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负担与边区政府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7
1
作者 谭虎娃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82,共9页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民负担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37年至1939年,政府实行休养民力政策,农村经济得到恢复;1940年至1941年,政府被迫加重农民负担,农民对政府敬而远之;1942年至1945年,政府帮助农民实现丰衣足食,农民真...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民负担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37年至1939年,政府实行休养民力政策,农村经济得到恢复;1940年至1941年,政府被迫加重农民负担,农民对政府敬而远之;1942年至1945年,政府帮助农民实现丰衣足食,农民真心拥戴共产党。边区农民负担不仅决定农民生产态度和生活水平,而且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边区政府的应对措施则体现了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全民族共同抗日的大背景下,局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合理控制、分配农民负担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 农民负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