、兴隆、红椿、恩施等地。通过查询资料,实地走访川牛膝的主产地,调查产地资源、环境、栽培现状,从自然环境、人工干预、经济效益3个方面分析川牛膝主产地发生变化的原因,为川牛膝资源持续利用,道地药材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地药材 川牛膝 产地变迁 自然环境 人工干预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郁金微细粉碎工艺及其微细粉的粉体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郝月莆 秦春凤 +2 位作者 向孙敏 杨安东 逯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85-2189,共5页
目的:对郁金微细粉碎工艺及粉碎过后的郁金微细粉的粉体学性质进行研究分析,为郁金作为中药制剂原料药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d50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优选郁金的微细粉碎工艺,并通过微细粉碎前后外观性状、红外光谱、流动性、吸湿性等方... 目的:对郁金微细粉碎工艺及粉碎过后的郁金微细粉的粉体学性质进行研究分析,为郁金作为中药制剂原料药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d50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优选郁金的微细粉碎工艺,并通过微细粉碎前后外观性状、红外光谱、流动性、吸湿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评价不同粒径郁金粉体的粉体学性质。结果:根据正交设计结果优选出了最佳微细粉碎工艺,即投料量为1 200 g、含水量为5.5%、粉碎时间为40 min;郁金超微前后粉末的粉体学性质对比结果显示,随粒径变小,郁金粉体逐渐出现团聚现象,颗粒感消失,颜色变浅,粉末细腻,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未发生改变,流动性降低,平衡吸湿量增加,吸湿初始速度增大,但吸湿加速度降低,吸湿性略增强。结论:郁金微细粉碎工艺简便,可靠,粒径小,可行性高,可用于郁金的微细粉碎,综合评价优选微细粉四为较优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 微细粉碎 正交设计 粉体学性质 吸湿率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参方中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2
6
作者 张超 韩丽 +3 位作者 杨秀梅 张喻娟 张芳 杨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使用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参方(苦参和荆芥)中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对提取的影响,筛选挥发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实... 目的使用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参方(苦参和荆芥)中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对提取的影响,筛选挥发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实验数据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输入,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优化。结果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加入12倍量水,浸泡1 h,水蒸汽蒸馏提取6 h,检验样本的网络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结论 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不需要增加试验次数,就能分析苦参方中荆芥挥发油提取因素变化规律和寻找最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挥发油 提取 BP神经网络 正交试验 优化
下载PDF
粒子设计对口腔溃疡散粉体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定堃 秦春凤 +4 位作者 韩丽 林俊芝 王念明 郭治平 杨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4-340,共7页
目的:采用粒子设计技术制备口腔溃疡散,并与常规粉碎、超微粉碎比较对口腔溃疡散粉体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制备口腔溃疡散,从外观性状、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接触角、微观形貌特征、冰片稳定性评价3种散剂粉... 目的:采用粒子设计技术制备口腔溃疡散,并与常规粉碎、超微粉碎比较对口腔溃疡散粉体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制备口腔溃疡散,从外观性状、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接触角、微观形貌特征、冰片稳定性评价3种散剂粉体学性质的差异。结果:与普通散剂比较,超微散与粒子设计散在外观性状上颜色均匀性提高,酸涩味降低,粒子设计散几乎闻不到冰片的气味;粒径分布明显小于普通散(P<0.01),但超微散与粒子设计散粒径分布相当;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均明显大于普通散(P<0.01),超微散最大;接触角明显大于普通散(P<0.01),粒子设计散最大;普通散表面较为光滑,有较少小粒子松散附着,超微散表面被小粒子部分包覆,粒子设计散表面几乎完全被微粒包覆,三者在微观形貌及表面附着上存在差异;经过10 d的加速稳定性试验,普通散、超微散、粒子设计散分别损失冰片90.13%,66.48%,40.57%,粒子设计散的稳定性最高,其次为超微散,普通散最低。结论:制备工艺可通过改变散剂微观结构形态,影响散剂的粉体学性质;通过粒子设计技术调控微观结构的形成,可以实现散剂宏观性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散 常规粉碎 超微粉碎 粒子设计 粉体学性质
原文传递
红花黄酮类成分与其色度值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徐红霞 吴沂芸 +2 位作者 裴瑾 陈江 吴清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初步探究不同产地红花中黄酮类成分含量与测色计所得红花颜色指数L*、a*、b*值间的关系,为红花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测色计测得红花样本的粉末色度值,并利用HPLC法检测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槲皮素、柚皮... 目的:初步探究不同产地红花中黄酮类成分含量与测色计所得红花颜色指数L*、a*、b*值间的关系,为红花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测色计测得红花样本的粉末色度值,并利用HPLC法检测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槲皮素、柚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对二者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测色计测定的色度值可用来反映红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与HSYA呈显著正相关,但无法直观反映槲皮素、柚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内蒙古、云南、甘肃的红花样品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其次主要集中于新疆塔城地区,而新疆伊犁霍城县和察布查尔县的红花样品黄酮类成分含量较低。结论:颜色指数可作为评价红花药材质量的指标,颜色红亮黄丝较少的红花其HSYA的含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黄酮类成分 测色计 色度
下载PDF
西红花色泽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胡静 唐小慧 +4 位作者 饶桦静 裴瑾 姜翼 陈江 吴清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18-1922,共5页
目的:初步探究不同产地西红花颜色与其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西红花粉末及浸水液的色度值L~*、a~*、b~*,HPLC法测定其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量,通过数理统计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 目的:初步探究不同产地西红花颜色与其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西红花粉末及浸水液的色度值L~*、a~*、b~*,HPLC法测定其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量,通过数理统计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粉末色度值与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量以及西红花苷-Ⅰ、Ⅱ总含量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浸水液色度值除a~*与西红花-Ⅰ具显著相关性外,与其他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色度值可作为评价西红花药材质量的指标,色泽越红亮的西红花其苷类成分含量越高,质量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色度值 西红花苷-Ⅰ 西红花苷-Ⅱ 相关性
下载PDF
分散片常用辅料粉体学参数的测定及微粉硅胶对中药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韩丽 张定堃 +3 位作者 秦春凤 李剑 杨秀梅 杨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44-849,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分散片辅料微晶纤维素(MCC)、交联聚维酮(PVPP)、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羧甲基淀粉钠(CMS-Na)、微粉硅胶的性质以及微粉硅胶对中药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微观形态、休止角... 目的:研究中药分散片辅料微晶纤维素(MCC)、交联聚维酮(PVPP)、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羧甲基淀粉钠(CMS-Na)、微粉硅胶的性质以及微粉硅胶对中药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微观形态、休止角、密度及溶胀性等粉体学参数掌握辅料的个性特征;通过微粉硅胶配伍前后辅料崩解性能的变化以及微粉硅胶不同加入方式对4种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证明微粉硅胶研磨改性缩短分散片崩解时间的普适性。结果:CMS-Na为表面光滑的规则球状颗粒,粒径与比表面积小,流动性与填充性较好,可压性较差;PVPP为多孔不规则团块状,比表面积与微孔面积大,吸附性与可压性好,流动性与填充性差。L-HPC与MCC形状不规则,可压性好,流动性与填充性一般。微粉硅胶呈多孔球状结构,粒径很小,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极大。配伍低剂量微粉硅胶后,各种辅料的崩解时间明显缩短;当微粉硅胶作为填充剂加入时,分散片崩解时间变化规律不一致,当微粉硅胶作为改性剂加入时,4种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均缩短,且明显小于原处方及作为填充剂加入。结论:通过微粉硅胶研磨改性,能使提取物的比表面积增大、润湿性及吸水性增强,形成利于崩解的微环境,显著降低崩解时间;且这种效应不是通过调整辅料用量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分散片 辅料性质 微粉硅胶 崩解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美洲大蠊油脂GC-MS分析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梅明 李楠 +3 位作者 邹俊波 黄晶 李晨晨 杨明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4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处理美洲大蠊油脂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美洲大蠊成虫油脂样品经不同处理后制得各供试品,通过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供... 目的分析不同处理美洲大蠊油脂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美洲大蠊成虫油脂样品经不同处理后制得各供试品,通过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供试品中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确定美洲大蠊油脂GC-MS分析较优处理方法。结果美洲大蠊非甲酯处理分离和鉴定出13种成分;酸甲酯化处理分离和鉴定出27种成分;碱甲酯化处理分离和鉴定出42种成分。此三种处理方法分离和鉴定出来的化合物均以烷烃类和脂肪酸酯类化合物为主,但在种类与相对含量上有较大差别。结论美洲大蠊油脂化合物含多种化合物,其中以烷烃类和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为主。美洲大蠊油脂GC-MS分析先进行甲酯化处理能明显优化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超临界CO2 萃取 油脂化合物 GC-MS
下载PDF
小金丸中制草乌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任桂林 韩丽 +5 位作者 王小平 梅明 何婧 唐宜轩 张定堃 杨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23-126,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厂家及批号小金丸中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为该制剂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小金丸中制草乌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乙腈...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厂家及批号小金丸中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为该制剂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小金丸中制草乌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乙腈-20 mmol·L-1磷酸二氢钠(用三乙胺调节pH 6.5)(47∶53),检测波长235 nm.比较4个厂家生产的8批样品中3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结果:3种生物碱类成分线性范围均为4-60 mg·L-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2%,101.79%,102.13%.3种单酯型生物碱总质量分数最高达214.718 μg·g-1,最低值18.452 μg·g-1.结论:不同厂家和同一厂家不同批次样品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原材料质量、制剂工艺及生产设备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草乌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苯甲酰乌头原碱 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小金丸
原文传递
橘核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积累与功能基因表达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黎 罗静 +3 位作者 裴瑾 王倩 吴沂芸 焦梅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5-350,共6页
目的研究橘核传统药用品种大红袍Citrus reticulata‘Dahongpao’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机制与转运规律。方法利用UPLC法测定橘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茎、叶、果皮及种子中的柠檬苦素、诺米林、黄柏酮等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量,采用灰... 目的研究橘核传统药用品种大红袍Citrus reticulata‘Dahongpao’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机制与转运规律。方法利用UPLC法测定橘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茎、叶、果皮及种子中的柠檬苦素、诺米林、黄柏酮等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量,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与克隆获得的角鲨烯合成酶基因(ss)、角鲨烯环氧酶基因(se)、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lgt)表达量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不同器官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在种子中得到最大积累;不同器官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积累与ss、se、lgt基因表达均有较大的关联,但在种子中柠檬苦素的积累与ss、se、lgt基因表达最密切,其中ss基因表达对柠檬苦素、诺米林、黄柏酮的积累贡献最大。结论本实验为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合成机制与转运规律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核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 功能基因 灰色关联度分析 角鲨烯合成酶基因 角鲨烯环氧酶基因 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
原文传递
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代谢合成途径及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黎 胡静 +3 位作者 赵宏光 杨盛 张宝兴 高巧妮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年第5期38-41,共4页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中的一类天然烃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备受研究者关注。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有2条合成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和5-磷酸脱氧木酮糖/2C-甲基4-磷酸-4-D-赤藓糖醇途径。...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中的一类天然烃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备受研究者关注。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有2条合成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和5-磷酸脱氧木酮糖/2C-甲基4-磷酸-4-D-赤藓糖醇途径。2条途径中存在一系列调控萜类化合物结构和功能的基因。笔者等对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代谢合成途径及功能基因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用萜类化合物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萜类化合物 代谢合成途径 功能基因
下载PDF
苦参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稳定性及减压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梅明 伍振峰 +2 位作者 韩丽 张定堃 杨明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考察苦参中有效成分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稳定性,并对苦参的减压水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在混合对照品溶液及苦参饮片减压提取供试品中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 目的考察苦参中有效成分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稳定性,并对苦参的减压水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在混合对照品溶液及苦参饮片减压提取供试品中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苦参减压水提工艺条件。结果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单体混合溶液及苦参减压提取供试品在不同温度下含量变化微小。苦参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会影响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总量和比值;苦参减压水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h,提取次数为3次,液料比为8:1。结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单体稳定性良好,但苦参饮片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其它成分的影响,氧化苦参碱会向苦参碱转化。减压提取适合此类中药材的提取,苦参减压水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其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稳定性 减压提取 正交设计
下载PDF
苦参生物总碱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莹 向孙敏 +2 位作者 王淼 谢兴亮 韩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34-1636,共3页
目的研究苦参生物总碱的纯化工艺。方法使用大孔吸附树脂,以生物总碱,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指标,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结果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最佳工艺:pH=10.0,径高比为1∶3,用1.5BV水以2BV/h流速洗涤... 目的研究苦参生物总碱的纯化工艺。方法使用大孔吸附树脂,以生物总碱,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指标,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结果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最佳工艺:pH=10.0,径高比为1∶3,用1.5BV水以2BV/h流速洗涤杂质,再用6BV 50%乙醇以2BV/h洗脱有效成分。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苦参总碱含量提高了10.3倍,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提高了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纯化工艺 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减压水提工艺中真空度的影响因素考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娟 杨秀梅 +3 位作者 张定堃 韩丽 伍振峰 杨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减压水提取工艺中沸点与真空度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药材加入量对真空度及摩尔汽化热的影响。方法:采用理论计算和减压试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不同沸点下真空度,计算该体系饱和蒸汽压值和平均摩尔汽化热。结果:纯溶剂真空度... 目的:研究减压水提取工艺中沸点与真空度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药材加入量对真空度及摩尔汽化热的影响。方法:采用理论计算和减压试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不同沸点下真空度,计算该体系饱和蒸汽压值和平均摩尔汽化热。结果:纯溶剂真空度实测值较理论值有变化;加入药材后真空度实测值较纯溶剂真空度实测值偏小,平均摩尔汽化热实测值较纯溶剂实测值小;药材加入量对真空度实测值无显著影响。结论:加入药材对水减压提取工艺中真空度的控制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提取 沸点 真空度 平均摩尔汽化热
原文传递
苦参常压提取与减压提取的工艺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梅明 伍振峰 +2 位作者 韩丽 张定堃 杨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6-19,共4页
目的:比较苦参常压与减压提取效果,为苦参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检测波长220 nm。以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质量分数及比值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 目的:比较苦参常压与减压提取效果,为苦参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检测波长220 nm。以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质量分数及比值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苦参常压与减压提取工艺条件并比较二者的提取效果。结果:最佳常压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质量分数及比值分别为1.19%和0.430。最佳减压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于70℃提取3次,每次1 h;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质量分数及比值分别为1.18%和0.079。结论:苦参减压、常压提取时,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总质量分数无明显差别,但二者比值差异较大,提示减压提取可降低苦参提取物的毒性,该工艺可推广于苦参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常压提取法 减压提取法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原文传递
乙醇减压提取工艺中真空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娟 杨秀梅 +3 位作者 张定堃 韩丽 伍振峰 杨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5-427,共3页
目的研究减压提取时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沸点、真空度的相关性及药材不同质地、不同加入量对真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理论计算和减压实验测定结合方法,获取不同沸点下和真空度的理论值及实测值。结果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积分数乙醇纯溶剂真空... 目的研究减压提取时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沸点、真空度的相关性及药材不同质地、不同加入量对真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理论计算和减压实验测定结合方法,获取不同沸点下和真空度的理论值及实测值。结果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积分数乙醇纯溶剂真空度实测值较理论值小;加入药材后真空度实测值比纯溶剂真空度实测值偏小;药材质地与加入量对真空度实测值无显著影响。结论药材的加入对乙醇减压提取真空度控制不会发生实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 乙醇 真空度 沸点
下载PDF
苦参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易远红 郝月莆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19期1772-1774,共3页
目的:建立苦参生物碱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NH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乙醇(8∶1,V/V)-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评价... 目的:建立苦参生物碱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NH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乙醇(8∶1,V/V)-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评价系统》(2004A版)对3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中,苦参生物碱类成分各峰分离度较好,一共确定了17个共有峰,并对其中5个峰进行了定位指认;3批样品的相似度均>0.9。结论:该方法可得到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较好的苦参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苦参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另一种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生物碱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