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优先离断脾蒂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遂 刘勇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为巨脾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plus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LSPD)中优先离断脾蒂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接受LSPD的患者,按切脾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为巨脾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plus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LSPD)中优先离断脾蒂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接受LSPD的患者,按切脾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LSPD,观察组于LSPD术中采用脾蒂优先离断法。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01.8±22.3)min vs.(243.9±27.5)min]、术中出血量[(318.2±56.4)ml vs.(530.6±89.2)ml]、中转开腹率(0 vs.16.0%)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2.5±1.1)d vs.(2.7±0.8)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5±0.8)d vs.(2.4±1.0)d]及术后住院时间[(10.1±2.4)d vs.(9.8±2.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LSPD术中优先离断脾蒂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中转开腹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脾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腹腔镜检查 脾蒂
下载PDF
膀胱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孟红 吴宁 +1 位作者 周巧 辜艳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PUNLMP)的临床、病理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光镜观察33例PUNLMP石蜡切片,并与同期收治的膀胱肿瘤进行对比。结果33例PUNLMP乳头表面被覆尿路上皮形态稍有异型,明显增生,增生细胞层次超过7层... 目的探讨膀胱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PUNLMP)的临床、病理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光镜观察33例PUNLMP石蜡切片,并与同期收治的膀胱肿瘤进行对比。结果33例PUNLMP乳头表面被覆尿路上皮形态稍有异型,明显增生,增生细胞层次超过7层。瘤组织结构整齐,细胞大小一致,基底细胞的排列呈栅栏状,细胞的极向几乎没有变化。复发7例,复发率为24.14%。结论PUNLMP的绝大多数病例并不能进展为癌,但是这种肿瘤病人增大了发生新的乳头状肿瘤的危险性,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120例老年肺结核的X线诊断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田礼 牛莉 周乐文 《四川医学》 CAS 2000年第9期781-782,共2页
关键词 肺结核 X线诊断 老年人 病例分析
下载PDF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在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新华 陈玉成 《西部医学》 2010年第1期52-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40例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输注对于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肾功能的... 目的探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40例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输注对于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治疗组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常规治疗组,高迷走反应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两组相比,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治疗组血肌酐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可以安全应用与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容量治疗,对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可能有利,其疗效可通过更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 围手术期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
下载PDF
120例老年肺结核的X线分析
5
作者 刘田礼 牛莉 周乐文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77-278,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结核 X线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团队模式+MDT模式院内血糖管理对非内分泌科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数据及效果分析
6
作者 朱晓燕 袁虹 +2 位作者 方先英 戴委 吴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8-10,共3页
探讨不同的血糖管理模式(传统请会诊模式和团队模式+MDT模式院内血糖管理)用于非内分泌科高血糖患者中,分析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8年6-10月院内血糖管理团队成立前采用传统会诊管理作为对照组;2019年6-10月院内血糖管理团队成... 探讨不同的血糖管理模式(传统请会诊模式和团队模式+MDT模式院内血糖管理)用于非内分泌科高血糖患者中,分析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8年6-10月院内血糖管理团队成立前采用传统会诊管理作为对照组;2019年6-10月院内血糖管理团队成立后采用团队式院内血糖管理+MDT模式作为观察组,观察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指标1: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达标率,以百分比高为优势,管理后组间数值对比差异较大(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指标2:低血糖发生率,以百分比低为优势,管理后组间数值对比差异较大(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结论 团队模式+MDT模式院内血糖管理对非内分泌科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较传统模式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模式 MDT模式 院内血糖管理 高血糖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桁 王令权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1月~2006年12月应用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14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后即刻确诊股骨颈骨折10例;延迟诊断4例,延迟时间为3~5d,平均2...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1月~2006年12月应用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14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后即刻确诊股骨颈骨折10例;延迟诊断4例,延迟时间为3~5d,平均2d。全部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股骨干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5例,顺行髓内钉固定1例,逆行髓内钉固定4例,该10例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同时应用重建髓内钉固定3例,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例。结果术后随访1~7年,平均4.4年。1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16—32周骨折愈合,平均20周;1例在术后18个月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内固定并植骨后24周愈合。13例股骨颈骨折于术后12—28周骨折愈合,平均16周;1例股骨颈骨折10个月不愈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1例,内固定断裂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膝关节活动受限3例。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38.5%)且治疗复杂。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口腔修复对应治疗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4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对应治疗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德阳市旌阳区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8)。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口腔修复对...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对应治疗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德阳市旌阳区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8)。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口腔修复对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齿修复情况、食物嵌塞率及口腔修复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牙齿修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食物嵌塞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口腔修复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时,针对其具体病情情况予以对应治疗可有效减少食物嵌塞,提高患者口腔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老年人 食物嵌塞 修复满意度
下载PDF
根管治疗在临床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琴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第3期3847-3848,共2页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经根管治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管治疗,记录两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经上述...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经根管治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管治疗,记录两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4.44%,对照组仅获得68.89%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过程中加用根管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根管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新华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6期2620-2621,共2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A组加依那普利10mgq.d.,B组加依那普利10mgq.d.及倍他乐克6.25mgB.i.d.,若能耐受6天后增...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A组加依那普利10mgq.d.,B组加依那普利10mgq.d.及倍他乐克6.25mgB.i.d.,若能耐受6天后增加剂量1倍,剂量为12.5~100mg/d,疗程12周。全组病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 A组显效20%,有效率80%;B组显效36%,有效率92%。两组间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EF及心率B组优于A组。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CHF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心力衰竭 急性冠脉综合症
下载PDF
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11
作者 杨桁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897-898,共2页
目的探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采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6例,取肘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显露肱骨髁间骨折。先将髁间骨折复位固定,其中6例C3型骨折,由于骨折块粉碎,采用了自体髂骨... 目的探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采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6例,取肘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显露肱骨髁间骨折。先将髁间骨折复位固定,其中6例C3型骨折,由于骨折块粉碎,采用了自体髂骨植骨。然后用双钢板固定髁上骨折,内侧半管状钢板固定于内上髁的嵴上,外侧则用重建钢板固定,两钢板呈90°角,鹰嘴截骨部用张力带固定。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后1个月,肘关节屈曲80~105°,平均86.2°;伸直丢失30~45°,平均40.7°。术后12个月,肘关节屈曲95~135°,平均117°;伸直丢失10~35°,平均23.2°。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5.7周。以Jupiter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5例,良17例,可4例。4例伤口渗出,3例克氏针退出,1例尺神经病变,3例异位骨化。无1例出现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提供牢固持久的固定,有效地防止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内固定器 肘关节 治疗
下载PDF
外伤后致膝关节僵硬手术的治疗分析
12
作者 王令权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外伤后 膝关节僵硬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田和炳防治新冠肺炎理论特色与临床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亮亮 彭霞 +2 位作者 吴应彬 鲁奇亮 戚兴林 《四川中医》 2020年第5期5-7,共3页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中,田和炳主任中医师参与了一线防治工作,运用运气学说,分析新冠肺炎病因和疫期易感人群体质特点,提出新的膜原观点,重视舌诊,强调辨病为基础,以疠犯膜原、气机壅塞为病机总纲,创"宣透汤"为基础方宣畅...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中,田和炳主任中医师参与了一线防治工作,运用运气学说,分析新冠肺炎病因和疫期易感人群体质特点,提出新的膜原观点,重视舌诊,强调辨病为基础,以疠犯膜原、气机壅塞为病机总纲,创"宣透汤"为基础方宣畅气机、透解疠毒,依据舌、症表现进一步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疠气 疠犯膜原 透解疠毒
下载PDF
彩超检查在阑尾炎诊断中的作用
14
作者 谢文 《保健文汇》 2020年第5期49-49,共1页
据统计,阑尾炎的高发人群是青壮年,而男性要比女性得阑尾炎的概率要高,因此要多多关注男性发病人群,阑尾炎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阑尾炎。目前诊断阑尾炎的方式多种,彩超在阑尾炎诊断中如何呢?
关键词 慢性阑尾炎 发病人群 彩超检查 高发人群 阑尾炎诊断 青壮年
原文传递
小针刀治疗重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12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田和炳 李兴勇 +2 位作者 蒋晓明 吴蓉 欧成明 《四川中医》 2013年第10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术缓解重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法,选择120例中、重度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住院病例,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及针灸推拿治疗基础上,于试验第1、7天,治疗组各行1次小针刀治疗,对...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术缓解重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法,选择120例中、重度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住院病例,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及针灸推拿治疗基础上,于试验第1、7天,治疗组各行1次小针刀治疗,对照组各行1次假针刀操作。以患者自觉明显好转而要求结束治疗,或因无效、严重副反应而终止试验为观察终点。于第1、7天小针刀(假针刀)操作前,第3、9天,及自第9天后每3天至试验结束,用视觉模拟评分法、UBA疼痛行为量表及SSOP症候轻重程度评定量表评定,并随访3月。结果:第3、7、9天,治疗组PBS、VAS、SSS三项指标的改善均较对照组优良(P<0.05),结束时无显著性差异(P>0.1)。以PBS为指标,治疗组达完全、显著及部分缓解的平均时间为23.6±3.1、15.9±4.1、6.7±3.4天;以VAS为指标,治疗组达完全、显著及部分缓解的平均时间为21.3±5.2、13.3±3.7、5.8±4.3天;以SSS为指标,治疗组SSOP症候群达完全、显著及部分缓解的平均时间为25.3±4.2、16.3±5.4、9.3±5.7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术对SSOP腰背痛有明确的缓解疼痛、改善症候的作用,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见效快、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小针刀 腰背痛 UBA疼痛行为量表 重度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症候评定量表
下载PDF
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旗 吴应彬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7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于该院治疗前肩周炎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治疗组在此基...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于该院治疗前肩周炎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载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30、90 d后,比较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牛津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Oxford Shoulder Score,OSS),并评价两组患者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 d VAS评分分别为(3.50±0.34)分、(5.59±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90 d肩关节OSS评分分别为(46.47±8.14)分、(42.53±7.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治疗组疗效(75.00%)明显好于对照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5)。结论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期肩周炎 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牛津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重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30例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旗 田和炳 +4 位作者 李兴勇 吴蓉 方先英 谢弢 黄德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2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术缓解SSOP腰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用自身对比法,选择30例住院患者,在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针灸推拿治疗基础上,于试验第1、7天各行1次小针刀治疗。于第1、3、7、9天及结束时用MPQ量表及症状体征积分表评定,随...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术缓解SSOP腰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用自身对比法,选择30例住院患者,在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针灸推拿治疗基础上,于试验第1、7天各行1次小针刀治疗。于第1、3、7、9天及结束时用MPQ量表及症状体征积分表评定,随访3个月。结果自第3天开始MPQ中各项(除NWC)、SSS、疼痛及证候轻重程度与疗前相比在各观察时点均有显著改善,两次小针刀松解术后,上述各项指标均较该次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而两次术间相比,VAS及SSS有明显改善(P<0.05),但其余指标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结束时与第2次小针刀治疗后相比,MPQ中各项有显著改善(P<0.05),但疼痛及证候轻重程度无明显变化(P>0.05);疼痛显著与部分缓解时间分别为(10.90±5.10)、(3.67±1.74)d,证候显著与部分缓解时间分别为(15.1±8.1)、(8.0±2.1)d。结论小针刀松解术对SSOP腰背痛有明确的缓解疼痛、改善证候的作用,且见效快、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小针刀 腰背痛 症状体征积分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血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径(LVEDd)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唐新华 舒其相 罗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期19-19,共1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径(LVEDd)关系。方法:入选住院AMI患者50例,测定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径(LVEDd),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AMI患者BNP随着LVEF的...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径(LVEDd)关系。方法:入选住院AMI患者50例,测定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径(LVEDd),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AMI患者BNP随着LVEF的降低、LVEDd的增大而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利钠肽 心室功能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唐新华 舒其相 罗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2期61-61,共1页
目的:评价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普通肝素12500U加入5%葡萄糖水500ml中静脉点滴,每天1次,治疗1天;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0.4ml,每12小时1次,治疗6... 目的:评价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普通肝素12500U加入5%葡萄糖水500ml中静脉点滴,每天1次,治疗1天;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0.4ml,每12小时1次,治疗6天;共7天。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早期应用肝素抗凝治疗有助于尽快控制病情,提高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肝索
下载PDF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唐新华 《中外医疗》 2010年第4期107-107,共1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2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A组加依那普利10mgqd,B组加依那普利10mgqd及倍他乐克6.25mgBid,若能耐受6d后增加剂量1倍,剂...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2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A组加依那普利10mgqd,B组加依那普利10mgqd及倍他乐克6.25mgBid,若能耐受6d后增加剂量1倍,剂量为12.5~100mg/d,疗程12周。全组病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A组显效20%,有效率80%;B组显效36%,有效率92%。2组间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EF及心率B组优于A租。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CHF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倍他乐克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