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命名实体识别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苏 Josh Levy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命名实体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一项重要任务,NER同时是问答系统中不可缺的一部分。通过对目前最广泛应用的NER模型进行调查,用实证的方式测试各模型在ATIS数据集基准和"模拟真实世界"NER任务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 命名实体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一项重要任务,NER同时是问答系统中不可缺的一部分。通过对目前最广泛应用的NER模型进行调查,用实证的方式测试各模型在ATIS数据集基准和"模拟真实世界"NER任务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性价比平衡度最好的系统是一个条件随机场(CRF)和Bi-LSTM的结合体,该系统在低费用的情况下保持业内顶尖水平的性能,ATIS数据集准确率达9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 实体识别 条件随机场 NER模型 ATIS数据集
下载PDF
石油地质科技文献翻译技巧 被引量:1
2
作者 万力 于兴河 +2 位作者 李胜利 苗亚男 肖楠 《中国地质教育》 201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从对比中英语言异同入手,结合石油地质科技文献的特点,阐述了中英互译中应当注意的13个基本原则,包括语序调整、长短句转换、时态转换、修辞手法改变、省略与补充等方面。每一原则下辅助以例句加以说明,解释其应用的具体语境、翻译思路... 从对比中英语言异同入手,结合石油地质科技文献的特点,阐述了中英互译中应当注意的13个基本原则,包括语序调整、长短句转换、时态转换、修辞手法改变、省略与补充等方面。每一原则下辅助以例句加以说明,解释其应用的具体语境、翻译思路、修改方法。最后指出翻译石油地质科技文献的难点不在于语言而在于专业,应合理利用辅助工具,在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下提升翻译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献 翻译技巧 中英对比 石油地质英语
下载PDF
治愈车辆拥堵
3
作者 卡拉·科克曼(Kara Kockelman) 《科技创业》 2012年第11期12-13,共2页
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交通基础设施相对充足的城市地区,这个数字在美国更是超过了80%。大部分道路免费向公众开放,大部分行驶的车辆也只搭载一名乘客。由此带来的道路拥堵,很多人都已习以为常。
关键词 道路拥堵 车辆 治愈 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地区 行驶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中国: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145
4
作者 曾洪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介绍了地震沉积学的发展历史,讨论了地震沉积学的涵义、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关键技术以及近期发展展望。地震沉积学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得到西方石油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大力扶持,也得到了中国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和支持... 介绍了地震沉积学的发展历史,讨论了地震沉积学的涵义、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关键技术以及近期发展展望。地震沉积学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得到西方石油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大力扶持,也得到了中国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和支持。地震沉积学与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有着内在联系,但在内容上更注重研究沉积岩和沉积作用。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地震沉积学体现为地震岩性学和地震地貌学的综合。地震沉积学得益于对地震水平分辨能力的利用,对地震反射穿时性的认识,及利用等时地层格架内的虚拟作图解决薄层水平成像问题的顿悟。地震沉积学经济实用的两项关键技术是地震道90°相位化和地层切片。中国地震沉积学的近期发展可能出现在陆相盆地地震岩性学方法、陆相盆地的地震沉积相模式、及陆相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陆相坳陷型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 被引量:134
5
作者 曾洪流 朱筱敏 +1 位作者 朱如凯 张庆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总结近年来中国陆相地震沉积学研究经验,结合松辽盆地齐家地区研究实例,探讨陆相坳陷型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地震沉积学所用基础资料包括三维叠后数据体、周边二维区域地震测线和地质背景资料以及工区钻井、测井资料。工作流程强调... 总结近年来中国陆相地震沉积学研究经验,结合松辽盆地齐家地区研究实例,探讨陆相坳陷型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地震沉积学所用基础资料包括三维叠后数据体、周边二维区域地震测线和地质背景资料以及工区钻井、测井资料。工作流程强调地震、地质资料综合解释以及地震沉积学分析、层序地层学分析和地震地层学分析的相互配合。工作流程包括井震对比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子波相位调整、追踪等时标志层、地震分辨率分析、岩石物理关系分析、地震参数筛选、地层切片处理、地震沉积相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等基本步骤。要求的成果图件则包括联井基干地震剖面、层拉平相对地质时间剖面、地层切片、沉积相图等十余种。这些步骤在松辽盆地齐家地区白垩系青山口组的实例研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研究思路、分析资料和成果图件可作为在其他陆相盆地,尤其是坳陷型盆地进行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陷型陆相盆地 地震沉积学 研究规范 工作流程 薄层 浅水三角洲
下载PDF
陆相盆地源—汇系统要素耦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6
作者 朱红涛 徐长贵 +3 位作者 朱筱敏 曾洪流 姜在兴 刘可禹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51-1870,共20页
源-汇系统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地球科学领域广为关注的重要课题.陆相盆地作为源-汇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相对于洋陆边缘源-汇系统,其源-汇系统要素多样、过程复杂、沉积体系多变,耦合模型预测难度大,且尚处于起步阶段.陆相盆地源-汇系... 源-汇系统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地球科学领域广为关注的重要课题.陆相盆地作为源-汇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相对于洋陆边缘源-汇系统,其源-汇系统要素多样、过程复杂、沉积体系多变,耦合模型预测难度大,且尚处于起步阶段.陆相盆地源-汇系统研究主要集中于驱动机制及地球动力学过程、深时古气候、沉积盆地古物源区演化恢复与古水系重建、源-汇系统要素分析及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单因素分析与耦合模式探讨.基于钻井、岩心、分析化验数据的多方法物源示踪分析与三维地震数据的地震地貌学或地震沉积学分析,为地下陆相盆地古源区恢复、古水系重建及沉积体系的沉积地貌和沉积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关注不同母岩区源-汇系统差异,开展现代考察与古代源-汇相结合,并尝试定量化源-汇系统耦合-过程研究,最终形成工业化标准与规范是陆相盆地源-汇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要素分析 耦合模式 不同母岩类型 沉积学 陆相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一层序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66
7
作者 董艳蕾 朱筱敏 +3 位作者 曾洪流 边树涛 刘长利 孙海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4-240,共7页
目前国际上掀起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热潮,国外学者在北美、印度等含油气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地震沉积学研究,并在油气勘探和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本文利用相位调整和地层切片两项关键技术,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沙一层序进行了地震... 目前国际上掀起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热潮,国外学者在北美、印度等含油气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地震沉积学研究,并在油气勘探和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本文利用相位调整和地层切片两项关键技术,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沙一层序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在对研究区内各个层序界面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利用Recon软件制作了研究区内一系列的地层切片,这些切片提供了沙一层序沉积体系连续的地震图像,刻划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不同时期的展布范围以及水下分支河道和间湾的分布位置,为该凹陷寻找薄层隐蔽油气藏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歧南凹陷 地震沉积学 相位调整 地层切片
下载PDF
歧南凹陷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董艳蕾 朱筱敏 +4 位作者 曾洪流 边树涛 刘长利 成克男 徐新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2,共6页
为了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的沉积体系进行更为精确细致的刻画,利用相位调整、分频解释和地层切片等关键技术,对该区古近系和新近系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90°相位调整后的地震数据使地震道近似于波阻抗剖面,从而可大... 为了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的沉积体系进行更为精确细致的刻画,利用相位调整、分频解释和地层切片等关键技术,对该区古近系和新近系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90°相位调整后的地震数据使地震道近似于波阻抗剖面,从而可大大提高剖面的可解释性;利用分频技术得到的一系列频率切片比用常规振幅和相位切片在捕获微小的横向变化和展现不同的沉积特征方面更加有效;歧南凹陷明化镇组下段为曲流河沉积,沙河街组一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中曲流河沉积的地层切片展现出支流汇入干流、凹岸侵蚀、凸岸加积、截弯取直和牛轭湖等一系列沉积微相特征;品质好的三维地震资料是地震沉积学的研究基础,在断层不发育的明化镇组河流相地区,应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相位调整 分频技术 地层切片 歧南凹陷
下载PDF
陆相盆地层序构型多元化体系 被引量:27
9
作者 朱红涛 刘可禹 +3 位作者 朱筱敏 姜在兴 曾洪流 陈开远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70-785,共16页
不同于具有相对稳定构造-沉积背景海相盆地的层序构型,陆相盆地的层序构型具有多样性.针对陆相盆地具有局限、封闭、类型多样、控制因素多变、多物源、古地貌差异大等典型特征,提出"陆相盆地层序构型多元化体系"的观点."... 不同于具有相对稳定构造-沉积背景海相盆地的层序构型,陆相盆地的层序构型具有多样性.针对陆相盆地具有局限、封闭、类型多样、控制因素多变、多物源、古地貌差异大等典型特征,提出"陆相盆地层序构型多元化体系"的观点."陆相盆地层序构型多元化体系"是指不同类型陆相盆地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会形成不同的层序构型、沉积充填样式,构成陆相盆地层序构型多元化体系.该体系包含经典层序构型和特征性层序构型两大类,在系统总结不同类型陆相盆地经典层序构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断陷盆地非同步叠加、迁移型、陆内克拉通盆地"溯源退积"等多种新的特征性层序构型,补充、丰富了陆相盆地层序构型多元化体系.陆相盆地层序构型多元化体系反映了陆相盆地沉积动力学过程的复杂性,可以将不同类型陆相盆地所发育的不同层序构型纳入到一个统一体系,有利于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系统化,丰富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 层序地层 层序构型多元化体系 经典层序构型 特征性层序构型 地层学
原文传递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的发展和前景展望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华华 程莹 《考试研究》 2005年第1期12-24,共13页
近年来,随着新的考试理论(如IRT)的蓬勃发展,计算机自适应考试(CAT)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实例包括GRE(美国研究生院入学考试)和GMAT(美国商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CAT的起源、发展和CAT相对于传统纸笔考试的优势。然后,... 近年来,随着新的考试理论(如IRT)的蓬勃发展,计算机自适应考试(CAT)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实例包括GRE(美国研究生院入学考试)和GMAT(美国商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CAT的起源、发展和CAT相对于传统纸笔考试的优势。然后,结合目前CAT发展的现状,着重讨论了CAT尚存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将来的CAT研究方向做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自适应考试 信息最大化 项目曝光率 题库利用率 过低估计 项目收集 a-分层法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杜晓峰 徐长贵 +5 位作者 朱红涛 解习农 朱筱敏 刘可禹 姜在兴 曾洪流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09-3526,共18页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现象普遍发育并已成为有利的油气勘探类型,但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是当今沉积地质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基于渤海油田大量勘探实践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调研,归纳总结了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现象普遍发育并已成为有利的油气勘探类型,但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是当今沉积地质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基于渤海油田大量勘探实践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调研,归纳总结了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了目前混合沉积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陆相混合沉积研究历程可划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综合研究阶段.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混合沉积岩性鉴定方案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具有复杂的成因类型,包括近源混合沉积、远源混合沉积2大类及6种具体沉积类型.渤海油田首次建立了独立的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相体系.陆相混合沉积形成的主控因素包括稳定的宏观构造背景与局部强断裂活动、盆内局部凸起碎屑供给的不稳定性、相对干旱的气候与较高盐度的水体条件、正向的古地貌背景.近源扇三角洲混合型、近源扇三角洲侧翼型、近源辫状河三角洲侧翼型、远源高能粗粒型混合沉积优质储层是目前较为有利的混合沉积勘探类型.古地理条件约束、地质模式主导是有效的混积型储层预测思路.现阶段陆相混合沉积研究中需要重视的关键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混合沉积岩性分类方案,钙质壳体生物发育规律及微生物白云岩化作用,细粒混合沉积与页岩油气储层的关系,混积型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沉积 岩性界定 混合沉积相 沉积模式 成因机制 储层预测 渤海海域 沉积
原文传递
原子阱,氪-81,撒哈拉的地下水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旭 卢征天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8-413,共6页
自放射性碳年龄测定法在1949年首次在实验中得以证实以来,长寿命的由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痕量分析这一领域,无论是在分析技术还是在可利用的核素种类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广泛的科学和技术领域.文章介... 自放射性碳年龄测定法在1949年首次在实验中得以证实以来,长寿命的由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痕量分析这一领域,无论是在分析技术还是在可利用的核素种类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广泛的科学和技术领域.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痕量分析方法——原子阱痕量分析(atomtraptraceanalysis,ATTA).这种方法已经用于分析环境样品中的氪-81(半衰期为23万年;同位素含量约为1×10-12)和氪-85(半衰期为10.8年;同位素含量约为2×10-11)核素.氪-81主要由宇宙射线产生于大气层上部.它是理想的测定年代范围从5万年到100万年的水和冰样品的放射性核素.另一方面,氪-85是铀-235和钋-239的核裂变产物.对氪-85的同位素含量测定可以用于监督国际核公约的执行情况.在ATTA中,一个由激光光束和磁场共同产生的原子阱可以有选择地捕陷特定核素的原子.被囚禁的原子可以通过观察其荧光来进行探测.作为ATTA技术的第一次实际应用,一个国际合作小组确定了撒哈拉沙漠地区Nubian含水土层中地下水的寿命.利用ATTA对地下水寿命的成功测定,标志着放射性氪年龄测定法在地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具备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阱 地下水 撒哈拉 analysis 放射性核素 同位素含量 痕量分析 宇宙射线 ATTA trace 核裂变产物 放射性碳 分析技术 技术领域 TRAP 环境样品 测定年代 执行情况 含量测定 激光光束 含水土层 沙漠地区 国际合作 地球科学
原文传递
PBT废水共沸精馏提纯THF的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志超 张金 《浙江化工》 CAS 2013年第10期37-39,共3页
利用THF-水体系在不同压力下共沸物组成差异大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差压精馏方案,结合少量杂质侧线出料,THF再精制,实现PBT废水中THF的提纯。THF质量分数计算值达到99.99%,排放废水中水含量99.9%,耗能200 kJ/mol THF。
关键词 THF 共沸精馏 PBT废水
下载PDF
风险规制中的公众参与 被引量:2
14
作者 托马斯·麦克格莱蒂 林华 《公法研究》 2013年第1期309-331,共23页
一、导言自1967—1977年消费者权益保障和环境保护兴起以来不断强化规制的这些年里,"公众"应该在涉及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的规制决策中扮演一定角色这一基本原则从未遭到严重质疑。
关键词 公众参与 主题领域 决策程序 消费者权益 决策模式 罗斯福新政 行政听证程序 环保组织 固体废物处理
原文传递
非暴力的不正义──乐活语境中的日本美食电影《小森林》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清子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16年第2期64-68,共5页
斯特劳斯说,在'生''熟'之间,食物作为一种能指,完成了'自然'和'文化'的区隔,通过烹饪这一过程,人类彰显了将自然改造为文化的能动性。以往的'美食电影',其故事结构虽然依托食物的制作与品尝来... 斯特劳斯说,在'生''熟'之间,食物作为一种能指,完成了'自然'和'文化'的区隔,通过烹饪这一过程,人类彰显了将自然改造为文化的能动性。以往的'美食电影',其故事结构虽然依托食物的制作与品尝来推进,但是食物一般是充当权力结构的能指出现的。典型的如李安的《饮食男女》,和加布里埃尔·阿克塞尔的《巴贝特之宴》。前者用饮食来探讨围绕'吃饭'而互动的中国传统家庭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家庭 故事结构 斯特劳斯 饮食男女 阿克塞 加布里埃尔 市子 区隔 贝特 乡村生活
原文传递
美国梦的背面——《行尸走肉》与后现代社会的集体焦虑
16
作者 蔡清子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15年第6期23-27,共5页
僵尸大概是除了迪斯尼和可口可乐之外,美国另一个成功输出的全球性文化符号。Zombie一词19世纪才在英语中出现,来源于刚果班都语(Bantu language)的'zumbi',意为由魔幻力量所引起的迷狂。西非黑人被贩卖到加勒比海国家之后,把... 僵尸大概是除了迪斯尼和可口可乐之外,美国另一个成功输出的全球性文化符号。Zombie一词19世纪才在英语中出现,来源于刚果班都语(Bantu language)的'zumbi',意为由魔幻力量所引起的迷狂。西非黑人被贩卖到加勒比海国家之后,把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也带到了西印度群岛,除了雷鬼音乐(Reggae)之外,他们对当代美国流行文化的贡献还有巫毒术(Voodoo)。巫毒类似于萨满,是一种原始的多神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社会 赫歇尔 孤胆英雄 西部片
原文传递
流行电影及1980年代初期的新电影文化——以《神秘的大佛》为例
17
作者 杨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99-108,共10页
《神秘的大佛》是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拍摄的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这部集传奇、惊悚片、武打片和恐怖片于一体的商业片,尽管当时受到许多评论家的谴责,但仍得以迅速制作和发行,为国内观众所喜爱,创造了惊人的票房收益。以前对《神秘的大佛... 《神秘的大佛》是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拍摄的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这部集传奇、惊悚片、武打片和恐怖片于一体的商业片,尽管当时受到许多评论家的谴责,但仍得以迅速制作和发行,为国内观众所喜爱,创造了惊人的票房收益。以前对《神秘的大佛》的研究大都着重于它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武打片的历史地位,而文章则认为:《神秘的大佛》的意义更在于体现了当时电影系统的运行机制,同时也为我们理解中国电影何以在20世纪80、90年代的流行文化领域逐渐丧失影响力提供了线索。政治特权的隐退,电影评论家和制片厂之间的博弈,市场机制的缺乏等等,都是导致流行/大众电影的发展在当时受到遏制(但并未被禁止)、精英电影影响力日隆的深层社会文化原因。文章通过《神秘的大佛》这个案例,重新审视了中国商业电影在1980年代初的特别处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当时大陆流行文化的发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初期 商业电影 《神秘的大佛》 类型电影 武打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