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预防护理路径在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丽红 江巧玲 黄秀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2期3401-3402,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预防护理路径在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我院接受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 目的探讨循证预防护理路径在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我院接受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基于循证护理知识的循证预防护理路径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89%,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14.5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预防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预防护理路径 断指再植术 血管危象
下载PDF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乳房再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洪小芳 刘晓韬 +1 位作者 孟宏 黄建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1595-1597,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皮肤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在早期乳腺癌患者(Ⅰ或Ⅱ期)术后乳房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同期或二期应用DIEP皮瓣行乳房再造,其中乳腺...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皮肤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在早期乳腺癌患者(Ⅰ或Ⅱ期)术后乳房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同期或二期应用DIEP皮瓣行乳房再造,其中乳腺癌分期I期9例,II期3例。结果:1例皮瓣出现部分坏死,1例皮瓣出现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皮瓣挛缩变形;无腹壁疝和腹壁膨出。11例获随访平均2.2年,效果均较满意,未出现乳腺癌复发病例,4例获得优,5例获得良,失访1例按良计算,2例效果差,优良率83.3%。结论:乳腺癌术后一期或二期应用DIEP皮瓣游离移植再造乳房,具有皮瓣血运良好、再造乳房外形满意、腹部供区并发症少,可同时行腹壁整形等优点,是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理想方法之一,放化疗不影响皮瓣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乳房重建
下载PDF
足内侧跖楔关节融合联合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易远历 黄远清 朱亚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8期888-890,共3页
目的研究足内侧跖楔关节融合联合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03-2017-12采用足内侧跖楔关节融合联合Akin截骨的方法治疗中重度拇外翻26例(28足)。结果本组26例(28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30(12.3±5.2)个月... 目的研究足内侧跖楔关节融合联合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03-2017-12采用足内侧跖楔关节融合联合Akin截骨的方法治疗中重度拇外翻26例(28足)。结果本组26例(28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30(12.3±5.2)个月。术后12周摄患足负重位X线片并测量角度:HAA为15.53°~21.72°(18.40°±1.56°),较术前矫正(19.32°±5.05°),治疗前后HA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2,P <0.05);IMA为8.32°~11.64°(9.99°±0.89°),较术前矫正(7.35°±2.10°),治疗前后I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9,P <0.05);AOFAS第1跖趾关节评分(91.57±5.65)分,较术前增加(58.61±6.50)分,治疗前后AOF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4,P <0.05)。结论足内侧跖楔关节融合联合Akin截骨的方法可有效地改善中重度拇外翻的功能和外形,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拇外翻 跖楔关节 关节融合 Akin截骨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初步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志文 刘晓韬 洪小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2期36-38,41,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的疗效.方法 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PRP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难愈性伤口42例.胫腓骨骨干骨折16例,踝关节骨折13例,跟骨骨折5例,跖骨骨折2例,胫骨骨髓炎6例,其中合并糖尿... 目的 初步探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的疗效.方法 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PRP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难愈性伤口42例.胫腓骨骨干骨折16例,踝关节骨折13例,跟骨骨折5例,跖骨骨折2例,胫骨骨髓炎6例,其中合并糖尿病16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31例.全部病例予严格清创处理后,进行自体PRP伤口内注射,每次间隔7~10 d,观察肉芽组织的生长及伤口愈合情况,定期检测伤口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首次注射PRP 1个月后,获得随访,31例创面明显缩小,脓苔及坏死组织清除,软组织血供良好,色泽健康,肌肉及外露骨被新生的肉芽组织覆盖.第4次注射PRP后创口覆盖率(76.3±15)%,治愈率31.0%,创口体积缩小(9.4±2.2) mL,治疗前后创口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细菌培养结果阳性13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PRP能有效促进软组织修复,对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下肢骨折 难愈性伤口 修复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晓韬 洪小芳 +1 位作者 张志文 孟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院住院进行手术出现切口脂肪液化80例患者,采取随机抽样原则分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院住院进行手术出现切口脂肪液化80例患者,采取随机抽样原则分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切口均无感染发生,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肉芽形成充分,坏死组织清除,血供良好,色泽红润健康,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17.1±3.9)天比较,研究组疗效(9.3±3.1)天。明显增加,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手术后切口 脂肪液化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术结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老年性糖尿病溃疡创面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易远历 黄建华 孟宏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2期40-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VSD)结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老年性糖尿病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6月64例老年性糖尿病慢性溃疡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VSD)结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老年性糖尿病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6月64例老年性糖尿病慢性溃疡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常规换药的方法,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结果两组64例治疗后慢性溃疡创面全部瘢痕愈合。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24~45 d,平均愈合时间(32.06±7.76)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33~56 d,平均愈合时间(44.14±9.67)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2,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11~23次,平均(16.73±4.21)次,对照组换药次数18~33次,平均(25.09±6.34)次,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4,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术结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方法能有效促进老年性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老年 糖尿病 慢性溃疡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魏立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使用抗凝治疗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按病例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使用抗凝治疗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按病例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断指再植治疗相关知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断指再植抗凝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方式应多样性,方式因人而异;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心理教育;满足患者对治疗信息渴望,加强与患者信息交流。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增强抗凝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断指再植 抗凝治疗 依从性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在头皮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洪小芳 孟宏 +3 位作者 黄建华 张干林 刘晓韬 刘伟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头皮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切取股前外侧皮瓣,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及其伴行静脉与颞浅动静脉吻合,修复头皮缺损。自2010年1月到2013年6月,共21例病例行该手术方法治疗头皮缺损。结果术后随访1年到2年...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头皮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切取股前外侧皮瓣,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及其伴行静脉与颞浅动静脉吻合,修复头皮缺损。自2010年1月到2013年6月,共21例病例行该手术方法治疗头皮缺损。结果术后随访1年到2年,皮瓣质地色泽好,皮瓣长5 cm^13 cm、宽8 cm^20 cm大小,平均面积大小6.7cm×17cm,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过手术探查,重新吻合,解除危象,成功覆盖创面。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粗大,皮瓣血运可靠,皮瓣可切取的面积可塑性大,且股前外侧动脉及伴行静脉口径和颞浅血管动静脉接近,是可供选择修复头皮缺损的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缺损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下载PDF
超量扩张的自然渗漏及超量极限的实验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干林 张金明 +2 位作者 梁伟强 陈宇宏 冀晨阳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5年第5期296-299,共4页
目的 探讨扩张器在体内及体外扩张过程中的自然渗漏率和单个扩张器超量扩张的极限.方法 对13例患者17个部位应用皮肤扩张术,记录Ⅱ期手术前注射扩张器内0.9%氯化钠注射液的总量,术后再测量扩张器内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8个扩张... 目的 探讨扩张器在体内及体外扩张过程中的自然渗漏率和单个扩张器超量扩张的极限.方法 对13例患者17个部位应用皮肤扩张术,记录Ⅱ期手术前注射扩张器内0.9%氯化钠注射液的总量,术后再测量扩张器内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8个扩张器按额定容积的150%扩张,静置在0.9%氯化钠注射液环境下1个月,再测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同样的方法折叠扩张器注射导管,重复实验,测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向4个100ml扩张器内注射1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环境下静置1个月,测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第2次注射1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置1个月,测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重复该方法,直至达到400ml,记录数据并描绘扩张曲线.结果 埋置在体内的扩张器平均自然渗漏率为(29.0±12.5)%;85.0%(8.0/9.4)是通过扩张器注射壶、14.8%(1.4/9.4)是通过扩张器的扩张囊渗漏的;单个扩张器超量扩张的极限在200%左右.结论 0.9%氯化钠注射液可以通过扩张器的囊壁和注射壶渗漏.单个扩张器超量扩张的性能极限有一定限度制约,当注射体积超过某个值时,其有效扩张的性能并不随着注射体积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器 自然渗漏率 超量扩张
原文传递
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少宏 王伟林 +3 位作者 罗悦文 赖志军 万文国 曾文辉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0期11-12,共2页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及龙门县中医院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LCP组26例和DHS组20例,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和动...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及龙门县中医院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LCP组26例和DHS组20例,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随访6个月~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下肢缩短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LCP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4例,总优良率为92.3%(24/26),显著高于DHS组85.0%(17/20),P〈0.05。且LCP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下肢缩短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DHS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且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下肢缩短率低,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 疗效
下载PDF
阴股沟皮瓣在治疗外阴Paget病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韬 孟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20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阴股沟皮瓣在外阴Paget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收治外阴Paget病5例,均行病变皮肤广泛切除后采用阴股沟皮瓣转移修复。结果5例外阴Paget病,4例病例一次手术修复,术后无复发,1例2年后复发,二次手术病灶切除,创面植皮修复,所有病... 目的探讨阴股沟皮瓣在外阴Paget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收治外阴Paget病5例,均行病变皮肤广泛切除后采用阴股沟皮瓣转移修复。结果5例外阴Paget病,4例病例一次手术修复,术后无复发,1例2年后复发,二次手术病灶切除,创面植皮修复,所有病例远期效果满意。结论阴股沟皮瓣修复外阴Paget病术后外阴外观、功能接近正常,皮瓣质地良好,创伤相对较小,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 PAGET病 皮瓣
下载PDF
对偶皮瓣治疗儿童四肢瘢痕挛缩并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易远历 曾文添 +1 位作者 黄建华 孟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11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 比较对偶皮瓣与游离植皮治疗儿童四肢瘢痕挛缩并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8-01—2020-08诊治的50例四肢蹼状、条索状瘢痕挛缩合并关节功能障碍,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一组采用对偶皮瓣治疗(对偶皮瓣组),一组采用游离... 目的 比较对偶皮瓣与游离植皮治疗儿童四肢瘢痕挛缩并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8-01—2020-08诊治的50例四肢蹼状、条索状瘢痕挛缩合并关节功能障碍,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一组采用对偶皮瓣治疗(对偶皮瓣组),一组采用游离植皮治疗(游离植皮组)。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增加的关节活动度、术后1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术后1年再次瘢痕挛缩发生率。结果 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6(12~22)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对偶皮瓣组1例(1个关节)再次出现轻度瘢痕挛缩,而游离植皮组6例(6个关节)再次出现轻度瘢痕挛缩;对偶皮瓣组术后1年再次瘢痕挛缩发生率(3.7%)明显低于游离植皮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偶皮瓣组与游离植皮组术后1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术后1个月增加的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偶皮瓣治疗儿童四肢关节蹼状、条索状瘢痕挛缩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不易复发等优点,对偶皮瓣可减少供皮(瓣)区以及减少身体其他部位的手术创伤和瘢痕,这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瘢痕挛缩 功能障碍 对偶皮瓣 游离植皮 儿童
原文传递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手指肌腱、指骨外露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少宏 孟宏 +2 位作者 黄建华 刘晓涛 张华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肌腱、指骨外露临床效果。方法从2006年8月至2010年2月期间,利用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肌腱、指骨外露45例。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皮瓣外... 目的探讨利用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肌腱、指骨外露临床效果。方法从2006年8月至2010年2月期间,利用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肌腱、指骨外露45例。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皮瓣外形良好,患指功能良好。结论该皮瓣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指固有动脉、神经,皮瓣外形好,对供区破坏少,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手指肌腱、指骨外露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手指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14
作者 徐少宏 王伟林 +3 位作者 罗悦文 赖志军 万文国 曾文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5期34-36,共3页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LCP组的Harris髋...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LCP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4例,总优良率为96.1%(25/26),显著高于DHS组85.0%(17/20),P<0.05。且LCP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下肢缩短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DHS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且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 疗效
下载PDF
拇趾C形皮瓣修复拇指外伤后皮肤组织缺损的应用
15
作者 徐少宏 孟宏 +2 位作者 黄建华 刘晓韬 张华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3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拇趾C形皮瓣在拇指外伤后皮肤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拇指外伤皮肤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皮肤组织缺损的情况设计同侧或对侧拇趾C形皮瓣进行修复、再植。结果 12例患者术后移植皮瓣均成活,恢复伤指外形及功能... 目的探讨拇趾C形皮瓣在拇指外伤后皮肤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拇指外伤皮肤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皮肤组织缺损的情况设计同侧或对侧拇趾C形皮瓣进行修复、再植。结果 12例患者术后移植皮瓣均成活,恢复伤指外形及功能,随访3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外形逼真,感觉良好。结论拇趾C形皮瓣修复拇指外伤皮肤组织缺损外形满意,术后伤指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损伤少,受区临床效果佳,是一种优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趾C形皮瓣 修复 拇指外伤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后血清VEGF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凯军 杨荣焕 +2 位作者 黄振 孟宏 邓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8期1893-1895,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接受血清VEGF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选取2017年07月至2019年01月接收的82例原发性肝癌接受TACE治疗后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并再次分为AFP阴性组(N=32)及阳性组(N=50)。同时同期选择肝硬化患者69例、...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接受血清VEGF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选取2017年07月至2019年01月接收的82例原发性肝癌接受TACE治疗后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并再次分为AFP阴性组(N=32)及阳性组(N=50)。同时同期选择肝硬化患者69例、慢性乙型肝炎54例以及正常健康体检群体50例,分别定义为肝硬化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对象均进行AEP以及血清VEGF检测。结果:AFP阴性组年龄中位数、性别以及肝炎病史、以及Child-Pugh分级、肿瘤分期,与AFP阳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研究组血清AF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过随访,共82例原发性肝癌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其死亡8例,死亡率为(9.6%)。经过单影响因素分析,年龄大小、性别男女、child分级以及AFP水平高低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而BCLC分期、AFP升高或降低以及有无门脉癌栓、肿瘤直径大小患者的生存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检测血清VEGF、AFP指标变化,能够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TACE 血清 VEGF检测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玉屏风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巧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5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玉屏风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护理,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玉屏风颗...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玉屏风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护理,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玉屏风颗粒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咳嗽消失、哮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疗效较好,期间配合周到细致的护理,能显著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毛细支气管炎哮喘 疗效 护理
下载PDF
边缘切口与正中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比较
18
作者 易远历 黄建华 孟宏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边缘切口与正中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皮瓣术后臃肿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治疗切口的不同,将行边缘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者纳入对照组(n=63),实施正中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者纳入... 目的:探讨边缘切口与正中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皮瓣术后臃肿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治疗切口的不同,将行边缘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者纳入对照组(n=63),实施正中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者纳入观察组(n=57),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相关指标,同时对患者相关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予以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修薄效果、血供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好,观察组的感觉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差(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损伤率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2组CRP、PCT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较观察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边缘切口与正中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对皮肤创面的修复各有其优缺点,临床在行皮瓣修薄术时,应具体根据皮瓣形态、臃肿程度、修复部位等情况个性化地选择手术方式。相对于边缘切口皮瓣修薄术,2种术式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正中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对皮瓣血运干扰更小,能有效提高机体愈合的生物学环境,减轻炎性反应,治疗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患者功能和外观的恢复,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皮瓣修薄整形术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合伤口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晓韬 洪小芳 +1 位作者 张志文 孟宏 《当代医学》 2013年第9期61-62,共2页
目的探析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慢性难愈合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难愈合创口3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给予严格清创处理后,进行自体PRP创口内注射并进行随访... 目的探析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慢性难愈合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难愈合创口3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给予严格清创处理后,进行自体PRP创口内注射并进行随访,观察注射后PRP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回收率及应用PRP应肉芽组织的生长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PRP中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全血。第4次注射PRP后,创面完全愈合者8例,创面坏死组织及脓苔清除,组织色泽健康血供良好,外露的骨或肌肉组织被新生肉芽组织覆盖。第4次注射愈合病例明显高于第1次注射病例,且创面大小优于第1次注射病例。两次注射后愈合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应用PRP注射4次后,总愈合率75%,平均创面覆盖率(90±6)%。结论 PRP能有效促进软组织伤口修复,对促进慢性难愈合伤口愈合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难愈合伤口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护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丽红 郑秀先 +1 位作者 魏立繁 黄金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238-239,共2页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30例骶尾部巨大褥疮患者,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33%,患者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于骶尾部...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30例骶尾部巨大褥疮患者,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33%,患者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于骶尾部巨大褥疮患者来讲,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臀上动脉穿支皮瓣 骶尾部 巨大褥疮 综合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