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医疗背景下医患关系面临的伦理挑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远旭 刘梦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7期764-768,789,共6页
人工智能医疗使传统医患关系呈现新的样态,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伦理问题:难以保障患者权益、弱化医务人员主体责任、削弱医务人员实践能力以及挑战医务人员主体地位等。为应对人工智能医疗带来的伦理失范,推动和谐医患关系发展,需要完善相... 人工智能医疗使传统医患关系呈现新的样态,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伦理问题:难以保障患者权益、弱化医务人员主体责任、削弱医务人员实践能力以及挑战医务人员主体地位等。为应对人工智能医疗带来的伦理失范,推动和谐医患关系发展,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坚持医务人员主体地位、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医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加强人工智能伦理制度建设。期望通过人工智能与专业伦理原则的结合,加速负责任地将人工智能纳入日常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医疗 医患关系 伦理失范 伦理挑战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光辉 张薇 陈玮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帮助大学生在毕业后提高就业率,同时也能够促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与人生观。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帮助大学生在日后学习中能够对未来就业以及发展制定良好的规划,在就业指导中融入思...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帮助大学生在毕业后提高就业率,同时也能够促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与人生观。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帮助大学生在日后学习中能够对未来就业以及发展制定良好的规划,在就业指导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为学生日后毕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帮助。为此,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就业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原文传递
医学生视角下器官捐献伦理问题的比较研究——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
3
作者 张诗婧 王远旭 谢修利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9期22-25,共4页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意愿,分析器官捐献事业面临的伦理挑战,提出增强大学生器官捐献意愿、提高医学伦理学应用价值的措施。方法自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徐州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504人进...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意愿,分析器官捐献事业面临的伦理挑战,提出增强大学生器官捐献意愿、提高医学伦理学应用价值的措施。方法自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徐州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504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进行数据处理。结果504名医学生中愿意捐献器官的占50.30%,不确定的占24.85%,不愿意的占24.85%。其中,学习过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医学生器官捐献认知量表平均得分高于未学习过该课程的医学生。结论医学生器官捐献认知、态度有待改善,学习过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医学生器官捐献意愿较强。应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加强对器官捐献的宣传,增强医学生器官捐献意愿,推进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发展,使器官捐献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实现人们对健康和幸福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器官捐献 医学伦理学 认知 态度
下载PDF
抗疫档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昕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77,共3页
文章通过对抗疫档案的分析与研究,探寻将抗疫档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提出将抗疫档案融入高校思政宣讲课堂、美育课堂、榜样课堂、翻转课堂、医药类专业思政课堂的具体形式,帮助提升高校思政课程实效性,充分发挥抗... 文章通过对抗疫档案的分析与研究,探寻将抗疫档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提出将抗疫档案融入高校思政宣讲课堂、美育课堂、榜样课堂、翻转课堂、医药类专业思政课堂的具体形式,帮助提升高校思政课程实效性,充分发挥抗疫档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立德树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档案 高校思政课教学 实践路径转型
下载PDF
“思创融合”在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秋宁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3年第3期361-364,370,共5页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思创融合”是深化医学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德才兼备医学人才的创新之举,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目标、功能、内涵等方面相辅相成。通过提升教师队...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思创融合”是深化医学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德才兼备医学人才的创新之举,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目标、功能、内涵等方面相辅相成。通过提升教师队伍思政水平,改革课程建设和搭建医教协同平台等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创新创业教育 医学院校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爱国主义精神的认知之向、价值之能、实践之径
6
作者 宗钰 蒋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青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蕴含认知之向、价值之能与实践之径,坚持以系统思维实现内容、信仰、行动诸...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青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蕴含认知之向、价值之能与实践之径,坚持以系统思维实现内容、信仰、行动诸要素协同发力,形成内容共识、信仰共振、实践共行,帮助中国青年筑牢爱国主义立场,坚定爱国主义信仰、自觉践行爱国主义行为,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精神 认识论 价值论 实践论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的定位、价值取向及创新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乔红丽 刘万路 《科技与创新》 2019年第23期19-21,23,共4页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高校图书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阐述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的定位、价值取向及创新研究。高校图书馆在智库建设中应该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以咨政研究为中心,为公共决策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思想...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高校图书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阐述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的定位、价值取向及创新研究。高校图书馆在智库建设中应该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以咨政研究为中心,为公共决策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思想产品。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的价值取向是在政治方向上坚持党的领导,在学术研究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在社会影响上引领时代潮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外,高校智库应该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打造智库联盟,创新智库评价体系,创新资金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智库 高校图书馆 智慧联盟
下载PDF
责任伦理视域下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培养路径研究——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谦 王远旭 +2 位作者 周聪 董洁 江姗 《科学咨询》 2023年第23期42-44,共3页
医学生是国家卫生事业的后备军、人类健康的守护者。责任伦理着眼于行为主体的能动性,对医学生而言,在自身、他人、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意识、责任行为上都有着具体体现。研究发现,当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履行... 医学生是国家卫生事业的后备军、人类健康的守护者。责任伦理着眼于行为主体的能动性,对医学生而言,在自身、他人、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意识、责任行为上都有着具体体现。研究发现,当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履行责任行动力不足、对病人情感淡漠、趋于自利、外化责任等。本文基于对现状调查分析,结合医学生群体的特殊情况,从社会实践、临床实习、文化熏陶、新兴媒体角度等方面共同提升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社会责任感 责任伦理 培育
下载PDF
论新时代淮海战役红色文化传播 被引量:1
9
作者 宗钰 丁恒星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4-131,共8页
传播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是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传播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承载着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传递、红色故事宣讲的价值使命,遵循“认知-情感-信仰-... 传播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是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传播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承载着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传递、红色故事宣讲的价值使命,遵循“认知-情感-信仰-行动”的逻辑规律,形成认知共识、情感共鸣、信仰共振、实践共行的传播思路。基于此,应以系统思维实现认知、情感、信仰、行动等传播要素协同发力,探索淮海战役红色文化中认知之向的高度、情感之源的温度、信仰之基的深度、实践之径的广度,从而筑牢红色文化立场,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自强 红色文化 淮海战役 中国式现代化 榜样教育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链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燕燕 李风 +4 位作者 朱冬梅 张宝乐 陈彦 吴健 姚瑞芹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第9期64-66,共3页
结合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际,构建由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和科研实践3门课程组成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链,明确其教学内容和分阶段育人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改进教学方法,将显性专业知识传授与隐性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同频共振的大思政... 结合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际,构建由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和科研实践3门课程组成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链,明确其教学内容和分阶段育人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改进教学方法,将显性专业知识传授与隐性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同频共振的大思政格局,体现专业课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维教学目标和全覆盖课程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链
下载PDF
帝国、战争与智者:公元前5世纪雅典讼师群体壮大的原因
11
作者 赵云龙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公元前5世纪,通过参与诉讼获利的雅典讼师群体逐渐壮大。其壮大基于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雅典帝国的扩张为讼师群体壮大提供了政治舞台;其二,伯罗奔尼撒战争为讼师群体壮大提供了实践途径;其三,智者派的流行为讼师群体... 公元前5世纪,通过参与诉讼获利的雅典讼师群体逐渐壮大。其壮大基于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雅典帝国的扩张为讼师群体壮大提供了政治舞台;其二,伯罗奔尼撒战争为讼师群体壮大提供了实践途径;其三,智者派的流行为讼师群体壮大提供了理论指导。在三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雅典讼师群体逐渐壮大,并影响着雅典的司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讼师 雅典帝国 伯罗奔尼撒战争 智者派
下载PDF
数字资本构成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物”吗?——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考察
12
作者 谭春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1,共10页
数字技术引发了经济社会革命性的变化,对资本存在形式和运行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对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物”的资本批判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和批判力,就成为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资本观为代... 数字技术引发了经济社会革命性的变化,对资本存在形式和运行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对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物”的资本批判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和批判力,就成为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资本观为代表,马克思认为资本作为“物”,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数字资本主要表现在自然属性上基于不可感知性的非物质性,但究其本质仍然是人类基于特定的物质生产资料的一种劳动创造,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体现。数字资本之中的“商品”作为资本的承载者,以其物性在数据虚拟层面实现对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的控制与剥削,将数字社会中的生产关系聚合起来,加速了人与物主客颠倒的进程,在现实领域中伴随较多的文化价值进而呈现出更多的“象征资本”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人造子宫育儿技术的伦理困境与解决路径
13
作者 孙全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2-49,共8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造子宫育儿技术逐渐成为现实。人造子宫育儿技术在帮助自然生育困难夫妇实现生育愿望的同时,面临着一系列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对胎儿和母体健康、生命伦理、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解决该技术的伦理困境需要实现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造子宫育儿技术逐渐成为现实。人造子宫育儿技术在帮助自然生育困难夫妇实现生育愿望的同时,面临着一系列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对胎儿和母体健康、生命伦理、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解决该技术的伦理困境需要实现生命权与社会责任、科技理性和道德理性的平衡;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强化伦理教育和公众意识形态引领等。这样,才能保证人造子宫育儿技术在符合科学、符合伦理的范围内有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子宫育儿技术 生命伦理 伦理风险 解决路径
下载PDF
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向度
14
作者 吴楠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5期8-13,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文明撕裂“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基础之上,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资本主义文明促使地域性个体转变为世界历史性个体、地域性的共同体转变为国际性的共同体、各民族国家封闭性的物质...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文明撕裂“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基础之上,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资本主义文明促使地域性个体转变为世界历史性个体、地域性的共同体转变为国际性的共同体、各民族国家封闭性的物质生产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现代化生产活动。资本主义文明的自私性和物化性导致作为个体的发展中国家与作为共同体的国际秩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作为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国际秩序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越来越成为异己力量,必然导致世界性的政治冲突和经济危机。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增进人类福祉”为旨归,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理论,不断推动各民族国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个体与共同体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三大要素再探
15
作者 李方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18期109-112,共4页
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当前从各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情况来看,一些学校存在教材不适用、师资力量不足和教法不灵活的问题,导致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与现状失衡。教材、教师和教法是高校思政课的三大要素,... 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当前从各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情况来看,一些学校存在教材不适用、师资力量不足和教法不灵活的问题,导致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与现状失衡。教材、教师和教法是高校思政课的三大要素,也是高校劳动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根本。面对劳动教育实施困境,可从教材、教师和教法三大要素探寻新路径,加固高校劳动教育的稳步开展:一是高校结合自身优势与大学生需求编写教材,打造真正契合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教材;二是构建高校劳动教育教师团队并提高教师的教学及科研能力,提升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是紧跟时代与学生心理施教,扩展劳动教育至专业课中并增加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以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来激励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劳动教育 教材 教师 教法
下载PDF
接受理论视域下“关键词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江苏省某医科大学为例
16
作者 杨培松 杜文娜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5-68,共4页
接受理论关注接受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对医学专业思政课教学有很大启发。“关键词教学法”借鉴接受理论的对话模式,符合接受主体的认识规律,契合接受的社会机制。思政教师运用“关键词教学法”引导学生完成认知升级,通过评估接受效果进行... 接受理论关注接受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对医学专业思政课教学有很大启发。“关键词教学法”借鉴接受理论的对话模式,符合接受主体的认识规律,契合接受的社会机制。思政教师运用“关键词教学法”引导学生完成认知升级,通过评估接受效果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学,力求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并重,增强医学专业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关键词教学法” 思政课程
下载PDF
善用“大思政课”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
17
作者 郁志龙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1-26,共6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博大精深,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激励、引导大学生,使大学生情感上接受,理论上赞同,实践上践行。要把课堂与课后、校内与... 党的二十大精神博大精深,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激励、引导大学生,使大学生情感上接受,理论上赞同,实践上践行。要把课堂与课后、校内与校外、教师和领导及劳模、理论学习和积极践行等所有资源和方式结合起来,善用“大思政课”,以思政课为中心,发挥课程思政及各种学术讲座、读书会、报告会作用。要有历史视野,联系两个大局,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利用社会大课堂和大方法,采取丰富多彩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党的二十大精神 讲深、讲透、讲活
下载PDF
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文化生命体的哲学审思
18
作者 吴楠 《创新》 2024年第4期13-20,共8页
“两个结合”是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必由之路,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优势的关键。基于马克思恩格斯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理论,能够深刻把握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基于个体与共同体的同一性,中华优秀传统文... “两个结合”是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必由之路,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优势的关键。基于马克思恩格斯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理论,能够深刻把握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基于个体与共同体的同一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别于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契合。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地分析个体与共同体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科学遵循。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国基于自身独有的文化基因,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破解了资本共同体设下的现代化“依附性陷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扬弃个体与共同体相分离的弊端,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良性互动,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生命体 个体 共同体
下载PDF
自东向西:地中海地区葡萄种植的历史考察
19
作者 赵云龙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5期113-117,共5页
葡萄种植是地中海地区重要的经济活动,深刻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习俗。地中海地区的葡萄种植呈现从东向西发展的趋势,即葡萄种植从东地中海逐步扩大至西地中海。迈锡尼时代,葡萄种植区域分布于爱琴海沿岸和爱琴海诸岛,葡萄酒成为... 葡萄种植是地中海地区重要的经济活动,深刻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习俗。地中海地区的葡萄种植呈现从东向西发展的趋势,即葡萄种植从东地中海逐步扩大至西地中海。迈锡尼时代,葡萄种植区域分布于爱琴海沿岸和爱琴海诸岛,葡萄酒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日常饮品和海上贸易产品。古风时代,希腊半岛的葡萄种植技术提高,并随着古希腊人的殖民运动,传播到意大利和高卢地区。同时,法律也揭示了葡萄种植对城邦经济的重要性。古典时代,葡萄种植遍及整个地中海地区,并由于其对经济的重要性,促使葡萄种植技术提高并理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葡萄种植 葡萄酒 历史考察
下载PDF
明清徽州族约合同与乡村社会治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雪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2期65-74,154,共11页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同时,不仅制定了本族的族规家法,更是因时、因事、因地制宜的议订了大量的族约合同,对国家法律和本族的族规家法中未能明确规定的问题或事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应对措施,以加强对本族族众...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同时,不仅制定了本族的族规家法,更是因时、因事、因地制宜的议订了大量的族约合同,对国家法律和本族的族规家法中未能明确规定的问题或事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应对措施,以加强对本族族众进行管理和约束。徽州族约在书写风格、议定事项的数量和约束对象上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宗族的祭祀活动、祖先安葬与祖墓维护、族产的管理经营与析分变卖以及宗祠修建、佃仆管理与赋役承办等宗族其他事务,来调整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以及群己和谐,最终实现身心和谐,在促进宗族和睦发展,强化宗族管理,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徽州宗族 族约合同 乡村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