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美金刚对老年帕金森性痴呆的疗效和血清IL-1β、IL-2、TNF-α、BDNF及EGF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维钫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451-1455,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对老年帕金森病性痴呆(PDD)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影响。方法:86例老年PDD患者随机分为美金刚组与安慰剂组,两组均予以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美金刚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对老年帕金森病性痴呆(PDD)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影响。方法:86例老年PDD患者随机分为美金刚组与安慰剂组,两组均予以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美金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安慰剂组同时点服用安慰剂,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时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BI),同时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4、8、12周时,美金刚组的MoCA、MMSE、BI评分及血清BDNF、EG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安慰剂组(P<0.05),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安慰剂组(P<0.05),两组IL-2均无明显变化(P>0.05);美金刚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与安慰剂组的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对老年PD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抗炎和上调血清BDNF、EG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痴呆 盐酸美金刚 认知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治疗后并发脑出血的高危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蕾 苏勇 +1 位作者 王彬 李臻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76-481,486,共7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并发脑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急性脑梗塞并接受rt-PA治疗的患者56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析患者溶栓前、溶栓后早期(溶栓完成后24 h、72 h、5 d、7 d)...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并发脑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急性脑梗塞并接受rt-PA治疗的患者56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析患者溶栓前、溶栓后早期(溶栓完成后24 h、72 h、5 d、7 d)、溶栓后远期(溶栓完成后1月、3月、6月)评分,用巴氏量表指数(Barthel Index)评价溶栓完成后远期的独立生活能力;根据脑出血分型判断标准,分析溶栓后36 h内脑出血发生情况,按照治疗后并发脑出血类型分为非症状出血组、症状性出血组和未并发脑出血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溶栓24 h时NIHSS 2~4分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溶栓前,溶栓72 h时NIHSS 2~4分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溶栓24 h,溶栓7 d时NIHSS 0~1分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溶栓5 d时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36 h内共有13例患者并发脑出血,其中非症状性出血8例(14.29%)、症状性出血5例(8.23%);症状性脑出血患者起病至接受溶栓时间、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大梗死面积、溶栓后NIHSS评分大于未并发脑出血患者(P<0.05);平均年龄过大、溶栓后24 h收缩压高是发生非症状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平均年龄过大、起病至接受溶栓时间过长、溶栓前后大梗死面积、溶栓后24 h收缩压高、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4分是发生症状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治疗后并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平均年龄过大、溶栓后24 h收缩压高,起病至接受溶栓时间过长、溶栓前大梗死面积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4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危险因素 脑梗死 急性 rt-PA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建平 陈红 +4 位作者 张磊 彭朝明 谭志强 王欢 王沛坚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63-166,17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EIS)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发病24 h内的EIS病人598例,收集入院时及入院后10 d内血压,随访出院后1个月及6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EIS)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发病24 h内的EIS病人598例,收集入院时及入院后10 d内血压,随访出院后1个月及6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血压在140/80 mmHg左右,第1~7天每日平均血压在150/85 mmHg左右的病人有较好预后。血压与预后表现为U型关系。卒中后1个月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入院24 h内血压降低程度,卒中后6个月死亡或残疾的独立影响因素是第3天和第5天的DBP及第7天的SBP。结论EIS急性期的血压水平是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入院1周内血压的调控异于常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 预后
下载PDF
围产期女性以阵发性疼痛为表现的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
4
作者 邓才洪 曹君 +7 位作者 龙松森 孔运琼 朱晨 曾立 何璐璐 卢新 冯娇 荣子毅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4期3246-3247,共2页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损害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临床上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以四肢麻木无力、腱反射消失、蛋白细胞分离为主要特征。该病多见于前驱感染的青壮年和儿童,有部分老年人发病,围产期女性发...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损害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临床上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以四肢麻木无力、腱反射消失、蛋白细胞分离为主要特征。该病多见于前驱感染的青壮年和儿童,有部分老年人发病,围产期女性发病很少见,因围产期女性生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故其发病机制研究甚少,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围产期 阵发性疼痛
下载PDF
SYNTAX积分与冠心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蒋建平 陈红 +5 位作者 李吉祥 王欢 孙涛 谭志强 陈宏 张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期36-40,共5页
背景冠心病患者常易并发脑梗死,多数学者认为二者具有相关性,但仍有不少研究持不同意见,分析原因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评估工具的选择欠合理、评估不全面有关。随着SYNTAX积分的发布,多数学者认为其是冠状动脉病变评估工具中考虑较全面、... 背景冠心病患者常易并发脑梗死,多数学者认为二者具有相关性,但仍有不少研究持不同意见,分析原因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评估工具的选择欠合理、评估不全面有关。随着SYNTAX积分的发布,多数学者认为其是冠状动脉病变评估工具中考虑较全面、较合理的工具之一。目的探讨SYNTAX积分与冠心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关系,以为心脑同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梗死发生情况分为脑梗死组338例和非脑梗死组19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SYNTAX积分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SYNTAX积分与冠心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分析SYNTAX积分对冠心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大于非脑梗死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脑梗死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脑卒中发生率及同型半胱氨酸(Hcy)、SYNTAX积分高于非脑梗死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于非脑梗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2,95%CI(1.047,1.099)〕、SYNTAX积分〔OR=1.159,95%CI(1.123,1.196)〕是冠心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脑梗死组<65岁、≥65岁患者SYNTAX积分均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YNTAX积分与冠心病患者并发脑梗死呈正相关(rs=0.613,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YNTAX积分预测冠心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3〔95%CI(0.831,0.895)〕,最佳截断值为11.5分,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1.9%、89.2%。结论SYNTAX积分是冠心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脑梗死 TOAST分型 SYNTAX积分
下载PDF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许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4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诊断功效.方法:抽取2016年月份到2017年6月份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3名急性缺血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一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43名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比对组.结...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诊断功效.方法:抽取2016年月份到2017年6月份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3名急性缺血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一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43名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比对组.结果:对比组与探究组中心电图出现异常的分别有2名和33名,异常率分别为4.65%和76.74%,两组心电图异常率之间存有统计学差别(P<0.05).对比组与探究组中超声心动图出现异常的分别为2名和31名,异常率分别为4.65%和72.09%,两组超声心动图异常率之间存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具有着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蕾 苏勇 肖雪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5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ACI患者86例,将行超早期ACI的46例纳入观察组,行常规治疗的4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和治疗1d、14d的NIHS...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ACI患者86例,将行超早期ACI的46例纳入观察组,行常规治疗的4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和治疗1d、14d的NIHSS评分、BI评分,记录治疗前和治疗24h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35%,与对照组的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1d、14d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BI评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14d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3)2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Hct和A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ACI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急诊溶栓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急诊溶栓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 疗效
下载PDF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苟重季 潘孝勇 +1 位作者 刘晓梅 许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9期17-19,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收集其各项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旨在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收集其各项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总结MRI图像特征,分析磁敏感加权序列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MRI序列中,单发病灶54例,多发病灶5例,共检出病灶69个,其中幕上病灶58个,幕下病灶11个;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中,单发病灶者48例,多发病灶者11例,共检出病灶92个,幕上病灶60个,幕上病灶32个。常规MRI序列常规MRI序列对>1.0cm、0.5-1.0cm、<0.5cm病灶检出个数分别为37个、20个、12个,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分别为40个、29个、23个,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8,P<0.05);59例患者常规MRI序列中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混杂信号,41例患者中T2WI序列上表现为典型的周边低信号'铁环征',边缘稍模糊,常规序列无法显示的病灶均可在磁敏感加权成像中发现,病灶最小直径0.2cm,6例患者合并脑静脉性血管畸形,信号特征为扭曲条索样低信号,似'海蜇头'状改变。结论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个数较常规序列多,可清晰显示微小病灶及常规MR序列较难发现的血管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检查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苟重季 杨洪云 《内科》 2018年第5期756-759,共4页
目的比较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短期、长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介入组(29例)和保守组(56例),分别给予介... 目的比较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短期、长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介入组(29例)和保守组(56例),分别给予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随访12个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的收缩期峰流速(Vs)、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12个月后,介入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的Vs均显著降低,介入组患者各动脉的Vs均显著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保守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的Vs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介入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介入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保守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随访12个月,介入组患者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 90%)显著低于保守组(28. 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可显著改善颅脑血供、恢复神经功能、降低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药物保守治疗比较其短期和长期效果均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血管成形术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早产和过期产会增加癫痫的风险吗?一项Meta分析
10
作者 李宛凌 彭安娇 +4 位作者 邓舒月 赖婉林 邱湘苗 张霖 陈蕾 《癫痫杂志》 2020年第3期262-262,共1页
背景出生胎龄(Gestational age,GA)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早产儿相比于足月儿更易出现脑白质损伤,过期产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和脑损伤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产儿。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Hirvonen等研究报道早... 背景出生胎龄(Gestational age,GA)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早产儿相比于足月儿更易出现脑白质损伤,过期产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和脑损伤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产儿。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Hirvonen等研究报道早产可增加成年人罹患癫痫的风险,且风险随GA的增加而降低,但Sellier等的研究显示脑瘫患者的癫痫发生风险随GA增加而升高。不同GA对癫痫发生风险的具体影响仍存在争议,至今尚无系统评价报道。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GA和癫痫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期产 损伤发生率 宫内缺氧 脑白质损伤 神经系统疾病 脑瘫患者 META分析 新生儿窒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