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LF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难治性肺炎中的价值
1
作者 郭国才 钟宇争 +1 位作者 廖惠娟 黎敦镇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老年人难治性肺炎中的价值。方法筛选难治性肺炎老年患者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哌拉西林组和头孢噻肟组,每组各30例,哌拉西林组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噻肟组给予注射用... 目的探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老年人难治性肺炎中的价值。方法筛选难治性肺炎老年患者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哌拉西林组和头孢噻肟组,每组各30例,哌拉西林组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噻肟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检测受试者的白细胞计数与疾病部位,收集BALF,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临床疗效判断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在检测出来的病原菌的菌株之中,包括26株G^+菌和10株G^-菌,肺炎链球菌计有20株,是G^+菌中数量最多的菌种,流感嗜血杆菌计有4株,是G^-菌中最常见的菌种。药敏结果显示,上呼吸道感染亚组(URI)3株为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占25.00%;下呼吸道感染组(LRI)9株为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占37.50%。哌拉西林组达到有效的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头孢噻肟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能够作为老年人呼吸道细菌感染经验性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F细菌 药敏试验 难治性肺炎
原文传递
血尿实验室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钟惠香 周世娟 +1 位作者 陈锦顺 吕福应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7期1615-1616,共2页
采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以及光学显微镜对我院画家住院患者进行尿检查,对比三者检出率与相互符合率。结果 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与光学显微镜以及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符合率分别为80.7%、71.2%,而干化学尿... 采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以及光学显微镜对我院画家住院患者进行尿检查,对比三者检出率与相互符合率。结果 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与光学显微镜以及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符合率分别为80.7%、71.2%,而干化学尿液分析仪与光学显微镜的检测符合率为75.5%。采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以及光学显微镜对患者进行血尿检查各有特点,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结合与交叉使用,能够提高血尿检测的符合率,有利于临床诊断,值得临床上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 实验室检查 临床诊断 价值
下载PDF
惠东地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及基因分型研究
3
作者 钟惠香 周世娟 +1 位作者 陈锦顺 黎敦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0期2242-2243,共2页
目的分析惠东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特征及基因分型,评估惠东地区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特点,明确大肠埃希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2010~2014年... 目的分析惠东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特征及基因分型,评估惠东地区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特点,明确大肠埃希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2010~2014年惠东地区10所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0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尿中段标本,分离大肠埃希菌,共计450株,对分离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采用荧光定量法确定ESBLs菌株的基因分型。结果本组450株大肠埃希菌,PCR扩增检测结果:TEM型阳性238株,占52.9%;CTX-M型阳性173株,占38.4%;SHV型阳性5株,占1.1%;CTX-M+TEM型阳性34株,占7.6%。且SHV型及TEM型序列分析结果提示,分别为SHV-1型与TEM-1型。结论惠东地区主要面临着TEM型ESBLs菌株的威胁,且ESBLs菌株有其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征,在临床用药时需严格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以降低菌株的耐药率,提高药物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疗和并发症风险预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吕福应 郭国才 +1 位作者 黎敦镇 温恺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591-1592,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对糖尿病诊疗和并发症风险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组,按照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分为并发症亚组(88例)和无并发症亚组(72例)。同期158例体检无糖尿病者纳入对照组。罗氏cobas C...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对糖尿病诊疗和并发症风险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组,按照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分为并发症亚组(88例)和无并发症亚组(72例)。同期158例体检无糖尿病者纳入对照组。罗氏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被试HbA1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HbA1c、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亚组患者HbA1c、FBG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HbA1c异常升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可用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筛查、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和预测评价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也可将HbA1c检测作为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并发症 风险预测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锦顺 周世娟 +2 位作者 钟惠香 杨少勇 林静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6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医学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把需检测对象分为3个组,分别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患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三组的t-PSA的含量。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中的t...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医学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把需检测对象分为3个组,分别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患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三组的t-PSA的含量。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中的t-PSA含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三个组之间比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前列腺癌患者的t-PSA值显著大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P<0.01)。结论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PSA达到了理性的效果,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化学发光免疫法 前列腺特异抗原
下载PDF
血清β-HCG和孕酮联合测定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定芳 曾康港 吕福应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11期3076-307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和孕酮含量水平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35例正常妊娠的育龄妇女和28例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孕酮的浓度,运用t检验统计评价β-HCG、孕酮对早期异...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和孕酮含量水平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35例正常妊娠的育龄妇女和28例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孕酮的浓度,运用t检验统计评价β-HCG、孕酮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意义。结果:正常宫内孕者,血清β-HCG和孕酮含量均较高;而异位妊娠时,血清β-HCG和孕酮含量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测定β-HCG和孕酮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Β-HCG 孕酮 异位妊娠 正常妊娠
下载PDF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的结果对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钟惠香 周世娟 +1 位作者 陈锦顺 吕福应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7期621-622,共2页
目的观察血液自动分析仪测量静脉血与末梢血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为血常规标准化简体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分析160例患者的血液,清晨各取2份静脉血和末梢血、共4份用CELL-DYN1700全自动细胞分析计数仪检测生成血常规结果,将4份样本... 目的观察血液自动分析仪测量静脉血与末梢血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为血常规标准化简体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分析160例患者的血液,清晨各取2份静脉血和末梢血、共4份用CELL-DYN1700全自动细胞分析计数仪检测生成血常规结果,将4份样本静脉血和末梢血,分为两大组进行一起自动分析,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用细胞分析器测量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同组内2次测量标本内部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末梢血2次测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间血常规指标:两组WBC、RBC、HGB、PLT均有呈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血细胞分析应以静脉血为主,避免机器自动分析带来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自动检测
下载PDF
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基因类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世娟 钟惠香 +3 位作者 陈锦顺 吕福应 郭国才 黎敦镇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4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基因类型。方法收集本地区临床各科室明确诊断为院内感染的标本,经分离获得大肠埃希菌483株,采用API20E进行产ESBLs初筛,并参照CLSI文件M100-S22推荐的纸片表型确证试验进行确证。对确证产ESBLs... 目的探讨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基因类型。方法收集本地区临床各科室明确诊断为院内感染的标本,经分离获得大肠埃希菌483株,采用API20E进行产ESBLs初筛,并参照CLSI文件M100-S22推荐的纸片表型确证试验进行确证。对确证产ESBLss大肠埃希菌进行基因型检测和PFGE检测。结果 (1)API鉴定试剂条(API20E)试验提示本研究所收集483例院内大肠埃希菌菌株中,产ESBLs阳性菌株共214例;确证试验结果提示,214例菌株均为产ESBLs阳性菌,符合率为100%;(2)214株产ESBLs大肠杆菌共有3种基因型和6种PFGE型,其中基因型TEM最多,共123株(57.5%),CTX-M51株(23.8%),SHV40株(18.7%);PFGE图谱结果提示,3a和6a最多见,分别为70株和63株,其余分别为1a(30株)、2(21株)、4(18株)和18(12株);(3)产ESBLs大肠埃希菌来源:214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室(118株)、血液科(39株)、呼吸科(34株),以及其他相关科室(共23株)。结论现阶段本地区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较高,其中以基因型TEM最多,PFGE型3a和6a最多见;病原菌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室、血液科和呼吸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院内感染 基因类型
下载PDF
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TEM型β-内酰胺酶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世娟 钟惠香 +3 位作者 陈锦顺 吕福应 郭国才 黎敦镇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4期17-18,23,共3页
目的探讨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TEM型β-内酰胺酶分型、耐药性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86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分析其基因类型;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TEM型进行耐药试验及基因突变类型的相关检测。结果 86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 目的探讨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TEM型β-内酰胺酶分型、耐药性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86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分析其基因类型;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TEM型进行耐药试验及基因突变类型的相关检测。结果 86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中,TEM基因型49株(57.0%),SHV基因型16株(18.6%),CTX-M基因型21株(24.4%);TEM分型主要有TEM-1、TEM-2、TEM-105、TEM-116和TEM-128,其中TEM-1和TEM-2型例数最多,分别为18例和17例;TEM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为缺失和碱基置换;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TEM型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敏感。结论探讨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突变分型及药敏试验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阴道感染微生态监测新技术推广
10
作者 吕福应 吕秀梅 +2 位作者 郭国才 周世娟 黎敦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1期91-92,共2页
目的通过采取监测新技术对阴道分泌物中的微生态菌群进行检测,对真菌、细菌培养进行鉴定,并对生殖道支原体进行检测,全面对女性阴道感染的微生态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生殖道感染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192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阴... 目的通过采取监测新技术对阴道分泌物中的微生态菌群进行检测,对真菌、细菌培养进行鉴定,并对生殖道支原体进行检测,全面对女性阴道感染的微生态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生殖道感染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192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取样检测,进行革兰染色后,在油镜下对阴道菌群进行观察,使用生化快速检测技术对阴道微生态功能进行测定,同时对培养菌以及支原体进行鉴定和检测。结果 192例阴道感染患者中,单一感染、混合感染以及菌群失调的患者人数依次为41例(21.4%)、80例(41.7%)和71例(36.9%),其中AV(需氧菌阴道炎)、BV(细菌性阴道病)、MP(生殖道支原体感染)、VVC(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AV+BV+MP、AV+BV+VVC、BV+MP、AV+MP以及VVC+MP患者人数依次为9例(22.0%)、13例(31.7%)、12例(29.3%)、7例(17.0%)、36例(44.8%)、9例(11.3%)、9例(11.3%)、18例(22.6%)、8例(10.0%)。结论阴道炎属于最常见的一种妇科生殖器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微生态失衡和混合感染所引发的,而通过采取微生态监测技术对阴道内微生态功能进行评估和测定,是快速诊断阴道炎和对症治疗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感染 阴道微生态 监测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惠香 周世娟 +1 位作者 陈锦顺 吕福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现状。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感染标本,进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筛选。采用E-test,头孢他啶+棒酸或头孢他啶进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确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现状。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感染标本,进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筛选。采用E-test,头孢他啶+棒酸或头孢他啶进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确证。并用凝胶脉冲场电泳(PFGE)对产ESBLs菌株进行分型,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菌流行情况并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结果 (1)分离的90株大肠埃希菌中,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8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4%和20%;(2)9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有25株(27.8%),该25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类抗生素全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为88%和93%;(3)PFGE研究结果显示,25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有6株来源于一个相同菌株,其余19株来自于不同菌株。结论目前我院重症监护室产ESBLs多重耐药菌大肠埃希菌发病率较高,需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耐药
下载PDF
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同源性的分析
12
作者 陈锦顺 周世娟 钟惠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6期409-410,共2页
目的探讨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性。方法收集我院临床各科室标本,按CLSI文件M100-S20(2010年版)判断标准明确诊断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92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探讨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同源性。结果所有菌株... 目的探讨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性。方法收集我院临床各科室标本,按CLSI文件M100-S20(2010年版)判断标准明确诊断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92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探讨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同源性。结果所有菌株中,相似性最高为68.50%(菌株12和菌株48),其次为57.65%(菌株6,菌株17,菌株51和菌株73)和51.44%(菌株21,菌株36和菌株80),有11对菌株相似性为0。依据Tenover等提出的PFGE条带判读标准,上述相似性超过50%的菌株对之间,有5对菌株为亲缘关系密切同源菌株,2对菌株没有同源性。结论采用PFGE检测法分析产ESBLs菌株的同源性,结合临床相关信息,可以为减少细菌对抗生素广泛耐药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静脉采血不当对生化检验结果差异的分析
13
作者 陈锦顺 杨少勇 林静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0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不当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筛选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静脉采血时按照严格的日常操作规定进行采集静脉血,B组静脉采血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采集静脉血。结果两组试验者的血液...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不当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筛选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静脉采血时按照严格的日常操作规定进行采集静脉血,B组静脉采血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采集静脉血。结果两组试验者的血液结果比较,B组采血法较A组更容易发生溶血,生化结果为B组的血糖、尿素较A组低,余均较A组高。结论采用SPSS13.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证明静脉采血不当对生化结果是有一定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采血不当 生化检验 结果差异
下载PDF
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
14
作者 钟惠香 周世娟 +1 位作者 黎敦镇 吕福应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临床分离出的231例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将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分为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2012年6月至2013... 目的探讨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临床分离出的231例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将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分为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3个时期,统计每个时期分离出的菌株数,运用K-B行药敏试验,观察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由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的39例上升至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间78例,再上升至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114例。标本分布部位主要来源于痰液与创面分泌物,分别占54.5%,16.0%。分布的病区主要为普外科、内儿科,所占比例分别为38.5%、33.3%。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安卡西林/舒巴坦耐药性较低,分别由2010年5月的7.7%、20.5%、2.6%到2013年6月的6.14%、14.0%、1.7%。菌株在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耐药性最高,经过相应处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耐药性降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又呈升高趋势。结论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较强,目前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鲍氏不动杆菌抗药性低,医生在给药时尽量避免经验用药,尽可能减少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药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