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再野化”:生态系统服务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畅 于晓华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67,共18页
中国面临集约式农业和过度利用农地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再野化”是用来修复环境和保护生态的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本文阐述了“再野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减少人为干预以恢复生态系统的“野性”,从而最大可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生... 中国面临集约式农业和过度利用农地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再野化”是用来修复环境和保护生态的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本文阐述了“再野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减少人为干预以恢复生态系统的“野性”,从而最大可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可以抵御持续不断且充满未知的干扰,保持生态系统的韧性、持续性和稳定性。本文进一步论述了农业生产在局部尺度和景观尺度下与生态系统的联系,并探讨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再野化”嵌入不同尺度的农业生产。中国农业和农村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大量人口外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再野化”或将成为中国农业转型过程中平衡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的有效方案。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三农”政策的制定中必须考虑“再野化”。这不仅是为了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韧性,而且是为了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生态系统服务 “再野化”
原文传递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创新与完善 被引量:12
2
作者 钟晓萍 于晓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34-45,共12页
构建区域性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机制是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统一土地市场的题中之义。长三角四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区域内指标交易具有必要性;"地票制度"、精准扶贫下指标的跨省域流动以及长三角地区前... 构建区域性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机制是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统一土地市场的题中之义。长三角四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区域内指标交易具有必要性;"地票制度"、精准扶贫下指标的跨省域流动以及长三角地区前期的试点经验为区域内指标交易提供了可行性。在分析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用地市场的经济效果后,从交易主体、交易价格、交易载体、配套措施四个方面提出近期实现省域内指标交易、中期实现长三角区域内指标交易以及长期实现全国范围内指标交易的机制构想。提出应严格防控无序的增减挂钩、城乡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严格保护农村居民的居住权利,推动农民公平合理地分享指标交易形成的增值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