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负担与边区政府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7
- 1
-
-
作者
谭虎娃
-
机构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教授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82,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历史经验研究”(14XDJ006)
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甘宁边区农民负担及其影响研究”(2013JK002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民负担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37年至1939年,政府实行休养民力政策,农村经济得到恢复;1940年至1941年,政府被迫加重农民负担,农民对政府敬而远之;1942年至1945年,政府帮助农民实现丰衣足食,农民真心拥戴共产党。边区农民负担不仅决定农民生产态度和生活水平,而且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边区政府的应对措施则体现了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全民族共同抗日的大背景下,局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合理控制、分配农民负担的思路。
-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
农民负担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K26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