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葛洋 赵绍林 +1 位作者 杨栋 李娟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359-1362,共4页
目的探究黄芪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炎症水平、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72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以黄芪颗粒治疗... 目的探究黄芪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炎症水平、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72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以黄芪颗粒治疗,观察组以黄芪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并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炎症水平及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A(IgA)、Ig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蛋白(PC)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PT、IL-4、IL-10、IL-13的水平则显著上调(P<0.05),但IgM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显著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炎症水平及凝血功能,效果优于单纯黄芪颗粒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思连康 结肠炎 溃疡性 免疫 炎症 血液凝固
下载PDF
农村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分析的胃癌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苏北沿海地区
2
作者 温静 张悦 +1 位作者 梁旭阳 吕胜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2-1047,1061,共7页
背景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陆续开展了上消化道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目前苏北沿海地区有关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及胃癌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基于苏北沿海地区农村人群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结果,分析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防控策... 背景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陆续开展了上消化道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目前苏北沿海地区有关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及胃癌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基于苏北沿海地区农村人群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结果,分析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2022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并接受胃镜筛查的农村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8564名作为调查对象。根据筛查结果按年龄(±2岁)、性别1∶2进行个体匹配,将调查对象分为胃癌组(183例)和良性胃病组(366例),收集调查对象的基线资料,并计算癌检出率和癌早诊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苏北沿海地区农村人群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患者521例,其中胃(包括贲门)癌患者183例,检出率为2.14%(183/8564);胃(包括贲门)癌早期患者46例,早诊率为25.14%(46/183)。不同类别胃肿瘤性病变在不同性别上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胃(包括贲门)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为5.14%(195/3795),高于女性的2.05%(98/4769)(χ^(2)=60.807,P<0.001)。不同年龄组之间胃(包括贲门)肿瘤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16,P<0.001);不同年龄组之间胃癌早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49,P<0.001),其中40~49岁组胃癌早诊率最高(37.50%),≥80岁组胃癌早诊率最低(1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OR=4.001,95%CI=2.029~7.890,P<0.001)、吸烟(OR=3.710,95%CI=2.127~6.470,P<0.001)、口味偏咸(OR=1.777,95%CI=1.067~2.957,P=0.027)、经常辛辣饮食(OR=2.147,95%CI=1.297~3.556,P=0.003)、偏食红肉(OR=1.787,95%CI=1.018~3.139,P=0.043)、经常食用剩菜(OR=2.452,95%CI=1.538~3.912,P<0.001)、不规律饮食(OR=2.420,95%CI=1.420~4.124,P=0.001)、幽门螺杆菌(H.pylori)检测阳性/既往阳性(OR=3.785,95%CI=2.394~5.984,P<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 癌症筛查 影响因素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农村人口
下载PDF
血清簇集蛋白、1-磷酸鞘氨醇水平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大洲 张树贤 +4 位作者 王坤 左晨艳 曾毅 袁青文 张志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67-2872,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簇集蛋白(Clusterin)、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127例,根据患者治疗28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35... 目的 探讨血清簇集蛋白(Clusterin)、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127例,根据患者治疗28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35例、存活组92例。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lusterin、S1P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肝损伤程度、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合并急性肾损伤、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以及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死亡组患者血清Clusterin、S1P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t值分别11.094、10.390,P值均<0.05)。重度肝损伤患者血清Clusterin、S1P水平显著低于轻、中度肝损伤患者(t值分别为9.825、11.418,P值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肝损伤程度(OR=1.260,95%CI:1.081~1.468)、APACHEⅡ评分(OR=1.031,95%CI:1.019~1.044)、SOFA评分(OR=1.066,95%CI:1.039~1.094)、Clusterin(OR=0.899,95%CI:0.859~0.940)和S1P(OR=0.824,95%CI:0.749~0.908)为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lusterin、S1P与二者联合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861、0.949。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血清Clusterin、S1P与ALT、TBil、PT、INR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值均<0.05)。结论 与存活组相比,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死亡患者血清Clusterin以及S1P显著降低,且Clusterin以及S1P水平与患者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预后具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有望成为脓毒症急性肝损患者预后预测的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肝损伤 聚集素 1-磷酸鞘氨醇 预后
下载PDF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璐 王坤 +3 位作者 任玲 张树贤 巨卫平 吕胜祥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33期144-146,共3页
目的在消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引入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探讨该法可行性及评价教学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60名在该院消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 目的在消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引入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探讨该法可行性及评价教学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60名在该院消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规培医师理论及操作成绩,并对教学效果及满意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专业基础理论、病例处理能力以及基本操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规培医师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查阅资料能力、专业知识理解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医患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规培医师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能够提高消化内科住院医师教学质量,提高规培医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临床教学 临床路径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原发于直肠伴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样特征的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
5
作者 张春芳 陈昊 +3 位作者 杨聪颖 宋姗姗 徐大洲 张洪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416,共3页
伴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样特征的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LPS)是一种罕见的以形态学类似IMT为特征的独特肿瘤。本文报道1例84岁女性患者原发于直肠的伴IMT样特征的DDL... 伴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样特征的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LPS)是一种罕见的以形态学类似IMT为特征的独特肿瘤。本文报道1例84岁女性患者原发于直肠的伴IMT样特征的DDLPS,组织学形态显示肿瘤主要由高分化脂肪肉瘤和IMT样特征的去分化成分2种成分组成,两者界限清楚,去分化区域肿瘤细胞梭形、多边形,束状或席纹状排列,间质疏松水肿的炎性背景,类似于IMT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去分化与高分化脂肪肉瘤成分均弥漫阳性表达波形蛋白、MDM2和p16,Ki-67阳性指数约10%(高分化脂肪肉瘤区域)和25%(伴有IMT样特征的去分化区域);CD117、CD34、DOG1、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1、结蛋白和广谱细胞角蛋白均阴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显示高分化脂肪肉瘤和IMT样特征的去分化区域均存在MDM2基因簇状扩增,而ALK-1基因重排阴性。具有IMT样特征的DDLPS与IMT相比,其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诊断除了免疫组织化学和FISH基因检测辅助手段外,仔细观察是否存在高分化脂肪肉瘤成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形态 阳性指数 CD117 基因重排 MDM2 免疫组织化学 波形蛋白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30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与胃肠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树贤 任玲 +1 位作者 徐静 李祎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578-580,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与胃肠镜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30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胃肠镜下表现。结果 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伴恶心、呕吐10例,黑便及暗红色血... 目的总结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与胃肠镜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30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胃肠镜下表现。结果 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伴恶心、呕吐10例,黑便及暗红色血便12例。所有患者大便隐血均阳性。胃肠镜下表现为胃肠道黏膜弥漫充血水肿,多发糜烂及浅溃疡形成,病变以十二指肠病变最为多见且病变重,食管黏膜未见异常。常规抑酸及解痉药物治疗效果差,糖皮质激素应用有效。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十二指肠病变最为常见,胃肠镜检查对其早期诊断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成人 胃镜 肠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