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检测 SAA,hs-CRP,PCT 和 WBC在广东地区不同年龄人群感染患者诊断价值的多中心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罗强 刘振杰 +7 位作者 徐宁 张伟红 黄艳芬 马东理 张鹏 龙燕 吴学朕 薛雄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通过对广东地区8家三甲医院的2459例受试对象的血清淀粉样蛋白 A(SAA),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数据进行多中心分析,探讨联合检测三个参数在不同人群感染中的诊断效力。方法受试对象按照年龄和感染类... 目的:通过对广东地区8家三甲医院的2459例受试对象的血清淀粉样蛋白 A(SAA),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数据进行多中心分析,探讨联合检测三个参数在不同人群感染中的诊断效力。方法受试对象按照年龄和感染类型分组,通过 SAA 和 hs-CRP 的年龄趋势性分析、年龄组间病毒和细菌感染组的配对 t 检验,通过 ROC 曲线和参数进行3个指标的感染判断效率分析,感染病原判断的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及与细菌培养在阳性感染判断吻合性分析,确认联合诊断效力。结果SAA 和 hs-CRP 在低龄阶段的病毒和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低龄组 SAA 的 AUC 最高为0.824,敏感度71.8%,特异度82.6%,高龄组 hs-CRP 的 AUC 最高为0.806,敏感度84%,特异度65.1%;在低龄组能鉴别诊断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准确率可达到78.8%,而高年龄组只达到65.1%;对细菌培养阳性病例的判断 SAA 的 AUC 最高为0.883,敏感度只有71.2%,但特异度达到90.7%,鉴别诊断准确率达到95.2%。结论SAA和 hs-CRP 有明显的年龄趋势,SAA,hs-CRP 和 PCT 3个指标可单独和联合用于感染鉴别诊断,尤其是对低年龄人群有价值,SAA 是单独鉴别诊断最好的指标,SAA/hs-CRP 比值作为感染诊断指标的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蛋白Ⅰ在新生儿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付文杰 廖少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在小儿心肌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70例新生儿(其中足月低体重儿23例,早产儿55例,围产期窒息90例,新生儿肺炎95例,新生儿黄疸105例,新生儿感染202例)进行入院后次日清晨取股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检测e...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在小儿心肌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70例新生儿(其中足月低体重儿23例,早产儿55例,围产期窒息90例,新生儿肺炎95例,新生儿黄疸105例,新生儿感染202例)进行入院后次日清晨取股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检测eTnl。结果 51.2%新生患儿肌钙蛋白I水平≤0.04μg/L,47.2%新生患儿肌钙蛋白Ⅰ水平在0.04~0.4Ⅰx9/L之间,肌钙蛋白I水平〉0.4μg/L的患儿占1.6%,新生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总体比例为48.7%,足月低体重儿为60.8%,早产儿为52.7%,窒息为53.3%,新生儿黄疸为52.3%,新生儿感染为39.6%,各组新生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比例与总体发生率之间多样本率的xz:11.11,P〈0.05,差异有显著性。新生儿感染组与新生儿肺炎组、围产期窒息组、新生儿黄疸组χ2分别为5.97、4.75、4.97,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窒息缺氧、黄疸、感染等均能引起新生儿心肌损伤。使cTnl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新生儿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两种评分方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伟东 高伟烨 +2 位作者 郑满跃 钟耀区 黄超群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病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SAP患者分为手术组(15例)和非手术组45例,非手术组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手术组进... 目的探讨动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病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SAP患者分为手术组(15例)和非手术组45例,非手术组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手术组进行POSSUM评分,根据评分情况决定继续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观察两种方法与并发症和死亡的关系。结果单次手术组15例,经POSSUM评估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手术死亡概率分别为(0.37±0.08)及(0.27±0.09)高于多次手术组(11例)的(0.76±0.14)及(0.61±0.15)(t1=3.125,t2=3.211,P〈0.01);手术组死亡率的APACHEⅡ评分与非手术组元显著性差异(Χ^2=2.28,Χ^2=1.98,P〉0.05);存活组46例,APACHEⅡ评分(10.12±6.27),低于死亡组14例的(25.75±7.90)(t=2.525,P〈0.05)。结论动态APACHEⅡ评分能较好判断手术时机,POSSUM评分能较好地预测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生理学及慢性病健康状况评分Ⅱ 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
原文传递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与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沅洲 郑国安 +7 位作者 董春华 李桂平 陈爱文 钟思干 吕泽峰 吕惠荣 罗小英 廖晓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2313-231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血液 高半胱氨酸/血液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含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黄超群 杨小兰 黄春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510例来自我院门诊就诊者和住院患者血...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510例来自我院门诊就诊者和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并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测定血清标本中HBV-DNA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经ELISA法与FQPCR法检测的510例血清标本中,51例“大三阳”(HBsAg+HBeAg+HBcAb)的血清标本,其HBV—DNA检出数均呈阳性,阳性率为100%,其HBV-DNA的拷贝数范围为10^5~10^9/ml 76例“小三阳”(HBsAg+HBeAb+HBcAb)的血清标本,其HBV-DNA检出的阳性率为47.4%,HBV-DNA的拷贝数范围为10^4~10^7/ml。结论:HBV-DNA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特异性指标。应用FQ-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操作简便,定量准确,结果可靠,它比HBV血清学标志物更能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存在和真实复制状况,在HBV-DNA感染诊断,特别是药物疗效的观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HBV-DNA与血清学标志物的相互关系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聚合酶链反应HBV-DNA定量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志勇 吴修信 +5 位作者 黄东宏 李立新 曾锐 曾永清 罗伟军 廖少羽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13 5例脑卒中患者和 60例对照组血清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IgG抗体 (CagA -Hp -IgG)及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Apo -B...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13 5例脑卒中患者和 60例对照组血清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IgG抗体 (CagA -Hp -IgG)及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Apo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浓度。结果 观察组血清CagA -Hp -IgG阳性率 (5 7 8% )显著高于对照组 (3 5 0 % )。CagA -Hp -IgG阳性与阴性者间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p感染与脑卒中可能有明显关系 ;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脑卒中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
7
作者 李沅洲 郑国安 +7 位作者 董春华 李桂平 陈爱文 钟思干 吕泽峰 吕惠荣 罗小英 廖晓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2年第7期587-588,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叶酸及维生素 (Vit)B12 水平与冠心病 (CH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荧光微粒子发光法 (测定Hcy及VitB12 )及离子捕捉法 (测定叶酸 )检测CHD组 (A组 )、其它心血管疾病组 (B组 )和健康对照组 (C组 )各 3...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叶酸及维生素 (Vit)B12 水平与冠心病 (CH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荧光微粒子发光法 (测定Hcy及VitB12 )及离子捕捉法 (测定叶酸 )检测CHD组 (A组 )、其它心血管疾病组 (B组 )和健康对照组 (C组 )各 30例受检者血清Hcy、叶酸、VitB12 水平。结果 A组血清Hcy含量明显高于B组 (P <0 0 1)及C组 (P <0 0 1) ;A组血清叶酸含量明显低于B组 (P <0 0 1)及C组 (P <0 0 1) ;A组血清VitB12 含量明显低于B组 (P <0 0 5 )及C组 (P <0 0 5 )。结论 血清Hcy水平的升高与CHD可能有明显的关系。叶酸和VitB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相关性 荧光微粒子发光法 离子捕捉法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黄超群 卢丽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10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3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乙肝5项,HBV PreS1抗原检测,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丙氨酸氨基...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3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乙肝5项,HBV PreS1抗原检测,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73例HBV患者血清中乙肝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 PreS1抗原、HBV DNA及ALT阳性检出结果,在各组模式中,1组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最高为70.0%。1组与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S1抗原与HBV DNA两者之间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存在着一定的交叉阳性及阴性现象。PreS1抗原的存在与肝功能的损害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PreS1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较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敏感,对临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前S1抗原 乙型肝炎 检验
下载PDF
血细胞分析仪提示中性粒细胞增高与粒细胞形态对照
9
作者 张桂珍 罗一凡 彭腾飞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21期49-50,共2页
KX-21血细胞三分类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使用方便快速,全血防凝标本与血液稀释标本,只要转换程序都可以操作。但也出现一些形态学的质量问题。对于细胞内部结构,如核的形态,染色质的粗细,有无核仁,整个细胞的... KX-21血细胞三分类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使用方便快速,全血防凝标本与血液稀释标本,只要转换程序都可以操作。但也出现一些形态学的质量问题。对于细胞内部结构,如核的形态,染色质的粗细,有无核仁,整个细胞的结构是难以鉴别清楚,唯一的方法,进行手工复核。下面是对181例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与手工复核的对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灵敏度 中性粒细胞增高 对照分析 粒细胞形态
下载PDF
胶体金渗滤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方法评价及其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0
作者 杨红玲 郑磊 +6 位作者 周才 刘露 马东礼 张鹏 梁绮华 黄艳芬 王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6-841,共6页
目的:评估国产胶体金渗滤法试剂盒(SAA-SPOT)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分析性能,探讨SAA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按EP文件评估SAA-SPOT方法的分析性能。(2)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方法,在2014年3月... 目的:评估国产胶体金渗滤法试剂盒(SAA-SPOT)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分析性能,探讨SAA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按EP文件评估SAA-SPOT方法的分析性能。(2)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方法,在2014年3月至7月间随机抽取广东省5家三级甲等医院386例细菌感染患儿和219例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一般情况、诊疗信息,以及血SAA、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检测指标。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独立t检验、ROC曲线和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分析。结果(1) SAA-SPOT平均回收率为103.74%,10 mg/L和100 mg/L的批内变异系数( CV)分别为8.77%和3.61%;批间CV分别为9.01%和3.74%;天间CV分别为9.07%和4.03%;线性范围5 mg/L~200 mg/L;5 g/L血红蛋白,800μmol/L胆红素和22 mmol/L甘油三酯对检测无干扰。与西门子BNPRO定量系统SAA检测结果比对相关系数R2=0.96。(2)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血清SAA(细菌感染t =13.05,P=0.001;病毒感染组t=7.68,P=0.001)和SAA/CRP比值(细菌感染组t=2.29,P=0.023;病毒感染组t=3.32,P=0.01)均显著升高。(3)细菌感染组,SAA与CRP呈平行升高,病毒感染SAA也显著升高,但CRP无显著变化。(4) SAA、CRP和WBC三指标的联合方程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正确判断率分别为92.25%和85.28%,鉴别诊断效率优于SAA/CRP比值。结论国产SAA-SPOT胶体金法分析性能良好,作为即时检测项目能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SAA与CRP和WBC联合检测可提高感染的诊断效率。 SAA作为新的感染指标可为儿童病毒与细菌感染的早期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C反应蛋白质 胶体金 试剂盒 诊断
原文传递
围产期孕妇感染B群链球菌对母婴预后的临床影响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杨小兰 李娟 +3 位作者 李伟强 黄春花 邱淑妍 江碧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698-4700,共3页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妇感染B群链球菌(GBS)对母婴预后的临床影响研究,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改善母婴预后,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降低孕晚期并发症。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妇产科门诊孕期35~37周入院待产1 670份孕妇阴道...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妇感染B群链球菌(GBS)对母婴预后的临床影响研究,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改善母婴预后,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降低孕晚期并发症。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妇产科门诊孕期35~37周入院待产1 670份孕妇阴道分泌物和分娩后新生儿的脐带血,采用B群链球菌选择性显色培养基(液体法)培养,分析围产期孕妇B群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通过药敏试验(K-B法)分析其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 670份孕妇阴道和分娩后新生儿的脐带血标本中检出GBS 101株,检出率6.05%;检出的B群链球菌中,未发现耐青霉素、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菌株,其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0.79%,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9.31%和51.49%;结果表明,体质量指数(BMI)≥28kg/m2、妊娠期糖尿病(GDM)、阴道念珠菌病(VVC)以及贫血是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BS阳性孕妇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高;GBS阳性孕妇发生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GBS阴性孕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孕妇携带B群链球菌会增加早产、流产、产褥感染、胎儿窘迫和新生儿感染的发生,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发现GBS阳性应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便有效的进行干预治疗,以保证围产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孕妇 B群链球菌 检测 母婴预后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张志军 曹海燕 +1 位作者 刘延媛 刘春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24-1926,共3页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以期为临床防治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聚...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以期为临床防治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00.00%、98.83%、80.00%、76.67%、76.67%、75.83%,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各耐药表型中,以Ⅵ型97.50%的耐药率最高,其次分别为Ⅴ型(67.50%)、Ⅳ型(6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各耐药基因中,以mecA98.83%的耐药率最高,且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的耐药性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一致。结论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耐药表型以Ⅵ、Ⅴ、Ⅳ型为主,耐药基因以tetK及mecA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TNF-α、IL-2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30
13
作者 陈远东 杨海 +1 位作者 邱海山 马玲娣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间治疗的10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间治疗的10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TNF-α、IL-2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3^+、CD4^+、CD8^+及CD4^+/CD8^+)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水平分别为(15.58±3.76)pg/m L、(36.84±5.89)pg/m 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6±3.54)pg/m L、(22.87±5.27)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D3^+、CD4^+及CD4^+/CD8^+分别为(67.29±8.25)%、(31.58±5.76)%、(1.17±0.2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26±6.91)%、(35.16±5.54)%、(1.26±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通过测定患者血清TNF-α、IL-2含量可反映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有利于患者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细胞免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集鸿 何晓清 +4 位作者 张丽科 蒋楠楠 周潇 张育超 谢小妤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mRNA在筛检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及以上CIN2+(CINⅡ和CIN11I)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调查设计,标本来源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惠州市第三...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mRNA在筛检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及以上CIN2+(CINⅡ和CIN11I)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调查设计,标本来源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部宫颈疾病疑似患者,采集345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用支链DNA(b-DNA)技术检测高危HPVE6/E7mRNA,以液基细胞学(thin—prepcytologictest,TCT)和组织病理学结果为参照,对HPVE6/E7mRNA的临床CIN诊断价值进行效能分析。结果(1)与TCT比较:325例HPVE6/E7mRNA阳性率分别为: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NILM)21.1%(40/190)、非典型鳞状细胞(ASC)38.5%(15/3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6.9%(30/39)、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除高级别上皮内病变(ASC—H)8/1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2.3%(34/47),TCT分级与HPVE6/E7mRNA阳性率呈线性关联(x。=67.654,P〈0.01;r=0.497,P〈0.01);与HPVE6/E7mRNA拷贝数也具有相关性(r=0.511,P〈0.01)。(2)与病理结果比较:164例HPVE6/E7mRNA阳性率分别为NILM27.8%(10/36)、CINI65.9%(29/44)、CIN1180.6%(54/67)、CINⅢ82.4%(14/17),病理分级与HPVE6/E7mRNA阳性率呈线性关联(x。=26.426,P〈0.01;r=0.438,P〈0.01);与HPVE6/E7mRNA拷贝数具有相关性(r=0.543,尸〈0.01)。(3)筛检效能分析:HPVE6/E7mRNA敏感度为84.6%、TCT敏感度为47.7%,联合序贯检测时敏感度为40.0%,特异度为91.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的CIN2+(CINn和CINHI)最佳诊断临界点为890.26个拷贝/ml,敏感度为58.5%,特异度为93.7%。结论HPVE6/E7mRNA检测对宫颈病变检出率优于TCT,联合序贯检测时特异度明显提高;采用最佳诊断临界点进行分析时,检出CIN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乳头状瘤病毒科 癌基因蛋白质类 病毒性 乳头瘤病毒E7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胱抑素C、血肌酐联合尿肌酐、尿素氮检测对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8
15
作者 钟凯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1期3204-32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联合尿肌酐(Ucr)、尿素氮(UN)检测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86例MS患者和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6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MS...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联合尿肌酐(Ucr)、尿素氮(UN)检测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86例MS患者和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6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MS患者作为MS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ys-C、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UN水平及阳性检出率;此外,MS组按照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对肾功能评价分为MS1组(肾功能正常)和MS2组(肾功能异常),比较患者Cys-C、Scr、Ccr、UN水平。结果MS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20 mg/L(肾功能正常)的有45例,尿微量清蛋白水平20~200 mg/L(肾功能异常)的有41例,肾功能正常者纳入MS1组,共45例,肾功能损害者纳入MS2组,共41例。对MS1组和MS2组检测指标比较发现,MS1组Cys-C、Scr、UN水平明显低于MS2组(P<0.05),MS1组Ccr水平明显高于MS2组(t=6.521,P<0.05),表明Cys-C、Scr、UN、Ccr可有效反映早期肾损害。对MS组和对照组检测指标比较发现,MS组Cys-C、Scr、U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S组C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MS组存在明显的早期肾损害。对MS组早期肾损害检出率进行分析,MS组Cys-C、Scr、Ccr、UN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0%、13.95%、41.86%、12.79%、59.30%,表明联合检测的检出率>Cys-C检出率>Ccr检出率>Scr检出率>UN检出率。结论Cys-C、Scr、Ccr、UN对MS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具有参考意义,且各指标联用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高于单用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S-C CCR UN 代谢综合征 早期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血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区分革兰阳性与阴性细菌血流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24
16
作者 唐跃华 李伟强 +1 位作者 杨小兰 吕惠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350-23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区分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其中G+菌37例,G-菌32例,比较G+菌及G-菌感染患者血PCT、CRP、NEU%变化是...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区分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其中G+菌37例,G-菌32例,比较G+菌及G-菌感染患者血PCT、CRP、NEU%变化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G-菌感染者PCT、CRP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G+菌感染者(2=29.85、2=17.82,P<0.01);NEU%升高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0,P>0.05);G-菌感染者血PCT、CRP、NEU%同时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G+菌感染者(2=15.52,P<0.01);G-菌感染者PCT≥10 ng/mL的比例明显高于G+菌感染者(2=24.09,P<0.01)。ROC曲线下面积PCT为0.829、CRP为0.728、NEU%为0.564、3项串联结果为0.859;以PCT≥0.5 ng/mL为临界值鉴别G+菌与G-菌感染的灵敏度为78.4%,特异度为87.5%;以CRP>10 mg/L鉴别的灵敏度为96.88%,特异度为48.65%;以NEU%>70%鉴别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37.84%。结论血PCT、CRP水平测定有助于迅速区分G+菌及G-菌所致的血流感染,PCT优于CRP;当PCT、CRP、NEU%3项指标均升高且PCT≥10 ng/mL时G-菌血流感染的可能性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下载PDF
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中HPV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育英 朱少美 +2 位作者 刘集鸿 周潇 张丽科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目的筛查广东省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分析其型别特征、年龄分布特点及宫颈病变程度。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6月共702例广东省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Luminex 200的流式荧光技术检... 目的筛查广东省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分析其型别特征、年龄分布特点及宫颈病变程度。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6月共702例广东省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Luminex 200的流式荧光技术检测27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包括高危型别(17种):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26、53和82,低危亚型(10种):6、11、40、42、43、44、55、61、81和83。同时对HPV分型阳性的标本行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分析HPV流行率、感染型别、年龄分布及宫颈病变程度。结果 702例女性体检人群中HPV感染者人数为101例,感染率为14.4%。HPV单一感染型占82.2%(83例/101例),以高危亚型为主(83.1%,69例/83例),前3位感染亚型分别是52型(24.1%,20例/83例)、16型(10.8%,9例/83例)、58型(10.8%,9例/83例)。多重亚型感染占17.8%(18例/101例)。≤30岁、31~40岁、41~50岁、>50岁年龄组感染率分别为18.7%、14.4%、14.0%和11.7%,各年龄层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92例HPV分型阳性患者同时进行了TCT检测,25%人群宫颈有炎症细胞或出血,10.9%人群出现了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除高级别上皮内病变(ASC-H)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结论广东省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中HPV感染主要以52型、16型、58型为主,且为单一感染,其中部分HPV感染体检人群宫颈已经出现了病变。流式荧光技术可以精确分出27种最见的HPV亚型,对HPV的筛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流式荧光技术 女性体检人群 基因亚型
下载PDF
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HCV RNA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1
18
作者 朱少美 刘集鸿 周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3期214-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HCVRNA水平与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35名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HCV RNA水平,按HCV RNA检测结果<500IU/mL、500~107IU/mL和>107IU/mL分别划分为...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HCVRNA水平与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35名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HCV RNA水平,按HCV RNA检测结果<500IU/mL、500~107IU/mL和>107IU/mL分别划分为阴性组、低中病毒水平组、高病毒水平组。同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这8项肝功能指标。结果HCVRNA阳性率为71.06%(167/235),不同HCV病毒水平组之间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项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率在7.23%~48.51%,其中不同HCV病毒水平组间的ALT、AST、GGT指标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LT和AST异常率随病毒水平逐渐升高,GGT异常率在有病毒感染组明显高于阴性组。不同HCV病毒水平组间,ALT、AST、GGT、ALB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水平与ALT、AST、GGT水平正相关(r=0.505、0.407、0.284,P<0.05)。结论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进行HCVRNA和肝功能的检测,有助于准确诊断丙型肝炎的感染、监测病毒活动以及评估肝脏的损害,对丙型肝炎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抗体 丙型肝炎病毒RNA 肝功能
下载PDF
惠州地区各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区间建立及妊娠早期不同TPOAb滴度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梁艳 邱海山 +1 位作者 彭林平 罗浩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4期3593-3596,3600,共5页
目的建立惠州地区各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区间,并探讨妊娠早期不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滴度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检的450例健康单胎妊娠孕妇用于建立血清促甲状... 目的建立惠州地区各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区间,并探讨妊娠早期不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滴度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检的450例健康单胎妊娠孕妇用于建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参考区间。另随机抽取1073例妊娠早期孕妇来调查不同年龄段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TPOAb滴度(高滴度组、中滴度组、正常滴度组)下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惠州地区妊娠早、中、晚期孕妇TSH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01~3.01、0.64~4.60、0.81~4.68 mIU/L,FT4的参考区间分别为10.86~22.34、9.87~20.76、7.68~19.07 pmol/L,FT3的参考区间分别为3.51~6.40、3.68~6.28、3.67~6.09 pmol/L。FT4水平随孕妇年龄增高呈降低趋势,年龄<25岁、25~<35岁的孕妇FT4水平与年龄≥35岁的孕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滴度组的TSH水平高于正常滴度组,FT3水平低于正常滴度组,FT4水平低于中滴度组和正常滴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推荐的参考区间与该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所诊断的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甲减)发生率分别为3.65%、1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TPOAb滴度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建立惠州地区不同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区间可提高亚甲减的检出率,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早期诊治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甲状腺功能 参考区间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下载PDF
降钙素原联合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雷艳梅 周潇 +1 位作者 马建国 罗浩元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MR-proADM)和降钙素原(PCT)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入住ICUS且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7例,分为脓毒症组(A组)、严重脓毒症组(B组)、脓毒性休克组(C组),对照组(D...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MR-proADM)和降钙素原(PCT)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入住ICUS且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7例,分为脓毒症组(A组)、严重脓毒症组(B组)、脓毒性休克组(C组),对照组(D组)为健康体检者。患者入住ICU 24 h内抽血检测血浆/血清中MR-pro ADM和PCT浓度,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诊断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并确立临界值。结果与D组相比,67例脓毒症患者MR-pro ADM及PCT均显著增高(X^2=28.104、25.645,P<0.01),A、B、C组之间MR-pro ADM及PCT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proADM曲线下面积(AUC)较PCT的AUC大,其中A组差异最显著,分别为0.917和0.864。A组MR-proADM和PCT敏感性分别为89.0%和84.0%,B组、C组两者敏感性相近,各组使用PCT和MR-proADM联合诊断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单个指标。结论随着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加重,PCT和MR-proADM浓度均显著升高,脓毒症病症较轻时MR-proADM对脓毒症的诊断效果优于PCT,两者联合检测效果优于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肾上腺髓质前体中段肽 脓毒症 休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