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象文 汤治平 +2 位作者 欧志平 罗宏宇 郑永宏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7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TE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n),TEP组38例,Lichten-sten组38例。手术后1周和1年内对病...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7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TE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n),TEP组38例,Lichten-sten组38例。手术后1周和1年内对病人作出临床观察和评估,并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进行电话访问。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使用镇痛药物的频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恢复正常活动时间、腹股沟疼痛持续时间、复发率。结果:使用镇痛药物的频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正常活动时间、腹股沟疼痛持续时间,TEP组优于Lichtenste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TEP组少于Lichtensten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TEP组高于Lichten-sten组(P<0.05)。结论:TEP治疗腹股沟疝具有优势,对于Ⅲ型和Ⅳ型疝更加明显。但TEP费用比Lichtensten高,并且TEP学习曲线较长,这些可能是目前TEP尚未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型与围产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爱妮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分型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8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以孕34周发病时间为界,分为早发突发型组(A组)14例和早发渐进型组(B组)66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围产结局及胎盘抑制...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分型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8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以孕34周发病时间为界,分为早发突发型组(A组)14例和早发渐进型组(B组)66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围产结局及胎盘抑制素A、胎盘激活素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0例中,早发突发型14例(17.5%)明显低于早发渐进型的66例(82.5%)(x^2=3.989,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14例),明显高于B组的27.3%(18例)(x^2=3.789,P〈0.05);A组围生儿存活率27.3%,明显低于B组的79.3%(X^2=3.789,P〈0.05);A组胎盘抑制素A、胎盘激活素A表达分别为(589.24±16.96)、(485.06±17.58),明显高于B组的(459.36±13.05)、(338.29±11.23)(t=2.424、2.439,均P〈0.05);胎盘抑制素A、胎盘澉活素A表达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62、r=0.59,均P〈0.05)。结论早发突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上有不可预测性,其围产结局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妊娠结局 突发型 渐进型
原文传递
脾破裂的保脾手术治疗:附26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宏宇 张桂平 安丰山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97-398,共2页
目的笔者回顾性分析近1 1年来选择的脾破裂行保脾治疗2 6例的临床资料。损伤分级:I级1 5例,II级5例,III级6例。9例有合并伤。其中单纯缝合修补术1 2例;生物胶粘合止血3例;脾部分切除术5例;脾动脉分支结扎+缝合修补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 目的笔者回顾性分析近1 1年来选择的脾破裂行保脾治疗2 6例的临床资料。损伤分级:I级1 5例,II级5例,III级6例。9例有合并伤。其中单纯缝合修补术1 2例;生物胶粘合止血3例;脾部分切除术5例;脾动脉分支结扎+缝合修补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修补术+生物胶粘合止血4例。全组患者均保脾成功,恢复顺利,3个月后复查CT,保存脾存活良好,血小板、血液免疫球蛋白和C 3,C 4均正常。提示按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脾破裂在III级以内无严重腹部合并伤者在基层医院行保脾手术治疗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外科学 保脾手术 腹部损伤/外科学
下载PDF
颜面部创伤急诊整形修复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凌云志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1期76-77,共2页
目的根据美容外科的技术与原则对颜面部的创伤进行急诊整形修复,从而减轻瘢痕与畸形。方法对30例颜面部不同程度损伤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进行急诊美容修复。其中就包括细小针线分层缝合与"Z"字改型手术以及游离植皮、... 目的根据美容外科的技术与原则对颜面部的创伤进行急诊整形修复,从而减轻瘢痕与畸形。方法对30例颜面部不同程度损伤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进行急诊美容修复。其中就包括细小针线分层缝合与"Z"字改型手术以及游离植皮、皮瓣转移和显微外科修复等几种方法。结果 30例颜面部损伤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恢复良好,伤口愈合较快,瘢痕细微且不明显,并未出现器官移位问题,随访病例4个月~3a,仅2例(6.67%)患者因疤痕体质出现明显瘢痕,其余患者均康复良好,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结论在美容外科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其原则,对颜面部创伤进行急诊整形修复,可以减少预后瘢痕与畸形产生的几率,术后外观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部 损伤 美容 整形修复
下载PDF
腹部闭合性损伤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象文 罗宏宇 欧志平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18-19,30,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策略,提高腹部闭合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1年9月~2005年10月收治的5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治过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90%、90%、91%;54例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策略,提高腹部闭合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1年9月~2005年10月收治的5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治过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90%、90%、91%;54例行手术治疗,术后2例死亡,4例保守治愈出院。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有效的诊断措施,损伤以脾破裂多见,2个以上脏器损伤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闭合性损伤 腹腔穿刺 手术
下载PDF
臂丛麻醉手法松解结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粘连性肩周炎 被引量:2
6
作者 盘荣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17期1993-1994,共2页
目的探讨臂丛麻醉手法松解结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10 d后,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关节活动度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100%,对照组优良率79%,经Ridi... 目的探讨臂丛麻醉手法松解结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10 d后,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关节活动度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100%,对照组优良率79%,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臂丛麻醉手法松解结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疗效明显、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肩周炎 手法松解 Β-七叶皂甙钠
下载PDF
电损伤骨骼肌细胞微区Ca^(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志斌 汪道新 +3 位作者 凌云志 唐亚飞 张力勇 朱志祥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电损伤骨骼肌细胞微区Ca2+变化,探讨它在电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其右后肢胫骨前肌为研究对象。以电压600V,电击时间9ms,累积电击3次,造成单束骨骼肌电损伤。分别于处理后2h、8h、... 目的观察电损伤骨骼肌细胞微区Ca2+变化,探讨它在电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其右后肢胫骨前肌为研究对象。以电压600V,电击时间9ms,累积电击3次,造成单束骨骼肌电损伤。分别于处理后2h、8h、24h、48h、72h、5d每组随机抽取3只兔,留取肌组织标本。EPMA法检测肌细胞微区Ca2+含量。结果实验组细胞浆Ca2+快速升高,肌浆网Ca2+降低,而线粒体Ca2+含量8h才明显上升,三微区Ca2+含量至5d仍未恢复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细胞浆和肌浆网Ca2+呈反向性变化,细胞浆和线粒体则呈同向性变化。结论电击后骨骼肌细胞三微区Ca2+发生再分布,并存在长时间的细胞钙超载,它可能是电损伤骨骼肌进行性坏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电损伤 钙离子
下载PDF
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饶志荣 邱汉婴 +3 位作者 杨友祥 王宁生 王霞 方快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10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在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2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的住院患者,分为心衰组52例,其中37例行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测定,非心衰组40例,住院后24小时内取静脉血测定...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在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2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的住院患者,分为心衰组52例,其中37例行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测定,非心衰组40例,住院后24小时内取静脉血测定血浆BNP,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左室测定参数和PCWP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衰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衰组(P<0.01)。心衰组各心功能级BN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CWP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BNP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547,P<0.01),与PCWP呈正相关(r=0.57,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01,P<0.01)。血浆BNP水平(100ng/L为参考值)诊断心衰的敏感性为97.4%,特异性97.1%,阴性预测价值为98.6%。结论血浆BNP水平测定用于CHF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心力衰竭 诊断
下载PDF
石膏固定与拇指牵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Bennett骨折 被引量:1
9
作者 盘荣贵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9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石膏固定与拇指牵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诊断为Bennett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与拇指牵引治疗4~6周后去除外固定,用中药熏洗,加强功能锻炼治疗。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4~28个月随访,... 目的:探讨石膏固定与拇指牵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诊断为Bennett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与拇指牵引治疗4~6周后去除外固定,用中药熏洗,加强功能锻炼治疗。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4~28个月随访,骨折线均模糊或消失,关节无脱位,拇指功能良好。结论:应用石膏固定与拇指牵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Bennett骨折疗效显著、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NETT骨折 石膏固定 拇指牵引 中药熏洗
下载PDF
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爱妮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4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而行剖宫产术诊断的准确性及手术的合理性。方法:对80例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者占剖宫产总数的16.0%;两组胎心率重度异常、胎心率轻度异常伴羊水Ⅰ~Ⅲ度... 目的:探讨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而行剖宫产术诊断的准确性及手术的合理性。方法:对80例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者占剖宫产总数的16.0%;两组胎心率重度异常、胎心率轻度异常伴羊水Ⅰ~Ⅲ度、胎心监护异常伴羊水Ⅰ~Ⅲ度的Apgar两种评分间有显著性差异(x^2=3.941、4.123、7.211、10.123、4.154、4.231,P<0.05或<0.01);A组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及合并高危妊娠者明显高于B组(x^2=3.89,P<0.01)。结论: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符合率,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窘迫 剖宫产 诊断符合率
下载PDF
培哚普利对心房颤动复律并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饶志荣 邱汉婴 +3 位作者 杨友祥 王宁生 王霞 方快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应用培哚普利对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疗效。方法:新发心房颤动患者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后共97例,随机分为2组:胺碘酮组(Ⅰ组)47例和胺碘酮联用培哚普利组(Ⅱ组)50例,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维持窦...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应用培哚普利对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疗效。方法:新发心房颤动患者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后共97例,随机分为2组:胺碘酮组(Ⅰ组)47例和胺碘酮联用培哚普利组(Ⅱ组)50例,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维持窦性心律情况及左心房内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前6个月两组间窦性心律维持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9个月后,Ⅱ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Ⅰ组患者,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左心房内径在治疗6个月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应用培哚普利对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培哚普利 疗效
下载PDF
经皮介入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术临床应用分析
12
作者 饶志荣 邱汉婴 +3 位作者 杨友祥 王宁生 王霞 方快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22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介入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体表心电图监测下,47例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床旁介入置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结果47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83%(39/47),起搏成功率91.5%(43/47),从穿刺... 目的探讨经皮介入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体表心电图监测下,47例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床旁介入置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结果47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83%(39/47),起搏成功率91.5%(43/47),从穿刺开始到成功起搏的时间(6±3.8)min(5~15min),临时起搏导管留置时间为(7±4.9)天(3~12天)。未见与临时心脏起搏术有关的意外和并发症。结论在体表心电图指引下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必将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一定要加强原发病的抢救和治疗,并维持重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 临时起搏 应用
下载PDF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探讨
13
作者 傅晖 钟卫华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8-98,102,共2页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应用三维超声对1028例中、晚孕妇的胎儿面部结构行三维超声成像,并与引产后对照。结果6例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的均引产后证实。结论三维超声能直观地将胎儿鼻唇部各结构展现在人们面前,准确度...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应用三维超声对1028例中、晚孕妇的胎儿面部结构行三维超声成像,并与引产后对照。结果6例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的均引产后证实。结论三维超声能直观地将胎儿鼻唇部各结构展现在人们面前,准确度高,是诊断唇腭裂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胎儿 唇腭裂
下载PDF
腰背肌锻炼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原发性下腰椎不稳症
14
作者 盘荣贵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加强腰背肌锻炼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内服治疗原发性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用三点式、五点式、飞燕点水、抱膝滚腰等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结... 目的:探讨加强腰背肌锻炼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内服治疗原发性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用三点式、五点式、飞燕点水、抱膝滚腰等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内服治疗;对照组内服塞来昔布(西乐葆)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腰椎活动范围分别进行评分,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背肌锻炼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内服治疗原发性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确切,简单易行,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内服治疗 下腰椎不稳症 腰背肌锻炼 原发性 中药辨证施治 RIDIT分析 统计学分析 对照组
下载PDF
ICU病人肺部真菌感染抢占先机治疗临床分析
15
作者 邱小严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14期1872-1873,共2页
目的:探讨抢占先机治疗对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ICU合并肺部感染241例,分为经验性预防治疗组60例,抢占先机治疗组64例,分别予以伊曲康唑0.2g,静滴,每日一次,治疗1周;对照组115例;治疗后分别统计肺部真菌感染率。... 目的:探讨抢占先机治疗对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ICU合并肺部感染241例,分为经验性预防治疗组60例,抢占先机治疗组64例,分别予以伊曲康唑0.2g,静滴,每日一次,治疗1周;对照组115例;治疗后分别统计肺部真菌感染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部真菌感染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验性预防治疗和抢占先机治疗均能明显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率,其中抢占先机治疗方法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肺部真菌感梁 抢占先机治疗 耐药
下载PDF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近期疗效观察
16
作者 盘荣贵 邱志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16期1876-1877,共2页
目的探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Ⅱ)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及手术特点。方法对23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行GSS-Ⅱ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和Cobb’s角改善情况。结果23例患者获得3-2... 目的探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Ⅱ)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及手术特点。方法对23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行GSS-Ⅱ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和Cobb’s角改善情况。结果23例患者获得3-24个月随访,伤椎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和Cobb’s角都有改善,受损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GSS-Ⅱ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 手术治疗
下载PDF
12岁以上青少年弱视治疗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朱月莹 罗宏宇 +3 位作者 王家祥 王丽敏 赖玉珍 郭宇玲 《新疆医学》 2006年第1期82-83,共2页
弱视是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严重眼病之一。我国弱视发病率约占儿童的2%~4%,随着社会的发展,弱视已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但弱视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是可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目前国内一般认为弱视治疗对超过8岁以... 弱视是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严重眼病之一。我国弱视发病率约占儿童的2%~4%,随着社会的发展,弱视已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但弱视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是可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目前国内一般认为弱视治疗对超过8岁以上儿童效果较差,超过12岁则为不治之症。我科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对78例12岁以上(〈18岁)弱视患者,根据其病因及程度分类后再进行个体化弱视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治疗 弱视 临床意义 青少年 视觉发育 早期发现 儿童 发病率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的应用及影响
18
作者 陈少玲 温春花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30-131,共2页
目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98例有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进行心理干预,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SCL-90... 目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98例有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进行心理干预,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SCL-90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后综合征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下载PDF
手术前病人焦虑的心理护理
19
作者 杨静涛 《现代医院》 2007年第z2期101-102,共2页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换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理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由从前单纯针对疾病的"躯体护理"模式转换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心身护理"模式,这正成为现代外科护...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换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理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由从前单纯针对疾病的"躯体护理"模式转换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心身护理"模式,这正成为现代外科护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从手术前病人心理情绪护理的角度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下载PDF
快速免疫组化技术在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陈海雁 宋安辉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7期629-630,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在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乳腺细胞学标本,采用Elivision快速IHC技术检测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常用抗体(Ki-67、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Elivision快速IHC... 目的探讨快速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在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乳腺细胞学标本,采用Elivision快速IHC技术检测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常用抗体(Ki-67、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Elivision快速IHC免疫组化法在30分钟内完成检测,两种抗体显示明确而定位可靠的阳性表达结果,阳性表达率分别为:ER(22/50)、C-erbB-2(34/50)、Ki-67(46/50)。结论Elivision快速IHC技术在乳腺肿瘤细胞学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细胞学 乳腺肿瘤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