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 PPP技术用于滑坡监测的试验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利 张勤 +2 位作者 黄观文 涂锐 张双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18-2124,共7页
为了研究全球定位系统(GP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用于滑坡等地质灾害监测时可能达到的精度和可靠性等问题,结合某类滑坡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在滑坡体上布设了若干GPS监测点进行连续实时动态监测,利用PPP技术对该滑坡从稳定、开始滑动... 为了研究全球定位系统(GP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用于滑坡等地质灾害监测时可能达到的精度和可靠性等问题,结合某类滑坡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在滑坡体上布设了若干GPS监测点进行连续实时动态监测,利用PPP技术对该滑坡从稳定、开始滑动直至产生破坏的全过程监测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并与GPS单历元差分定位、载波相位实时差分定位技术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GPS PPP技术监测结果的内符合精度约为10 mm,外符合精度约为40 mm,且GPS PPP技术具有一些差分GPS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无需基准站支持、作业成本低、效率高、可直接获取监测点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下的绝对坐标等。该技术完全可用于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 精密单点定位(PPP) 滑坡 变形监测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下载PDF
基于原始观测值的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算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利 张勤 +1 位作者 涂锐 刘站科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5,共7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GPS原始观测值的单频PPP算法.该算法通过增加电离层延迟先验信息、空间和时间约束的虚拟观测方程,将电离层延迟当作未知参数与其他定位参数一并进行估计来高效修正电离层延迟误差.通过使用全球178个IGS站1d的实测数据对... 研究了一种基于GPS原始观测值的单频PPP算法.该算法通过增加电离层延迟先验信息、空间和时间约束的虚拟观测方程,将电离层延迟当作未知参数与其他定位参数一并进行估计来高效修正电离层延迟误差.通过使用全球178个IGS站1d的实测数据对本算法的收敛速度、定位精度和电离层VTEC 的精度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均得到了改善,其静态单频单天PPP解的精度可达2-3cm、模拟动态单频单天PPP解的精度可达2-3dm,并且单频PPP与双频PPP提取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平均偏差小于5个TECU,可作为一种附属定位产品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精密单点定位 原始观测值 电离层延迟 虚拟观测方程
下载PDF
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赵俊猛 张培震 +17 位作者 张先康 Xiaohui YUAN Rainer KIND Robert van der HILST 甘卫军 孙继敏 邓涛 刘红兵 裴顺平 徐强 张衡 嘉世旭 颜茂都 郭晓玉 卢占武 杨小平 邓攻 琚长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0-259,共30页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计划” 中国西部盆山原 准噶尔盆地 天山造山带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造山带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壳幔结构 深部动力学过程 综合地球物理学 地球系统科学
下载PDF
基于PPP技术实时识别和校正强震仪基线偏移 被引量:3
4
作者 涂锐 王利 刘站科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60-2565,共6页
强震仪的基线漂移误差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误差,它的准确确定是恢复高精度同震速度和位移信息的前提.当前,各种经验的基线校正方法因不能准确客观描述基线漂移的特性,改正后的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PP技术实时识别和校... 强震仪的基线漂移误差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误差,它的准确确定是恢复高精度同震速度和位移信息的前提.当前,各种经验的基线校正方法因不能准确客观描述基线漂移的特性,改正后的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PP技术实时识别和校正强震仪基线漂移的方法.该方法将两种传感器的数据在观测值域进行紧组合处理,一方面强震仪的基线漂移误差可以被有效识别和校正,另一方面,GPS的随机误差可以进一步得到控制和减弱,组合系统可以实时得到最优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时估计复杂的同震瞬时基线漂移,比经验的双折线校正方法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对于实时地震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强震仪 基线漂移 识别与校正
原文传递
海潮负荷对利用GPS解算对流层天顶延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红 张勤 +2 位作者 瞿伟 涂锐 刘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7,共5页
分别选取分布在全球沿海及内陆区域的多个IGS跟踪站,基于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通过设计多种方案对监测数据进行解算,结果显示:1)海潮负荷对测站高程的影响是cm量级;2)在考虑和不考虑海潮负荷效应时,利用GPS观测数据解算的对流... 分别选取分布在全球沿海及内陆区域的多个IGS跟踪站,基于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通过设计多种方案对监测数据进行解算,结果显示:1)海潮负荷对测站高程的影响是cm量级;2)在考虑和不考虑海潮负荷效应时,利用GPS观测数据解算的对流层天顶延迟值的差异是mm量级;3)这一差异与测站高程的海潮负荷效应存在弱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负荷 对流层天顶延迟 测站高程 海潮模型
下载PDF
山东东部白垩系莱阳群沉积地层与有机质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瑶琪 辜洋建 +6 位作者 周腾飞 岳会雯 李曼洁 尹兴城 梁钊 曹梦春 董诗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为了解山东东部白垩系莱阳群沉积地层,研究有机质特征,在对灵山岛、崂山垭口—八仙墩及胶莱盆地的典型剖面地层野外踏勘的基础上,结合灵山岛元素地球化学、胶莱盆地有机地球化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了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 为了解山东东部白垩系莱阳群沉积地层,研究有机质特征,在对灵山岛、崂山垭口—八仙墩及胶莱盆地的典型剖面地层野外踏勘的基础上,结合灵山岛元素地球化学、胶莱盆地有机地球化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了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手段,系统研究了灵山岛莱阳群地层的有机质特征。胶莱盆地早白垩世莱阳期主要发育一套河湖相及冲积扇相的陆相沉积地层,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水南段烃源岩样品主要为腐泥型(Ⅰ型)和腐殖腐泥型(Ⅱ_1型),已进入生烃门限,处于热演化成熟阶段;而灵山岛、崂山垭口-八仙墩早白垩世莱阳期则主要发育深水重力流、深水牵引流为主的海相沉积地层,对灵山岛粉砂岩和页岩进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指示了其沉积环境为海相还原环境,且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灵山岛样品为腐殖型(Ⅲ型)和腐殖腐泥型(Ⅱ1型),处于高成熟到过成熟阶段,灵山岛浊积岩可能已经完成了生排烃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特征 沉积地层 莱阳群 胶莱盆地 山东东部
下载PDF
定量分析紫坪铺水库蓄水与汶川地震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罗钧 赵翠萍 汪荣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61,共11页
为分析紫坪铺水库蓄水与2008年汶川MS8.0地震的关系,通过求解二维孔弹耦合层状介质下解析解形式的扩散孔隙压,获取了汶川地震发生前地震震源处的扩散孔隙压值。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汶川地震发生前,地震震源处以及北川—映秀断裂带断层面... 为分析紫坪铺水库蓄水与2008年汶川MS8.0地震的关系,通过求解二维孔弹耦合层状介质下解析解形式的扩散孔隙压,获取了汶川地震发生前地震震源处的扩散孔隙压值。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汶川地震发生前,地震震源处以及北川—映秀断裂带断层面上应力变化量的计算。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发生前,地震震源处的库仑应力变化量值较小,为-0.001 MPa,表明蓄水对汶川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坪铺水库 2008年汶川MS8.0地震 孔弹耦合介质 扩散孔隙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