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Mg7-Ag检测联合ME-NBI对诊断高危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郭淦华 张剑杰 +1 位作者 叶淑云 应旭卿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438-445,共8页
背景人类胃癌相关抗原(monoclonal gastric cancer7 antigen,MG7-Ag)可在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并与病程进展密切相关,窄带放大内镜(magnifying narrow-band imaging endoscopy,ME-NBI)对早期胃癌特别是分化型胃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 背景人类胃癌相关抗原(monoclonal gastric cancer7 antigen,MG7-Ag)可在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并与病程进展密切相关,窄带放大内镜(magnifying narrow-band imaging endoscopy,ME-NBI)对早期胃癌特别是分化型胃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基于上述基础,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病灶的研究,分析其对高危胃LGIN的临床诊断价值.目的探讨检测血清Mg7-Ag结合ME-NBI检查对判断胃LGIN术后是否出现病理升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01/2022-12在我院胃镜活检病理报告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并在1 mo内进行诊断性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病例,对比术后及术前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高危组(病理升级)、低危组(病理未升级)及炎症组(病理降级);所有病例均在术前1周内检测血清Mg7-Ag水平及行胃镜ME-NBI精查.分别统计各组中Mg7-Ag检测值和Mg7-Ag(+)与Mg7-Ag(-)人数,以及ME-NBI(+)与ME-NBI(-)人数,计算和分析各单项检测和两项联合检测对LGIN判断病灶发生术后病理升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似然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行诊断性ESD切除的125例胃LGIN,其中高危组37例,低危组76例,炎症组12例;分析发现Mg7-Ag水平在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高危组Mg7-Ag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危组和炎症组病例(P<0.05);炎症组ME-NBI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且高危组中ME-NBI阳性率亦高于低危组(P<0.05);经比较Mg7-Ag与ME-NB单项阳性对预测LGIN病理升级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与阳性似然比差异无显著性;联合检测Mg7-Ag+ME-NBI阳性对预测高危LGIN的敏感度较单项检测略低,而特异度达90.5%、准确度达84.0%,阳性似然比达8.3,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Mg7-Ag+ME-NBI均阴性对判断炎症组病例准确度和阳性似然比较单项检测明显升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MG7-AG 病理升级 NBI放大内镜
下载PDF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因素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郭淦华 张剑杰 +2 位作者 叶淑云 应旭卿 施伟国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30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结肠息肉(≥0.5cm)内镜下切除的17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和分析者的息肉特征、术中是否出血及切除方式、患者是否合...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结肠息肉(≥0.5cm)内镜下切除的17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和分析者的息肉特征、术中是否出血及切除方式、患者是否合并相关因素等,及出血发生时间、止血方法;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1752例患者共切除4277枚息肉,20例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出血率为1.14%。单因素分析发现,出血组较未出血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服用阿司匹林、使用低分子肝素、息肉直径≥1.0cm、位于乙状结肠、结肠肝曲、带蒂息肉、术中预防应用金属铗、术中有出血以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出血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95%CI:3.830~35.944)、糖尿病(95%CI:3.455~46.903)、动脉粥样硬化(95%CI:3.963~33.611)、服用阿司匹林(95%CI:1.542~15.340)、使用低分子肝素(95%CI:0.748~15.485)、息肉直径≥1.0cm(95%CI:0.748~15.485)、位于乙状结肠(95%CI:2.813~64.197)、结肠肝曲(95%CI:0.260~258.664)、带蒂息肉(95%CI:4.495~34.657)、术中预防应用金属铗(95%CI:1.571~11.472)、术中有出血(95%CI:1.571~11.472)及EMR(95%CI:1.976~39.089)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95%CI:3.749~202.500)是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0例出血患者术后24~48h内出血率65%;单纯金属铗止血的成功率达81.8%(9/11),金属铗联合电凝止血均成功100.0%(4/4)。结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应用抗凝药物,息肉位于肝曲或乙状结肠、直径≥1.0cm、有蒂息肉、EMR或ESD切除、术中出血是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迟发性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4~48h;金属铗创面闭合联合电凝治疗是息肉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息肉切除术 迟发性出血 止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