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337
1
作者 金菊良 魏一鸣 丁晶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5-70,共6页
模糊综合评价在理论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此,提出了直接根据单指标相对隶属度的模糊评价矩阵,构造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用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给出了用加速遗传算法检验和修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模糊综合评价在理论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此,提出了直接根据单指标相对隶属度的模糊评价矩阵,构造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用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给出了用加速遗传算法检验和修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和计算判断矩阵各要素的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HP_FCE)。实例表明,AHP_FCE方法简便和通用,计算结果较为客观和稳定,在系统工程理论和实践的各种综合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判断矩阵 加速遗传算法
下载PDF
橡胶粉改性的高韧性混凝土研究 被引量:144
2
作者 宋少民 刘娟红 金树新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53,共3页
本文探讨了橡胶粉对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橡胶粉改性混凝土的抗折、抗压强度较基准混凝土变化不大,冲击荷载则明显提高。采用适当粘结剂可以改善橡胶树与混凝土的界面状况,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 本文探讨了橡胶粉对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橡胶粉改性混凝土的抗折、抗压强度较基准混凝土变化不大,冲击荷载则明显提高。采用适当粘结剂可以改善橡胶树与混凝土的界面状况,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粉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粘结剂 混凝土
下载PDF
土钉支护工作性能的现场测试研究 被引量:70
3
作者 张明聚 郭忠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9-323,共5页
拟进一步揭示土钉支护的作用机理 ,为其在国内更广泛地应用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通过对一个土钉支护基坑工程的水平位移和土钉拉力等力学参数的现场测试和分析 ,较全面地研究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工作性能。本文对土钉支护的工作性... 拟进一步揭示土钉支护的作用机理 ,为其在国内更广泛地应用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通过对一个土钉支护基坑工程的水平位移和土钉拉力等力学参数的现场测试和分析 ,较全面地研究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工作性能。本文对土钉支护的工作性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支护 土钉支护 测试
下载PDF
污泥性质的重要影响物质—胞外聚合物(EPS) 被引量:82
4
作者 倪丙杰 徐得潜 刘绍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8-110,共3页
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的产生和组成(多聚糖,蛋白质,少量DNA,脂和腐质酸等);胞外聚合物在污泥处理系统中对污泥的絮凝性能、沉降性能、脱水性能及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胞外聚合物本身的生物降解性。胞外聚合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发挥着重... 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的产生和组成(多聚糖,蛋白质,少量DNA,脂和腐质酸等);胞外聚合物在污泥处理系统中对污泥的絮凝性能、沉降性能、脱水性能及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胞外聚合物本身的生物降解性。胞外聚合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EPS) 絮凝性能 沉降性能 脱水性能 重金属吸附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 被引量:94
5
作者 陆大道 王铮 +14 位作者 封志明 曾刚 方创琳 董晓峰 刘盛和 贾绍凤 方一平 孟广文 邓祥征 叶超 曹广忠 杜宏茹 张华 马海涛 陈明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5-824,共20页
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简称"胡焕庸线"),被广泛认可和引用,是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高度关注胡焕庸线,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问... 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简称"胡焕庸线"),被广泛认可和引用,是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高度关注胡焕庸线,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问题。胡焕庸线因而再度引起争论和热议。据此,组织了一些地理学者围绕该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力图从不同层面展现学者们对胡焕庸线的理解与反思,从而深化胡焕庸线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而指导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区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学术争鸣 新型城镇化 地理学
原文传递
修正AHP中判断矩阵一致性的加速遗传算法 被引量:61
6
作者 金菊良 魏一鸣 潘金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9,共7页
 作为系统工程中典型的定性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在各种复杂系统综合评价和多目标决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修正AHP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提出了用加速遗传算法同时修正判断矩阵一致性和计算AHP中各要素的排序权值的新方...  作为系统工程中典型的定性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在各种复杂系统综合评价和多目标决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修正AHP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提出了用加速遗传算法同时修正判断矩阵一致性和计算AHP中各要素的排序权值的新方法(AGA-CAHP).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的初步结果说明:AGA-CAHP法直观、实用,计算结果稳定、精度高,在系统工程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判断矩阵 一致性 遗传算法 复杂系统 AHP 排序权值
原文传递
计算层次分析法中排序权值的加速遗传算法 被引量:60
7
作者 金菊良 魏一鸣 +1 位作者 付强 丁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9-43,共5页
为处理 AHP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 ,直接从判断矩阵的定义出发 ,提出用加速遗传算法同时计算 AHP中各要素的排序权值和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新方法 (AGA-AHP) .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的初步结果说明 :AGA-AHP法直观、可行且有效 ,计算结... 为处理 AHP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 ,直接从判断矩阵的定义出发 ,提出用加速遗传算法同时计算 AHP中各要素的排序权值和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新方法 (AGA-AHP) .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的初步结果说明 :AGA-AHP法直观、可行且有效 ,计算结果稳定、精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层次分析法 排序权值 加速遗传算法 系统工程 复杂系统
原文传递
三维边坡严格与准严格极限平衡解答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88
8
作者 朱大勇 钱七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13-1528,共16页
分别推导出满足所有6个平衡条件三维边坡严格极限平衡解答和满足5个平衡条件的三维边坡准严格极限平衡解答。假定空间滑面上正应力初始分布,对于严格解,用含5个参数的修正函数对其修正;对于准严格解,则采用含4个参数的修正函数。严格平... 分别推导出满足所有6个平衡条件三维边坡严格极限平衡解答和满足5个平衡条件的三维边坡准严格极限平衡解答。假定空间滑面上正应力初始分布,对于严格解,用含5个参数的修正函数对其修正;对于准严格解,则采用含4个参数的修正函数。严格平衡方程组最终化为关于三维安全系数的六次代数方程,通过调节滑动方向和转动系数使修正后滑面正应力为正,从而得到有意义的严格极限平衡解答;而准严格平衡方程组最终化为关于三维安全系数的四次代数方程,其最大解析实根为准严格极限平衡解答,且只需调节滑动方向,计算过程更为方便实用。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三维边坡准严格解答与严格解答十分接近,对工程问题可直接采用准严格解答。该方法计算原理简单,易于编程实施,计算结果精度高,且适合任意形状空间滑面。应用该方法对重庆乌江银盘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及坝基岩体进行三维稳定性分析,克服了二维稳定性分析的局限性,计算结果更为合理可靠,为坝基与坝肩加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三维边坡 稳定性 极限平衡 安全系数 重力坝坝肩
下载PDF
基于熵和FAHP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83
9
作者 金菊良 洪天求 王文圣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28,共7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与评价的核心技术之一,其难点是如何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模糊性和随机性等不确定性问题。为此,基于综合集成的方法论,提出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与评价的核心技术之一,其难点是如何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模糊性和随机性等不确定性问题。为此,基于综合集成的方法论,提出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理想区间法和相对隶属度理论处理不同评价样本隶属各评价标准区间的模糊性,用最大熵原理处理评价样本隶属各评价标准区间的随机性,通过上述方法的集成,建立了基于熵和FAHP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新模型(EFAHP-FCEM),并用加速遗传算法优化该模型参数。EFAHP-FCEM在汉中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应用结果表明:EFAHP-FCEM直接由评价指标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和评价标准样本数据驱动,把利用全部隶属度值信息进行计算的可持续利用相对等级值作为评价结果,可避免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判断所可能导致的失真,提高了评价精度;EFAHP-FCEM是一种非参数评价方法,其数学物理概念明确,方法直观、通用,可在具有评价标准的各种资源环境综合评价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 信息熵 模糊层次分析法 综合集成方法论 遗传算法
下载PDF
评估洪水灾情等级的投影寻踪模型 被引量:76
10
作者 金菊良 张欣莉 丁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为检验所订洪水灾情等级标准的合理性 ,解决各单项指标灾情等级评估结果的不相容问题 ,提高灾情等级模型的灾级分辨率 ,提出了一种新的洪水灾情等级模型——投影寻踪 ( PP)模型 ,它的灾级是连续的实数值 .为减少 PP建模的计算量 ,给出... 为检验所订洪水灾情等级标准的合理性 ,解决各单项指标灾情等级评估结果的不相容问题 ,提高灾情等级模型的灾级分辨率 ,提出了一种新的洪水灾情等级模型——投影寻踪 ( PP)模型 ,它的灾级是连续的实数值 .为减少 PP建模的计算量 ,给出了一套建模方案 ,构造了新的投影指标函数 ,并统一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来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和模型参数 .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案是有效的和通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情 评估 投影寻踪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 被引量:85
11
作者 李郇 吴康 +14 位作者 龙瀛 李志刚 罗小龙 张学良 王德起 杨东峰 郐艳丽 李裕瑞 杨振山 周恺 胡毅 宋涛 戚伟 李昊 高舒琦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97-2016,共20页
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是建立在"增长模式"下的顶层设计,城市增长与空间扩张是地理学者与规划政策界关注的经典命题。随着全球发展格局变化及中国"新常态"转型的来临,以中西部中小城市人口向东部迁移导致的发展放缓或停... 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是建立在"增长模式"下的顶层设计,城市增长与空间扩张是地理学者与规划政策界关注的经典命题。随着全球发展格局变化及中国"新常态"转型的来临,以中西部中小城市人口向东部迁移导致的发展放缓或停滞,以东北城市为代表的"局部收缩"已初见端倪,而在金融危机后,东部的工业城市也出现了部分"收缩"的空间。"收缩"表现为人口外流、GDP和地方财政增长乏力乃至城市空间衰败。如何科学辩证地认识城市增长、空间扩张与局部收缩的发生和转化机制,如何在慢增长或逆增长环境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中国城镇化研究的重大挑战,也是地理、规划和相关学科学者亟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新命题。本期笔谈邀请了来自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就城市收缩的科学界定、识别方法以及后增长时代下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响应路径等话题开展学术争鸣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 城乡规划 学术争鸣
原文传递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接合部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7
12
作者 柳炳康 张瑜中 +2 位作者 晋哲锋 施法科 昌献峰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5,116,共7页
本文通过两榀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了解其梁端截面应变分布、破 坏机理和极限承载能力;探讨了全预应力配筋截面延性特征、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和变形恢复能力。试验表明,反向加载时 存在掀起效应... 本文通过两榀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了解其梁端截面应变分布、破 坏机理和极限承载能力;探讨了全预应力配筋截面延性特征、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和变形恢复能力。试验表明,反向加载时 存在掀起效应,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予以折减,梁端剪力摩擦作用能够抵抗梁端剪力。高荷载下梁的滞回曲线趋于丰满, 表现出较强的耗能能力;梁端截面具有良好的转动能力,可考虑框架弯矩调幅;预应力的作用使得试件有很强的变形恢复 能力,有利于震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装配式 试验研究 抗震性能 预压 接合部 低周反复荷载 极限承载能力 恢复能力 耗能能力 受弯承载力 框架梁柱 应变分布 破坏机理 应力配筋 滞回性能 滞回曲线 弯矩调幅 组合体 端截面 性特征 正截面 梁端
原文传递
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及FEM模拟研究 被引量:69
13
作者 钱德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1-375,共5页
根据单桩静载荷试验的结果 ,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挤扩支盘桩的承载机理、荷载传递性状和FEM模拟结果。通过计算分析 ,指出了承力盘的承力特性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互补效应以及与其他桩型的不同点 。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承载机理 荷载传递性状 FEM模拟
下载PDF
Pushover方法与循环往复加载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叶献国 种迅 +1 位作者 李康宁 周锡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019-1024,共6页
在进行非对称结构的 pushover分析时 ,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加载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将有所差异 ,文章通过两个非对称结构的算例证实了这一点 ,并提出了循环往复的加载方式。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将一次循环加载过程近似看作是一次地震作用过... 在进行非对称结构的 pushover分析时 ,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加载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将有所差异 ,文章通过两个非对称结构的算例证实了这一点 ,并提出了循环往复的加载方式。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将一次循环加载过程近似看作是一次地震作用过程 ,通过地震前后结构周期的改变来建立结构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分析 结构损伤 非对称结构 PUSHOVER分析 循环往复加载分析 弹塑性地震反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 被引量:79
15
作者 翟俊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1,共6页
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在描述与解读城市化过程、构建城市结构方面的优势所在,提出一个新的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景观城市,以适应当今乃至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 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在描述与解读城市化过程、构建城市结构方面的优势所在,提出一个新的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景观城市,以适应当今乃至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都市主义 生态体系 加厚的地面 景观基础设施 景观城市
原文传递
POE研究的国际趋势与引入中国的现实思考 被引量:58
16
作者 罗玲玲 陆伟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2-83,共2页
文章介绍了使用后评估(POE)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动态,探讨了POE引入中国对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对政府科学管理及学术研究的意义,提出了在中国实施POE的可能性与现实对策。
关键词 中国 国际趋势 最新发展 后评估 政府 科学管理 对策 现实思考 学术研究 文章
原文传递
爆破地震测试及建筑结构安全标准研究 被引量:69
17
作者 言志信 王永和 +1 位作者 江平 王后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907-1911,共5页
结合岩土特性,运用应力应变关系和波的传播特性,证明用质点振速描述爆破地震效应的合理性。通过多次的爆破地震观测,获得了大量地震波波形图和频谱图资料,并获得了不同场地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及参数。通过研究爆破振动测试结果,将我国《... 结合岩土特性,运用应力应变关系和波的传播特性,证明用质点振速描述爆破地震效应的合理性。通过多次的爆破地震观测,获得了大量地震波波形图和频谱图资料,并获得了不同场地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及参数。通过研究爆破振动测试结果,将我国《爆破安全规程》与国外安全标准进行对比,从理论上阐明了爆破安全标准应将振速限值与振动频率相关联,并提出了改进办法和爆破地震安全振速建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地震效应 建筑结构 结构安全 地震波波形图 频谱图 地震观测
下载PDF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控制什么——美国地方规划法规的启示 被引量:54
18
作者 孙晖 梁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9-21,共3页
参照美国相关的规划法规和控制手段 ,分析了目前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问题 ,认为要改善对规划的控制 ,仅仅通过强制执行的手段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法规的内容要充分尊重土地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律。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法规 美国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77
19
作者 汪海 蒋涤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从城市公共空间使用者感受空间活力的角度,通过遴选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子,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借助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建立了量化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为制定建设和发展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和谐的现代... 从城市公共空间使用者感受空间活力的角度,通过遴选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子,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借助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建立了量化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为制定建设和发展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 影响因子 层次分析法 专家评分法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75
20
作者 古恒宇 孟鑫 +1 位作者 沈体雁 崔娜娜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0-254,共15页
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往往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然而既有研究对此关注较少。基于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半参数地理加权回归(SGWR)模型,结合k均值聚类法,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展开... 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往往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然而既有研究对此关注较少。基于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半参数地理加权回归(SGWR)模型,结合k均值聚类法,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展开研究。结论如下:①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主要受流动人口群体自身特征的影响,受流入地的影响相对较弱;②社会经济因素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关系紧密,人口、家庭及流动特征因素同样产生影响,收入、婚姻、跨省流动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产生抑制作用,而住房支出、参保率、子女个数等因素则产生促进作用;③各影响因素总体上呈现带状的空间分异模式,可概括为"E-W""N-S""NE-SW""SE-NW"4种。民族、家庭等因素的正向影响自北向南递减,参保率、未婚率、二产就业等因素的影响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子女个数及人均GDP的影响自东北向西南递减。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高收入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相对更弱,华南地区住房支出较高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相对更强。④全国可划分为四大影响区,其中,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受多因素共同影响;西北地区及部分西南地区主要受人口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主要受经济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华南地区及部分中、东、西南部地区,除住房支出外,受大部分因素的影响相对最小。最后,本文对中国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居留意愿 影响因素 空间分异 半参数地理加权回归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