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六项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蒋冉 王成宝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8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妇科疾病患者诊断中通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六项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于清晨收集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其血清性激素六项... 目的探讨在妇科疾病患者诊断中通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六项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于清晨收集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其血清性激素六项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性激素六项[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雌激素(FSH)、泌乳素(PRL)、雌二醇(E_(2))、睾酮(T)以及孕酮(P)]水平,观察组中不同妇科疾病患者的性激素六项水平,对照组不同生理期性激素六项水平。结果观察组LH、FSH、PRL、T、P水平分别为(42.62±10.15)mIU/ml、(53.69±17.18)mIU/ml、(29.62±11.18)ng/ml、(71.62±13.95)ng/dl、(26.35±3.95)ng/ml,高于对照组的(13.16±3.69)mIU/ml、(21.53±3.16)mIU/ml、(18.06±2.03)ng/ml、(42.16±5.18)ng/dl、(14.16±2.06)ng/ml,E_(2)水平(71.26±11.19)pg/ml低于对照组的(611.08±395.2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LH、FSH、P高于其他疾病患者,闭经溢乳患者的PRL、E_(2)高于其他疾病患者,不孕症患者的T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期LH水平高于排卵期、黄体期、绝经期,绝经期FSH水平高于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黄体期PRL、P水平高于卵泡期、排卵期、绝经期,排卵期E_(2)、T水平高于卵泡期、黄体期、绝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疾病患者的诊断中通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六项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疾病 激素六项 化学发光法检测 诊断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浆中12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郑璐 裴蕴锋 +5 位作者 张玥 程星 谢凯 顾锋 牛国平 陈永强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79-85,共7页
目的:探讨12种细胞因子(IFN-α、IFN-γ、TNF-α、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和IL-17)在常见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血浆中水平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目的:探讨12种细胞因子(IFN-α、IFN-γ、TNF-α、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和IL-17)在常见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血浆中水平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271例患儿,采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血浆和血清中12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在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IL-6、IL-8、TNF-α和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血浆(P<0.05)。IFN-α、IFN-γ、IL-1β、IL-6、IL-8和IL-10在儿童急性上呼道感染组中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IFN-γ、TNF-α、IL-1β、IL-6、IL-8和IL-10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而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12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发病过程中外周血血浆和血清中特定细胞因子谱会发生改变,可作为判断上述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免疫学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法 细胞因子 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下载PDF
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在新生儿耳聋管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谭昆 吴杰斌 +3 位作者 翟敬芳 李捷 孟晓梅 蒋艳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8期3601-3605,共5页
目的探讨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结合家系验证在新生儿耳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追踪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分娩的13746例新生儿,分为单一听力筛查组(12204例)和联合筛查组(1542例,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耳聋... 目的探讨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结合家系验证在新生儿耳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追踪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分娩的13746例新生儿,分为单一听力筛查组(12204例)和联合筛查组(1542例,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耳聋基因检测阳性者进行父母耳聋基因验证,随访新生儿听力结局,并在耳聋患儿的母亲再次妊娠时进行产前诊断。结果联合筛查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高于单一听力筛查组[3.24%(50/1542)vs.1.79%(218/12204)],对耳聋高危儿的检出率也高于单一听力筛查组[6.61%(102/1542)vs.1.79%(218/12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筛查组新生儿耳聋基因总阳性率为6.10%(94/1542),阳性基因由高到低依次是GJB2(2.72%,42/1542)、SLC26A4(1.88%,29/1542)、线粒体12S rRNA(0.97%,15/1542)、GJB3(0.52%,8/1542)。父母耳聋基因验证发现主要突变位点依次分别是c.235delC、IVS7-2A>G、m.1555A>G、c.538C>T。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随访,联合筛查组拒绝进一步检查的比例低于单一听力筛查组[4.00%vs.1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筛查组2例听力下降患儿均佩戴助听器,单一听力筛查组1例患儿1岁时听力下降,耳聋基因是SLC26A4 IVS7-2A>G/GJB2 c.235delC,1岁半接受人工耳蜗治疗,母亲再次妊娠接受产前诊断,随访新生儿听力正常。结论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为耳聋高危儿的临床管理和保健提供了一定依据,提高了家庭和医生对其的重视,父母基因验证和产前诊断可能使耳聋家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聋基因 耳聋管理
原文传递
MCP-1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沈红艳 邓演超 +2 位作者 王庆美 李全双 徐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5-978,981,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肝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方法:CHB合并NAFLD患者21例作为实验组,单纯CHB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中MCP-1 mRNA表达水平,...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肝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方法:CHB合并NAFLD患者21例作为实验组,单纯CHB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中MCP-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水平,非参数Mann-Whiteny检验比较CHB合并NAFLD患者和单纯CHB患者肝组织中MCP-1表达水平差异。结果:CHB合并NAFLD组肝组织中MC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0.034(0.024~0.058)高于单纯CHB组MCP-1mRNA相对表达水平0.016(0.012~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合并NAFLD组肝组织MCP-1免疫组化积分8.7±2.5高于单纯CHB组免疫组化积分(6.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B合并NAFLD患者肝组织中MCP-1表达水平高于单纯CHB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肝炎 乙型 慢性 脂肪肝 非酒精性
下载PDF
徐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5
作者 任思坡 韩光宇 +2 位作者 史艺 李安琪 谭昆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徐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就诊的111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118例患者... 目的分析徐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就诊的111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118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过敏原sIgE水平。分析过敏原sIgE阳性分布情况,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吸入性过敏原sIgE检测结果。结果在1118例患者血液样本中,最常见的过敏原是户尘螨/粉尘螨,阳性例数为172例,占比15.38%;其次是屋尘、苋、芒果,阳性例数分别为71、63、62例,占比分别为6.35%、5.64%、5.55%。不同种类过敏原比较,未成年、成年及老年人群中均以户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1.92%、14.84%、27.83%;此外,不同年龄患者中户尘螨/粉尘螨、牛奶、矮豚草/蒿/葎草/藜sIgE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户尘螨/粉尘螨、矮豚草/蒿/葎草/藜sIgE阳性率以老年人群最高,而牛奶过敏原sIgE阳性率以未成年人群最高;不同种类过敏原比较,春、夏、秋、冬季均以户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7.48%、15.96%、17.92%、10.45%;此外,不同季节过敏原sIgE检测中屋尘、蟑螂、贝、蟹、霉菌组合sIgE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屋尘、蟑螂sIgE阳性检出率以春季最高,贝、蟹、霉菌组合sIgE阳性检出率以秋季最高。结论徐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sIgE阳性率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户尘螨/粉尘螨、霉菌组合、屋尘、牛奶是主要的过敏原,且年龄和季节对过敏原阳性率有显著影响,为本地区临床医师在诊断和制定过敏性疾病管理计划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特异性IGE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