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食管癌临床流行特征及外科治疗概况大数据分析 被引量:138
1
作者 毛友生 高树庚 +32 位作者 王群 师晓天 李印 高文俊 管福顺 李小飞 韩泳涛 刘永煜 刘俊峰 张康 柳硕岩 付湘宁 方文涛 陈龙奇 吴庆琛 肖高明 陈克能 焦广根 张石江 毛伟敏 戎铁华 傅建华 谭黎杰 陈椿 徐世东 郭石平 于振涛 胡坚 胡振东 杨逸坤 丁宁宁 杨丁 赫捷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建立中国食管癌调查数据库以了解中国食管癌的临床流行特征和外科治疗状况。方法由计算机团队和胸外科临床专家团队合作开发网络平台临床资料数据库,简称"十一五食管癌临床治疗登记数据库",授权70家合作分中心将2009-201... 目的建立中国食管癌调查数据库以了解中国食管癌的临床流行特征和外科治疗状况。方法由计算机团队和胸外科临床专家团队合作开发网络平台临床资料数据库,简称"十一五食管癌临床治疗登记数据库",授权70家合作分中心将2009-2014年经外科治疗的食管癌病例录入数据库。结果8181例资料相对完整且有随访信息的外科治疗后食管癌病例入组。男性6052例,女性2129例;平均年龄60.5岁。食管癌发病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1.8%(148例)的患者有心理创伤史;92.0%(7527例)的患者只有中学以下文化程度或未接受过任何教育;62.0%(5072例)的患者不经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80.0%(6544例)的患者常吃粗粮;45.5%(3722例)的患者只能饮用未经处理的水;42.0%(3436例)的患者有不良进食习惯,包括6.2%(507例)的患者吃饭快,12.2%(998例)的患者喜食烫食,23.7%(1939例)的患者喜食油炸食品;53.9%(4410例)的患者有吸烟史;34.5%(2822例)的患者有经常性饮酒史。鳞癌7813例,占95.5%;腺癌267例,占3.3%;腺鳞癌25例,占0.3%;小细胞癌50例,占0.6%。1800例(22.0%)患者因病变较晚或切除有困难接受术前辅助治疗。5870例(71.8%)患者接受左侧开胸入路手术治疗,2215例(27.1%)患者接受右胸入路手术治疗。96例(1.2%)患者接受其他途径外科治疗。8001例(97.8%)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180例(2.2%)患者接受姑息性手术切除治疗。术后30 d内死亡率为0.5%(43例),术后Ⅱ级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6%(951例),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6%、61.6%和52.9%。结论大数据结果显示,食管癌的发生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经济社会地位低、常吃粗粮、不能常吃蔬菜水果以及吸烟和饮酒等有关。但仍需要通过队列观察研究的证据支持。外科技术的提升以及综合治疗的合理应用使中国食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大数据分析 流行病学特征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2
作者 李荣 蒋英蓝 +1 位作者 曾敬怀 姚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9-1061,共3页
为预防和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结合泸州市人民医院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查阅相关文献,主要从药品质量、患者及医护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 为预防和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结合泸州市人民医院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查阅相关文献,主要从药品质量、患者及医护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中药质量标准的高低、患者体质和认识水平、药品生产技术和医护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2
3
作者 林立国 吴国忠 +2 位作者 孙忠凯 蔡浩榕 丁国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50-205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ess-R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优缺点,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根据患者采...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ess-R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优缺点,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分为MPCNL组(69例)和Less-RU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经过术前准备,分别接受MPCNL和Less-RU,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血红蛋白下降量、结石清除率、术后肉眼血尿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返回工作时间、满意度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成功治疗,无一例患者死亡。MPCNL组3例患者因输尿管扭曲或合并狭窄行MPCNL失败后改行开放手术,3例患者结石残留,1例患者输尿管狭窄;Less-RU组3例患者因操作困难额外增加一个操作通道,无一例患者有结石残留。Less-RU组手术时间长于MPCNL组,术中血红蛋白下降量小于MPCNL组,术后肉眼血尿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返回工作时间均短于MPCNL组(P<0.05);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术后发生大出血1例,严重感染10例;Less-RU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Less-R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可行、有效并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在医疗技术和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Less-RU可作为输尿管中上段较大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肾造口术 经皮 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下载PDF
血清IL-6、TNF-α、MMP-9、CRP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2
4
作者 张维 李少泉 +3 位作者 彭文龙 白丽梅 郑志霞 于金然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4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5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4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5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65例作为对照组。将研究组按照出血量分为出血量≥30 ml组35例与出血量<30 ml组30例,按照预后状态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4~5分)23例和预后不良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3分)42例。检测所有入选研究对象的血清TNF-α、IL-6、MMP-9、CRP水平,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研究组血清IL-6、TNF-α、MMP-9、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30 ml组血清IL-6、TNF-α、MMP-9、CRP水平显著高于出血量<30 m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IL-6、TNF-α、MMP-9、CRP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TNF-α、MMP-9、CRP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变化有临床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胃肠激素、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2
5
作者 洪燕 郭海萍 +2 位作者 陈金连 黄维芬 李军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651-2655,2660,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胃肠激素、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的老年结肠癌患者142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71)。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胃肠激素、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的老年结肠癌患者142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71)。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其术前、术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抑胃肽(GIP)、免疫功能指标及IL-6、IL-8、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的住院天数、镇痛时间、排气时间、引流量及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GAS、MTL及GIP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GAS[(83.20±8.42)vs(72.80±7.38)μmol/L]、MTL[(142.70±15.30)vs(117.53±12.36)ng/L]及GIP[(124.62±13.85)vs(101.40±11.18)p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CD3+(63.74±9.52 vs 56.72±8.30)、CD4+(37.85±2.06 vs 33.40±1.93)及CD4+/CD8+(1.25±0.14 vs 1.03±0.11)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IL-6、IL-8、TNF-α及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IL-6[(22.64±13.50)vs(33.62±16.70)μg/L]、IL-8[(18.62±5.52)vs(26.37±7.45)μg/L]、TNF-α[(67.84±12.60)vs(76.26±15.20)μg/L]及CRP[(21.38±8.17)vs(34.70±13.50)m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促进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炎症反应程度较轻且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结肠癌 胃肠激素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治疗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1
6
作者 徐燕华 袁阿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9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3 M皮肤保护膜联合康乐保造口粉对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3例失禁性皮炎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肛周皮肤,观察组使用3 M皮肤保护膜联合康乐保造口粉进行处理... 目的:探讨3 M皮肤保护膜联合康乐保造口粉对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3例失禁性皮炎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肛周皮肤,观察组使用3 M皮肤保护膜联合康乐保造口粉进行处理,对两组疗效及皮炎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有效9例;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6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能有效治疗失禁性皮炎,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保护膜 造口粉 失禁性皮炎 重症患者 皮肤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尤小兰 王元杰 +5 位作者 程之逸 李文琦 徐宁 刘贵远 赵小军 黄传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2-1167,共6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肿瘤根治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TME手术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肿瘤根治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TME手术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为肿瘤距肛缘10cm以内、术后病理数据及随访资料完整的中低位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排除(1)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多灶性直肠癌、肿瘤固定、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不可切除或姑息性手术及复发性肿瘤者;(2)合并急性肠梗阻、出血或穿孔等急诊手术者;(3)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发生远处转移者。按术中肠系膜下动脉(IMA)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高位结扎组,72例)和保留左结肠动脉(低位结扎组,64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学指标、肿瘤安全性指标和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分期、肿瘤距肛缘距离)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位结扎组和低位结扎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4.0±12.6)min和(167.3±9.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3.6)ml和(30.1±3.0)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为R0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高位结扎组和低位结扎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3.7±2.6)枚和(13.3±2.1)枚;近端切缘长度分别为(16.4±1.9)cm和(16.7±2.1)cm;远端切缘长度分别为(3.9±0.6)cm和(4.1±0.9)cm;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位结扎组相比,低位结扎组保肛率更高[92.2%(59/64)比79.2%(57/72),x^2=4.580,P=0.032]、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1.6%(1/64)比9.7%(7/72),x^2=4.075,P=0.044]、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肠系膜下动脉
原文传递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存川 乔巨峰 +3 位作者 李谦 梁伟成 陈鋆 徐以浩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方法 ,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  5 0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 ,其中斜疝 34例 ,隐性疝 7例 ,直疝 9例。行疝囊高位结扎 7例 ,经腹腔腹膜前铺网固定疝修补 (TAPP) 34例(4 0侧疝 ) ,完全腹膜外腹腔...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方法 ,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  5 0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 ,其中斜疝 34例 ,隐性疝 7例 ,直疝 9例。行疝囊高位结扎 7例 ,经腹腔腹膜前铺网固定疝修补 (TAPP) 34例(4 0侧疝 )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 (TEP) 9例。结果 手术全部完成 ,手术时间 5 9 3(15 180 )min ,无中转手术 ,6例病人同时行阑尾切除术 ,2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平均 5 4d出院。 1例直疝TAPP术后 8个月因补片过小而复发。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 ,手术后恢复时间短 ,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疝修补手术 手术适应证 疗效
原文传递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开放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8
9
作者 黄海锋 张春军 +2 位作者 喻海波 张二勇 余清松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1989年Lichtenstein等引入“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有张力组织缝合疝修补术已基本被取代。目前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主要有2种:开放无张力疝修补和腹腔镜疝修补,前...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1989年Lichtenstein等引入“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有张力组织缝合疝修补术已基本被取代。目前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主要有2种:开放无张力疝修补和腹腔镜疝修补,前者包括Lichtenstein术及腹膜前修补术,我院以腹膜前修补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腔镜技术 LICHTENSTEIN术 腹膜外 腹膜前修补术 腹股沟疝 外科疾病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4
10
作者 梁苏东 吕高飞 +2 位作者 阮亚石 郑明华 牛天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0期2783-2786,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1d两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应激激素[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术前,两组间IL-10、CRP、WBC、COR、ACTH、NE、MDA及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术前水平相比,两组术后1dIL-10、CRP、WBC、COR、ACTH、NE、MD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SOD水平均显著低于组内术前水平,且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相比,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小,更有利于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应激激素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张二勇 张春军 黄海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8-660,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52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患者与768例无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5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52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患者与768例无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5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麦氏切口、体质量指数高、手术时间长、阑尾逆行切除、化脓坏疽穿孔阑尾炎OR值分别为3.124、2.875、2.782、2.329、2.634,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措施,减少与控制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手术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3
12
作者 张振胜 陈升 +1 位作者 肖洪伟 苏学良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比较采取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36例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另42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ELISA法... 目的比较采取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36例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另42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ELISA法或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53.3±17.7)min和(3.2±0.5)万元,显著长于或高于对照组【(36.7±10.8)min和(2.3±0.4)万元,P<0.05】,术后进食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8±0.9)h和(14.9±3.2)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3.3±0.7)h和(19.3±4.1)h,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血清CRP和COR水平分别为(11.2±3.1)mg/L和(195.6±30.8)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0±4.9)mg/L和(211.6±32.7)ng/mL,P<0.05】;术后2周行超声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胆囊功能完好,无结石残留;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腹泻、反流性胃炎、胆道出血和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31.0%,P<0.05】;在随访12个月末,观察组结石复发为2.8%。结论采取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可能更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治疗
下载PDF
保护性约束对脑损伤躁动患者意外拔管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42
13
作者 封苏平 郑红 +1 位作者 姜国英 叶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5期343-344,347,共3页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措施在预防脑损伤躁动患者意外拔管中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损伤躁动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采用肢体约束,B组采用肢体约束加手指约束,C组在B组基础上输液置管部位加局部保护...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措施在预防脑损伤躁动患者意外拔管中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损伤躁动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采用肢体约束,B组采用肢体约束加手指约束,C组在B组基础上输液置管部位加局部保护。比较3组患者头部引流管、吸氧管、胃管、输液管、导尿管的意外拔管情况。结果(1)B、C组患者的累计意外拔管数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组患者头部引流管的意外拔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C组患者的吸氧管、胃管、输液管、导尿管的意外拔管数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组患者的输液管意外拔管数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肢体加手指约束联合输液置管部位局部保护的约束措施对预防脑损伤躁动患者的意外拔管有最好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约束 脑损伤 躁动 预防 意外拔管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1
14
作者 黄屾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7例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髋关节置换组40例、内固定组37例(采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7例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髋关节置换组40例、内固定组37例(采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第3、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内固定置换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少于内固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置换组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50%)显著高于内固定组(72.9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7.50%)显著低于内固定组(24.3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较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大、住院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置换 内固定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效果及恢复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王甲南 卢涛 +2 位作者 崔大炜 杨清波 赖承治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3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CME)对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右半结肠癌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5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CME治疗,开腹组行开腹CME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CME)对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右半结肠癌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5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CME治疗,开腹组行开腹CME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均明显高于术前,腹腔镜组术后COR、ACTH、E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CME与开腹术式的治疗效果一致,且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对于右半结肠癌患者应优先选择腹腔镜CME术式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疗效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0
16
作者 陆世明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7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7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且与开腹手术具有同样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 开腹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9
17
作者 宋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和常规开腹手术切除组(开腹组)。两种手术方法均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术后给予统一的化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和常规开腹手术切除组(开腹组)。两种手术方法均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术后给予统一的化疗方案。对两组肿瘤根治性、手术安全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进行比较,随访3年观察肿瘤复发和3年无瘤生存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阳性切缘,淋巴结清除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开腹组比较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8~36个月,两组平均随访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外科学 腹腔镜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甘露醇应用时机对中等量脑出血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8
18
作者 郭作隆 邹兴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926-2928,共3页
目的:探讨甘露醇应用时机对中等量脑出血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80例中等量脑出血患者资料,按甘露醇应用时机的不同分为超早期组(65例)、早期组(97例)和延期组(11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和营养... 目的:探讨甘露醇应用时机对中等量脑出血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80例中等量脑出血患者资料,按甘露醇应用时机的不同分为超早期组(65例)、早期组(97例)和延期组(11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和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超早期组患者于脑出血6 h内给予甘露醇注射液;早期组患者于脑出血6~24 h给予甘露醇注射液;延期组患者于脑出血24 h后给予甘露醇注射液。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肿扩大发生率、病死率、继续出血/再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和延期组患者血肿扩大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超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组与延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超早期组和延期组,继续出血/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超早期组和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早期组与延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等量脑出血患者在脑出血6~24 h应用甘露醇的疗效相对超早期和延期用药较好,可降低继续出血/再出血发生率,且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应用时机 中等量脑出血 继续出血/再出血 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8
19
作者 甘涛 李威 +3 位作者 夏涛 罗运生 陈远健 杨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125-3127,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结直肠癌患者63例,其中36例行腹腔镜根治术,27例行开腹手术根治术,于术前1 d和术后3、7 d抽取外周血,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IgA、IgG、IgM、CRP、IL-6、NK细胞...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结直肠癌患者63例,其中36例行腹腔镜根治术,27例行开腹手术根治术,于术前1 d和术后3、7 d抽取外周血,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IgA、IgG、IgM、CRP、IL-6、NK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术后,除IL-6水平升高外,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术后3、7 d,两组患者IgA、IgG、NK细胞、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腹腔镜组IgM水平高于开腹组,而IL-6、CRP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腹腔镜组CD3+、CD4+及CD4+/CD8+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更具有免疫保护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部分地区大众急救现状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32
20
作者 何忠杰 姚卫海 +17 位作者 张志成 宁波 何春来 陈彦 路晓光 朱正 姚建 宋榕 李新志 胡艳娟 阮小莲 刘永庆 李文峰 姜伟 郑艳杰 王永春 陈大庆 蒋崇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41-845,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群众急救水平和急救意识的差异。方法 2014年10月10日中国急救日"白金十分钟"活动,自主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全国16个城市的问卷1580份,其中有效问卷1422份。参...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群众急救水平和急救意识的差异。方法 2014年10月10日中国急救日"白金十分钟"活动,自主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全国16个城市的问卷1580份,其中有效问卷1422份。参与调查者年龄14~83(40.2±19.4)岁;男483人,女703人,其中64.7%(767人)听说过急救"白金十分钟"。有57.8%的群众认为"白金十分钟"应由大众自己进行现场急救。52.0%的大众遇到紧急情况会呼叫急救系统;83.8%的群众没有处置过家人意外伤病的救治过程;仅有53.2%的群众主动学习过互救知识;接受知识的方法有电视学习、学校培训、报纸学习、课外培训和其他方法等;家人遇到紧急意外的伤病,27.2%的群众认为自己能力有限;现场意外伤病,30.4%的群众选择在有人呼叫时参与。中部、东北、沿海、西北地区得分分别为80、70、60、50分(P〈0.05)。男性、女性得分分别为70、80分(P〈0.05)。21~40岁、〈20岁、41~60岁、〉60岁得分分别为90、80、70、50分(P〈0.05)。进行过自救互救学习或培训的得分(90分)高于未培训者(70分,P〈0.05)。听说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71分)高于没听说过者(63分,P〈0.05)。自救和"白金十分钟"培训都学过的得分(77分)最高,没学过自救,学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69分)次之,学过自救,没学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67分)较低;两者均未学过者得分(64分)最低(P〈0.01)。88.2%的人觉得此项培训很实用,20.2%的人认为能独立教会别人急救,5.0%的人认为只能教心肺复苏,83.2%的人认为这种科普培训非常必要。结论普及大众急救知识和意识,提高大众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对构建自救互救体系、战场救护体系、平战结合的战创伤救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白金十分钟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