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院随访对早期胃黏膜病变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张苗英 姚鑫杰 张思怡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 探讨出院随访对早期胃黏膜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为患者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98例胃ESD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术后随访(对照组,49例)和定期出院随访(观察组,49例);随访... 目的 探讨出院随访对早期胃黏膜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为患者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98例胃ESD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术后随访(对照组,49例)和定期出院随访(观察组,49例);随访1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后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院1月后的疼痛、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问卷(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4%)低于对照组(3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1,P=0.016)。结论 加强对胃ESD术后患者的出院随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随访 早期胃黏膜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强化胃黏膜保护方案辅助应用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金东 钟兴伟 +1 位作者 文时继 刘志红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7年第3期330-332,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考虑进行抗Hp治疗。Hp感染可导致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等多种疾病,Hp长期在胃部聚集会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Hp 胃黏膜损伤 消化性溃疡 疗效研究 胃泌素 消化系统疾病 保护方案 主要致病因素 枸橼酸铋钾胶囊
下载PDF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韶辉 宋金东 +1 位作者 褚鹏程 徐伯诚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2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2组均按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养胃颗粒。比较2组...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2组均按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养胃颗粒。比较2组脾虚气滞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脾虚气滞证各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脾虚气滞证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水平显著上调且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下调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气滞证 养胃颗粒 多潘立酮片 四联疗法 免疫功能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疏肝理脾方联合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
4
作者 钟兴伟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方联合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血小板、血沉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肝郁脾虚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43例。2组均采用常规...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方联合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血小板、血沉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肝郁脾虚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43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煎服疏肝理脾方联合灌肠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疗效并比较分析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小板(BPC)、血沉(ESR)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均较前改善,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PC、ESR水平较前改善,观察组BPC、ESR水平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74.42%(χ^(2)=3.957,P=0.047<0.05)。结论:采用疏肝理脾方联合灌肠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凝血机制,治疗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肝郁脾虚证 疏肝理脾方 灌肠 炎症因子 血小板 血沉
原文传递
SERPINE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沈苗 钟兴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31期1818-1824,共7页
目的分析SERPINE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CGA数据库中胃癌数据集,采用K-M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χ2检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目的分析SERPINE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CGA数据库中胃癌数据集,采用K-M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χ2检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SERPINE1表达情况、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TNM分期均能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而其中SERPINE1表达情况、年龄和M分期是影响肿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对影响SERPINE1基因表达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的基本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分期均不会影响SERPINE1基因的表达,而位于胃窦处胃癌的表达量较其它部位低.我们分析了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本研究分析发现, SERPINE1基因在胃癌中表达增高,与胃癌的不良预后相关. SERPINE1可能成为胃癌筛查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预后 SERPINE1
下载PDF
416例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建平 高凤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29-1229,1231,共2页
关键词 大肠息肉 内镜 高频电息肉摘除术 大肠镜检查/治疗
下载PDF
2种方案治疗脑外伤和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林忠 张宏 +3 位作者 吴立萍 宋金东 沈卫良 嵇春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366-3367,共2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比埃索美拉唑治疗脑外伤和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脑外伤和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奥美拉唑组(56例)和埃索美拉唑组(5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比埃索美拉唑治疗脑外伤和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脑外伤和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奥美拉唑组(56例)和埃索美拉唑组(5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奥美拉唑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 mg静脉滴注,2次/d;埃索美拉唑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滴注,2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经济性。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埃索美拉唑组患者成本-效果比(1 397.71)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1 51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量成本-效果比为91.52。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脑外伤和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埃索美拉唑 脑外伤和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成本-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退休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韶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9期1248-1250,共3页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退休人群NAFL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针对性的进行一级预防提供依据.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关危险因素 退休人群 公共卫生问题 NAFLD 一级预防 发病率 患病率
原文传递
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预防是关键
9
作者 吴佳丽 《医师在线》 2018年第29期32-33,共2页
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血窦、肝小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内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进而形成微血栓,引起肝内淤血、肝功能损伤和门静脉高压的一种肝脏血管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肝区疼痛、... 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血窦、肝小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内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进而形成微血栓,引起肝内淤血、肝功能损伤和门静脉高压的一种肝脏血管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肝区疼痛、腹水、黄疸、肝脏肿大等.该病的病因国内外明显不同,欧美报道的HSOS大多发生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国内报道以服用含吡咯生物碱(PA)的植物居多,其中以土三七(或称菊三七)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土三七 肝小静脉闭塞病 骨髓造血干细胞 预防 肝脏肿大 血管性疾病 门静脉高压
下载PDF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引起结肠套叠一例
10
作者 王建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5-195,共1页
患者男,54岁,因阵发性右下腹痛1个月,再发3 d入院.患者1个月来反复出现右下腹痛,腹痛可自行好转,3 d前再发腹痛,伴黑便2次,恶心呕吐1次来院就诊.右下腹可触及一4 cm×5 cm大小肿块,边界清,无触痛,肠鸣音7 次/min.
关键词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 结肠套叠 右下腹痛 恶心呕吐 阵发性 肠鸣音 患者 c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