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菁 《中国校医》 2016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治疗与护理方法。结果 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除1例因伤情过重到达医院时已死亡,其余22例均成...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治疗与护理方法。结果 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除1例因伤情过重到达医院时已死亡,其余22例均成功抢救后转住院治疗,康复出院。结论将抗休克治疗护理措施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放在首位,根据对生命的危险程度来决定各损伤器官的处理顺序,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护理 骨盆/损伤 休克 出血性/护理 急救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证候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霍青 刘萍 黄银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1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的基本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方法应用《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调查表》对60例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信息采集,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对应分析对症状、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排在前8位的症状依次为手足震颤...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的基本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方法应用《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调查表》对60例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信息采集,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对应分析对症状、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排在前8位的症状依次为手足震颤、行动缓慢、活动笨拙、行走不稳、表情淡漠、头胸前倾、步态慌张、易患疼痛。病性要素依次为阴虚、内热、痰浊、血瘀、气虚、风动、阳虚、血虚、寒证、气滞。病位要素依次为肝、肾、脾、心。核心病机为阴虚、内热、痰浊和瘀血。对本病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初步得出肝肾阴虚、痰瘀阻络、阴虚风动、气血两虚4种证型。结论帕金森病属本虚标实,本虚以阴虚、气虚为主,标实以内热、痰浊、瘀血为主,肝肾阴虚、痰瘀阻络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占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证候要素 肝肾阴虚 痰瘀阻络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顾莹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6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8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措施。分别比较两...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8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措施。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哮喘积分、健康知识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住院天数(7.6±1.5)d,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为77.50%,住院天数(12.0±2.1)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哮喘积分、健康知识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支气管哮喘 综合护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吴茱萸热奄包热熨联合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虚寒性胃脘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菁 陈学玲 +3 位作者 黄银龙 刘斌 张蓓蕾 刘晓丽 《光明中医》 2019年第19期2925-2927,共3页
目的研究热奄包联合针刺放血疗法用于急性虚寒性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虚寒性胃脘痛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除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外,再使用吴茱萸热奄包热熨胃脘部周围,... 目的研究热奄包联合针刺放血疗法用于急性虚寒性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虚寒性胃脘痛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除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外,再使用吴茱萸热奄包热熨胃脘部周围,联合针刺放血三阴交和丰隆穴周围瘀络,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8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2.0%;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1.25±1.40)h,少于对照组(2.58±1.77)h;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热奄包热熨联合针刺放血疗法能够有效使急性虚寒性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优于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热奄包 针刺放血疗法 急性虚寒性胃脘痛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在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刘颖 苏永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在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前急救气管插管术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行普通喉镜气管插管术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分析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在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前急救气管插管术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行普通喉镜气管插管术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的操作情况、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观察组插管时间为(34.59±4.36)s、声门暴露时间为(4.71±0.54)s,短于对照组的(47.21±6.83)s、(7.59±1.69)s(P<0.05)。观察组插管次数为(1.58±0.36)次,少于对照组的(2.44±0.53)次(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插管后,2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观察组HR为(77.05±6.89)次/min、MAP为(97.19±11.06)mmHg,低于对照组的(94.71±9.65)次/min、(112.57±13.6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在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时间,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院前急救 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 血流动力学 并发症 心率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6
作者 顾莹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14期30-31,共2页
分析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适应症及不良反应的认识,重视对这些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采取积极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给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治疗服务。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胸痛中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菁 曹永 +2 位作者 陈学玲 徐一鸣 曾士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2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胸痛中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我院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后胸痛中心接诊的46例急诊PCI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7年2—8月我院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前胸痛中心...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胸痛中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我院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后胸痛中心接诊的46例急诊PCI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7年2—8月我院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前胸痛中心接诊的46例急诊PCI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从急诊至导管室行PCI的时间、入导管室至安全转运至病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流程时间和入导管室至安全转运至病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住院时间和围术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缩短胸痛中心急诊PCI急救流程时间,提高手术预后效果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救护理流程
下载PDF
徐州市中医院局麻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住院流程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畅 李菁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6期75-76,共2页
介绍徐州市中医院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的整个流程和手术、护理的特点。从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心机构建立与管理、职能划分与各相关科室配合、质量控制、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逐一描述。经过7个月的运行,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心运行良好。日间手... 介绍徐州市中医院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的整个流程和手术、护理的特点。从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心机构建立与管理、职能划分与各相关科室配合、质量控制、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逐一描述。经过7个月的运行,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心运行良好。日间手术服务模式值得继续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麻醉 局部 疝修补术 日间手术
原文传递
耳穴贴压对日间手术腹股沟疝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菁 刘畅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日间手术腹股沟疝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日间病房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小肠、外...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日间手术腹股沟疝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日间病房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小肠、外生殖器等穴,术后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每穴每次按压3~5 min,双耳同时对称贴压,对照组不予耳穴贴压。于术后4 h、10 h、20 h评定2组患者切口疼痛情况。结果术后4 h、10 h、20 h观察组静息时切口二级以上疼痛(疼痛评分≧4分)发生率30%,对照组发生率73%;术后4 h、10 h、20 h观察组翻身时切口二级以上疼痛发生率43%,对照组发生率100%。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可有效降低腹股沟疝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有利于日间病房患者出院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日间手术 疝修补术 耳穴贴压
原文传递
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在门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9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在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我院门诊室收治的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56例(输液瓶次580次)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输液护理;2015年7-12月患者162例(输液瓶次575次)作为... 目的:探讨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在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我院门诊室收治的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56例(输液瓶次580次)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输液护理;2015年7-12月患者162例(输液瓶次575次)作为观察组,开展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管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液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输液室实施双牌核对加反问姓名法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护士静脉输液环节核对差错率,提升护理质量,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 双牌核对 反问姓名法 静脉输液 差错率
下载PDF
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使用血凝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苏永群 刘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凝酶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将院前急救使用氨甲环酸的42例设为对照组,院前急救使用血凝酶... 目的 探讨血凝酶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将院前急救使用氨甲环酸的42例设为对照组,院前急救使用血凝酶的44例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止血效果、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弹力图参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ICU住院时间、炎症水平。结果 观察组平均出血量、红细胞输入量少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位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及血凝块形成时间(kinetics,K)短于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GOS评分为(3.78±0.43)分,高于对照组的(3.15±0.41)分,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3.42±0.38)d,短于对照组的(5.14±1.02)d(P <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血凝酶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量,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GO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院前急救 血凝酶 氨甲环酸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一种新型自体表皮细胞悬液移植术治疗皮肤全层缺损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李菁 单维娜 +3 位作者 陈学玲 郭海阳 杨姗姗 刘畅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8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自体表皮细胞悬液移植术在治疗皮肤全层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皮肤缺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编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编号为单数)和试验组(n=45,编号为双数...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自体表皮细胞悬液移植术在治疗皮肤全层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皮肤缺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编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编号为单数)和试验组(n=45,编号为双数)。对照组创面清创后,以单层无菌油纱布覆盖,每日涂抹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凝胶,无菌敷料覆盖创面;试验组在局麻下取全厚皮片,胰蛋白酶消化后,悬浮成单细胞悬液,均匀涂抹于创面上,覆盖一层膨化聚四氟乙烯薄膜,然后将rhEGF凝胶涂抹在薄膜上。术后第2天起每日在薄膜上补充50 IU/cm^(2) rhEGF凝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创面愈合率和创缘生长速度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3周创面愈合率[(85.8±12.8)%]和8周创面愈合率[(99.9±0.1)%]明显高于对照组[(29.1±5.1)%,(61.5±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创缘生长速度[(1.42±0.25)mm/d]快于对照组[(0.44±0.35)]m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28.29±10.45)]d短于对照组[(41.95±9.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自体表皮细胞悬液移植术在治疗皮肤全层缺损中可达到愈合创面、重构皮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表皮细胞悬液 移植术 皮肤全层缺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肺栓塞临床分析
13
作者 康邦国 刘家骅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24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肺栓塞(PE)的临床与实验室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30例PE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0例PE患者中,22例未溶栓者痊愈19例,死亡3例,8例溶栓者痊愈7例,死亡1例,总死亡率13.3%。结论肺栓塞临... 目的分析肺栓塞(PE)的临床与实验室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30例PE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0例PE患者中,22例未溶栓者痊愈19例,死亡3例,8例溶栓者痊愈7例,死亡1例,总死亡率13.3%。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应提高对PE的诊断意识,综合分析检查结果,才能早期诊断,提高诊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下载PDF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优化护理
14
作者 王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7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急救优化护理。方法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结...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急救优化护理。方法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效果(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P<0.05)。结论采用优化护理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衰竭 急救 优化护理
下载PDF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34例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9期119-120,共2页
目的:观察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对比两组间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提高了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中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中医急救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宗淑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5期239-240,共2页
目的研究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中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联合中医急救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多发伤急诊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与组和联合组,各34例。参与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联合组采用一... 目的研究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中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联合中医急救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多发伤急诊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与组和联合组,各34例。参与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联合组采用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联合中医急救方法干预。观察治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率,并记录急诊检查时间、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联合组治愈率97.06%,参与组治愈率76.4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2.94%,参与组并发症发生率26.4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生存率97.06%,参与组生存率76.4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急诊检查时间、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参与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中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联合中医急救方法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接受治疗时间,并提高生存率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对其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急诊 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 并发症
下载PDF
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颖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17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急救护理对策。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50例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以急诊方式入院治疗的低血糖昏迷患者,入院后对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 目的:分析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急救护理对策。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50例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以急诊方式入院治疗的低血糖昏迷患者,入院后对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案,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昏迷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包括降糖药剂量错误、服药后进食少或不进食、空腹运动量较大、私自购药未进行血糖监测及其他原因等;而导致非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主要包括节食或进食过少、酒精中毒、肝脏病变、妊娠、甲亢以及其他原因。50例患者经急救干预后均康复出院,急救成功率为100.0%。结论: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救,需快速对患者的低血糖昏迷原因进行确诊,同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护理干预,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急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低血糖昏迷患者 原因 急救护理
下载PDF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颖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1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3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3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救治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残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27.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服务态度、分诊效率、基本操作技能、心理健康指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缩短抢救时间,明显提升救治成功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9
作者 吴凌云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急诊护理流程模式分为常规组与优化组,各43例。常规组给...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急诊护理流程模式分为常规组与优化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诊护理效率、急诊护理效果、急救护理风险发生率、急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化组分诊评估时间、常规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以及急诊治疗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临床症状、脏器功能、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急救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抢救成功率、急诊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护理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护理效率、效果、满意度提升与AMI护理风险发生率减少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护理流程 急救效率
下载PDF
分析急性脑梗死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救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宗淑华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2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该院急诊科接诊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就诊时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急性脑梗死急诊绿...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该院急诊科接诊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就诊时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急性脑梗死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至检查时间、分诊时间、急救时间分别为(7.61±1.13)min、(1.47±0.28)min、(45.75±10.13)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3.42±1.56)min、(2.16±0.39)min、(67.36±12.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97、8.623、8.224,P=0.000、0.000、0.000);研究组患者病情稳定率97.22%高于对照组80.56%,不良事件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6.41±1.12)分低于对照组(11.46±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71,P=0.000)。结论急性脑梗死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救治安全高效,同时可帮助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 救治 常规护理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