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的高陡边坡结构面识别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昌富 何旷宇 +3 位作者 余加勇 毛凤山 薛现凯 李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岩体结构面的产状和位置信息是分析高陡边坡稳定性及确定支护形式的重要依据.为解决传统接触式勘测手段存在的风险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和聚类算法的高陡边坡结构面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M210-RTK无人机获取高分... 岩体结构面的产状和位置信息是分析高陡边坡稳定性及确定支护形式的重要依据.为解决传统接触式勘测手段存在的风险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和聚类算法的高陡边坡结构面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M210-RTK无人机获取高分辨率数字图像,并利用运动恢复结构算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生成细节丰富的高陡边坡三维模型和三维点云;再通过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及PCA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共面点云集合并确定了结构面的边界范围;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共面点云的最佳平面方程,以平面方程的法向量方向确定结构面的产状参数.验证实验表明: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所建立的三维模型精度优于2 cm,倾向和倾角的误差分别小于3°和2°.本方法应用于长沙丁字镇某高陡边坡的结构面识别,成功识别出其优势结构面,并就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可为边坡评价和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贴近摄影 高陡边坡 结构面 产状识别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理论的非接触式结构位移测量方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云 程依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为实现结构的位移及挠度测量,开展了基于数字图像相关算法的亚像素位移测量研究.采用改进初值的亚像素算法确定待测结构目标位置的基于像素的位移,利用相机标定方法将基于像素的位移转换为工程单位.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编写的... 为实现结构的位移及挠度测量,开展了基于数字图像相关算法的亚像素位移测量研究.采用改进初值的亚像素算法确定待测结构目标位置的基于像素的位移,利用相机标定方法将基于像素的位移转换为工程单位.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编写的程序进行数值仿真试验,位移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良好,验证了该程序测量精度的可靠性.搭建视觉位移测量系统,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对钢框架结构模型开展了视觉测量系统和激光位移计的对比试验;研究了相机与待测结构之间的距离对视觉测量系统精度的影响.利用该系统测量消防通道桥梁的跨中挠度,结果表明,视觉测量系统具备非接触、低成本和便于实施远距离测量等优势,可实现以毫米级精度进行结构位移测量.该测量方法在工程结构变形测量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测量 数字图像相关 位移 数字图像处理
下载PDF
粗骨料含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苏捷 史才军 +1 位作者 黄泽恩 方志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16-2422,共7页
完成了4组粗骨料含量,3个水胶比和4个几何尺寸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粗骨料含量和水胶比等对含粗骨料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骨料含量对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影响较... 完成了4组粗骨料含量,3个水胶比和4个几何尺寸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粗骨料含量和水胶比等对含粗骨料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骨料含量对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影响较大,含粗骨料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度约为不含粗骨料UHPC的1.39倍。随水胶比的提高,含粗骨料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逐渐减弱。建议了含粗骨料U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换算系数,提出了尺寸效应律参数计算公式,可预测含粗骨料UHP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粗骨料 立方体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 水胶比 钢纤维
原文传递
施工场地无人机精细化三维模型构建及土方测量 被引量:8
4
作者 余加勇 尹东 +3 位作者 刘宝麟 蒋望 杨宇驰 高文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88,共8页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工程施工场地多视图影像序列,利用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算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和多视图立体匹配算法(Multi View Stereo,MVS)的多视影像密集匹配形成超高密度点云,采用布料模拟滤波(Cloth Simulat...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工程施工场地多视图影像序列,利用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算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和多视图立体匹配算法(Multi View Stereo,MVS)的多视影像密集匹配形成超高密度点云,采用布料模拟滤波(Cloth Simulation Filter,CSF)算法剔除植被及废弃建筑物点云,获取真实地面点云,基于基底设计模型计算出两期点云之间土方量,实现复杂土方工程智能化测量.采用上述无人机方法,对长沙岳麓山脚两块建设用地进行土方快速测量及精度评估,得到5.3846亿点/公顷的点云密度,土方计算结果相对于RTKGNSS测量结果误差为2.8%,满足土方测量误差小于5%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及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土方测量 倾斜摄影 布料模拟滤波
下载PDF
软土中碎石桩模型试验的三维离散–连续介质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5
作者 谭鑫 胡政博 +1 位作者 冯龙健 赵明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7-355,F0003,F0004,共11页
采用连续–非连续介质耦合数值模型对碎石桩单桩受荷室内模型试验的变形及破坏全过程进行模拟。其中碎石桩体采用考虑碎石真实形态的三维刚性多面体进行模拟,软土采用有限差分网格模拟。数值模拟获得的单桩荷载–沉降曲线以及鼓胀变形... 采用连续–非连续介质耦合数值模型对碎石桩单桩受荷室内模型试验的变形及破坏全过程进行模拟。其中碎石桩体采用考虑碎石真实形态的三维刚性多面体进行模拟,软土采用有限差分网格模拟。数值模拟获得的单桩荷载–沉降曲线以及鼓胀变形曲线与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出较好的吻合程度。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建立的碎石桩模型无需复杂的本构模型便能有效反映其变形和失稳特性,耦合连续介质模型进行模拟则更好地揭示了桩土相互作用机理。通过荷载–沉降曲线、土体应力应变场以及桩体碎石接触力链网络讨论了碎石桩单桩承载的破坏过程;并总结了碎石桩宏观变形失效与其细观颗粒受力运动的联系,碎石桩体承载和传力的机制能够通过其内部力链网络结构与形态得到较好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桩 力链 颗粒 离散单元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近邻浅基础建筑物深基坑变形特征的实测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谭鑫 任亚坤 +3 位作者 周苏华 黄明华 刘晓明 姚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7-665,共9页
基于某基坑工程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近邻既有浅基础建筑物的深基坑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数值模型,采用考虑土体加卸载路径的土体塑性硬化本构关系,能够较好地反映基坑开挖诱发的地层变形。通... 基于某基坑工程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近邻既有浅基础建筑物的深基坑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数值模型,采用考虑土体加卸载路径的土体塑性硬化本构关系,能够较好地反映基坑开挖诱发的地层变形。通过基坑现场实测数据及既有经验曲线验证了所建立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既有建筑对基坑变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主要影响区域内的地表差异沉降导致浅基础建筑物出现转动倾斜,引起建筑基础下地基附加应力重分布,进而加剧了差异沉降。对于基坑诱发变形的预测计算有必要考虑建筑物与地基的共同作用。忽视共同作用影响则有可能低估基坑开挖引起的建筑物差异沉降而造成潜在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基坑 变形特征 浅基础 差异沉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超 任鹏鹏 +3 位作者 邓鹏 诸子青 高翔 郭帅成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5-194,共10页
从优化水泥基体角度出发,搭配使用不同掺量的再生细骨料,旨在全面提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渗透性和耐久性.首先,采用单纯形重心设计法对水泥(C)、粉煤灰(FA)和硅灰(SF)组成的三元胶凝体系进行优化设计,获得高性能水泥基体.然后... 从优化水泥基体角度出发,搭配使用不同掺量的再生细骨料,旨在全面提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渗透性和耐久性.首先,采用单纯形重心设计法对水泥(C)、粉煤灰(FA)和硅灰(SF)组成的三元胶凝体系进行优化设计,获得高性能水泥基体.然后,分析了高性能水泥基体和再生骨料质量分数(0%、30%和50%)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试验发现,使用高性能胶凝材料,可以显著提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冻融耐久性,且可满足渗透性要求.当再生骨料质量分数为0%、30%和50%时,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升72.4%、100%和44.2%;50次冻融循环质量损失分别为1.5%、2.2%和2.5%.此外,研究发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破坏模式与胶凝材料性能和再生骨料质量分数相关,可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透水混凝土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耐久性 渗透性
下载PDF
基于实测的塔式太阳能定日镜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正农 吴卫祥 +2 位作者 梁笑寒 李继孟 王志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33-2138,共6页
对某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定日镜结构的动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结构主要的频率和振型参数并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定日镜结构的... 对某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定日镜结构的动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结构主要的频率和振型参数并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定日镜结构的频率分布较为密集,阻尼比均较小,若干阶模态具有对称或反对称性特征;受现场条件限制,现场模态测试只能识别部分模态,导致部分模态的缺失;同时,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适合,可为后续定日镜抗风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镜 动力特性 实测 数值模拟 比较
下载PDF
打造零事故的建筑安全文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邹小伟 邓铁军 周祥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84,共8页
在研讨安全文化和建筑安全文化内涵,分析国内外建筑安全文化研究与国内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5家国际建筑企业的安全创新活动,包括:企业背景、方案、实施过程等。结合利害关系者原理、风险管理和安全知识管理,笔者提出:要实现安全行为... 在研讨安全文化和建筑安全文化内涵,分析国内外建筑安全文化研究与国内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5家国际建筑企业的安全创新活动,包括:企业背景、方案、实施过程等。结合利害关系者原理、风险管理和安全知识管理,笔者提出:要实现安全行为,应注重塑造员工的安全信念、态度和承诺;应有高层管理人员强有力的支持,将整个建筑业供应链的利害关系者都纳入到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和安全知识管理的运用可促进零事故安全文化的形成。同时提出构建在我国实现零事故的建筑安全文化的流程,即承认-启动-执行-监督-更新的步骤,给出了一种提高员工安全知识、坚定员工安全信念、塑造员工安全态度、形成安全行为并最终打造健全安全文化的整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职业健康与安全 零事故 文化 风险 价值
下载PDF
山区公路边坡工程智能分析与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昌富 李伟 +2 位作者 张嘉睿 廖佳卉 吕晓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31,共17页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向中西部山区延伸,形成了大量高陡边坡,打破了原有山体的地质和生态平衡,极易诱发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山区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设计、处治、监测等问题一直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向中西部山区延伸,形成了大量高陡边坡,打破了原有山体的地质和生态平衡,极易诱发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山区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设计、处治、监测等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岩土高陡边坡具有高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和动态演化的特征,基于经典理论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难以获得合理的解答,而人工智能技术方法具有处理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独特优势,现已成为解决公路边坡工程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总结了最近10余年山区公路边坡工程中边坡稳定性智能分析计算与评价方法、边坡防护与加固智能设计计算方法、边坡智能监测技术、滑坡智能识别和预测、岩质边坡结构面智能识别以及岩土体参数智能反演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简要说明了在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设计、现场监测和滑坡预测等方面推进智能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人工智能 智能算法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稳定性 边坡防护与加固 边坡监测与预测
下载PDF
竖向荷载下软土中碎石单桩破坏模式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9
11
作者 谭鑫 冯龙健 +1 位作者 胡政博 赵明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9,共10页
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软土地基中碎石桩单桩竖向受荷破坏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引入考虑体积应变截断的塑性硬化模型模拟碎石桩体,能够较好地反映碎石桩体的非线性剪胀力学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桩土相互作用.重点分析了桩体鼓胀变形、桩侧... 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软土地基中碎石桩单桩竖向受荷破坏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引入考虑体积应变截断的塑性硬化模型模拟碎石桩体,能够较好地反映碎石桩体的非线性剪胀力学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桩土相互作用.重点分析了桩体鼓胀变形、桩侧土压力演化以及由此决定的单桩破坏模式与典型荷载沉降曲线.传统单桩极限承载力公式所假设的整体剪切破坏模式仅适用于刚度较大的土体,而在软土中局部剪切破坏模式更为常见.为此,基于弹塑性介质中圆孔扩张理论推导了考虑桩体鼓胀变形及桩周土体刚度的碎石桩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对比数值解验证了推导公式的有效性.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软土地基中碎石桩单桩的承载机理及破坏模式,可为进一步研究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桩 破坏模式 极限承载力 圆孔扩张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高性能海水海砂混凝土的组成设计与纤维增强增韧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德举 李龙飞 +3 位作者 周琳林 李安令 白夏杨 郭帅成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基于单纯形重心设计法对超高性能海水海砂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seawater sea-sand concrete,UHPSSC)进行了配合比设计优化,并研究了短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和钢纤维对UHP... 基于单纯形重心设计法对超高性能海水海砂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seawater sea-sand concrete,UHPSSC)进行了配合比设计优化,并研究了短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和钢纤维对UHPSSC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UHPSSC的流动度、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情况下,胶凝材料组成的最优配比确定为水泥、硅灰、粉煤灰的质量比为0.75∶0.15∶0.10.随着短切纤维掺量的增加,UHPSSC的流动度逐渐降低,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弯曲韧性均逐渐增加.UHMWPE纤维对UHPSSC流动度的影响程度更大,而钢纤维对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更明显.随着UHMWPE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UHPSSC的弯曲破坏模式逐渐由脆性破坏转变为韧性破坏.当UHMWPE纤维掺量为1.0%时,二次峰值荷载会高于初裂荷载.此外,当同时混掺钢纤维和UHMWPE纤维时,UHPSSC的流动度略有下降,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弯曲韧性均大幅提高.本研究成果可为UHPSSC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海水海砂混凝土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钢纤维 强度 韧性
下载PDF
硅灰强化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捷 朱君 +1 位作者 史才军 方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4-180,共7页
为研究水泥外掺硅灰浆液强化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以水泥外掺硅灰浆液水胶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和试件几何尺寸为试验参数,完成了240个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胶比为1.0的水泥外掺... 为研究水泥外掺硅灰浆液强化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以水泥外掺硅灰浆液水胶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和试件几何尺寸为试验参数,完成了240个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胶比为1.0的水泥外掺硅灰浆液强化处理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提升和尺寸效应的降低幅度均最大.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呈增强趋势,100%再生骨料取代率下尺寸效应度约为普通混凝土的1.4倍;采用水泥外掺硅灰浆液强化处理再生骨料可降低尺寸效应,强化处理后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度较未处理试件降低了约19.2%.建立了尺寸效应律计算公式,可用于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 水泥外掺硅灰浆液强化 取代率
下载PDF
RPC管-海水海砂混凝土组合柱抗压性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单波 王志鸿 +1 位作者 肖岩 赖大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112,共9页
在配有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封闭箍筋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预制管内浇筑海水海砂混凝土(SWSSC),形成一种新型组合结构--RPC预制管-SWSSC组合柱(SFRPCT).这种组合柱能有效克服SWSSC中的盐分对构件耐久性的影响,并适用于海洋工程等高腐... 在配有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封闭箍筋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预制管内浇筑海水海砂混凝土(SWSSC),形成一种新型组合结构--RPC预制管-SWSSC组合柱(SFRPCT).这种组合柱能有效克服SWSSC中的盐分对构件耐久性的影响,并适用于海洋工程等高腐蚀性环境.对12个大尺寸SFRPCT试件和3个CFRP箍筋约束SWSSC柱(FRPHSC)开展了轴压试验,研究RPC管与内部SWSSC的组合效应及箍筋间距对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峰值荷载下,RPC管表面产生大量细而密的裂缝,但保护层没有出现明显的剥落现象;SFRPCT的轴向承载力显著高于对应的FRPHSC,这一组合形式将RPC超高的抗压强度和CFRP箍筋的约束效应有效结合了起来.基于相关试验数据和模型,给出SFRPCT组合柱的轴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对组合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PC管所承担的荷载与组合柱承载力的比值在0.39~0.4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海砂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组合效应
下载PDF
近邻基坑非对称开挖对既有建筑影响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纯 任亚坤 +2 位作者 谭鑫 徐培军 周康 《岩土工程技术》 2021年第6期400-405,410,共7页
以长沙市区某既有浅基础建筑物近邻非对称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有限差分法数值程序建立了考虑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建筑物两侧非对称基坑采用不同开挖方案对地层变形和既有建筑变形及受力的影响... 以长沙市区某既有浅基础建筑物近邻非对称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有限差分法数值程序建立了考虑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建筑物两侧非对称基坑采用不同开挖方案对地层变形和既有建筑变形及受力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既有浅基础建筑物的存在,会影响基坑开挖引起坑外地表沉降曲线的形态。近邻既有建筑的非对称基坑开挖顺序也对地层变形及建筑结构受力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基坑开挖对地层及建筑物变形影响等因素的情况下,应优先施工既有建筑远侧的基坑,后施工近侧基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基坑 非对称开挖 施工影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花岗岩残积土胶结物溶蚀-微结构演化规律与力学行为
16
作者 康馨 赵士成 刘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花岗岩残积土中的游离氧化铁粒间胶结作用使其具有高结构性和水敏性.因此,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粒间胶结氧化物被溶蚀,残积土表现出结构崩解重组和复杂的剪切变形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干湿循环过程中花岗岩残积土中游离氧化铁溶蚀造成的土体... 花岗岩残积土中的游离氧化铁粒间胶结作用使其具有高结构性和水敏性.因此,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粒间胶结氧化物被溶蚀,残积土表现出结构崩解重组和复杂的剪切变形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干湿循环过程中花岗岩残积土中游离氧化铁溶蚀造成的土体组构变化及其对力学性能弱化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宏微观试验以揭示不同干湿循环次数(0、1、2、4)下残积土的复杂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花岗岩残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将由弱应变硬化型逐渐转变为应变软化状态.微观分析表明游离氧化铁会促使黏土颗粒胶结形成团聚体,随着干湿循环的进行其含量逐渐降低最终趋于稳定.此外,原状残积土粒度分布(PSD)曲线呈现明显的双峰,然后在干湿循环或去除氧化铁后转变为单峰曲线.反复干湿循环会削弱残积土的胶结结构特性,进而导致土体出现明显的软化特征.在剪切过程中,残积土首先表现出剪切收缩特性,随后出现明显的扩张趋势.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残积土的有效黏聚力逐渐减小,但有效内摩擦角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干湿循环过程中花岗岩残积土复杂的力学性能特点是不可逆的体积收缩和胶粒含量的变化以及微裂缝发展之间的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干湿循环 结构特性 游离氧化铁 剪切行为
下载PDF
基于热平衡法生成同时发生设计日的方法研究
17
作者 陈友明 郭莹 +2 位作者 宁柏松 方政诚 刘佳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4,共8页
提出了基于热平衡法生成同时发生设计日的方法.首先基于热平衡法计算某城市的历年逐时动态冷负荷,以历年平均不保证50 h为依据确定理论设计负荷,采用综合聚类法挑选同时发生设计日.用热平衡法计算同时发生设计日、传统设计日的峰值负荷... 提出了基于热平衡法生成同时发生设计日的方法.首先基于热平衡法计算某城市的历年逐时动态冷负荷,以历年平均不保证50 h为依据确定理论设计负荷,采用综合聚类法挑选同时发生设计日.用热平衡法计算同时发生设计日、传统设计日的峰值负荷,确定为同时发生设计负荷和传统设计负荷.分别对比了哈尔滨、北京、长沙和广州样本房间的同时发生设计负荷、传统设计负荷与理论设计负荷的差异率.结果显示,各城市同时发生设计负荷与理论设计负荷的差异率偏差范围都远小于传统设计负荷与理论设计负荷的差异率.说明依据同时发生设计日的气象参数进行空调系统设计负荷计算是更加合理、准确的,基于热平衡法可以准确生成适合工程应用的同时发生设计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平衡法 理论设计负荷 同时发生设计日 传统设计日 设计负荷 差异率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应变率效应试验与基于动力塑性损伤模型的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斌 陈俊名 许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5,63,共8页
应变率对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该文在对2片剪力墙构件进行快速加载试验的基础上,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引入应变率效应,建立了考虑应变率效应的塑性损伤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该文所描述的快速加载下的剪力墙构件以及在拟... 应变率对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该文在对2片剪力墙构件进行快速加载试验的基础上,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引入应变率效应,建立了考虑应变率效应的塑性损伤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该文所描述的快速加载下的剪力墙构件以及在拟静力作用下的另外3个构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考虑应变率效应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较好地描述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快速加载下的非线性行为。最后,运用所建立的考虑应变率效应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不同轴压比和加载速率下剪力墙构件的非线性性能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非线性行为 加载速率 应变率 轴压比 有限元模拟 塑性损伤模型
原文传递
湿陷性黄土中可回收锚杆锚-土界面抗剪强度随机森林模型
19
作者 吕晓玺 陈昌富 +2 位作者 张嘉睿 蔡焕 陈孝奇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8期884-894,共11页
为推进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工程中可回收锚杆的工程应用,以土体含水率(w)、土体干密度(ρ_(d))和锚固体直径(d)作为试验影响因素,开展了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试验以及可回收锚杆微段单元体拉拔试验,获得了黄土湿陷系数(δ_(s))和锚-土界面剪... 为推进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工程中可回收锚杆的工程应用,以土体含水率(w)、土体干密度(ρ_(d))和锚固体直径(d)作为试验影响因素,开展了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试验以及可回收锚杆微段单元体拉拔试验,获得了黄土湿陷系数(δ_(s))和锚-土界面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随试验影响因素(w、ρ_(d)和d)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湿陷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随含水率的增大呈减小趋势;锚-土界面峰值剪切强度则随干密度的增大呈增大趋势,随含水率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单元体试样边界效应与土样软硬程度有关。最后,基于随机森林算法,选取土体含水率、土体干密度、湿陷系数和锚固体直径4个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变量,建立了湿陷性黄土中可回收锚杆锚-土界面峰值剪切强度预测模型,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可决系数(R^(2))分别为0.971、0.915,表明所建立预测模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可回收锚杆 单元体 界面 随机森林
下载PDF
基于热管的光伏冷却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曹静宇 郑玲 +3 位作者 彭晋卿 宋佳明 李念平 裴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6,共16页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之一,但传统光伏电池效率会随自身温度升高而下降,故采取冷却措施降低其温度成为光伏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可塑性强、被动运行等优点的热管近年来受到了重点关...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之一,但传统光伏电池效率会随自身温度升高而下降,故采取冷却措施降低其温度成为光伏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可塑性强、被动运行等优点的热管近年来受到了重点关注,而相关研究现状尚待分析汇总.本文从不同热管类型的视角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涵盖热管及其与天空辐射制冷、相变储能、热电制冷和纳米技术耦合下的多种冷却方式,并结合基于热管的光伏冷却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其系统性能、经济和环境效益,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综合既有研究发现,热管冷却是一种环保、经济且可行的光伏冷却方式,能有效降低光伏温度并提升其均匀性,且在技术耦合下可实现太阳能与其他清洁能源的科学协同利用,提升其发电性能或实现制冷、储能等附加功能,其发展应用对推动节能减排事业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光伏 散热 聚光光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