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注意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注意评定量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马喆喆 巩尊科 +5 位作者 温炜婷 王聪 姚睿 苏彩霞 陈姣姣 王世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3-1115,共3页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在脑卒中事件后6个月内出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表现为执行、记忆、注意力、定向和思维等损害,在我国卒中患者3个月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达56.6%。注意是...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在脑卒中事件后6个月内出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表现为执行、记忆、注意力、定向和思维等损害,在我国卒中患者3个月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达56.6%。注意是认知加工的基础,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对康复指令的反应下降甚至有偏差,进而影响其对信息的理解与反馈,不能集中精力进行认知、言语及肢体等方面的训练,从而延缓了康复进程,降低了生存质量。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瞬时记录大脑皮质中同步活动的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总和,可反映患者在执行特定任务或受到信息刺激时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障碍 康复进程 诊断标准 突触后电位 信息刺激 大脑皮质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交替治疗卒中后注意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徐丙怡 巩尊科 +4 位作者 王翔 王世雁 温炜婷 朱慧 闫金秋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2年第4期275-280,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方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治疗的90例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交替组、高频组... 目的探究不同方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治疗的90例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交替组、高频组、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交替组加用1 Hz及5 Hz rTMS交替治疗,高频组加用5 Hz 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rTMS假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广度测试(DST)、字母划销测验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测量。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DST评分、注意力持久性指数高于治疗前,P300潜伏期短于治疗前,P300波幅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替组和高频组患者的治疗前后MoCA评分差值、注意力持久性指数差值、正向DST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3.50(1.75,4.25)分和2.50(2.00,4.00)分比2.00(1.00,2.25)分、0.50(0.30,0.63)和0.30(0.18,0.50)比0.19(0.10,0.29)、2.00(1.00,2.00)分和2.00(1.00,2.00)分比1.00(0,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交替组注意力持久性指数差值[0.50(0.30,0.63)]显著高于高频组的[0.30(0.18,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注意力持久性指数差值与P300潜伏期差值呈负相关(r=-0.343,P<0.01),与P300波幅差值呈正相关(r=0.425,P<0.01)。结论交替rTMS方案和高频rTMS方案均可改善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的注意功能,交替方案对持续注意障碍的疗效更为明显,P300可作为评估持续注意力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注意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P300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慧 巩尊科 夏有兵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35-1038,共4页
中枢性面瘫是脑卒中后常见首发症状,积极治疗可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因此精准评定中枢性面瘫对确定康复治疗计划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尚无中枢性面瘫的统一评定标准,本文对近年来中枢性面瘫的主要评定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 中枢性面瘫是脑卒中后常见首发症状,积极治疗可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因此精准评定中枢性面瘫对确定康复治疗计划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尚无中枢性面瘫的统一评定标准,本文对近年来中枢性面瘫的主要评定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评定标准
原文传递
运动训练联合认知任务对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婷 于芳芳 +2 位作者 孙甜 巩尊科 朱永刚 《江苏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673-676,680,共5页
目的评估运动训练联合认知任务对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113例脑卒中后VCI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规康复训练,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联合组... 目的评估运动训练联合认知任务对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113例脑卒中后VCI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规康复训练,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联合组患者需完成运动训练和认知任务的所有项目。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连线测验(TMT-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Rivermead行为记忆检测第2版(RBMT-Ⅱ)评估两组患者的注意力、认知功能和记忆力。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MoCA各维度及总分、RBMT-Ⅱ评分增加,联合组治疗后TMT-A完成时间减少,而对照组治疗后TMT-A完成时间增加(P<0.05)。联合组治疗后TMT-A完成时间少于对照组,MoCA各维度及总分、RBMT-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运动训练联合认知任务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VCI患者记忆力、认知功能及注意力,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障碍 运动训练 认知任务
原文传递
从神经影像学血管性改变报告标准看CADASIL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新 王海丽 +1 位作者 耿德勤 葛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748-754,共7页
目的以神经影像学血管性改变报告标准(STRIVE)总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合文献探讨其对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NOTCH3基因确诊CA—DASIL的3个家系的先证者及部分家系成员共7例... 目的以神经影像学血管性改变报告标准(STRIVE)总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合文献探讨其对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NOTCH3基因确诊CA—DASIL的3个家系的先证者及部分家系成员共7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完成头部MRI平扫检查并进行分析,部分患者进行磁敏感成像(SWI)检查。其中4例患者随访2~4年。结果7例研究对象有6例在成年早期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偏头痛、进行性痴呆、反复缺血胜卒中发作,1例完全无症状。7例头部MRI均显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腔隙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丘脑、脑桥、胼胝体和半卯圆中心;7例均存在白质T2wI高信号,其中4例分布在双侧颞极,6例出现在外囊;5例存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梗死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2例存在基底节区的微出血;1例有脑萎缩表现。结论CADASIL的MRI表现可较好地反映脑小血管病(cs—VD)的影像学标志特点,其中双侧颞极、外囊T2WI高信号对CADASIL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白质高信号分布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进展。血管周围间隙及脑萎缩虽然为CSVD的特征,但在CASDSIL的诊断中实用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脑小血管病 磁共振 神经影像学
下载PDF
关注癌症相关性卒中的临床特点和个体化治疗
6
作者 陈雨洁 徐冉 董瑞国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癌症和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2种常见疾病,已成为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医疗技术的改善和人口的老龄化,预计癌症患者的卒中患病率将会进一步增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了突出位置... 癌症和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2种常见疾病,已成为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医疗技术的改善和人口的老龄化,预计癌症患者的卒中患病率将会进一步增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了突出位置,对癌症和卒中这2种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使得癌症患者罹患卒中的临床问题逐渐进入临床医生的视野,发展并丰富了癌症相关卒中(cancer related stroke,CRS)的概念和内涵。CRS是指活动性癌症患者发生的用传统卒中发病机制无法解释的不明原因卒中,尚未被纳入现有的卒中分类系统。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癌症存活者面临的卒中风险日益增高。现就近年来中国在CRS领域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生存时间 个体化治疗 不明原因 临床医生 重大疾病 CRS 癌症患者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