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与MRI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希宝 江海燕 +2 位作者 郑业锟 余金胜 雷中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对比关节镜与MRI检查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精准率,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52例,进行关节镜及手术前先采用MRI诊断技术进行检查,检查后的7d^6个月内进行关节镜检查或手术,将两次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I诊断... 目的对比关节镜与MRI检查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精准率,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52例,进行关节镜及手术前先采用MRI诊断技术进行检查,检查后的7d^6个月内进行关节镜检查或手术,将两次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I诊断与关节镜及手术损伤程度的符合率:前交叉韧带为93.5%,后交叉韧带为100%,外侧副韧带为90.6%,内侧副韧带为88.5%,关节镜及手术对比诊断的符合率为93.1%。结论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检查采用MRI诊断技术,具有精准率高、无创、安全、方便等优势,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韧带损伤 关节镜 MRI
下载PDF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雷中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5期795-797,共3页
目的对比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在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 目的对比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在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畸形、膝关节不稳、骨折愈合延迟及关节强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较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双钢板 膝前正中切口 效果
下载PDF
屈肘摆动康复训练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文 杜贵忠 李建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5期611-612,共2页
目的观察屈肘摆动康复训练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年龄3~12岁,均实施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术。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屈肘摆动康复训练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年龄3~12岁,均实施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术。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治疗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屈肘摆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及肘关节旋前、旋后度数。结果治疗3个月、 6个月、 12个月后,实验组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肘关节旋前、旋后度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屈肘摆动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恢复患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改善肘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屈肘摆动康复训练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leptin和APN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瘦素(leptin)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瘦素(leptin)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两组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leptin和APN水平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Cobb角、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leptin和APN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leptin和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能改善患者脊柱功能,降低功能障碍水平,改善患者leptin和APN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骨折 疗效观察 leptin和APN水平 脊柱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 杜贵忠 李建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6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石... 目的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6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石膏固定,观察组术后给予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关节活动度以及治疗前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桡骨头骨折愈合时间(9.89±1.76)周和冠状突骨折愈合时间(9.58±1.03)周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77±3.03)、(15.66±3.12)周,肘关节屈伸角度(117.57±17.69)°和前臂旋转角度(150.39±18.42)°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7.51±12.34)、(94.64±15.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91.88±7.1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3±6.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在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肘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三联征 石膏固定 铰链式外固定架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余金胜 方文广 冼树强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3期59-65,共7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51例于该院治疗的胫骨平台Schatzker Ⅴ型、Ⅵ型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和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关节镜组和常规组,关节镜...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51例于该院治疗的胫骨平台Schatzker Ⅴ型、Ⅵ型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和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关节镜组和常规组,关节镜组24例,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常规组27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膝关节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以及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评估手术临床疗效。结果随访9~1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膝关节KOOS评分中疼痛和症状评分、Rasmussen评分中成角畸形、髁部变宽、关节面塌陷评分和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与常规切开内固定治疗比较,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症状改善明显、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作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分型 膝关节功能 微创手术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重建喙锁韧带必要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涛 娄园一 +5 位作者 陈周韬 黄勇彬 李丽薇 黄春满 庞景群 陈光华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892-900,共9页
目的 探讨使用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的同时重建喙锁韧带的必要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涉及锁定钢板结合喙锁韧带重建与单纯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 目的 探讨使用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的同时重建喙锁韧带的必要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涉及锁定钢板结合喙锁韧带重建与单纯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2年11月30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提取有效数据,结局指标包括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喙锁间距、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利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总体质量较高。纳入病例数共421例,其中锁定钢板结合喙锁韧带重建组209例,单纯锁定钢板组2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锁定钢板结合喙锁韧带重建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7.35分,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2.84,11.87)分,P=0.001]、喙锁间距[MD=–1.22 mm,95%CI(–1.92,–0.53)mm,P=0.000 6]、骨折愈合时间[MD=–2.76周,95%CI(–4.74,–0.79)周,P=0.006]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值比=0.31,95%CI(0.14,0.68),P=0.004]方面优于单纯锁定钢板,但前者手术时间[MD=9.27 min,95%CI(4.53,14.01)min,P=0.000 1]更长,而两者在术中出血量[MD=3.31 mL,95%CI(–17.01,23.63)mL,P=0.75]、切口长度[MD=0.30 cm,95%CI(–0.11,0.71)cm,P=0.15]、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MD=–0.26分,95%CI(–0.79,0.27)分,P=0.33]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使用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的同时重建喙锁韧带虽然增加了手术时间,但无论是在复位质量、肩关节功能恢复还是在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纯锁定钢板治疗,并且重建喙锁韧带并未导致明显术中出血、切口延长以及术后疼痛等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喙锁韧带重建 锁定钢板
原文传递
喙锁韧带重建术和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涛 娄园一 +5 位作者 陈周韬 黄勇彬 李丽薇 庞景群 黄春满 陈光华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1871-187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喙锁韧带重建术和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纳入喙锁韧带重建术和... 目的系统评价喙锁韧带重建术和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纳入喙锁韧带重建术和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共11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伤口长度等方面均优于锁骨钩钢板治疗,但前者手术时间更长(P<0.05),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在恢复肩关节功能、减轻术后肩关节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获得伤口美观度方面均优于锁骨钩钢板治疗,但前者手术时间更长,而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不稳定型 喙锁韧带重建术 锁骨钩钢板 效果 META分析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椎弓根钉置入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民 林扬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7期56-57,共2页
目的评价术前螺旋CT扫描测量椎弓根对下颈椎椎弓根钉置入的意义。方法对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4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术前应用螺旋CT对椎弓根外径、内径和内壁皮质骨厚度,椎弓根轴长度、椎弓根进钉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椎弓根长... 目的评价术前螺旋CT扫描测量椎弓根对下颈椎椎弓根钉置入的意义。方法对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4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术前应用螺旋CT对椎弓根外径、内径和内壁皮质骨厚度,椎弓根轴长度、椎弓根进钉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椎弓根长轴与中线的夹角及椎弓根螺钉的有效距离进行测量,实验组采用徒手置入螺钉。对两组患者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螺钉位置准确性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13个月。3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按ASIA损伤分级平均提高l~3级,8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无恢复,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置钉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置钉满意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椎弓根 内固定 螺旋CT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雷中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112-113,共2页
目的研究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3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67例)和对照组(70例)。研究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方式治疗。对... 目的研究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3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67例)和对照组(70例)。研究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愈时间及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治疗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12.3±1.7)d、骨愈时间(83.7±14.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4.6±1.9)d和(92.9±16.3)d(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掌倾角(7.23±0.31)°,尺偏角(26.34±1.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7±0.28)°和(27.08±1.92)°(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88.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86%(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相比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加快骨折愈合,具有较高的治疗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 疗效
下载PDF
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A2型)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建军 杜贵忠 黄立成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6期60-61,共2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A2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A2型)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DHS组(31例)和PFNA组(34例),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A2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A2型)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DHS组(31例)和PFNA组(34例),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均明显优于DHS组(P<0.05);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A2型)疗效相当,但PFNA可更快地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S 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案制定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希宝 郑业锟 杨静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5期16-18,45,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案,更好地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26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FNA组... 目的分析研究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案,更好地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26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FNA组患者共122例,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DHS组患者共146例,使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对A1分型的患者,两组治疗方法、手术时间等差异不明显(P〉0.05);对A2和A3分型的患者,PFNA组患者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手术切口的长度均低于DH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少,手术后功能恢复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PFNA治疗、DHS治疗,均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A1分型患者使用DHS治疗及PFNA效果均较好,而对A2型和A3型的患者,使用PFNA效果更好,医生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下载PDF
阳性支撑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冼树强 李学良 潘德悦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770-773,共4页
目的研究阳性支撑、阴性支撑、中性支撑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6年1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0例,男性31例,女性49例;年龄54~88岁,平均71. 4岁... 目的研究阳性支撑、阴性支撑、中性支撑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6年1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0例,男性31例,女性49例;年龄54~88岁,平均71. 4岁。根据复位后髋关节正位X线片中股骨干内侧皮质与股骨颈内侧骨皮质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组,即股骨干内侧皮质位于股骨颈内侧骨皮质外侧(阳性支撑组46例)、股骨干内侧皮质位于内侧(阴性支撑组19例)、近似解剖复位(中性支撑组15例)。比较三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股骨近端外侧壁完整性、小转子完整性、术后及时尖顶距(TAD)以及术后3个月后TAD、颈干角、股骨颈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股骨近端外侧壁完整性、小转子完整性、术后及时TAD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个月影像学随访,阳性支撑组的TAD、颈干角改变较小(平均1. 24mm和2. 87°),而阴性支撑组变化较大(平均5. 55mm和6. 21°),中性支撑组变化最小(平均1. 04mm和2. 81°),阴性支撑组TAD、颈干角改变与阳性支撑组、中性支撑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阳性支撑组与中性支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颈长度变化的平均值在阳性支撑组、阴性支撑组、中性支撑组中分别为4. 89mm、5. 03mm、2. 86mm,中性支撑组股骨颈长度变化与阳性支撑组、阴性支撑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阳性支撑组与阴性支撑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均恢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在复位时,应尽量解剖复位(中性支撑),若达不到解剖复位,允许骨折远端向外轻度移位,使股骨内侧皮质位于股骨颈内侧骨皮质的外侧(阳性支撑),如此能为骨折端提供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支撑 内固定
下载PDF
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辅助经皮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 被引量:25
14
作者 夏广 杨晓东 +9 位作者 樊仕才 麦奇光 缪海雄 杜贵忠 王华 李涛 谭新宇 黄海 廖坚文 吴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6-662,共7页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辅助经皮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辅助经皮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的11例髋臼前、后...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辅助经皮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辅助经皮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的11例髋臼前、后柱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为31~50岁,平均43.2岁;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8例,双柱骨折3例。患者取平卧位,经前方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先直视下对髋臼前柱骨折进行复位,将预弯的钢板放置于髋臼内侧面固定前柱;牵拉、撬拨复位后柱骨折后,经皮沿小骨盆环上缘向坐骨棘或坐骨结节方向打入直径为6.5mm的空心螺钉导针,再沿导针置入顺行拉力螺钉固定后柱。结果本组11例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为6~8cm,平均7.0cm;手术时间为45—115min,平均65.1min;术中出血量为150~550mL,平均400.3mL。术后按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优7例,良3例,差1例。11例患者术后获6~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8周)。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临床疗效:优6例,良4例,可1例。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髋臼后壁异位骨化。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腹股沟疝、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人路辅助经皮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技术能直视下复位并有效固定髋臼前、后柱骨折,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钉 外科手术 微创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改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9
15
作者 朱磊 冼树强 +1 位作者 杜贵忠 李建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improved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IPK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improved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IPK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IPKP组和PKP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用量、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手术前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并发症。结果PK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用量与PK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IPKP组和PKP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IPKP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测定值高于PK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obb角测定值低于PK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ODI功能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ODI功能指数、VAS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有利于维持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远期疗效优于PKP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纤维支气管镜护理配合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练伟云 谷欣 李惠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护理配合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呼吸科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管理步骤分析2014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呼吸科进行纤支镜检查的疑为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ILD)患者,纤支镜检查前、检查中...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护理配合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呼吸科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管理步骤分析2014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呼吸科进行纤支镜检查的疑为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ILD)患者,纤支镜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出现的现状和困难进行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不断讨论分析并制定应对策略,完善纤支镜护理配合。观察纤支镜检查护理制度落实情况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护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得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低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管理的患者HAMA和HAMD得分均低于活动前。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纤支镜检查护理中可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纤维支气管镜 护理质量
下载PDF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雷中华 林杨 方文广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探讨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5例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其中对照组采用Ilizarov骨搬运治疗,观察组行Iliz... 目的:探讨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5例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其中对照组采用Ilizarov骨搬运治疗,观察组行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分析2组病人的手术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骨缺损愈合时间及创面闭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骨缺损愈合时间较短,有助于病人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软组织缺损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 Ilizarov骨搬运
下载PDF
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磊 方文广 +1 位作者 杜贵忠 刘志军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3期123-125,共3页
目的:比较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活动度(ROM)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 d和7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两组前屈、后伸ROM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腰椎ROM,但后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恢复较快,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腰椎活动度 并发症
下载PDF
距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金胜 杨希宝 方文广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12期36-37,共2页
目的:对距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1月1日~2012年7月1日间我院收治的距骨颈骨折临床患者病例2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 目的:对距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1月1日~2012年7月1日间我院收治的距骨颈骨折临床患者病例2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而后对这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得知,对距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距骨骨折 临床价值 优良率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术式选择探讨及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浩 邱志辉 +2 位作者 王贵娇 叶琪毅 刘文革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4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掌侧钢板内固定与外支架固定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该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骨科诊治的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的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表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掌侧钢板内固... 目的研究探讨掌侧钢板内固定与外支架固定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该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骨科诊治的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的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表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掌侧钢板内固定与外支架固定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骨愈合情况和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掌侧钢板内固定组患者与外支架固定组患者的术后骨愈合时间分别为(14.01±1.26)、(13.72±1.19)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掌侧钢板内固定组患者的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90.70%)明显优于外支架固定组患者(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的手术治疗中,运用掌侧钢板内固定方法较外支架固定,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状态,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钢板内固定 外支架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