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镜经鼻腔入路治疗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病变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陶超
殷敏
+5 位作者
顾培元
魏栋
陈功
许洪升
程雷
胡卫星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7-1119,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内镜经鼻腔入路手术治疗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病变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在10例成人尸头标本上模拟内镜下经鼻腔至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的手术入路。采用经双鼻孔-鼻中隔黏膜间入路,前、后组筛窦和双侧上、中鼻甲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切除...
目的观察内镜经鼻腔入路手术治疗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病变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在10例成人尸头标本上模拟内镜下经鼻腔至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的手术入路。采用经双鼻孔-鼻中隔黏膜间入路,前、后组筛窦和双侧上、中鼻甲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切除。研究该入路下的手术可及范围、路径、各区域的解剖特点,确立术中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剖标志等。结果以两侧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OCR)的连线定位,在鞍结节、蝶骨平台处磨开骨质,可暴露前达额窦、两侧达眶内侧壁的整个前颅底中线区域,向鞍上可以显露鞍上池、视交叉池、终板池及其内的重要组织结构,并可经终板进入第三脑室。测定了鼻小柱至蝶窦口、鞍底、鞍结节、OCR内缘、筛后动脉、筛前动脉的距离,两侧OCR内缘间的距离。结论内镜下经鼻腔入路视角明显扩大,手术可及范围得到极大扩展,且具有可以直接到达病变区域、避免对脑组织、血管的牵拉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前颅底
鞍上
解剖学
原文传递
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的处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成
付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亚临床型血友病
诊断
治疗
颅脑外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血肿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建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3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本组 1 8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 ,其中开颅血肿清除 1 2例 ,颅骨钻孔置管引流 6例。结果 :治愈 1 4例 ,死亡 2例 ,自动出院 2例 ,术后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者 5例。结论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颅内血肿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4
作者
孙建新
李国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总结GDC治疗难治性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共治疗40例40个动脉瘤,其中8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进行栓塞。术前H-H分级Ⅳ级3例,Ⅲ级6例,Ⅰ-Ⅱ级31例。采用GDC进行栓塞。结果致密填塞动脉瘤33例,不全填塞7例。均保持载瘤动脉通畅。...
目的总结GDC治疗难治性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共治疗40例40个动脉瘤,其中8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进行栓塞。术前H-H分级Ⅳ级3例,Ⅲ级6例,Ⅰ-Ⅱ级31例。采用GDC进行栓塞。结果致密填塞动脉瘤33例,不全填塞7例。均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无死亡及永久并发症。结论GDC是治疗颅内动脉瘤比较理想的方法,但对于宽颈及梭形动脉瘤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手术适应证
手术技巧
并发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颅内压监护的使用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王博
许洪升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6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对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8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采用SJN-2081型监护仪及配套探头进行颅内压监护并与术后常规观察护理配对对比研究。结果68例应用监护仪指导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对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8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采用SJN-2081型监护仪及配套探头进行颅内压监护并与术后常规观察护理配对对比研究。结果68例应用监护仪指导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颅内压监护的使用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判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颅内压监护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18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王文学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80-281,共2页
18例高血压脑出血(Ⅱ级以上)手术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治疗的存活率高于保守治疗者,本组手术死亡2例;认为只要血肿量影响及颅内压,而没有进入脑死亡及绝对禁忌症者,应争取早期(<24h)手术。
关键词
脑出血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钻颅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硬膜外血肿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阳
《河南医药信息》
2001年第15期8-9,共2页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新途径。方法 :钻颅置管 ,尿激酶灌注 ,溶解血肿 ,负压引流。结果 :硬膜外血肿全部消失 4 6% ,减少 75 %以上为 3 5 % ,减少 5 0~ 75 %为 16% ,缩小不足 5 0 %的为 3 %。结论 :钻颅引流尿激酶灌注 ,是...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新途径。方法 :钻颅置管 ,尿激酶灌注 ,溶解血肿 ,负压引流。结果 :硬膜外血肿全部消失 4 6% ,减少 75 %以上为 3 5 % ,减少 5 0~ 75 %为 16% ,缩小不足 5 0 %的为 3 %。结论 :钻颅引流尿激酶灌注 ,是传统骨瓣开颅方法外治疗硬膜外血肿的又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钻颅引流术
尿激酶
灌注治疗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早期救治(附96例报告)
8
作者
安刚
《河南医药信息》
2001年第4期14-15,共2页
目的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时病情危重、复杂 ,初步探讨早期处理的措施和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6月收治的 96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病人。结果 :96例病人 ,恢复良好 5 3例(5 5 .2 % ) ,中残 2 0例 (2 0 .8...
目的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时病情危重、复杂 ,初步探讨早期处理的措施和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6月收治的 96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病人。结果 :96例病人 ,恢复良好 5 3例(5 5 .2 % ) ,中残 2 0例 (2 0 .8% ) ,重残 10例 (10 .4% ) ,死亡 13例 (13 .6 % )。结论 :早期发现和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迅速查明休克原因 ,积极抗休克治疗及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多发伤
休克
早期救治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治
9
作者
杨阳
郑成
《黑龙江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恢复良好14例(21.5%)、中残10例(15.4%)、重残7例(10.8%)、植物生...
目的:探讨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恢复良好14例(21.5%)、中残10例(15.4%)、重残7例(10.8%)、植物生存7例(10.8%)、死亡27例(41.5%).结论: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致残率高;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其诊断MRI检查优于CT;大部分采取保守治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患者昏迷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加腰椎穿刺治疗重症脑室出血
10
作者
杨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7期2064-2065,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术后6h行尿激酶灌注,术后第1天可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3例(46%),中残11例(22%),重残5例(10%),死亡11例(22%)。结论采用本法治疗,能达到引...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术后6h行尿激酶灌注,术后第1天可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3例(46%),中残11例(22%),重残5例(10%),死亡11例(22%)。结论采用本法治疗,能达到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积水、加速脑水肿廓清、清除脑室内积血的目的,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尿激酶
腰椎穿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颅脑外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
13
11
作者
安刚
杨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67-67,共1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脑外伤患者血糖的变化分为A组(血糖值由高→低),B组(由低→高),C组(由低→高→低)和D组(由高→低→高),采用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脑外伤患者血糖的变化分为A组(血糖值由高→低),B组(由低→高),C组(由低→高→低)和D组(由高→低→高),采用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变化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外伤合并血糖升高组患者的未愈率明显高于非血糖升高组(P<0.05)。在血糖值由高→低→高与由高→低组相比较时,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前者预后恶劣。结论加强血糖监测有助于了解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可以估计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血糖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镜经鼻腔入路治疗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病变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陶超
殷敏
顾培元
魏栋
陈功
许洪升
程雷
胡卫星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神经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耳鼻咽喉科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7-1119,F0002,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面上项目科研基金(H200904)
文摘
目的观察内镜经鼻腔入路手术治疗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病变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在10例成人尸头标本上模拟内镜下经鼻腔至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的手术入路。采用经双鼻孔-鼻中隔黏膜间入路,前、后组筛窦和双侧上、中鼻甲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切除。研究该入路下的手术可及范围、路径、各区域的解剖特点,确立术中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剖标志等。结果以两侧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OCR)的连线定位,在鞍结节、蝶骨平台处磨开骨质,可暴露前达额窦、两侧达眶内侧壁的整个前颅底中线区域,向鞍上可以显露鞍上池、视交叉池、终板池及其内的重要组织结构,并可经终板进入第三脑室。测定了鼻小柱至蝶窦口、鞍底、鞍结节、OCR内缘、筛后动脉、筛前动脉的距离,两侧OCR内缘间的距离。结论内镜下经鼻腔入路视角明显扩大,手术可及范围得到极大扩展,且具有可以直接到达病变区域、避免对脑组织、血管的牵拉等优点。
关键词
鼻内镜
前颅底
鞍上
解剖学
Keywords
Endonasal endocope
Anterior skull base
Suprasellar
Anatomy
分类号
R6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的处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成
付杰
机构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神经外科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血液科
出处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亚临床型血友病
诊断
治疗
颅脑外伤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血肿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建平
机构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3年第5期34-35,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本组 1 8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 ,其中开颅血肿清除 1 2例 ,颅骨钻孔置管引流 6例。结果 :治愈 1 4例 ,死亡 2例 ,自动出院 2例 ,术后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者 5例。结论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颅内血肿
外科手术
Keywords
vitamin K deficiency
intracranial hematoma
surgery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R591.49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4
作者
孙建新
李国新
机构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神经外科
山东省立
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摘
目的总结GDC治疗难治性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共治疗40例40个动脉瘤,其中8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进行栓塞。术前H-H分级Ⅳ级3例,Ⅲ级6例,Ⅰ-Ⅱ级31例。采用GDC进行栓塞。结果致密填塞动脉瘤33例,不全填塞7例。均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无死亡及永久并发症。结论GDC是治疗颅内动脉瘤比较理想的方法,但对于宽颈及梭形动脉瘤疗效欠佳。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手术适应证
手术技巧
并发症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651.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内压监护的使用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王博
许洪升
机构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6期63-6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对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8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采用SJN-2081型监护仪及配套探头进行颅内压监护并与术后常规观察护理配对对比研究。结果68例应用监护仪指导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颅内压监护的使用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判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颅内压监护
预后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18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王文学
机构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80-281,共2页
文摘
18例高血压脑出血(Ⅱ级以上)手术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治疗的存活率高于保守治疗者,本组手术死亡2例;认为只要血肿量影响及颅内压,而没有进入脑死亡及绝对禁忌症者,应争取早期(<24h)手术。
关键词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分类号
R651.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钻颅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硬膜外血肿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阳
机构
江苏省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河南医药信息》
2001年第15期8-9,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新途径。方法 :钻颅置管 ,尿激酶灌注 ,溶解血肿 ,负压引流。结果 :硬膜外血肿全部消失 4 6% ,减少 75 %以上为 3 5 % ,减少 5 0~ 75 %为 16% ,缩小不足 5 0 %的为 3 %。结论 :钻颅引流尿激酶灌注 ,是传统骨瓣开颅方法外治疗硬膜外血肿的又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钻颅引流术
尿激酶
灌注治疗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早期救治(附96例报告)
8
作者
安刚
机构
江苏省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河南医药信息》
2001年第4期14-15,共2页
文摘
目的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时病情危重、复杂 ,初步探讨早期处理的措施和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6月收治的 96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病人。结果 :96例病人 ,恢复良好 5 3例(5 5 .2 % ) ,中残 2 0例 (2 0 .8% ) ,重残 10例 (10 .4% ) ,死亡 13例 (13 .6 % )。结论 :早期发现和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迅速查明休克原因 ,积极抗休克治疗及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多发伤
休克
早期救治
并发症
分类号
R651.150.6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41.059.7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治
9
作者
杨阳
郑成
机构
江苏省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黑龙江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637-64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恢复良好14例(21.5%)、中残10例(15.4%)、重残7例(10.8%)、植物生存7例(10.8%)、死亡27例(41.5%).结论: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致残率高;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其诊断MRI检查优于CT;大部分采取保守治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患者昏迷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关键词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预后
Keywords
Diffuse axonal injury
Head injury
Con sciousness disturbance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加腰椎穿刺治疗重症脑室出血
10
作者
杨阳
机构
江苏省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7期2064-206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术后6h行尿激酶灌注,术后第1天可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3例(46%),中残11例(22%),重残5例(10%),死亡11例(22%)。结论采用本法治疗,能达到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积水、加速脑水肿廓清、清除脑室内积血的目的,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尿激酶
腰椎穿刺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脑外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
13
11
作者
安刚
杨阳
机构
徐州市
第四
人民
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67-67,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脑外伤患者血糖的变化分为A组(血糖值由高→低),B组(由低→高),C组(由低→高→低)和D组(由高→低→高),采用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变化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外伤合并血糖升高组患者的未愈率明显高于非血糖升高组(P<0.05)。在血糖值由高→低→高与由高→低组相比较时,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前者预后恶劣。结论加强血糖监测有助于了解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可以估计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血糖
预后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镜经鼻腔入路治疗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病变的解剖学观察
陶超
殷敏
顾培元
魏栋
陈功
许洪升
程雷
胡卫星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原文传递
2
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的处理
郑成
付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血肿的治疗体会
赵建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4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孙建新
李国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颅内压监护的使用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王博
许洪升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18例临床观察
王文学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钻颅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硬膜外血肿
杨阳
《河南医药信息》
2001
1
原文传递
8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早期救治(附96例报告)
安刚
《河南医药信息》
2001
0
原文传递
9
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治
杨阳
郑成
《黑龙江医药》
CAS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加腰椎穿刺治疗重症脑室出血
杨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颅脑外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安刚
杨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