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机电光干涉陀螺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博华 张渤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5-1928,共4页
提出一种哥氏力原理与光纤干涉测量相结合的新型微光机电陀螺仪,以达到更高的角速度测量精度。根据哥氏力原理微机电振动部分将输入角速度转换成为微型质量块的单轴简谐振动,再由高精度光纤干涉位移读出系统对由转动所引起的振动位移进... 提出一种哥氏力原理与光纤干涉测量相结合的新型微光机电陀螺仪,以达到更高的角速度测量精度。根据哥氏力原理微机电振动部分将输入角速度转换成为微型质量块的单轴简谐振动,再由高精度光纤干涉位移读出系统对由转动所引起的振动位移进行测量,进而间接读出输入角速度。这里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推导出的公式具有一般性,可用于各种不同的设计和结构,并且推导出角速度与光干涉输出光强之间的关系。光纤干涉读出系统在位移测量精度上要优于电容式读出系统,而且随着新型微型光源和光探测器的发明,光学系统已经具备和现有微机电系统结合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 光干涉 微陀螺
下载PDF
DESIS国际网络:可持续和社会创新的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Ezio Manzini Lara Penin +5 位作者 Carla Cipolla Mugendi K.M'Rithaa Andrea Mendoza Francois Jegou Adital Ela 张桢 《创意与设计》 2010年第4期4-13,共10页
2010年9月7-10日,Cumulus国际设计院校联盟大会将在上海召开,它在与DESIS国际联盟合作的基础上,将"可持续与社会创新设计"作为会议分主题之一。9月10日,DESIS国际论坛和DESIS-国际联盟会议将在世博会联合国馆举行。9月12日,DE... 2010年9月7-10日,Cumulus国际设计院校联盟大会将在上海召开,它在与DESIS国际联盟合作的基础上,将"可持续与社会创新设计"作为会议分主题之一。9月10日,DESIS国际论坛和DESIS-国际联盟会议将在世博会联合国馆举行。9月12日,DESIS国际研讨会"为地方发展的社会创新设计"将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举办。9月13-18日,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与江南大学再次联手合作组织主题为"新农村、新城市、新生活"的食品网络设计工作坊。在九月份连续几个以"可持续与社会创新设计"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及工作坊即将开展的背景下,本刊编辑部约请了参会的Cumulus国际设计院校联盟以及DESIS国际联盟内的若干重量级嘉宾,为本刊第四期"可持续与社会创新设计"专题提供论文。本专题共8篇文章,分别从DESIS国际网络介绍,以及DESIS组织在中国、法国、中东、巴西等地区推广"可持续与社会创新设计"的具体项目出发,将"可持续与社会创新设计"从理论呼吁走向了设计实践探索,对中国当代可持续与社会创新设计的发展极具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创新 可持续发展 创新设计 国际网络 设计院 工作坊 可持续生活方式 哥伦比亚 江南大学 案例
下载PDF
具有绝热自由表面的三阶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面薄膜流动时的热临界 被引量:1
3
作者 O·D·玛金德 黄锋(译) 张禄坤(校)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359,共7页
研究三阶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个倾斜等温的,带绝热自由表面时薄膜流动的热临界机理.假设是Arrhenius动力学意义下的发热反应,同时不计物质消耗.得到了动量和能量守恒的非线性控制方程,并以MAPLE为工具,基于一种特殊形式的Hermite-Pa... 研究三阶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个倾斜等温的,带绝热自由表面时薄膜流动的热临界机理.假设是Arrhenius动力学意义下的发热反应,同时不计物质消耗.得到了动量和能量守恒的非线性控制方程,并以MAPLE为工具,基于一种特殊形式的Hermite-Padé近似技术,使用一种全新的数值逼近方法解之.这种半数值方法比之传统的方法,如有限差分法、频谱法、打靶法等,具有一定的优势.得到了解函数的解析结构,并对全部流动结构的重要性能,包括速度场、温度场、热临界和分岔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的等温面 三阶流体 Hermite-Pade近似 热临界
下载PDF
纳米流体在粘性耗散和Newton传热组合影响下的Sakiadis流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O·D·梅金德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42-1450,共9页
就两类以水为基本流体的Newton纳米流体:内含金属颗粒铜(Cu),或者非金属颗粒二氧化钛(TiO2),研究粘性耗散和Newton传热对移动平板边界层流动的组合影响.利用相似变换,将偏微分的控制方程转换为常微分方程组,并用Runge-Kutta-Fehlberg法... 就两类以水为基本流体的Newton纳米流体:内含金属颗粒铜(Cu),或者非金属颗粒二氧化钛(TiO2),研究粘性耗散和Newton传热对移动平板边界层流动的组合影响.利用相似变换,将偏微分的控制方程转换为常微分方程组,并用Runge-Kutta-Fehlberg法和打靶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由此得到结论,随着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和Newton传热的增加,移动平板表面的热交换率也增加,但是,随着Brinkmann数的增加,移动平板表面的热交换率反而减小.此外,纳米工作流体Cu-水的移动平板表面热交换率,高于纳米工作流体TiO2-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kiadis流动 纳米流体 粘性耗散 Newton传热
下载PDF
压电薄膜微机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力学分析
5
作者 孙博华 韩立锋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1-627,共7页
基于压电薄膜的压电效应,研究压电薄膜微机电加速度传感器.对双层压电薄膜微机电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静力分析,得到传感器方程,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压电薄膜厚度的增大,灵敏度随之增大,在一定厚度下达到最大值,随着厚度的进一步增... 基于压电薄膜的压电效应,研究压电薄膜微机电加速度传感器.对双层压电薄膜微机电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静力分析,得到传感器方程,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压电薄膜厚度的增大,灵敏度随之增大,在一定厚度下达到最大值,随着厚度的进一步增大,灵敏度反而减小.然后进行动力分析,得到噪音、质量因子、最小可测信号等技术参数,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运用ANSYS软件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不同频率下结构的动力响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效应 压电薄膜 灵敏度
下载PDF
某些与有限弹塑性变形分解F=F^eF^p有关的问题
6
作者 孙博华 叶志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在Stumpf和Badur(1990年)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某些与弹塑性分解F=FeFp有关的问题,指出使用积分解F=FeFp没有机会为塑性旋率提供独立的本构方程.因为塑性旋率在使用分解F=FeFp的情况下不是独立的量,它可以用应变率(弹性及塑性)以及应变(... 在Stumpf和Badur(1990年)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某些与弹塑性分解F=FeFp有关的问题,指出使用积分解F=FeFp没有机会为塑性旋率提供独立的本构方程.因为塑性旋率在使用分解F=FeFp的情况下不是独立的量,它可以用应变率(弹性及塑性)以及应变(弹性及塑性)来表示.特别针对有限刚塑性变形(金属材料多属此类)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给出塑性旋率的显式表达、背应力的客观率及其与Zaremba-Jaumann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有限变形 变形梯度分解 塑性旋率
下载PDF
组合弹性结构的力学分析
7
作者 孙博华 叶志明 《中国科学(G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413,共20页
在冯康和石钟慈有关线性组合结构开创性工作和孙博华博士工作的基础上,将其线性问题推广到包括壳体的非线性和线性-非线性混合问题,同时细化和完善了组合结构的分析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ⅰ)对于线性问题,导出了三维体件、二维板... 在冯康和石钟慈有关线性组合结构开创性工作和孙博华博士工作的基础上,将其线性问题推广到包括壳体的非线性和线性-非线性混合问题,同时细化和完善了组合结构的分析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ⅰ)对于线性问题,导出了三维体件、二维板件、二维壳件、一维杆件在内的组合弹性结构的控制方程;(ⅱ)对于非线性问题,导出了体件、壳件、板件都是非线性元件的组合弹性结构的控制方程;(ⅲ)对于混合问题,导出了三维体件(非线性)、板件、壳件、杆件都是线性元件的组合弹性结构的控制方程;(ⅳ)对于以上3种问题(线性、混合、非线性),发现在平衡方程中都存在高维构件对与之链接的低维构件的影响项的组合结构的重要特点;另外,再次证实组合弹性结构的正定性与单一三维弹性体的正定性是在线性、混合、非线性情形下均有区别的普遍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弹性 一维杆件 二维板件 二维壳件 三维体件 线性 非线性
原文传递
力学问题求解悬赏
8
作者 孙博华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67,共1页
力学作为最古老的科学学科之一,在20世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包括有限元提出、断裂力学、生物力学的创立、稳定分岔和混沌理论、边界层理论、塑性力学和位错理论、湍流统计理论、奇异摄动理论、力学的公理化体系、克服声障和热障等,... 力学作为最古老的科学学科之一,在20世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包括有限元提出、断裂力学、生物力学的创立、稳定分岔和混沌理论、边界层理论、塑性力学和位错理论、湍流统计理论、奇异摄动理论、力学的公理化体系、克服声障和热障等,力学的确可以并且解决了大量的科学和工程实际问题.但是,力学是发展的科学,有些看起来简单的问题,有时求解并非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力学 问题求解 湍流统计理论 奇异摄动理论 边界层理论 公理化体系 科学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